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du,,返回首頁
txt
莊戶人家沒有大戶人家那么講究,族規是有,但幾乎沒怎Bk實施過,但并不代表宋來喜不能發話讓宋來福修了劉氏,當然宋來福也可以死活不答應,但只要宋來喜這一輩的其他兄弟都同意了,即使宋來福不休了劉氏,劉氏去世后也是無法葬入宋家祖墳的。
古代人講究落葉歸根,并不只是說老了要回到家鄉,也包括死后要葬入祖墳,否則會成為孤魂野鬼不能投胎。所以宋來喜的話還是震懾到了劉氏,劉氏有些懼怕了,沒有再哼聲反對。
宋來喜見劉氏不說話,卻一臉的不請愿,心里有些煩悶,心道老二的媳婦都一把年紀了,怎么就沒個老人的樣哪?在想想今天原本是件喜事,卻被鬧成了這樣,村里沒啥事能瞞得住的,還不知道要被人傳成啥樣了。
他看了劉氏一眼,說:“你們年紀也不小了,做事也都穩重點,天天折騰來折騰去的不累?”
宋李氏在不遠處小聲嘟囔:“一共就三個媳婦,兩個都被折騰走了。”
宋來喜瞪了宋李氏一眼,宋李氏急忙收了聲,但看劉氏想跟她對罵卻憋著不能說話的樣子,心里大呼痛快。
“行了,都散了吧。”宋來喜說道。
待人都走了,崔氏就跟宋李氏私下里說:“三嬸,牌牒我們待會去鎮上買了,明天帶來,這事你也是為我們平安出口氣,沒得讓你擔錢。”
宋李氏想拒絕,到想想她家里好幾個小子等著說親,確實也不富裕,哪能打腫臉充胖子哪?索性干脆的說:“行,我就不跟你爭了,這事我也做的莽撞,讓你們破費了。”
崔氏急忙說沒有,隨后又跟宋李氏聊了一會兒才離開。
第二天,小平安的入族譜儀式舉行的很順利·只不過劉氏借口生病而沒來,也就宋周氏問了宋來福一句,其他再沒多問,大家似乎都覺得劉氏來不來都無所謂。
因為麻煩大家跑了兩趟·宋天慧就提議擺酒請大家吃飯,但要麻煩宋李氏一家子了,好在宋李氏和宋來貴都很熱情,也愿意張羅這些,宋天慧家就大方的出了銀子和許多吃食,來的人吃的格外盡興,也沒少夸張羅這事的宋來貴一家·宋來貴和宋李氏也因此面子有光,格外的高興,只有宋來福吃的特別不是滋味,這樣的席面是他家現在擺不起的,等宋天祥入族譜的時候,他家要擺酒嗎?
五天后,宋天祥的入族譜儀式在宋來福家的院子舉辦,請了各家的男丁到場·宋天慧家也得了消息,最后是宋正儀自己去的,崔氏和宋天慧都不方便跟去·去了也會被劉氏找茬,又何必給自己找不痛快。
待宋正儀回來的時候,臉色非常不好看,崔氏忍不住問他:“咋了?被你娘找茬了?”
宋正儀重重的嘆了口氣,說:“娘當眾說了,她家給張羅的儀式,才是家里正正經經的嫡子嫡孫,其他那些個都是旁門左道。”
“啥?她就不能說說人話嗎?”崔氏一聽就怒了,她以前提到劉氏還是很客氣的,現在也完全不顧忌了·因為實在忍不了了,上次的事情已經讓他們徹底撕破了臉。
“三嬸娘就跟她吵了起來,后來大伯又說叨娘了幾句,這才歇停了下來。”宋正儀說的直搖頭,不難看出,他對劉氏是失望透了。
崔氏深吸了口氣·說:“算了,隨便她怎么說吧,入都入了族譜了,宋家也不是她一個人說了算。這次我是看清楚了,她不待見我,連她自己的親孫子都不待見,既然這樣,我家平安也不差她這個奶奶。”
宋天慧進屋剛好聽到這話,就壞笑著說:“娘,你別不高興,我看我奶是糊涂了,等回頭她發現她當寶了的卻不是宋家的人,她還不得氣死哪?”
宋正儀愣了愣,急忙說:“慧哥兒,這種事情不要亂說。”
宋彩云在旁邊幫腔,“我們親眼看到三嬸娘跟吳長壽摟摟抱抱的,哪里胡說了?那孩子看著就像吳長壽,等長大了就清楚了。”
宋正儀眉頭鎖到了一起,說:“對了,慧哥兒,你爺說叫我有空帶你回老宅一趟,他說有話要問你,問你是不是知道啥事。你看你要回去說說不?”
