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在寧德留了三天的逗留時間,結果第二天還沒結束,禛就與宋向南談定了茶園的合作事宜章節。.(.)第)(一)(中)(文)\s末了,禛讓祈五給駱安傳了個訊息,讓他派個得力助手到武夷與宋向南討論茶園建造和運作的詳盡細節。自己則帶著槿璽前往福建其他幾個后世有名的旅游勝地賞玩去了。
“紀念號”沿著福建的海域,行行停停,寧德港繼續往南,近海域的幾大著名城市依次是福州、莆田、泉州、廈,漳州。然后在漳州改乘馬車陸路,經龍巖、三明到南平,打算在南平的武夷與駱安派來的助過照面后,準備啟程北上江浙。
行程一旦決定,玩起來就分外抓緊了。
榕城福州的三坊五巷、六大寺院,”水果之城”、“狀元之鄉”莆田的媽祖文化,”海上絲綢之路”起點泉州的刺桐、清水巖、崇武古城,“鷺城”廈的鼓浪嶼和各類佛教寺廟、“魚米之鄉”漳州的水果、卉、海鮮,自然景觀出的龍巖“永定土樓”、自然資源豐富的三明”桃源”、“淘金山”,“北山南水”的南平武夷……
等一行人回到武夷時,一晃眼已經半個月過去了。盡興地玩了一大圈,幾乎繞遍整個福建,這樣的玩法,莫說槿璽和禛覺得暢快淋漓,就連喜竹和籠翠這兩個平素還算安靜不多話的丫鬟,也個個興奮地像只歡快的小麻雀,一路上嘰嘰喳喳地交流個不停。
每到一處城鎮,槿璽就會選購一些極富當地特的手工藝品,這是她現代時就養成的嗜好。如今在手工業發達的大清,更是如魚得水、歡快暢意。
武夷不僅茶葉出名,陶土窯瓶的燒制也很地道。只是礙于運輸不便,槿璽只得挑撿了幾件實在舍不得撒手的陶土制品,打算帶回京送人兼自用。等禛一滿十八歲分出宮、自立戶。她還得大規模地整飭一番新家呢。到時就拿這些四處淘寶淘來的玩意兒來布置屬于她與禛真正的小家了。
至于水果、海鮮之類的地方特產,更是搜羅了不計其數。每天吃得嘴巴流油不說,還拿了一部分用來腌制果干、海鮮干。讓柳清他們帶上了船,平時自己吃也好,帶到法國去零星販售也罷。權當送他們的伴手禮了。
槿璽還在莆田城掏了幾株番薯苗。這玩意兒京城還沒有呢。所以,在莆田初見番薯那會兒,槿璽就忍不住想到了噴香的烤番薯,當下遣祈五一口氣買來了二十斤,一行人蹲在莆田近郊的山地旁,搭起石灶烤起了番薯。吃到嘴的那一刻,槿璽就差幸福地流淚了。見每個人都說好吃,就決定向當地老農請教起番薯的栽培方法140章節。
于是。一行人在莆田比預期多逗留了兩日,不僅學到了番薯的人工栽培方法,還將幾罐番薯苗小心地運上了馬車。她打算把這些孕育在泥土罐子里的嫩綠番薯苗。先帶到杭州的別院地里去栽培,等他們結束江南的所有游程和事項后。再帶去小湯山的農莊里去栽種,若是試驗成功,小湯山閑置的山地可以用來大規模地栽種這種又粉又甜、皮紅心黃的優質番薯。
在槿璽的意識里,這番薯的用處可大了,糧災時可以緩災情壓力,糧豐時可以當做零食、小吃。什么番薯干、番薯條、番薯片……干的脆的、糯的甜的……總之,槿璽對于番薯這樣一種好吃又實惠的糧食作物,很是喜歡。
當然了,還有一種非常有用的糧食作物便是玉米了。不過,清朝的玉米推廣已經很給力了,早在禛五歲那年讓駱安學習商貿事務開始,就已經從南方一帶陸陸續續地調來了玉米種子,提倡在京城近郊種起了玉米。只是,京城的老百姓對玉米的喜愛遠沒有小麥來的積極。許是玉米能做的樣太少吧。無非就玉米面和的玉米饃饃,再多就沒有了。
不過,自從槿璽的“果之語”點心坊和“璽藤”茶館陸續引進玉米做料子的點心后,京城的老百姓對玉米的認識和接受又越發進了一步。什么玉米片炸的酥餅、西式培根卷里的玉米丁、奶油味的爆米、直接燒烤吃的嫩玉米、玉米熬的濃湯……樣百出,居然都是平常不甚為意的玉米。如此一來,許多點心鋪相繼學“果之語”,加入了玉米面做的各類點心,還別說,生意確實好了不少。這樣一來,京城幾家專賣點心的大鋪子都紛紛向“果之語”看齊。無奈,這古時候還沒專利一說,有樣學樣,畢竟,這些點心都是不帶什么技術含量的東西,多吃幾次就能從中心瞧出大致做法了,無非做出來的模樣和味道沒有“果之語”出品的地道罷了。
