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日后,禮物都備齊了,葉蕙便送了前往鳳城娘家探親的文氏;柱哥兒那里有兩個媽媽幫襯著,葉蕙也很放心,接下來的許多天,便是都在忙碌農事100章節。
萬俟三太太送的莊子上,莊頭嚴強已經帶著莊戶點了豆子種了玉米,他兄弟嚴壯也按著葉蕙的囑咐,將新打的麥子只留下十石,其余的全叫一個糧商收了,價格比市面上零售低了一成半,已經是很好的批發價了。
嚴壯本有些不心甘,葉蕙給他略微一講,他也就納過悶來——主家總不能為了每年的麥子玉米再開個糧鋪,再說了,就算真開了糧食鋪子,人吃馬喂和租鋪子的成本也不是小數,多賺的一成半,還不知道是替誰白賺了。
遠山村的菜園子里,趁著夏日正是許多時令蔬菜生長的季節,各式菜蔬也很是繁茂,外加上林誠與寧州城內各大酒樓已經成型的關系,秦老六很快便和掌柜的們搭上了線,每日一大車的往城里送著,這么些日子下來,也賺了十多兩銀子。
葉蕙捧著秦老六交來的銀子直笑,笑夠之后卻又將秦老六喚到跟前來,將銀子的一半交給他:“如今眼見著就進了八月,也該將暖棚打理起來了,這個錢你留著買種子買菜苗,你不識字沒關系,叫你媳婦幫你記著帳目就是了。”
秦老六慌忙搖頭:“買種子可用不了這么多的銀子,姑娘給我留下一兩就成了。”
這菜園子一共才十畝地,暖棚也才五個,哪里用得了六七兩的種子錢。等天地里的細菜都收了,統統種上大白菜和蘿卜。買種子有一百錢都足夠了。
姑娘前幾天來,又教給了他們如何收拾辣椒和草莓的種子,如今也存了不少,等天氣逐漸涼了,將那些種子都種進暖棚,又省了一撥兒;買白菜蘿卜種子剩下的錢。再買上幾樣瓜種子和細菜種子。搭配上地里留作種的瓜菜,一兩銀子肯定都辦得妥妥的。
“照著秦六哥這算法確實是足夠了,我給秦六哥這錢之所以多了些,其實是叫你拿著去買大蒜和黃豆綠豆。”葉蕙笑道。
就連鄉下最最普通的農人家里。只要還能吃得飽穿得暖,天氣冷了后,都會在炕上擺兩盆大蒜養蒜苗。泡上兩把豆子生豆芽。而那些有蔬菜暖棚的人家兒,又不屑于擺這兩樣,她這里若是大批量養起蒜苗和豆芽來。正好省得跟別人家沖突,銷路自然也就會很好。
尤其是南邊的莊子里,如今又種了許多的豆子,眼下還需要拿錢買豆子做種,明年卻能將這種子錢徹底省了……甚至還能開個豆腐坊,只做各種豆制品加工。
秦老六聽她這么一說,雙眼頓時直放光。原來是這么回事兒?怪不得小小的姑娘就開始出面打理產業。主家終歸是主家,腦袋瓜兒也比常人靈活啊!
葉蕙若是知道秦老六心中所想。肯定得笑得不行。這事兒真的不需要腦子多靈活,只是他們這些人盯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太久了,沒日沒夜忙活著土里刨食兒,自然也就懶得去想別人怎么做生意賺錢。
等到真正衣食無憂那一日,像秦老六這些人,也不過是想一想如何翻建房子,如何給孩子們攢老婆本和嫁妝了……
其實葉蕙也很向往這種生活,這種生活不用動腦子,至多是多付出些勞力罷了。可若叫她選,她還是寧愿選擇現在這種日子——腦子長期不動,也是會生銹的,若是一輩子平安也就罷了,反之若是遇上風云突變,那就是滅頂之災。
囑咐罷菜園子這些事,葉蕙便離了這里,一路去了河邊的養殖場。自從胡大鬧了那么一出兒后,葉蕙和林誠商量了一番,立刻便從河邊挖過來一個引水渠,雖然頗費人工,又令許多人覺得她認輸了,至少這養殖場隨時有了活水用,否則還要像原來一樣,每日清早去河邊挑上幾擔水才罷休100章節。
朱香草正帶著胡大媳婦在兔舍前面鍘草,見著葉蕙的馬車駛來,連忙放下手中的活計,只在圍裙上擦了兩把手便迎了過來。
“林管事又去城里送雞兔了?”葉蕙打眼一瞧,昨日還甚是擁擠的雞籠兔舍,今日已然寬松了不少。
朱香草脆聲笑回道:“不但拉了些雞兔,還拉了三對大白鵝和兩對雁鵝呢。”
夏天炎熱,許多人家都不會在夏天辦喜事,可卻不妨礙下聘定親。自打養殖場養起了大白鵝與雁鵝,林誠又與城中的各個喜鋪和媒人都遞了話,這兩樣鵝可是賣得如同流水一般。