“不回了,口說無憑,我說了他們就能信?他們寧愿相信三嬸娘也不相信我和小四,那天不就當眾說小四撒謊嗎?可把小四給氣壞了。”小四這會去學堂還沒回來,否則他又要生氣了。
崔氏搖頭,“你三嬸娘真是個人物,對自己娃都下的去手。”
“可不是嗎,那天祥哥兒哭的都岔氣了,她們也不管還繼續鬧,換咱家肯定狠不下這心。”宋彩云特別看不慣小′他們這樣,她家雖然窮,但小到大,她爹娘就沒這樣對過她的。小時候幾乎沒打過她,有次她被人打破了頭,她爹還為了她找人家去了,后來那家娃子再也沒敢欺負她。
一家人隨便聊著,宋正儀又說老宅也擺了酒席,那席面辦的不錯。
宋天慧偷笑,以老宅現在的情況,辦酒都有些拮據,還辦的比照她家來的,劉氏就不肉痛?不過想來這肯定是劉氏的主意,她是要面子要慣了,還喜歡闖尖,不把她家比下去,劉氏能甘心?再說了,不是還有小劉氏娘家的經濟支援嗎?
之后的日子里,一家人把精力都用在了染布坊上,也懶得跟老宅那邊有什么來往,每個月給孝敬錢,還有過節的是就托人捎回去,就連宋正儀都不想回去,山泉村那兩畝地也是他安排信的過的雇工伺弄的,他偶爾過去看看,也是去了就走,最多到村長家和他三叔家坐坐,送些自家做的吃食表表心意。
當然,為了這事劉氏沒少跟村里的三姑六婆念叨他們,這些還是王婆子趕集的時候告訴宋天慧的,不過王婆子說宋天安入族譜的事都在村里傳遍了,大家伙都說劉氏太鬧騰了,后面劉氏再到處說宋天慧家的壞話,別人就不太相信了,反過來還要覺得劉氏不厚道。
宋天慧見劉氏翻不出什么花樣,也放心起來,一門心思都放在染布坊上,終于在兩個月后,染出了一批達到貢品要求的扎染料子,讓李管事送到了謝家。
這些料子不管是材質還是顏色都極講究,而扎花的圖案和花樣也盡量往吉祥、雍容、福壽等元素上靠,為此宋彩云和盧寡婦沒少琢磨,兩天都是一做事就格外用心的人,差點就廢寢忘食了,也讓扎染的花色更進了一步,連崔氏看了都連聲稱贊,說換做她,就是想破腦袋也想不出來。
謝明暉對第一批料子非常滿意,他親自跑了一趟宋天慧家,高興的說:“這批料子染的很好,家里長輩也都覺得好,想必宮里的貴人們也會喜歡。”
宋天慧一家子都非常高興,主顧滿意當然皆大歡喜了。
料子被加急送進了京城,因為剛好不久之后是太后的壽辰,料子中有幾匹顏色穩重,并且有象征吉祥、長壽的圖案,謝家立即想到借此機會送進宮中,自然會讓太后也圣上滿意。原本謝家并沒指望宋天慧家能染出送太后的壽禮,畢竟他們還沒看過宋天慧家的東西,否則謝明暉一早就告訴宋天慧了,宋天慧也能根據前世的經驗弄些賀壽的圖案出來。
不過宋天慧知道后也沒太多惋惜,反正來日方長,一開始做的太好了,以后反倒不好做,不容易有上升空間。
很快,京城那邊傳了信兒過來,說太后非常喜歡這次的料子,還特別賞了謝家。
謝明暉是親自到宋天慧賀喜的,宋天慧全家都非常的高興,要不是有外人在,非得跳起來不可。太后啊,那可不是一般的女人,她說好的東西,又賞賜了東西下來,他們能沒好處?
“家里長輩說了,這個賞是你們爭來的,等賞賜的東西運回來,就讓我盡數給你們送來。”謝明暉興高采烈的說道。
謝家的長輩倒是很會做人,也難怪人家能做到皇商的位置。
“那怎么行,沒有謝家,我們也沒這個機會,這些賞賜我們可不敢厚著臉皮收了。”宋天慧笑著回絕道,不是她假裝客氣,而是做人得知進退,否則也容易遭人厭煩,再說了,以她家現在的情況,要是接受了所有的賞賜,怕是得被人惦記上了,太扎眼了。
謝明暉又勸了幾句,見宋天慧態度堅決,便沒再多說,只說就算宋天慧不愿接受,那至少也得要一部分吧?宋天慧這才點頭同意了。
之后幾天,張家的張許氏專程來了宋天慧家,說是村里人的木耳被人全部收購了,大家知道這法子是宋天慧一家琢磨出來的,可感激他們的很,好多人就說要請宋天慧一家回村吃飯,大家要好好謝謝他們。
這果然是好事一樁接一樁,日子越來越紅火了。
(以下內容免費,不占哦~)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