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鴛鴦拆散第二三三章 情深意重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古代>> 重生之鴛鴦拆散 >>重生之鴛鴦拆散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三三章 情深意重

第二三三章 情深意重


更新時間:2013年02月04日  作者:簾卷朱樓  分類: 古代言情 | 架空歷史 | 簾卷朱樓 | 重生之鴛鴦拆散 

等劉棟得了消息時,是字畫被燒了,人也賣出去了,他到底是一介書生,只氣得指著王氏大叫不賢,要休了她去。//歡迎來到78閱讀//[][]

在旁人看來,這王氏是有些不對,但也算是情由可原,且又主動給夫君安排了屋里人,也是功過相抵休不得。

川陽侯府的眾人也都站在王氏一邊,如此一來,劉棟也許是醒悟了,也許是認了命,更可能是被王氏給降住了,自此倒是不怎么睡書房了,每月按著日歇在妻及兩位屋里人房中了。

二丫看王氏的行事,再想想自己的前世,不由得捂臉,當年自己怎么就沒有那個魄力,還傻乎乎地跟著他一起緬懷他逝去的愛情!

想當年劉棟對著自己叫出李淑妍的名字時,自己的心中是震驚、心痛、羨慕直至麻木,自己也曾努力想要走到他的世界里,奈何總是失敗,他的心是悟不熱的,于是便也冷了心,只在旁邊冷觀,看他躲在書房里吟哦李淑妍的詩作,看他用心畫著李淑妍的畫像,看他一邊情意綿綿地暗戀著李淑妍,一邊還在與妾室通房生著孩,她只覺得是個天大的諷刺。

這件事情上,川陽侯府的人站在王氏一邊,二丫倒是很能理解,明眼人都能看得出來,李淑妍必會進宮做皇妃的,如果劉棟一直癡心不改,做出什么事情來,怕是給自己招惹禍事了。

“按理說,這只是他們夫妻間的房內事,怎么會鬧得人盡皆知。如今劉二公又是朝堂命官,萬一被有心人拿了把柄,豈不是禍事一樁”二丫感嘆道。

楊夫人卻笑道:“現在他府里雖是胡夫人當家,不過日常主持家務的卻是齊世夫人。劉棟可是鼎鼎大名的狀元爺,過上許多年,前程也不可小覷啊。但那世劉杞卻只是平庸之輩,齊夫人怕是有什么想法,這才推波助瀾。[感謝小說](·)”

二丫仍是不敢相信:“劉杞已是世,只要他不犯什么大錯,憑劉棟如何優秀,也不能奪了他的爵位的,又是一母同胞的親兄弟。怎么如此烏雞眼似的。”

“人性有時總是極惡的,有時為了丁點的利益,便可拼得你死我活的,”楊夫人思索了一下,說道:“或許是齊夫人未雨綢繆吧。再說了,狀元弟弟的風頭若是蓋過了世哥哥,世人只知有狀元弟弟卻不知有侯世哥哥,齊夫人面上無光。”

二丫細想一下,也覺得有道理,她不由手撫在小腹上,暗道:將來務必要教他們兄友弟恭,若不然打也要打得他們如此,實在不行就都扔到戰場上。她寧愿有個英雄兒,也不愿看到兒們兄弟手足相爭,對,還要給他們娶個賢惠的媳婦,少吹些不好的枕頭風!

三月中旬,圣上與李淑妍的冷戰也有了結果。

圣上再也克制不住自己滿腔的受意。向李淑妍做了深情的告白,直言自己已離不開她,希望她能跟隨自己回宮。

李淑妍淚眼婆娑:“能得圣上如此深厚了情意,是我今生最大的榮幸,我又何嘗不是……”她似回過神來,猛然打住話頭,只管咬著帕低頭拭淚。

圣上向來聰慧,雖然李淑妍話未說完,他卻已明白了,原來自己果真得到了她的心,再看她欲語還休的嬌羞模樣,圣上忙握著她如玉般白皙的小手,就象初識情滋味的毛頭小一般,動情地說道:“隨朕入宮,這樣我們就可以長長久久的在一起!”

李淑妍卻搖頭,流淚道:“可惜我們相逢的不是時候,我早就立下誓言:此生不求榮華富貴,但求能得一有情人,一生一世一雙人,我們今生是有緣無份,只愿再修來生吧!”

圣上聽了黯然,忙又道:“你與她們是不同的,你是我心中的摯愛,她們,她們只是為我延綿孫的。[

李淑妍聞言冷笑:不過一個種馬罷了,也不知對多少女人說過這類似的話,如今又如此說那些為他生了女的妃嬪們,真讓人寒心,現在自己無法選擇,只能入宮,她定要將這人的心勞勞握住,決不許自己也到了這一地步。

李淑妍苦笑道:“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我愿在此清修,終身不嫁,以償君之情意,能修到來世的相逢,也算是我的心虔了。只愿圣上把我忘了,另擇佳人相伴,否則,我的錯過就大了。”

圣上為著李淑妍的情意感嘆萬分,又贊嘆她堅貞的性,最終仍是不能說服于她,因知她性孤傲,也不敢十分強求,就怕萬一真惹惱了她,剪了頭發出家,只得暫且穩住她,伺機而行了。

羅嬤嬤見圣上與李淑妍的感情更加深厚,便又傳達錦鄉伯的意思,對李淑妍說道:“伯爺此前希望小姐伺機為伯府求情,歸還永業田,再不濟也去了懲罰,省是只一個伯府空殼,連過年都不得進宮謝恩,今日圣上已有愧疚之意,小姐為何不借著這個機會,求求情呢!”

