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老爺不由歡喜地笑起來,“尋當家。我品過你們早前試制的綠林好漢、鳳鳴甘和一蘭幽夢。魏執事說你們制茶技術還不成熟,怎么我覺得沒多少天功夫,你們這茶制得一種比一種好呢?該不是他要壓你價吧?”
真是商人本,利益第一。尋香明顯地感覺到馬老爺有點別的意味,似有意詆毀魏執事。
祖父說尋莊現在制茶技術可謂最先進最到的,將來一定要把尋莊特做出來,賣出去。
尋香不搭他這個話頭,淡淡一笑,“之前我只是隨便拿了點茶葉出去看看行情,再則制茶復雜,我曾有幾重顧慮,想著到底是做得金貴些好呢,還是做是普通些好。你知道的,茶做得越金貴,對青葉的要求和制作技術越高,也極淘神費事。”
原來人家不過隨便拿點茶葉出去看看而已。尋當家很通此行,并不象魏執事說的那樣,屬初涉此行。
馬老爺心中一震,倒好兩杯茶,雖是尋當家帶來的茶葉,他現在是東道主,飲茶極講規矩和禮儀,笑著做個手勢,“尋當家,請。”
尋香曲指在幾上輕叩一下,算是回禮,也向他做個請的手勢,“馬老爺,請。”
兩人同時端起茶,緩緩品茗。
馬老爺品了兩口,放下茶杯,驚異地道,“普類是綠林好漢的極品版,只是用的葉子不同,所以你分了狀元、榜眼、探。而這種茶,卻是用的鳳鳴甘那類茶葉。你也分了三類?”
“馬老爺果然是行家。馬老爺覺得這茶在鳳鳴甘這類中堪稱什么?”尋家笑著贊揚道。
馬老爺看看泡壺里的張開的茶葉,微笑道,“這是中葉制的,當為榜眼。狀元可有?”
尋香搖搖頭。“還未生產呢。我現在不急著出貨,只因我家蓮丫頭與彩鳳原來有些交情,彩鳳熱心地幫忙約了你。我聽說對方是馬老爺,所以特來向前輩討教制茶之道。”
好厲害的尋當家。年紀輕輕,初出茅廬,行事卻不急不燥,不喜形于,甚是大器。
馬老爺自幼跟著他父親老馬做茶葉生意,是個極明的商人。心中對對方多了兩分鄭重的考慮和準備。
“聽說馬老爺家做這行有幾十年了,十幾年前馬家便在皇城有兩間大茶鋪,如今又把生意直接做進了達官顯貴里,馬老爺真是了不起。”尋香恭維地與他拉近距離。
馬老爺心中一震,他可沒給彩鳳說過早年他家在皇城有兩間茶鋪。現在馬家在皇城有四間高檔茶鋪,對方知道他家早年的事,看來她不是一無所知地做生意,心中對她又多了兩分認可。猜測,莫非原來尋家有買過他家的茶?心中生出一絲特別的好感。商人再滑圖利,對于老主顧和老口碑都極愛惜。
“尋當家真是知己知彼。”馬老爺哈哈笑道,又喝了一杯茶,這茶的味道真是淋漓盡致,喝著過癮、回味得很。
尋香道。“晚輩初入此一行,馬老爺是前輩,自然要多了一些。”
馬老爺暗道,后生可畏呀。不是……應是尋老將軍的后人可畏呀。可惜她是個姑娘,若是個男子,只怕又是個尋老將軍。對談價的事不敢掉以輕心。再不敢以為給個不錯的價便能拿下尋家的茶葉。
“馬老爺到巡城多久了?”尋香說是要向他請教,卻不談太多茶葉,反而和他話起家常來。
“有好一陣了。我雖不好蟲道,不過盛況難得,所以早早地來候著,想看看熱鬧。”
“馬老爺不買幾只蟲子,湊個興?”
馬老爺笑著搖搖頭,好奇地問,“尋當家聽說你家的地是原來倉老爺家的地,有四畝茶林,說多不算多,可四畝也不少,何以你不急著出貨呢?你知道制茶不容易,中秋將至,一轉眼秋天就過去,若不抓緊,秋天一完,便要到明年才能出茶了。”
尋香前世不經事,活得渾渾噩噩。這一世不僅有經事,還要撐大事。本來出生大家庭里,小時跟著祖父和父親有些見地,后來跟著梁媽媽,也學了不少東西,稍有經事,腦子越用越活,越來越體會到倉夫人說的經商跟用兵一樣。將軍的后人,對用兵之道,多少有些見聞和天賦。
嘿嘿一笑,“馬老爺,我還沒準備好的呀。先不說別的,就說這價格吧,我還沒想好怎么定價呢。”
馬老爺以為她不出貨因為制的茶不夠多,又或者別的什么原因,卻沒想到她不談不談正題的,竟直接一殺到價上,暗暗一笑,這丫頭不只,還有點詭。笑道,“價沒定好,你就不出貨?等茶葉放過季了?那不是把錢往水里扔嗎?”
