狙擊南宋第二百三十三章 虎入狼群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狙擊南宋 >>狙擊南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三十三章 虎入狼群

第二百三十三章 虎入狼群


更新時間:2013年07月18日  作者:寇十五郎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寇十五郎 | 狙擊南宋 

注冊用戶登陸后不受影響,注冊是完全免費的,感謝廣大書友:)

黎明第一道晨曦,帶著夜色殘留的一抹暗紅,播灑向奔騰在原野上的大股彪悍騎兵,身后黃塵滾滾滾,馬前旭日如血,宛若無數幀動態感極強的畫面展現于眼前。

狄烈此時就是這股氣勢驚人的驃騎中的一員。

來到這個時代整整一年,越過一半的時間在馬背上戰斗奔波,騎術想不好都不成。當然,比起能在馬背上做出各種高難度動作的金軍精騎,狄烈還有相當的差距,但控馬奔馳,緊緊跟上大部隊卻沒半點問題。

狄烈是在凌晨時潛出總指揮部,然后借著夜色的掩護,埋伏在一片起伏不大的土丘后。之后覷準前方一隊騎兵快速奔過,立即從土丘后躍出,飛快跳上最后一名騎兵的馬背上,擰斷那名金兵的脖子扔下馬,然后鳩占鵲巢,取而代之,成功混入金軍陣營當中。

這看起來似乎很容易,好象換成別的身手好的人也能做到。的確,混入金營一時不難,但真正難的是如何繼續混下去。便如此刻,一名身材雄偉的金將快馬從狄烈身邊經過時,不知何故,就對他留意起來,張口就問:“漢兒還是女真?”

這金將說的是一口地道燕京口音,天誅軍中也有少量燕京人氏,比如左開就是燕京易州人氏,所以一下就聽出來。燕京話狄烈也會說,但絕談不上地道,相反,他的女真語卻很地道,而且他現下裝扮的身份,就是女真金兵。所以直接用女真語回答:“女真!”

“哦,背上是什么兵器,份量不輕啊!”那金將也換成了女真語,但說得有點鱉腳,反倒不如狄烈這個山寨貨的口音更標準。

狄烈背上的槍盒已經用粗布層層包裹,只見厚繃繃一團,很難看出是什么,但是包括巴雷特、瞄準鏡、四個彈匣的原裝彈、兩個黃色火藥包、壓彈器、大量彈頭在內的槍盒總重量將近三十公斤。這沉重的份量,落在老騎手的眼里,自然能看得出來。

三十公斤的兵器。換算成宋斤。也超過五十斤了。倘若這真是一件兵器,份量的確有點嚇人,無怪乎那金將對狄烈大感興趣。

“……雙锏。”狄烈憋了一下,才根據槍盒的長度、寬度及重量。報出一個與之比較接近的兵器名字。

“不錯啊。我掂量掂量……”那金將眼睛一亮。在戰馬快速地奔馳中,竟控馬與狄烈跑了個并肩,探手向狄烈后背抓去。

狄烈奇快地反肘撞開那金將手腕。不動聲色道:“祖傳寶锏,出匣見血,只有兩種人才能目睹。”

那金軍有些難以置信地撫著被撞得酸痛的手腕,下意識脫口道:“哪兩種人?”

“敵人與死人。”

狄烈說罷,冷冷瞥了對方一眼,雙足一夾馬腹,飛快超過數騎,將那饒舌的金將拋在后面。

就在狄烈前方約百步,那桿白色大纛迎風狂舞,九級旆節斜飛如箭。旆旗之下,那金甲銅盔的身影,多半就是金軍大將完顏銀術可了,這可是一員比完顏突合速還有份量的金軍重量級人物。

以狄烈此時的距離,即便是在奔馳起伏的馬背上,也有九成以上的把握,從背后狙死這員金軍大將。但狄烈最終還是忍住了將對方一槍爆頭的:一來是因為他沒有把握在干掉銀術可后,從二百多騎金兵的近距離追殺中脫逃;二是他的主要目標是太原守將突合速,光殺一個銀術可,對破太原城幫助不大,更嚴重影響自己混進太原城的計劃,得不償失。先忍忍吧,待混進太原城之后,兩個一塊收拾更好。

