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戶安好第七章 新來的鄰居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古代>> 小戶安好 >>小戶安好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章 新來的鄰居

第七章 新來的鄰居


更新時間:2013年01月27日  作者:秦家酥  分類: 古代言情 | 架空歷史 | 秦家酥 | 小戶安好 

7_來自()

“阿爹,祖母在做什么好吃的啊”找話題,用這么的語氣,鄙視自己一下。

“祖母在做魚丸”阿爹,丫丫在找話題啊,不說要你語氣哄小孩兒,最起碼你多說幾個字吶。

“阿爹,魚丸是什么啊?祖母真厲害會做魚丸”再接再厲,阿爹的手不要這么僵硬。

“丫丫,魚丸可好吃了,以前每年過年祖母都做的那個年兒三十的晚上吃的就叫魚丸。丫丫以前就顧著吃了,沒看到是祖母做的吧,祖母可厲害了還會做好多好吃的……”一旁的大哥兒湊過來答話兒道。

丫丫心里淚流滿面,大哥,你真是好人!

在阿爹懷里的鋼鐵酷刑終于最后被祖母解救了。丫丫選擇性的忽視祖母把她扔過來的事實。

日一天天的過去,窗外一成不變的白雪天地讓人感覺不到時間的流逝。每天都是白菘番薯糊糊也讓人覺得似乎每一日都是同一日。天冷的出奇,連透氣的那扇木窗戶都被凍住了,每日都要阿爹用力掰著打開關上,丫丫就除了睡著,就是醒著吃糊糊。

直到某個大雪紛飛的夜晚,在大炕邊上居然擺上了三個大盆,一盆白菘燒肉,一盆白菘魚丸,一盆白菘。大家伙兒吃的是滿嘴流油。抱著圓滾滾的肚幸福的睡了過去。

過了好幾日,丫丫才知道那是大年三十,新年已經過去了。

接下來又恢復了白菘番薯糊糊的日。

慢慢的阿爹又開始忙了,地里挺過寒冬的青翠小麥們在稻草里躲過了厚雪融化時的嚴寒。(·)阿爹也開始育種耕地開始了春耕前的準備。

只是這五溝村突然就熱鬧了起來。

三月二十的才是插秧的時節,阿爹趕著上山伐了四棵大樹,在地上釘了四個大柱,然后娃們就開始在山上撿木棍兒,得有搭磚屋屋頂那么粗的。

這條大土溝撿完了,就撿隔壁那條大土溝的。然后,五哥兒就帶著人回來了。

“娘!娘!我撿了好多的木棍回來!”五哥兒率先跑到正在搭茅屋的娘親面前,激動的手舞足蹈。

“那木棍呢?”王氏左看看右看看,五哥兒可是空著手回來的。

“在后頭呢,三姐在后頭看著呢!”五哥兒得意的說道。

王氏有些奇怪,什么叫看著?難道是要人過去搬?可瞧五哥兒的模樣,不是這個意思啊。抬頭一看,前面的山路上一個小肩頭抗了一大捆二人高木棍在和三丫說話,三丫這是低著頭全無平日里風風火火的模樣。

趕緊在水盆洗了手,王氏就迎上前去。

三丫看到娘親連忙低著頭走到了娘親的后面,那小則是把肩頭的木棍放下,然后對著王氏行了一行禮說道

“嬸,小名叫張鴻朗是從南方遷過來的,在這五溝村定居,本打算蓋上幾間茅草屋的,但請的匠人說這里冬日雪厚茅草屋怕是不頂事得蓋磚屋,也伐了不少木頭,聽聞五哥兒要找這木頭,索性就都送了過來”

“這,木頭我家買不起,還是謝謝了”王氏看了那大捆的木頭搖搖頭。家里可是沒有什么余錢,只等大郎大哥兒他們把田肥了上山去伐去。

“嬸說的,都是山上伐的,要什么錢”那張樹連連擺手。

“你們也是費了工的,自然不能白拿”王氏并沒有接下這些東西。(·)老王家在五溝村住了好些年頭了。村里的人年年換的,都沒有深交,哪里來些人情過往。

那張樹見王氏態度堅決,也不知道如何是好,沒得法只得又把那捆木棍搬了回去。

下半晌,等到大郎個大哥兒肥田回來。王氏就把這事兒一說,大郎沉呤了下,說他去五溝那邊兒去看看。可還沒等大郎出發呢,那邊兒又來人了。這回是個年輕的后生,長的白白凈凈的,后面跟著的是午前來過的張鴻朗,肩上還是扛著那捆木棍。

這十多年沒有人情往來,家里連個坐的地方都沒有,總不能讓這兩兄弟進那個大炕的屋吧。不過兩兄弟倒沒什么意見,就木樁凳上坐了,喝口水后。那年長些的就自我介紹,說是叫張鴻云,和那張鴻朗是兄弟,兩兄弟無牽無掛的,又聽說了朝廷頒發的來這梨州北境種地三年賦稅只收一成,就搬了過來。