尤其是那雁鵝,因為它長得頗像大雁,即便價格上是大白鵝的三倍,也有那大戶人家和官宦人家不嫌貴,只為了圖一個好口彩,至今為止已經賣了十幾對也不止了。
等到了秋天,收獲的季節最最適合下聘定親,恐怕存欄的兩種鵝都不夠賣了吧?葉蕙這么一想,便囑咐朱香草:“我怕待會兒混忘了,林嫂子你替我記著些,等林管事回來了,叫他帶人再去趟周圍鄉下,多收些半大的白鵝來。”
胡大媳婦此時也搬了椅子來,擺在了遠離籠舍和豬圈的墻角樹蔭下,笑請姑娘過去坐下說話。
“胡大嫂子最近做的還順手?”葉蕙笑問她。
胡大媳婦有些局促的搓了搓衣角,看著就像個沒見過世面的小媳婦,抬眸一笑卻又帶了些嫵媚味道:“順手順手,姑娘和林管事給了我這么一個恩典,哪有做著不順手的理兒。”
葉蕙見朱香草也拋來個肯定的眼神,眼中的微笑漸漸到達了眼底,“胡大嫂子是個明白人,如此我就放心了。”
她也聽朱香草半遮掩的講過,胡大兩口子這輩子恐怕也生不出孩子來了,只因胡大媳婦當年做的營生太過腌臜,虎狼之也用了不少,早就傷了根本;這樣的兩口子若是不趁著年輕時積攢些傍身錢,只是靠著耍無賴騙錢,騙到手了又不得好,老了就只能等死。
葉蕙坐在樹蔭下后,梅子已經從馬車里取來了水囊,又從小布袋中將干凈茶碗掏出來,給葉蕙倒了一盞涼茶——這是文氏臨去鳳城之前再三叮囑的,叫葉蕙到了養殖場不許胡亂吃喝。
喝罷茶后,葉蕙笑問朱香草:“我叫南邊莊子上的嚴莊頭差人送來的麥麩子可收起來了?如今天氣還熱,又時不時下兩場雨,林嫂子可得小心看護著,別叫麥麩子發了霉,發了霉的東西喂給牲畜吃容易得病。”
本來她就一直惦記著養殖場的飼料問題,萬俟三太太送給她的這個莊子可是決了大難題,好幾大車的麥麩子足夠支撐好幾個月了。
等到玉米也收了秋,還可以將鮮嫩些的玉米秸稈和玉米瓤子粉一粉,再叫林誠請人來挖個深坑,將它們都發酵起來,搭配上麥麩子和少許的粗玉米粉,那就是喂豬的好飼料,雞兔和鵝鴨也有得吃了。
“收起來了收起來了,胡家兩夫妻和我們兩口子卸了車,就都收到了我們旁邊的房子里,那房子不漏雨,時不常的去開開窗通通風就成了。”朱香草笑回道。
胡大媳婦聽著這主仆二人對話,不由滿心驚訝。本以為這姑娘只是家中有錢,外加上有幾個忠心耿耿又會武藝的仆人,因此才到哪里都腰桿子硬挺,原來這姑娘也是個什么都懂的賺錢好手?
朱香草此時又笑著指了指園中的草地:“前幾日還是胡大媳婦給奴婢出了個好主意,我們倆人每天都多割些草,一半留著喂牲畜,另一半就攤在向陽處晾曬著,等到全曬干了就拿麻袋收起來,跟那麥麩子存放到一處去。”
“這樣就算到了冬天,也能叫飼料里有些野菜葉子,煮豬食的時候往里扔兩把一堆兒煮出來就是了。”
葉蕙笑著點頭:“胡大嫂子這個主意好。還有咱們家的那個菜園子,其實每天都有些菜葉子菜梗什么的不要了,不如叫秦六哥每天差人往這邊送一趟,一時間吃不了的也晾曬起來,到時攙著喂就是了。”
豬圈里養的豬到了冬天還能整天吃糠吃麩子,雞兔卻是極挑嘴的,飼料里若是一丁點兒綠都見不到,再不摻點魚骨粉貝殼粉的,幾天下去就會瘦得只剩下骨頭架子了。
“姑娘想得周到,”朱香草笑道:“我們當家的也跟兩個大酒樓都提前訂好了,等天氣冷了,他們酒樓里的潲水都給咱們養殖場送來,保證將禽畜都養得肥肥壯壯的。”
葉蕙聞言,立刻又打量起了眼前這養殖場。
當初營建這個養殖場時,她并不曾想養豬,因此上只建了雞籠兔舍并兩間給林誠一家住的小房,就連幾個豬圈都是后來又請人來砌的。
如今那小房一間做了存放飼料的庫房,林城一家就全擠在另外一間里,旁邊的小灶房又是給人做飯,又是給禽畜煮食,怎么看怎么簡陋。
“我看不如趁著天氣好再建一排房吧,留兩間做存放飼料的庫房,再重新搭建一個大灶房,單給禽畜們煮食。你們原來住的那兩間,等天氣冷了也好燒炕取暖,也就不合做庫房存放東西了。”葉蕙與朱香草商量道。
“這敢情好!”朱香草笑得直搓手:“奴婢不瞞姑娘說,三妞歲數小,總是比大人早餓,有時候想給她熬點粥喝或是煮個雞蛋,灶上卻煮著豬食,餓得她成日里哭天抹淚的……”
今天還是單更,這周太忙了()
第一溫馨提示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