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童養媳八十二章 人忙事多【四更】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古代>> 小小童養媳 >>小小童養媳最新章節列表 >> 八十二章 人忙事多【四更】

八十二章 人忙事多【四更】


更新時間:2013年01月23日  作者:香辣鳳爪  分類: 古代言情 | 種田經商 | 香辣鳳爪 | 小小童養媳 
zybook,返回首頁

zybook

八十二章人忙事多四更

陳氏離了趙家老宅,感覺又回復了以往在成都府當家作主的日子,當即便領著小小開始忙活起來。重要/

先是家具。當時返鄉,她那一套家私都是極好的陪嫁,沒舍得發賣,全是弄了回來,一直寄存在東城門的貨棧里頭,如今終于派上了用場。

陳氏跟趙明禮一商量,夫妻倆自然住了后院南廂正房,正中是堂屋,東翼做了臥室,西翼讓天賜兄弟倆住。

誰知天佑天賜都不樂意,兄弟倆要了東廂房去住,便將西翼叫了小小住下。西廂房做了后院的雜物間。

另在前院將南廂兩間屋子分別收拾了兩間書房,趙明禮趕考在即,須得有個安靜的地方讀書,另一間留給天賜兄弟兩個。家中只有這幾人,又收拾了東廂房做個待客的地兒,西廂房便只好讓它空著罷了。

運了家具物什回來,指揮腳夫擺放齊整,便去了一天功夫。小小又跟陳氏好生收拾了一回,待陳氏開了箱籠將各處帳幔掛起來,這家便有了幾分味道。

趙明禮又叫了腳夫回去譚家壩搬箱籠,趙李氏雖不樂意,卻不好攔著,王氏也只說了一通酸話,倒是小李氏會做人,直說城里菜貴,撿了一籃子洋芋什么的叫陳氏帶上,惹了趙李氏老大不高興。

小小只能搖頭,老太婆就這點見識,氣量又小,若不是之前榨干了陳氏的錢財,也沒這么容易放手讓他們離開。

可她哪里知道,陳氏手緊得很,平日里不露財。就連首飾也不戴了,好點的衣裳也不穿了,統統收了起來。

再采購了鍋碗瓢盆,米面油醋等物。四月二十九這天,便在廚房燒了飯,算是點火暖了人氣。正式搬家了。

這一日開始,趙明禮一家才算是真正從趙家老宅搬了出來,在府城落腳了。

小小終于有了自己的屋子,陳氏沒那么多家私,只簡單地買了張木板,搭在兩條板凳上,鋪上被褥之類。便是張床了。雖說睡著有些硬,可她心里踏實,高興。

陡然換了環境,她居然睡不著,仰面躺著想起心事來。

一來她挺掂念自己種在山上的辣椒苗。什么時候合適,還是回去挖過來得好,放在自己眼皮子底下才安心。

二來她挺好奇,陳氏平時一副山窮水盡的樣子,這搬家各種花費算下來,也去了至少三兩銀子,她就不怕趙明禮起疑么?

不過這倒跟她沒什么干系,只是好奇罷了。好在進了府城,離了趙家老宅那幫人。心情都好了許多,想著來日的事情,慢慢眼皮子也就沉重起來。

趙明禮已經拜謝過王大人,如今衙門出了優待秀才的榜文,今年送孩子上官塾讀書的陡然多了起來。官塾本有一位秀才,比趙明禮年紀大上許多。已是快五十的人了,一下子官塾收了近三十個孩子,他頗有些吃力。幸好來了趙明禮可以分擔一二,也沒有什么嫉妒之心。

天賜天佑則在家讀書,每隔五日,王大人沐休,他二人便去王大人府上學習一日。趙明禮白日教書,夜間溫習功課準備考試,日子過得極有規律。

打從院子角門出來便是甜水巷,這巷子里頭有一口甜水井,因而得名。小小這才知道,施州府城內大小有十七口水井,卻只有這口的水最好,每日早上前來取水還得排隊。若是懶怠自己打水,也有賣水的,一文錢一擔,可以直接送進后廚。

不過陳氏手頭吃緊,哪里肯買水,日日都是親自去排隊取水,所幸天賜經了農事,也長進不少,小小一副桶兒也挑得起來,不過多排兩趟隊罷了。

后廚出去有片坡地,也是屬于學宮的。陳氏讓趙明禮打聽過了,可以就近種上兩分,便與小小商量自家種點小菜,也算是省了一份開銷。

趙明禮覺得很好,也算是趙家耕讀傳家,書香門第的美事,立即興致勃勃地買了鋤頭,抽空整了兩分地出來,又照陳氏的要求買了菜種,種了一些。不過平日里澆水捉蟲就是小小的事情了。

陳氏做不好菜,后廚里頭竟是小小掌廚,陳氏打下手。原先在趙家老宅,小小就開始伺弄早飯,陳氏自然放心。再嘗過了小小做的菜,只能驚嘆她天分好,做出的菜也似模似樣的。

天賜天佑和趙明禮父子三人埋頭讀書,內宅一應事體都交給陳氏負責,她哪里忙得過來?兼之在這府城深居簡出,也沒個熟悉的人,沒幾日下來,真將小小做了女兒一般對待,凡事都要跟她商議一番。

