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童養媳一百二十二章 想當年【一更】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古代>> 小小童養媳 >>小小童養媳最新章節列表 >> 一百二十二章 想當年【一更】

一百二十二章 想當年【一更】


更新時間:2013年02月07日  作者:香辣鳳爪  分類: 古代言情 | 種田經商 | 香辣鳳爪 | 小小童養媳 
sodu,,返回首頁

sodu

正文一百二十二章想當年一更

話說譚家壩的老趙家,自此老趙頭過世之后,這家中的境況就一日不如一日。他家三個男丁,兩個大的都在府城讀書,小的才三歲,媳婦趙李氏一人拉拔著三個孩子,生活過得極為困窘。

趙老大是個懂事貼心的孩子,見母親日夜操勞還糊不攏家里幾張嘴,更是交不起他和二弟的束脩,不顧先生的勸阻,執意撕了書本回家務農。可趙老二卻是個犟性認死理的,他覺得父親送自己和大哥上學,就是想他們出人頭地,光耀趙家門楣,無論家中生計如何艱難,他都視若未見,就算食不果腹也不肯丟了書本。

對上這個認死理的老二,趙李氏也沒了辦法,干脆眼不見心不煩,隨他去了。

這老二也是個死犟死犟的性子。每日自譚家壩步行去府城上學,天未明就起,天全黑才到,兩頭挑著星星,啃幾口干糧,喝幾口涼水,三九寒冬也是穿著絮著稻草桿子、苞谷葉子的長衫,沒少讓同窗恥笑。可未曾知,一下場,竟然中了秀才,頓時譚家壩大嘩,這可是譚家壩村兒最近二十年來出的第一個秀才啊!

此時的趙家,因為有了老大輟學幫忙,負擔輕了不少,加之老趙家名聲也好,趙老大也娶上了媳婦兒,進門就生了個大胖小子。如今趙老二又中了舉,可謂是喜事連連。成日里往趙家來探望的,攀親的,給趙老二說親的,差點踏破了老趙家的門檻。

老二中了秀才,這親事可得好好謀劃一番,反正他年歲也還不大,先說了親,過兩年再成親就是。趙李氏也不心急,穩穩當當地挑起媳婦來,挑來挑去,果真就叫她挑中了一家滿意的。

這戶人家下頭兩個閨女。一個兒子,因為家境豐實,閨女也是嬌養著的。就是出身稍嫌低了些,是個屠戶。他家大閨女定的親事便是村頭廖家兒子廖大嘴。媒人幾番來去,知道了趙李氏也有心給新秀才說親,便留了心,牽了線,兩邊一說和,皆大歡喜。

孫家身份低了些,若是有個秀才女婿。這走出去也有面子;趙家家底兒薄了些,若是有了孫家閨女的嫁妝支持,這日子就更加好過。

趙李氏一看上眼,也沒跟老二商量,就換了庚帖請人合八字去了。待趙老二散學從城里回來,同村人都打趣他馬上“小登科”,再一問,老二的犟性又上來了。非不肯結這門親事。

原來這孫家二閨女雖然成天嬌養著并不出門,可在府城里頭還是小有名氣,不為別的。這姑娘小時候生了一場天花,不曉得是哪里得罪了痘神娘娘,病倒是好了,可臉上落下一臉的坑。這年頭得了天花有幾個能活下來的,于是這位幸運的孫二姑娘就此出了名。

趙老二剛剛中了秀才,這前途才開始呢,哪里肯結這樣一門親?跟趙李氏鬧了好幾次,趙李氏也不肯退親,后頭干脆一狠心,將老二放在家中的書籍一把火點了。誰知不但沒有讓老二屈服。趙老二干脆偷了家中的戶籍文書到官府落了路引,趁夜奔逃,沒了下落。

孫家聽說了這事,氣得不行,帶了一幫子兄弟幫閑就上門去鬧,可人都跑了。在哪里都不曉得,這親事該怎么辦?也是孫家實在稀罕這個秀才女婿,竟然放言說就把孫家姑娘留在趙家,趙老二不回來,她也是趙家的媳婦兒。

孫家姑娘在趙家一住就是三年,直到有一天,她聽見趙李氏和大嫂王氏低聲閑話,說是老二家的頭胎生了個兒子,這才曉得趙家早就有了老二的消息,只是瞞著沒有做聲。

憤怒的孫家姑娘已經十八了,論虛歲就是二十啦,屬于大齡剩女了,回娘家把事兒一說,氣得孫家老爹當場就昏厥了過去,跟趙家同村的大女婿廖大嘴出了面,趙家退回孫家的聘禮,另陪了八十兩銀子給孫家,這事才算了結。

畢竟么,這一沒拜堂,二無婚書的,算是哪門子媳婦兒?

給趙家做了三年媳婦的孫家姑娘帶著銀子回去了,據說沒過多久就遠嫁他鄉給一個老男人做了填房。

聽到這兒,小小算是明白了這廖大嘴的婆娘怎么就跟趙家人不對付了,不過不是都嫁人了么?怎么又回來了?