說太原,太原就在前方。

這個時候,南大營的軍隊已空了一半,楊再興親率騎兵團前往晉陽總指揮部解圍。當然,銀術可這個老狐貍最終還是讓他撲了個空。

此時指揮第一混成旅的,是車騎郎將何元慶,而他手上只有不超過一個營的步兵,火槍兵只有一個都,其余大部分都部署在南關城。這么點兵力,防守有余,出擊不足,而且在這樣的開闊地帶,用步兵攔截騎兵也是不現實的。而銀術可所率的這支金軍生兵,也急于進太原城,并不想與天誅軍過多糾纏。

于是當金軍騎兵大隊經過南大營外圍時,只留下一支不到二十人的斷后警戒小隊,其余人馬全速沖向太原。

率領這支斷后警戒小隊的,就是那員雄健的金將,狄烈亦在其中。

狄烈原意是悶聲不響地隨大流快快進入太原城,沒想到卻被那員金將點將:“你也來吧,現在是你的寶锏見血的時候了。”

狄烈頗為不解地看了金將一眼:“敵軍不會出寨追擊的,哪有什么見血的機會?”

金將大笑道:“我韓元吉斷后,從來就不是干等著看熱鬧的,跟著我,有你寶刃見血的時候……哦,你應該認識我易州馬軍都指揮使,韓常韓元吉。你叫什么,現任何職?”

韓常?這金將居然是韓常!

以狄烈之鎮定,心里也不由得打了個突。前段時間看情報司弄到的韓慶和個人資料時,還看到這個名字。嗯,沒錯,這個韓常,就是韓慶和的兒子。老子剛戰敗身殞,兒子就出現在此,不消說,必定是報仇雪恨來的了。

說起來,在后世這韓常可要比他老子名氣大得多。原因很簡單,這韓常一直跟著兀術混,兀術知名度越大,他自然也就水漲船高。當金軍老一輩戰將一一凋落,新秀兀術崛起之后的十余年南侵作戰中,這韓常一直是充當急先鋒的人物,堪稱兀術手下頭號打手。在《說岳》里邊,韓常也是一個比較活躍的人物。

狄烈是個生活總被沒完沒了的訓練充塞得滿滿的軍人。不是那種有大把時間瀏覽歷史網站的機關人員或宅男。因此,他對兩宋之交的這段歷史比較模糊,除了一些對后世影響比較重大的大事件之外,其余了解泛泛。令他有時感到好笑的是,他對這時代事件與人物的了解,很大一部分竟是來自兒時的小人書《說岳全傳》。譬如這個韓常,就是如此。

當然,側身這個時代整整一年了,狄烈也早已明白后世評書與這時代真正人物表現是兩碼事。如果傻了吧嘰地按后世評書的人物理解來對號入座,那才是叫被驢踢了。

“術虎。伍夫長。”狄烈不動聲色地回答。這個名字與職務不是無中生有編出來的。而是確有其人,不過此人在前陣子的太原外圍三關城之戰中,被打死了。然后其腰牌與左耳做為軍功上交,此次被狄烈借用。伍長這種小兵頭。基本上不會惹人注意。比較適合冒充。

不得不說。狄烈的運氣還算不錯。銀術可在接到太原急報后,將自己的大部隊交給乃弟拔離速指揮,自己只率五十騎親衛先行出發。這也是他為何比別人快速趕回的原因。行至洛陽時,正好遇上聽聞乃父陣亡,立即向主將兀術討要百騎回援復仇的韓常。于是兩隊合并一處,再從洛陽勾抽五十騎,湊足二百騎兵,從遼州破入。

由于這隊金軍騎兵來源復雜,互不統屬,加上相處時日又短,所以韓常才未能識破狄烈這冒牌貨。當然,狄烈那一口學自阿術、帶著幾分安出虎水部落的純正女真口音,才是真正令韓常這個帶有契丹血統的漢兒不敢懷疑的原因。

“好!術虎,我就讓你見見血!”

韓常說罷縱馬而出,奔馳到距離南大營百步之外,從馬鞍旁摘下一張朱漆鐵胎大弓,再拈出一支鐵骨箭。深吸一口氣,渾身肌肉一鼓,那身鐵甲仿佛都被撐起來,弓弦咯吱吱拉開。至八分滿時,手一松,箭如流星,一閃而逝。

當!一聲大響,寨墻上一名小心警戒的刀牌兵,套在臂上的騎兵旁牌被射穿一個大洞,然后一箭穿心,強大的沖擊力更將他若大身軀撞飛出寨墻。

嗚嗬嗬!金兵小隊齊齊舉著刀弓高聲歡呼。而南大營的天誅軍則是一陣騷動。百步之外,一箭穿心,連旁牌都擋不住,這射程與殺傷力比火槍都強,這家伙也太厲害了。每一個在寨墻上的士兵,都有一種活生生靶子的感覺。