“我真沒想好定價的事。”
馬老爺覺得奇怪,她連馬家十幾年前在皇城有兩家鋪子的事都知道,竟然對茶價還沒個譜?這不太可能吧?心中認為她是要傲價了。他是老商人,在這一行翻滾打爬多年,自然不肯輕易被對方吃定。笑道:“怎么可能呢?”
“馬老爺,你現在到底需要哪種茶呢?”尋香覺得好笑,她說真話沒人信,若說假話恐怕別人還當真。
“你現在到底有些什么茶?大約能出多少產量?”
“我現在能制高檔和低檔茶,你說說你要多少,我看看我們能不能滿足你,還有你們這種包裝,你覺得如何呢。”
尋香不想和他故意彎來繞去,反正她現在真不是很著急。她想有個好的開頭,若是開頭為了出貨把價的檔次做低了,對將來是個不好的開局。
馬老爺看著華麗的茶筒,“高檔茶這樣的包裝可以,低檔的沒必要。不過我一般都做高檔的,每季會適當配點低檔的貨。若是你普類狀元、甘類榜眼和甘類狀元能上一千斤,我都可以接過來。若是你現在才制茶,制得慢,今年可能制得少,一兩百斤都可以。”
他是大小生意通吃呢。他對尋莊的茶這么有興趣,尋香覺得真應傲傲價。好東西不傲不俏。再有,他拿出去后,會怎么賣呢?這是尋香尤其關心的問題,她要做尋家的招牌,所以不愿馬老爺買了尋莊的茶,另做個什么招牌,便坦然道,“賣我家的茶必須打‘尋莊’招牌。”
馬老爺心中抽搐幾下,原來她想創自己家的招牌,還真是有些膽識,“尋莊現在不出名,你要打響自己的招牌不容易。”
“可能是晚輩年輕,不識好歹吧。如是你不打尋家招牌,我這茶放著慢慢賣。”尋香笑笑,已經猜到馬老爺收尋莊的茶,肯定要打馬家招牌,然后賣高價。
“老樹茶行收了你的茶,也不會打你家招牌。”
“我并沒要賣給老樹茶行呀。生意講的是合作,若是合作不了,那就沒有辦法。”尋香覺得今天沒有白來,至少感覺到馬老爺很在意尋家的茶,讓她越來越看到尋家茶的好前景。
馬老爺皺下眉,“尋當家。說實話,就是做高檔茶,我賺的不多,可是投入的本錢卻是最大的,一斤高檔茶有的能賺上二三兩,賺得不錯的賺五兩,上十兩利潤的少得很。”
“馬老爺,雖然你投入的本錢多些,可是只要有穩定的客人,就是一斤只凈賺二兩,你生意做得大,一季不會少于賣兩千斤茶葉,一年只賣兩季便是八千兩的凈賺。可是我們種茶出來,再制成茶,若是那年雨水不好,制得不好,幾畝地也許只能制成幾百斤茶,我們還得給茶農工錢,還有平時養護茶林的種種費用,算下來一年利潤不如你。而且賣我家的茶,一斤你絕不會低于五兩的凈利潤。”尋香和他算著帳。
“尋當家呀,你當那些大戶有家把茶葉當飯吃呀?”馬老爺笑地看著她。
“大戶之家,一年上百斤茶葉的消耗正常得很,少些也有五六十斤。就是你一季按二千斤的出貨量算,一個大戶人家一年按五十斤的消耗算,難道你才賣四十戶人家?而且你只賣這么四十戶人家?不可能吧,不然你只開一個小鋪子就夠了,何以卻開了幾個大鋪子呢?馬家在這行做了幾十年,敢在皇城開幾個大鋪,我敢說你平均每季至少賣二千斤茶葉出去,一年至少賣上近萬斤的茶葉。”
馬老爺服她了,把他家的帳算得這么,笑一笑,“上午我給你家蓮丫頭說過,你家的茶我不會少于二十五兩的收購價,這個價你還不滿意?就象你說的,我一斤賺五兩吧,一千斤茶葉,我得投二萬五千兩,還得扣除一些費用,然后賣完了才能賺到三四千兩啊。若是賣不出去,這二萬五千兩還不是打水漂?”
尋香星目一掄,語氣堅決地道,“若是賣不出去的茶,你會進貨回去嗎?馬老爺你可是這一行的老前輩,不會眼得這么厲害吧?若是我家的茶你拿回去,有可能賣不出去,我可不能害你。這茶我不敢賣給你。”
馬老爺被她的話嗆做了,不想她來得這么陡,訕笑道,“尋當家,我當然不會看眼,可是一批茶里,不可能一一試泡,難免不出現一些次貨。”()
第一溫馨提示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