陳氏忍不住苦笑一聲。這緣分啊,有的時候真是不好說。趙明禮上江陵府趕考,都放榜了,怎么回來還耽擱了那么久?就是路上碰見了孫家的那位姑娘,據說是她嫁的那個老男人是個癆病鬼,前些日子撐不過暑氣,死了。孫家姑娘進門幾年并無所出,這老男人一死,上頭的婆婆擺明了不管事,之前嫡妻留下的兒子閨女早就看她不順眼,說是要按照風俗,叫她給那個老男人殉葬。

正好趙明禮路過,見狀不忍,一時熱血上頭,上前說道了兩句。一說是施州府的人,孫家姑娘更是抱緊了這救命稻草不肯松手,求他說看在都是同鄉的份上把自己救出去。于是趙明禮頗費了一番周折,這才把孫家姑娘帶走。

兩人跟著馬隊一路回施州,路上一說,趙明禮才想起來自己還曾經有過一件親事,可不就是這位孫家姑娘么?可惜人已經救了,都已經進了施州府的地界了,總不能把人家撇下吧?于是干脆好人做到底,一路把這位姑娘護送回了施州,直到東門碼頭才分手。

可萬萬沒有想到,自己只是想救人而已,反倒招惹上了。也不知道趙李氏是發了哪門子瘋,又或者是哪個瘋子往她耳邊吹了什么仙氣,居然要抬這位孫家姑娘給趙明禮做妾。趙明禮恨不能時光倒流,別說她讓那戶人家送去殉葬,就是當場打死大卸八塊,他也絕對不會多嘴。

事情發生了,趙明禮也怕陳氏誤會,趕緊一五一十地把事情從頭到尾說了一遭。這陳谷子爛芝麻的事情扯得實在太長,趙明禮一會兒回憶,一會兒感嘆的,兩人竟是摸黑說了大半夜的話。也難怪陳氏早上起不來了。

待陳氏把這個時間跨度漫長的故事說完,差不多也是午間了。小小趕緊收拾了碗碟。往后廚去炒菜。如今多了田豐倒是便宜,她這邊的飯甑本來頗為沉重,可田豐隨手就抱了起來,也不嫌燙。也不嫌重,看來倒是那種有功夫的人。小小暗自在心里記下了,若是往后得空,一定得問問田豐,就算自己不能學,也叫天賜天佑學上,強身健體也好嘛。

午間膳食賣完。也就沒小小什么事情了。田豐勤快得很,搶著去刷碗收拾后廚,蔡家小嬸兒沒了事,就把衣裳背下了河,這樣一來,反倒是小小沒是事情可做,閑了下來。

已是深秋季節,天氣漸漸冷清起來。站在后院里頭,可以清晰地聽見午睡的天佑輕微的打呼聲,趙明禮和陳氏在房里竊竊私語發出的模糊的嗡嗡聲。小小抬頭仰望天空。除了四四方方的這塊藍天,竟是連根樹枝也看不見。據說是怕學宮重地遭了火災,所以學宮的一應建筑都是以石頭為主體,只用了少少的木料做房梁等。不像施州其他的房子,就連趙家老宅,也是以木料為主的房子。

小小一時就有些走神,忽聽得甜水巷角門啪啪作響,她不知是什么事,心頭一跳,嘴里還是答應著:“來了。來了!”

拍門聲顯得極有節奏,不輕不重,恰好叫里頭的人聽見,卻又不顯得粗魯,說明拍門的是個極有教養的人。小小的第一反應就是:肯定不是趙李氏。心就安定了一大半,再想到趙明禮在家不說。如今家中還有個精壯的田豐,就算是有賊人,也不怕什么,大著膽子就開了房門。

門前站著一個四十來歲的男人,一臉精明,見小小開了門,立刻拱手行禮道:“奉我家老爺的令,恭祝趙舉人高中之喜。”

小小奇怪了:“你家主人是誰?”

那人掏出一張名帖,雙手奉給了小小。小小趕緊雙手接了,也不敢怠慢,讓他們進東廂房坐,自己飛快地跑去把名帖交給了趙明禮。趙明禮拿著名帖看了看,眉頭便皺了起來。陳氏在一旁奇怪地問:“是什么人?”

趙明禮指指名帖:“王大戶家的,咱府城有名的地主,可并不認識,怎么突然送了禮來?”可人家來了,總是要見上一見,只好抬腳去了前院。片刻功夫便將那人打發了,可禮物人家放下了,終是不肯拿走,說是一點小小心意而已。

東西確實不算貴重得很,三匹上好的綢布,一盤“三元及第”的小銀倮子,取的是個好彩頭。可這來意就值得讓人深思了,畢竟往日并不相識,此刻送來禮物又是為了哪般?趙明禮素來奉行“君子愛財取之有道”,拿著禮單心里就有些發慌,等不及官塾下午開課,先去了王大人府上。

王大人知道了他的來意,撲哧一笑道:“這點子銀錢,對王大戶不過九牛一毛罷了,換了旁人早就心安理得地受了,偏你還惴惴不安的。想那么多作甚?人家不過是見你中了舉,想要跟你交好罷了。”

趙明禮依舊不解:“我不過小小一個舉人罷了,有什么值得交好的?”

王大人搖搖頭:“你呀,年紀也算不小了,這人情世故的竟然不懂么?若是吏部選了你,不知道往后官場上還要吃多少苦頭,也難怪……”難怪在成都府檢校小吏做得好好得讓人擠了出來。后頭一句當然咽了沒說,不過倒是對趙明禮的憨直有了更深的認識,這樣的人,在官場上是走不遠的。

之后幾日,趙家老宅那邊沒啥動靜,倒是府城里頭的鄉紳大戶們陸續送了些禮物過來,想來是那日宴席上容米土司派人送禮的事情傳揚了出去。趙明禮讓王大人說教一通,明白了其中關節,不是別的,這些鄉紳大戶們或多或少都跟各處土司有些瓜葛,或是商隊要從人家地盤上過,或是田地與土人疆界相交,送禮給趙明禮,無非是想結個善緣罷了。

sodu


上一章  |  小小童養媳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