番薯也一樣,特別是如今京城里還沒番薯這么一種糧食呢。趁熱打鐵,必定能大賺一筆。
禛見槿璽高興的模樣,失笑之余自是鼎力相助。一路上,將她多看兩眼的特產,都讓祈五往馬車上搬。直至抵達武夷時,原本兩輛馬車、六個人的輕便隊伍,成了六輛馬車、十個人。后頭四輛馬車則是路上臨時買的貨車,幾乎裝滿了各個城鎮里掏來的土特產、手工藝品,幾乎可以開家極具地方特的鋪子了。同時還高價錢聘了四個車夫,畢竟,這一路送到杭州也不是件輕松的活兒。
一行人在禛的指示下來到了武夷一家規模較大的客棧,打算投宿一晚、好生休整后再與宋向南等人聯系。巧的是,駱安竟然也在這家客棧投宿,原來,他擔心此前派來與宋向南談茶園一事的助手缺乏經驗,處理完杭州茶園的事體后,也匆匆趕來了。
這下,禛也不急于找宋向南了。讓駱安去宋氏家族遞了話,定于次日午時在客棧下屬的酒樓,邀宋家幾個主事者一道用膳。算是慶祝兩方合作順利。
于是,當日下午直至晚膳前,禛與駱安一直窩在客房里商談茶園一事,以及金陵總部的建造情況。槿璽則在洗漱一番后小睡了個午覺,醒來后見天尚早,就帶著同樣百無聊賴的喜竹和籠翠上武夷鎮的街坊閑逛去了。
直至夕陽西下,三人方才提著滿滿的收獲回來。
“可是又淘到什么寶貝了?”禛正巧與駱安結束談話,從內室出來,見槿璽主仆三人滿載漁貨的模樣,忍不住笑著問道。語氣里明顯的柔意讓跟在其身后的駱安不由得頓了頓身形,這才驀地明白自家主子剛剛所起的商行之名:”應惜商行”……應惜……應惜呵……
“都是附近農戶自產的寶貝……快來瞧瞧,這是什么?”槿璽聞言,揚著笑意放下懷里的布包,打開后,從中捧出一把紅彤彤的東西。
“新鮮紅菇?”禛噙著笑,拿起布包里其中一枚品相極好的紅菇,捻在手上笑著問道。這可是好東西。好吃又營養。若是在現代,想大價錢也未必買得到真貨。很多貨商都將普通的平菇染紅了寵紅菇賣。價格上則翻了好幾番。
如今這些看來是剛從山上采來的。
“答對了。還有這個……保你喜歡!”槿璽又從另一個布包里取出一把黑乎乎的東西,遞到禛眼前,獻寶似地笑著。
眾人不,怎么看也看不出自家主母手上那把黑乎乎的又像菌菇又像紫黑桑椹的東西究竟是什么,可禛一眼就看出來了,當下大吃一驚,捧起槿璽的手,將那把東西湊到鼻子跟前吻了吻,大喜過望地呼道:“黑松?”
槿璽重重地點點頭,神喜悅,“不止這些,還有很多。我以為自己看錯了,禛,咱們發了……”
禛好笑地捏捏她紅彤彤的臉頰,打趣道:”小財一個!不打算自己享用嗎?”
有“餐桌黑鉆石”之稱的黑松,他在現代時也沒吃過幾回,要知道,品質上好的黑松在香港的市面上是極難買到的。除非去歐洲。
如今,竟然在盛產茶葉的武夷山發現了極為罕見珍貴的黑松,甚至被這些茶農視為敝屣地拋棄不用,豈不驚喜。
然而,喜過之后,他又馬上冷靜了下來,可不是嘛,這兒可是大清呢,又不是現代。京城的貴族,豈會像現代人一樣對這黑松產生極大的興趣?!至于出海嘛,再沒想到能長時間保存新鮮黑松、或是做成其他形式的黑松成品之前還是算了吧。雖然目前的歐洲對于黑松的追求已經不下現代了,可沒法保存就無法運輸。
所以,他們這是白高興了?槿璽嘟嘟嘴,將手上的黑松擱回了布包。成,沒有商機,大不了自己享用嘛。
這樣一想,她莞爾一笑,朝禛揚揚小臉,“今晚上就添道黑松煎蛋做加菜?等回了京城,再用干松燉烏雞湯給你喝……”
“好!”禛自然咧嘴同意。眾人聞言,赧然一笑,駱安則垂著首摸了摸鼻子,看來,自家主子對主母可是相當疼寵呢……()
第一溫馨提示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