狄烈掃了一眼韓常手中的朱漆鐵胎弓,其弓臂的厚度與弓弦的粗細,都比張立那張一石五斗的強弓更勝一籌。由此大致推斷出,這是一張兩石以上的超強弓。能在馬上開兩石弓,這意味著他能開步弓三石。按宋一石相當于后世一百二十斤來算,這家伙在馬上開的是二百四十斤的弓,這也就不難理解能一箭穿牌透心了。

狄烈暗自吃驚,這時代牛人很多啊,光是他的天誅軍里,能開三石步弓的,就有楊再興、何元慶、張榮、董先等人,不過遺憾的是,這幾人力量是足夠了,但準頭不行,所以他們基本上都是只玩肉搏不玩弓。這韓常又有力量,又有準頭,算是個厲害角色。

狄烈并不知道,史籍對韓常的記載是“可開三石弓,射必入鐵”。在兩宋之交,牛人猛將輩出的時代,有明確記載可開三石強弓的武將,僅有岳飛、韓世忠、李成、韓常……等等十數將而已。可以說,如果參照隋唐英雄傳,按武力值排名,來個兩宋十八條好漢,韓常絕對可以名列其中。

繃繃繃!韓常好像有點上癮了,一連三箭,又射殺了三名天誅軍士兵,其中包括一名身著步人甲的什長。但南大營一方,除了剛開始震憾性地第一箭,稍稍引起一點騷動之外,并未出現如韓常預料中的騷亂。

在這種被壓著打,并且誰也不知道下一次死的會不會就是自己的情況下,軍隊沒有任何不良反應,每一名士兵都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這樣的素質與軍紀,著實也令韓常心下暗暗吃驚,臉色陰沉,緩緩再抽出一支鐵骨箭。

狄烈不由得捏緊拳頭,他距離韓常不過十多步。對方背對著他,毫無防備。只要他愿意,一個快馬加鞭沖過去,用腰刀也好,用短斧也好,甚至用拳頭,都可以秒殺這員敵軍悍將。只是這樣一來,計劃就泡湯了,可眼睜睜看著這混蛋肆意射殺自己的嫡系兵馬,也不是個事啊!

正當狄烈兩難之時。南大營營門大開。一員步將一手持斬馬刀,一手套著一面加裝鐵板的圓形騎兵旁牌,邁著迅急的步伐,迎面沖來。

“呵呵。賊軍中竟還有如此勇士。敢與我大金猛禽單挑。倒也難得。”韓常緩緩垂下手中弓箭,轉頭淡然道:“你們誰上?”

“我來!”金兵中一名粗壯的什長,手持骨朵。縱馬而去。

一騎一步,雙方快速接近。那金兵什長手中骨朵在頭頂上方旋了半圈,正待順勢砸下。那員步將卻先一步甩臂,將套在小臂上的旁牌如飛碟般扔出,正擊中金兵什長的胸膛。

那金兵什長身體晃了晃,雖然憑著嫻熟的控馬技術,迅速調整體位,并未摔下馬,但其攻擊動作完全變形,再無半分殺傷力。

那員步將得勢不饒人,借著百步沖刺之勢,凌空躍起,帶著朝陽的霞光,一刀將金兵什長斬落黃塵,腦袋骨碌碌滾出老遠。

這回換成南大營那邊高聲歡呼,而金兵這邊鴉雀無聲了。

狄烈一見那員步將的殺敵動作,心下松了口氣。原以為會不會是何元慶,現在看來,還好不是。這位車騎郎將總算沒有忘記自己是一旅的副旅長之職,并未放下將軍指揮的職責,充當沖鋒陷陣的猛士。

第一混成旅中,除了楊再興與何元慶之外,還能如此生猛的,只有一個人第六重甲長槍都的都頭,董先!

