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出閣記165 荷葉山(下)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席禎>> 清朝出閣記 >>清朝出閣記最新章節列表 >> 165 荷葉山(下)

165 荷葉山(下)


更新時間:2013年01月28日  作者:席禎  分類: 古代言情 | 穿越時空 | 席禎 | 清朝出閣記 
,正文,,涅書,5200,



兩人先去了制干貨的莊子,時值春季,正是大規模采收種食用菌的豐獲季節[]

莊子里的曬場很大,目測約有三四畝沒有絲毫遮擋,燦爛的陽光普照待各個角落

曬場上,分區晾曬著從各個山頭運過來的鮮菌菇蘑菇、香菇、滑菇、金針菇、牛肝菌、松口蘑

再過兩個月,天氣一,晾在曬場上的,就成了草姑、花菇、木耳、紅菇、鳳尾菇……

若是到了秋季,除了春季收獲的菌菇類再次給力登場外,各類野生堅果也到了成熟采收的季節

所以,這座建才大半年的制干莊,從建成到現在,幾乎沒有停過工一年四季,每季都有成熟的鮮菌菇、山野堅果等山貨源源不斷地運送至此這里,逐漸將成為整個“應惜商行”的山貨集散地

不過,像靈芝之類的藥用菌類,就不運到這里了仁和醫館有自己專用的曬場莊子,就在小湯山若是出口需要,會從那里去調至于荷葉山制干莊出品的山貨,是普通又普遍、卻是品質保障、準備出口

曬場西首建著幾間沒設大門的凈洗房,房前架著一溜平滑潔凈的青石板,想來是清洗剛運到的鮮菌菇用的

曬場北面,造了一溜坐北朝南的黑瓦白墻、寬敞明亮的平房,放眼望去,足有二十大間按照功用被分成五大區篩選區、烘炒區、包裝區、封口區以及臨時倉庫

為何設臨時倉庫?原來這些菌菇,曬一遍是不夠的第一道曬得九成干后按照品相篩選成上中下三等,分別儲存于三座臨時倉庫,過上一月再拿出來翻曬第二道一連曬上三、四道,方才被分裝打包,簽上嘜頭,再運去設在威海港的大倉庫里,等候上船出海

所以,這里的臨時倉庫被管理地相當嚴謹[]不僅對篩選后的入庫菌菇、堅果嚴格歸類,而且還要經常性地進行除濕、防潮避免貨品囤積多了,山貨微帶的潮氣滋生蟲蟻

五個工作區之間,設有一間茶水間,里頭桌椅齊全、熱水二十四小時供應,可共工作人員休憩之用

平房最西首,銜接凈洗房的兩間,是大廚房和膳廳

制干莊的員工宿舍就在平房的后面間距三五十米,之間栽種著四季觀賞植被,間或建有閑暇時可供賞景聊憩的石凳、石亭

宿舍分東西兩院,東是女舍西為男舍中間是畦漲勢極好的菜地是廚娘號召制干莊員工一起開墾出來的平時種些蔥姜蒜等常用佐料,以及一些當季蔬菜雖然不是很大,不過供應莊子里現有的二十來名員工也是夠的了

至于葷菜,現下都是問荷葉山外圍的村民采買的,不久,屬于制干莊自己的養殖場和魚塘,就要在荷葉山外圍成立了屆時,制干莊、暗部基地的伙食來源,就不用愁了但凡膳桌上常見的魚蝦蟹、雞鴨鵝、牛羊豬……都將在制干莊養殖

不久的將來,荷葉山將成為“應惜商行”暗中的供給基地小湯山是明面上的“蜜語香薰坊”、“果之語點心鋪”、“花果酒莊”,甚至璽藤茶樓,目前所需的食材大部分都是由小湯山的農莊提供

不過,晉升多羅貝勒后,老康依例賞賜的幾座瓜園、果園、糧莊、菜地倒是可以利用起來了以前都是雇幾個農戶,象征性地管理管理,并沒有將這些莊子的利益最大化,著實浪費了不少

如今,讓秦朗月從商行分部調撥了一批精通規劃的得力助手,相繼分散到這些莊子去打前陣待各處莊子運行良好后再成立專門的糧果分行北上南下地進入商品流通領域]當然了,瓜果的保存不如糧食作物所以,想大力發展目前僅供自用的醬料坊

不定過了今年,出口歐洲的產品,又將多出一種,那就是應惜商行秘制的美味果醬

制干莊目前的負責人,是秦朗月從小湯山農莊調遣來的不僅有豐富的管理經驗,且對山貨有著不淺的辨別力,非常勝任目前這個崗位任職半年多,不曾出過任何差錯

至于其他人員,都是秦朗月受指示從荷葉山外圍的幾片村子里招的

工錢高,又提供膳食住宿,當時來應征的人可謂趨之若鶩不過,屬意家就在當地的農戶,一來方便他休憩時隨時回家探望,二來,也不希望經常有流言傳至京城內城去

因為,于“應惜商行”而言,這里就是一處幽靜的制作工坊,不希望惹來不必要的矚目畢竟,這里制成的干貨,都是要運送出口的若是覬覦的同行多了,難免不引起宮里某些人的注意邈場由一圈堅實的竹柵欄圍著,二十米開外,是一片正在規中的室外栽培區