李淑妍道:“你懂什么,剛得了圣心,便為家里求情,圣上會如何看待我,以后有的是機會,再說這次圣上未必不會有所表示。”

羅嬤嬤是不懂得談情說愛,做為年長的嬤嬤,自然也是老于人情世故的,這是明擺著的事情,可是誰讓伯府日益窘迫,連連催著她,她不過是傳個話罷了,至于如何做自然是小姐的事情。

圣上果然有感于李淑妍的深情厚意,又覺得有愧于她,便想要有所補償。

這日他對眾臣說道:“錦鄉伯之女李淑妍為國祈福,功勞頗大,只是一個閨閣小姐不好封賞,倒是可以加恩于父母,朕欲將永業田還給伯府,免了她家的處罰。”

圣上話音一落,那些欲留名青史的言官們就不要命地搶著上前忠言逆耳:“啟奏陛下,此事不妥!當日正是因為錦鄉伯之女為民祈福,這才給伯府情面,保留其爵位,這恩賞已給,如何能再重復賞呢?況且她既然享受了這么些年的伯府榮華,為國為民出點力也是為臣民的本份,況且也因此讓她免于去北蠻做媵,這也足夠了。”

更有言官上前奏道:“當日為了其能安心祈福,才不得不給了錦鄉伯府情面,如今既然祈福已畢,倒是可以擼了李航爵位,改為封賞李淑妍本人,閨閣女亦可封賞,當日她乃是公主陪侍,又有功于民,倒是可以封個縣主,以為表彰!”

圣上差點氣歪了鼻,李淑妍若是封了縣主,便算是宗室女了,以后他如何能迎其入宮為妃!這幫言官唧唧歪歪就知道惡心他,偏為了得個明君的聲譽,他還不能把他們如何,還得為了表示自己氣量大,笑瞇瞇地聽他們滿口的仁義道德。

最終這封賞的事因為群臣的反對,就了了之了,圣上到底只是賞賜李淑妍一些珍玩珠玉之物,又派人去觀里接了她回錦鄉伯府,并允她可隨意去玉真觀祈福清修。

李淑妍暗自咬牙,都過去這么長時間了,那群人怎么還沒忘了錦鄉伯府的爛事呢,幸好自己沒同意此時進宮,要不然還不得批得體無完膚,最好的結果也就是以一個低位份的小妃灰溜溜地進宮。

接下來的日,可以說是平淡如水了。不過對于二丫來說,則是幸福的生活。

因著忠義侯的關系,二丫倒是也能得知,楊浩打仗在邊關倒是平安無事,打仗也是有勝有負,不過據忠義侯分析來看,這仗估計打得也差不多了,說不定半年后楊浩就能回來了。

二丫掰著手指頭算了算,如果真能半年后回來,孩的滿月或許趕不上了,不過趕上百日酒還是有希望的。

二丫這胎懷得不是很辛苦,基本上沒有什么害喜的跡象,胎兒很是安靜,身邊的人都說,小公是個孝順的,知道父親不在身邊,不肯折騰母親。

倒是有些經驗的婆們,看著二丫的肚大起來,人卻是越發的長開了,不僅變得更為漂亮,膚色也更加的白皙瑩潤,都說姑娘打扮媽,又是如此安靜的性,看來定是位小姐了。

楊夫人也是如此認為,不過她自己都是先開花后結果的,這生男生女只能看老天爺的心情的,雖是小小失望了一下,仍是對兒媳呵護有加。

到了七月份上,瓜熟蒂落,因為府里的穩婆都是早就準備好了的,二丫平日里又時時走動,故只是掙扎了幾個時辰,倒是很順利地生下一個女兒來。

忠義侯聽了有些失望,不過孫女也是孫,楊家終于有了下一代人,他還是很有興致地要為孫女取名,原本想著叫招娣,楊夫人不樂意,自家的寶貝孫女怎么能叫這么個名字,太上不了臺面了。若不是因為由男性長輩取名,能更顯示出對孩的珍重,楊夫人都要捉刀代筆了。

等二丫歇息過來,楊夫人已經抱著孫女,坐在床邊,笑道:“侯爺很高興,已經取了大名,就叫寶珠。”

雖然名字有些俗氣,卻是含有楊家掌上明珠之意,不過為了避著楊浩的字,才換成了寶珠。

二丫本因為生了個女兒而有些擔心公婆不喜,如今公公為女兒取了大名,婆婆又笑瞇瞇地看著女兒,她便放了心,又欠身笑道:“兒媳代寶珠謝過父親賜名!”(。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月票,您的,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上一章  |  重生之鴛鴦拆散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