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屋里恢復先前的樣子。
尋香泡上一壺香茶,馬老侯爺和周氏深情呼喚,“靈珊你就醒來嘗嘗尋師傅為你泡的佛茶吧。”
馬貴妃眼睛微動,周氏驚叫一聲,“馬貴妃醒了!”
老馬侯爺打開門,對著泉臺下高聲道:“馬貴妃醒了!”
泉臺下經咒誦吟更密,善智跑上泉臺,下邊六位宮女跟著飛左上去。
屋里,周氏扶著馬貴妃緩緩坐起,小尼姑捧著一盞茶給馬貴妃喂茶水。
馬貴妃閉上眼深吸一口氣,然后張開眼,慢慢站起來,“這茶好香。”
“母妃,孩兒可想你了。”
善智激動地沖進來,給馬貴妃行了一禮。善智的年紀比馬貴妃只小十余歲,自尚宗的母親嘉儀老皇太后去逝后,高宗皇上沒再立后,尚宗稱了馬貴妃為母妃。
馬貴妃看著尚宗已經剃頭,著一身僧衣,驚愕道:“難道我睡了很久?怎么你們統統變了模樣?”
善智撲通跪下,發現她的容顏比之前老了十歲,不過看著仍然年輕,喜悅道:“母妃乃神仙,雖然昏睡了三十余載,容顏仍然美麗年輕。我等俗夫,在歲月面前都逃不過衰老。”
“生兒怎么出了家?”
“回母妃。澤生自小受母妃影響,深愛佛學。在位二十載,也算歷盡紅塵之事。如今君實已經長大,文武雙全,堪當重任,生兒正好淡出紅塵。專心向佛。”
馬貴妃攙起他,百感交集,“生兒快起來。”
“母妃,孩兒如今法號善智。與老馬侯爺善廣乃師兄師弟。”
“善智起來。”
善智起來,激動不已,他的父母輩。健在的只有馬貴妃了。
“這位小師傅是從哪里請來的?聽老馬侯夫人說她通制茶。”馬貴妃當尚宗面詢問。
老馬侯爺連忙道:“這是觀音寺新收的弟子,因通茶道,所以此次特地帶來喚醒貴妃娘娘。瞧她頭上都還沒燒戒痕呢。”
馬貴妃看看跪在地上的尋香,笑道:“果然還沒燒戒痕。只是這位小師傅年紀輕,又有這么好一手茶藝,怎么想要出家呢?”
尋香勾頭不語。
周氏嘆道:“這小師傅命也夠苦。本來有段好姻緣,可是丈夫受了重傷。一直不愈,便動了佛心,要出家,聽說皇城有個觀音寺圣靈,便從巡城來到皇城。可是慧琳師傅說她塵緣未了。所以不肯給她完禮。”
馬貴妃皺皺眉頭,端詳著尋香,“小師傅生得玉面星目,氣勢端沉,你這一手制茶技術簡直不亞于本宮當年。而且家里又有生病的丈夫,你怎么就舍得下他呢?本宮以為,你這樣做極不妥。”
尋香哀哀道:“因為救治無功,所以尋香才生了出家之心,以期菩薩庇護。”
“傳觀音寺主持。”馬貴妃端坐紅木香榻上。極快地恢得了高貴的舉止。
老馬侯爺向門邊遞個眼神,馬侯爺連忙高呼:“宣觀音寺主持慧琳大師覲見。”
慧琳走上泉臺,“老身叩見貴妃娘娘。”
“慧琳大師請起。本宮想問你,這個小師傅是你寺里收的嗎?”
“只是暫收。尋師傅出家的心很誠,來到觀音寺時,已經自己剃了頭。佛門寬大。老身不敢將她拒之門外。只是老身認為尋師傅塵緣未盡,所以只是暫時收留。”
“很好。尋師傅今日以她特制的茶喚醒了本宮,本宮要帶太醫去巡城,為尋師傅了卻心事。中原如此之大,以大順朝皇家的實力,本宮不信治不好一個傷者。”
“謝貴妃娘娘。”尋香連忙叩首謝恩。
善智道:“母妃,此去巡城路程頗遠,讓馬侯爺帶太醫去就是了。母妃剛剛醒來,當要多保養身體。”
馬貴妃抬起衣袖抹了抹了下頷,笑道:“本宮睡了這么多年,再不出去走,就真的成白骨精了。”
善智突然發現馬貴妃的金指甲不見了,詫異道:“母妃的指甲斷了?”