陳氏其實是個沒什么城府的人,兩人獨處相對的時間一多,小小就將陳氏的家底套了個清楚。

原來打從成都府歸來之后,陳氏手中大約有兩百多兩銀錢,路上靡費,買禮物等等,去了一百兩。后來劉管家將成都府原先置的鋪子出脫了,陳氏父親又給帶了些銀錢,一起有三百八十兩。

前些日子在趙家,給二郎治眼,坐小月子,后頭給趙老大還債,攏共出去了二百四十多兩銀子,劉管家兩口兒三十兩自贖自身,實則是替陳氏解難,實際上陳氏花銷了二百一十兩,再加上搬家前后花費的,手里零散的,如今陳氏手中還有二百三十兩銀錢。

這些錢,聽起來好像挺多,實際花銷起來并不經用。不說別的,如今趙明禮實際并沒進項,若是他去趕考,這院子一個月還要八十文的租金。還有一家大小的吃喝,處處都要花錢。

趙明禮趕考,陳氏準備拿出八十兩讓他帶上,都說窮家富路,總不能讓他在外頭短了銀錢。可這樣一來,她手頭就沒剩多少銀錢,又沒個進項的話,這日子實在不好過。

小小想了想,便對陳氏出主意道:“反正院子寬敞,后頭就是山地,莫若搭個雞籠子,在后頭養幾只雞。平日下蛋,也能給少爺補補身子,逢年過節也不用買肉了。”

陳氏覺得挺好,第二日兩人便一起動手,靠著后墻圍了個簡單的雞舍,又去附近農家買了五只小雞。這五只小雞已經褪去了黃色的絨毛,算是半大的雞子了,能夠放在外頭養著,反正是臨河的山地,附近也沒什么人家。

菜種還沒發芽,過幾日等小菜長起來,家中便也不缺什么了。

王氏和小李氏帶著大郎二郎來了一回,認了門,也沒敢從正門走,來去都是走的甜水巷角門,說是學宮里頭要拜星君,他們不識字,見著星君和圣人就害怕。

來的時候帶了一袋子苞米面,一小袋稻米,算是賀趙明禮喬遷之喜。小小想了想,估計這是趙李氏的主意,總不好將老二一家得罪死了,如今趙老大不知蹤跡,趙老三是個土里刨食的,若是真有什么事,還要指望老二頂門立戶,關系總得往好里處。

這倒是送的及時,陳氏笑瞇瞇地接了,留他們吃了午飯。聽說這飯菜都是小小做的,王氏又冒起了酸話來,說什么若不是她相讓,這樣的好媳婦哪里能讓陳氏得到。惹得陳氏又生了一回閑氣。

不過轉念一想,反正已經離他們遠遠的,又不用朝夕相處,犯不著跟她生氣。好歹還是端著笑送走了王氏幾人。

晚間閑下來,突然想起一事,驚得陳氏坐也坐不住,趕來尋小小說話。

這搬家什么的,一忙活下來,已經是五月初三了,后日就是端午節,可她竟是忙忘記了,什么也沒有準備。

若還是在趙家老宅也就罷了,一大家子人,總有人操持。可如今單門獨戶的過日子,總得有個過節的樣兒。不說別的,這端午大節,至少得給王大人送份節禮,還有官塾的另一位齊先生,如今也是趙明禮的同僚,不能忘了去,還有趙家老宅那邊的禮,也不能落下。

陳氏暗悔怎么就忘了這么重要的事,趕緊告訴小小,準備第二日上街置辦東西去。

小小暗自好笑,這樣的事情,陳氏并沒必要告訴她,可見陳氏已經跟她商量習慣了,不說一聲就不舒服。不過得陳氏重視,她心里也還是高興的,這說明陳氏離不開自己,自己也就不用害怕突然某天又被送回趙家老宅去。

兩人干脆點了油燈,細細商議起來要置辦些什么。

施州習俗如何,陳氏并不知道,想了想,入鄉隨俗,不要失了禮數,干脆叫小小一同去了趙明禮內院的書房說話。

幸好問了一遭,若是不問,只怕又有麻煩。

原來施州習俗,這端午節分正端午,中端午,大端午來過,分別是五月初五,五月十五,五月二十五。

掛菖蒲艾草,飲雄黃酒,吃粽子什么的都與別處無異。不同的在于,這初五的正端午,是自家人過,除棉服,換薄衣,然后就是吃粽子,觀龍舟。中端午,出嫁女回娘家過。大端午,須得全家團聚,也就是說趙明禮一家初五可以不回譚家壩,但是二十五是一定得回的。

這么一說,陳氏便有了計較,又跟趙明禮和小小商量了一番,這才各自安置了。(重要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zybook

或者您也可以,與大家一起分享.


上一章  |  小小童養媳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