董先拉過那匹戰馬,翻身而上,在戰場上兜轉了兩個圈后,冷煞的目光從鐵盔中射出,斬馬刀平舉,指向韓常。

韓常咧嘴一笑,抬手左右一揮,兩騎金兵如離弦之箭,從兩側沖出,一刀一槍,夾擊董先。

董先將騎兵旁牌再次套上,一夾馬腹,無畏地迎將上去。

當!一刀斬擊在旁牌上。嚓!槍桿被沉重的斬馬刀削斷。

董先從敵騎之間穿過,毫發未損,還砍斷了一名金兵的環子槍,以一敵二,仍占上風。

韓常的臉色更陰沉了,這時他也看出來了,這兩名金兵也不是這員敵將的對手,若再被對手斬落馬下,此番打擊敵軍士氣的算盤就要落空。一念及此,本已下垂的弓箭,又抬起來……

便在這時,董先撥轉馬頭,再度與兩騎交鋒。三騎堪堪接刃的一瞬,董先身體一折,一個“鐙里藏身”,整個身體掛在右側馬腹,同時手中斬馬刀探手伸出。那名使刀的金兵一刀從馬鞍上方掠過,砍了個空。另外一名金兵扔掉斷槍,拔出備用彎刀的金兵,則被突然伸出的斬馬刀切斷馬腳,直接摔折了脖子。

幾乎就在董先得手后,重新端坐回馬背上時,三十多步之外,那支泛著血光的箭鏃也對準了他的后背……

狄烈突然拍馬而出,就在他剛剛接近韓常時,那支蓄勢已久的鐵骨箭,堪堪帶著滿飽的能量離弦而出仿佛有虛影一閃,然后這支鐵骨箭便失去了蹤影。

在韓常目瞪口呆中,狄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將剛剛離弦一尺、還來不及釋放其強大動能鐵骨箭一把抓住,輕輕轉了個方向,遞還給韓常。整個動作行云流水,快不可言……嗯,很有幾分《功夫》里面,殺人王兩指夾子彈的風采。

“韓都使,你不是要看我的寶锏噬血嗎?那就收回你的箭,給我一個機會。”

狄烈說罷猛地一挾馬腹,向前沖出,身后是被他這一手單手奪箭所震憾的韓常及一眾金兵。

就這么一會功夫,場上的董先與僅存的那名金兵正進行第三回合碰撞。

交手第一合,董先以一敵二,斷敵騎槍;交手第二合,董先的斬馬刀真正斬了馬,致一敵落馬折頸而斃;交手第三合,董先雙手執斬馬刀,硬碰硬與那金兵的大彎刀猛烈撞擊。而金兵是單手執刀,哪里頂得住這股巨力?結果彎刀震飛,右臂脫臼,落荒而逃。

董先連勝三局,殺兩人傷一人,總算將之前被敵將驚人的箭術所壓制的士氣重新板回。開懷大笑著撥馬回首,又見一金兵縱騎而來。

董先伸出手指沖那名金兵搖了搖,然后再用手指對韓常點了點,意思再明白不過“他不行,你來!”

但是,當那名金兵快要沖到面前時,董先卻是一怔這金兵有點面熟啊……而且,他怎么不拔兵器,居然空著手沖過來了。

戰場上容不得發怔,董先一愣神間,那金兵已沖至眼前。董先反應極快,斬馬刀由下而上,一刀撩出……雖然馬沒跑起來,未能借助馬勢,但是對付一個空手的敵人,應該沒問題吧……

董先這一刀沒失手,斬在對手馬頸上,鮮血狂噴。但對手早在其揮刀前一剎那,甩鐙踩鞍,騰空而起,準確落在董先馬鞍后,勒住他的脖子一擰,然后揚臂一甩,將其扔下馬去。

而前一刻還威風八面的董先,這一刻,卻一動不動蜷伏在草地上。

狄烈暗吁了口氣,如果不是董先一個失神,沒能驅動馬匹,以他勉強夠水準的騎術,未必能完成這個超級跳。董先的武力值之高,莫說是在天誅軍中,放眼天下,也是排得上號的。不冒點險,還真沒法一招收拾他。若是拖上幾個回合,以董先首屆教導營學員時與他這個總教官的長期接觸,難保不被認出來……

“敵人太弱,不值得我祭出寶锏。”狄烈策馬而還,對韓常如是說。

韓常看看狄烈平靜的面容,再瞅瞅那似乎是被擰斷脖子的敵將,吞了一口唾沫,正想說什么,突然太原方向傳來一陣槍聲。

狄烈立即道:“大帥有變,快走!”

韓常悚然一驚,立即揮手,率領剩下的金軍騎兵絕塵而去。

金騎煙塵未散,看似一動不動的董先卻從短暫的昏厥中醒來,撫著脖子慢慢站起,望著遠去的敵騎發呆……


上一章  |  狙擊南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