馬貴妃皺下眉頭,“恐是長的時間太久,自己斷了吧。我原來極好漂亮的指甲,此時覺得長指甲太負累了,往后本宮不再留美甲了。生兒你既出家,就好好修道吧。此次巡城,本宮讓大哥大嫂他們陪著出去游玩一番,也不想驚動地方州官等。”
善智道:“母妃醒來,孩兒就安心了。”
“外面的師傅們還在為本宮誦經。本宮已經醒了,吩咐下去擺幾桌齋宴,好好賞謝諸位法師。”
“是。孩兒這就去辦。”
馬貴妃醒了,天泉宮里大擺齋宴,專門負責守護天泉宮的肖侍郎立即派人往皇宮送了吉音。
二十二歲的德宗皇上正在慶華宮批閱奏章,得聞佳音,連忙放下奏折,叫來薜洪志,“祖母醒來,明日定會前往皇陵祭祖,為祖父掃墓。快快給朕安排下去,朕這就去接皇祖弱,明日去皇陵祭祖。”
薜洪志已經升為二品樞密副使,直接向皇上稟報公務,權利與周正幾乎不相下。
昏睡了三十多年的太皇太貴妃醒來,薜洪聲不敢馬虎,緊鑼密布,立即周密安排。
德宗皇上帶著大隊人馬,聲勢浩蕩地趕往天泉。
申時,天泉寺雄寶殿里,禪鐘聲鳴,馬貴妃跪在佛祖前,虔誠謝佛恩。善智和馬家的人跪在她的身后,一起虔誠叩拜。
觀音寺、慈悲寺和天泉寺的主持法師站在兩旁,一邊敲木魚一邊誦經。
一個錦衣輕騎侍飛奔上山,邊跑邊叫:“皇上駕到。”
所有的人跟著馬貴妃虔誠拜佛,沒有一個人為那侍衛的通報有所反應。
“皇祖母。”
德宗率眾匆匆趕到,提起金燦的龍袍,英姿颯爽地跨進殿門,撲通一聲跪在馬貴妃身邊。
馬貴妃仍未說話,一心叩頭拜佛。德宗連忙雙手合十,跟著師傅們一起唱經。
酉末,法事結束。善智攙起馬貴妃。
德宗叩頭行禮,“孩兒參見父皇和皇祖母。”
跪了一下午,馬貴妃的腿有點麻,向尋香招下手,尋香連忙起身攙著她。
馬貴妃一只手捶打著腰,一只手把著尋香的肩,對德宗道:“君兒來了?這里是佛門重地,我們去泉臺說話吧。”
善智道:“母妃。君兒送你回去,兒臣就先回禪房了。”
馬貴妃點點頭,長長的隊伍移向寺后的泉臺。
德宗攙著馬貴妃另一只胳膊,激動地道:“君兒聽說祖母醒了,可是放下奏折就來天泉了。”
馬貴妃慈愛地看著他,“祖母睡這么久,還是第一次見到君兒。君兒長得跟你祖父一般英武出眾,聽說你文武雙全,祖母心里高興得很呢。”
德宗聲音洪亮地道:“祖母醒來,明日一定會去皇陵祭祖,君兒已經安排下去了,明晨可直接從天泉去皇陵。”
“君兒想得周到。明早我們便去皇陵。”
“祖母是怎么醒來的呢?”
“全靠這位尋師傅。”
馬貴妃拉著尋香的手給德宗介紹。
尋香連忙向德宗行個禮,“尋香參見皇上。”
“尋香?”德宗眼睛微瞇,打量著模樣嬌俏,剃著光頭的尋香,邊走邊道:“朕在哪里聽過這名字?這位師傅姓尋,莫非就是老尋將軍的后人?”
“尋香正是。”
德宗停下腳步看著她,笑道:“天下姓尋的只有一家,便是尋老將軍。去年薜洪志去巡城稽查,給朕帶回一包名字‘一心一意’的茶葉,就是尋師傅所為?”
“正是民女。”
德宗大笑道:“你真是太特別了。去年給朕送茶葉,今年便出了家,救醒了朕的祖母。”
馬貴妃笑道:“君兒,說清楚點,去年尋師傅就送了你茶葉?”
“去年薜洪志去巡州稽查,不少百姓都有給朕帶回忠良的心意,尋老將軍的后人以茶樹底葉制了一種茶,名叫一心一意,讓薜洪志給朕帶了回來,表示尋家的人對順朝跟老尋將軍在世時一樣,永遠忠心忠義。”德宗看著尋香嬌俏的樣子,正是妙齡之時,尤其這剃了發的樣子更是惹人憐惜,不由惋惜道:“你為何要出家呢?”
尋香看一眼周氏,又看一眼馬貴妃。馬貴妃是第一次看到德宗,對他的心性尚不了解,但此時此際似乎是極好的機會。微笑道:“君兒,你說尋香救醒了祖母,是不是立了大功?”
德宗激動道:“朕會大賞尋師傅的。”
馬貴妃嘆道:“若非尋師傅精通種茶和制茶,制出絕世茶香,勾起祖母這腸子里的茶蟲,只怕祖母要昏睡至死了。本宮想……”
“只要祖母開口,君兒能作到的,一定不遺余力。”德宗信誓誓旦旦道。
馬貴妃道:“不只尋香有功,就是尋香種的那片茶林都有功,本宮要去尋香的茶林參觀一番,并希望尋家將這樣精妙的茶藝發揚起來,光大順朝的茶業。而且象尋香這樣的忠良,應該大肆褒揚。總之本宮這回是欠了尋香一條命了。”
德宗驚訝地看著祖母,她貴為一國太上皇太貴妃,就是尋香有恩于她,哪里有欠一個民女這樣大恩情的事?
馬貴妃語重心長道:“君兒。雖然我們生在天家,可是不能因為我們是天家的人,就忽略了別人的恩德。只有記得別人的恩德,遇到困難時,才會有人挺身相助。”(歡迎您來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