“小兄弟,咱這兒是蔑州,不是梨州”大郎聽了張鴻云的話,有些奇怪的問道。

“這個似乎是今年才改的名”張鴻云答道,看來他們不是莽莽撞撞的過來的,對這里的情況有了一些了解。

“是咱這兒是吧”大郎聞言確定了張鴻云的話,然后還是搖頭

“小兄弟啊,聽大哥一句,賦稅減了雖說是好事,可這里常年都是有蠻們過來搶掠殺人的”

張鴻云聽到大郎的話臉色只是有些微變,但張鴻朗臉色就都白了。有些驚慌的看著身前的張鴻云。

“這個大哥就有所不知了,這梨州現在是郎將軍的封地了,他年前大敗匈奴,挺說是生擒了他們的一位首領呢!朝廷頒布的告書上說,這位郎將軍會確保梨州境內的安全,五溝村可是離了梨州邊境有百里之遙!”張鴻云定了定心神,然后說道。

“小兄弟所言可是確信兒?”大郎聽后一陣激動,這蠻年年來,早已是苦不堪言。若真有這么一位神勇大將軍,那生活可就好過了。

“我們才從梨州城里過來,城里可是傳遍了”像是怕大郎不相信一般,張鴻云又說道。

聞言大郎和大郎媳婦兒面露喜色,這可真是件好事兒,老百姓有太平日過了。

張鴻云張鴻朗兩兄弟甚至把屋也從五溝搬到了大郎一家所在的四溝。他們已到縣衙里落了戶,五溝村如今算是有了兩戶人家了。

張家買地種地的事情迫在眉睫,馬上就是插秧種稻了,他們本就遲上不少,再不加緊,就趕不上了。兩家的地都在四溝里,大郎先是全家上陣插了將近十畝的稻。

然后才又全家過去幫張鴻云兩兄弟墾那買下的五畝田地。甚至還將家里大炕里的草木灰分出來大半給他們肥田,讓張家在清明后的十多天里把土地都種滿了。

“大哥,咱帶著的銀兩就只剩下這十貫錢了,還要給他們一貫這么多?”張鴻朗把自家存錢的罐掏出來,對著坐在那邊的張鴻云說道。

“二弟,這地里的事情,你懂上多少?這五畝地都種上了,你又做了多少?咱現在和著王家是近鄰,都說遠親不如近鄰,更何況我們連遠親都沒有,和王家交好是有個照應”張鴻云把錢罐拿出來,數出一貫來說道。

“可是……”張鴻朗還想可是的時候,張鴻云又說了

“這王家人是個可交朋友的,你記得咱剛來的時候你過去送木頭不?那王嬸說家里拿不出錢來,就不肯要咱的木頭是不?這木頭可是山上伐的,不要銀錢”

張鴻朗聽了也沉默了,王家人不占人便宜他是看的清清楚楚。哪像那一大家人,為了利益連親侄都能殺。他家每日吃的都是番薯,自家里吃的是糙米,可是從沒孩會過來看看,過來蹭吃的。

兩人一起來到王家的茅草屋前,二丫見到他們趕緊把人請進來坐著,給兩人都倒了碗水

“張大哥,張二哥,阿爹和娘親去黑石鎮上磨麥去了,這會兒應是要回來了,你們坐坐,晚上家里做耙吃,你們可別走了”說完又準備去忙活了。

“二丫,和你說是一樣的”張鴻云攔住二丫,王大哥他們不在還好些,給他們工錢怕是難得給出去。

正準備去菜園里摘把娥眉豆的二丫只得坐下聽張鴻云說。

“是這樣的,二丫,我家里的五畝地都是王叔和嬸們種的,我們兩兄弟也過意不去,我們合計下覺得不如就當是我們雇了王叔他們,這些銅錢呢就當做是工錢”說著還把那一吊錢拿出來遞到二丫的手中。

“別,你們別這樣,只是幫幫忙哪里用得著給工錢”二丫連忙站起來,不肯接銀錢。

“二丫,你們這不收銀錢了,我們兩兄弟更是過意不去,要不這樣吧,你們把地里的收成都拿走,權當是我們買了地租與你們種的”張鴻云站起來,佯裝生氣的說道。

二丫也急了,這種事兒她可不知道怎么辦,這鄰里之間的搭把手,祖母說是挺正常。月前自己還有爹娘大哥三丫四哥兒過去幫忙,那時候自己也有些意見。可是也犯不著說要給銀錢吶。

對了,祖母,去問問祖母不就知道了。二丫往門口跑去嘴里說道

“我去問問祖母,祖母在家呢”

張家兄弟怔了一下,王家還有老人?他們來了這兩個月可從沒見到過,當然這主要是兩家人并沒有相互做客。

祖母正在拿針線把大哥兒那件兔毛背心改一改,改成兩件小的,一件給丫丫一件給八哥兒。外面的天兒還有些寒,穿著單衣,兩個孩還不能出去玩兒。

_更新完畢!

贊助商廣告


上一章  |  小戶安好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