一旦等這片栽培區試種成功,出口貨源不足的問題就能基本解決了

要知道,如今的山貨,有大半是從京城外圍車馬勞頓地送來這里的勞民傷財不,鮮菌菇經過顛簸又顛簸后,品質也會受到影響

可若是在各地的收購點曬干了再送來制干莊,又怕影響品質曬成干的山貨,看上去都差不多可一泡水,一燉湯,那差別可就大了

所以,必須在曬干之前首先進行第一道篩選制干后、包裝前,再進行第二道篩選唯有這樣,應惜商行”出口的山貨才能絕對地保證品質

在品質這一點上,絲毫容不得下人隨便少幾筆訂單事小,怕的是,好不容易在歐洲打出名聲、立足腳跟的“應惜商行”,金字招牌受到影響

巡視了一圈后,和槿璽也沒再打攪工人的工作,手上提了一大包早上剛運到的鮮菌菇后,兩人便出了莊子大門,慢悠悠地往西山坳的暗部基地走去

兩人沿著山道不緊不慢地晃著過不多久,槿璽手上就多了一束盛放的鮮花,是沿途采摘的當是祝她生辰快樂其實,他的禮物早在一個月前就送她了,是一套九件式的鉆石飾品

話年初時,設在西南邊陲開發玉礦石的團隊,無意間發現了一座鉆石礦不明所以的他,不認識這種形狀呈八面體、質地潔凈、透明的晶石,于是取了一塊托投遞站送上京給鑒定一見竟是金剛石,自然欣喜不已一面吩咐他繼續開采這片鉆石礦,一面拿著這塊純度極好的鉆石,找自己旗下規模還不大的玉石行,給槿璽打磨趕制了一套首飾出來,正好做她的十三歲生辰之禮

一條以珍珠點綴的鉆石項鏈,一枚鑲嵌著鉆石的翡翠佩飾,一枚三克拉的鉆戒,一對與項鏈配套的鉆石手鏈、一對腳鏈、一對發簪、兩塊發扁、三副耳墜、一對耳釘

這套首飾放在槿璽眼前時,當下就懵住了她

真是……好大的手筆啊……

不過,大清民眾對鉆石的不熱衷,倒是便宜了她自此,她閑來無事就收集起了各種顏色、品質的鉆石即使不拿來佩戴,單純欣賞也樂意啊再意淫一下身處現代的場景,槿璽就覺得自己圓滿了

言歸正傳,前往暗部基地的路上,還捉到了一只野山雞,路過溪澗時,又捕了幾尾不知名的小雜魚,準備當午膳的食材

避過桃林陣,攬著槿璽,足下輕點,運輕功上了位于半山坡的暗部基地

看得初次前來的槿璽不由咂嘴直嘆也不知當初是如何建造起來的?

心里想著,嘴里也不由自主地問出了聲

聞言,笑睨著她答道,“暗部那么多人手,還需要去外頭找工匠嗎?”

“呃你是,這座山寨般的堅實基地,是龍一他親手建的?”那也太牛了槿璽圓睜著嘴,滿眼的不可置信

“有什么不可能?爺親自畫的設計圖,沒有丁點贅述他又都是要力量有力量、要頭腦有頭腦的人,若是連這點小事也搞不定,還談什么叱咤江湖?”

槿璽眨眨眼,暗嘆:你這個BOSS對部下的要求也忒嚴格了···…莫怪乎當初的”應氏船務”會那么招同行眼紅,招政府忌憚不僅老大強悍,員工也彪悍啊……

望著眼前這座不是由石頭磊建、就是用櫸木搭造的暗部基地,槿璽除了感慨還是感慨這些人,若是擱到現代,那都是出得廳堂、下得廚房,身手敏捷、頭腦靈動的五好男人啊……別太搶手哦

可如今,擱在大清,竟然隱在這山坳林間,不是風吹日曬地習武、鞏固自身體能素質,就是四處奔波,為出生入死真是錯生了時代啊

好笑地敲了敲槿璽的額頭,低笑道:“又發什么呆?口水都流出來了?”

咦…···有這么明顯嗎?槿璽無意識地伸手擦了擦,可是嘴角很干凈啊

她下意識地抬頭看,映入眼簾的,是他滿含笑意的俊臉這才意識到自己剛做了什么糗事燙著臉頰迅從他身旁跳了開去,指指左手提著的布袋,了聲:“我去廚房”完,就竄離了身邊

收回揚笑的眼,朝不知何時出現在他身后的龍一抬抬手,示意道:“走去書房”

龍一依言跟上


上一章  |  清朝出閣記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