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鴛鴦拆散第二零六章 拜堂成親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古代>> 重生之鴛鴦拆散 >>重生之鴛鴦拆散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零六章 拜堂成親

第二零六章 拜堂成親


更新時間:2013年01月22日  作者:簾卷朱樓  分類: 古代言情 | 架空歷史 | 簾卷朱樓 | 重生之鴛鴦拆散 

當日大家都知道所謂公主出家修行不過是因為年幼,怕成王求親,這才不得已為之,如今和親事了,自然就可以回歸紅塵了。

圣上與皇后等人也心疼女兒,于是欽天監也適時進言:今年的災難已是過去,公主乃是金枝玉葉,再祈福下去,卻又要折了百姓的福分。公主們便順利回了皇宮。

只是李淑妍卻不得不在觀中修行滿一年,因為當日圣上親自說了因為她的八字于國于民有利,這才強行拒絕了成王的索要,如今倒不好與公主們一同下山。

圣上也憐惜她在山上清修太苦,不僅派人對觀中主持說請,道她是貴女不必遵守觀中的清規戒律,只要早晚為民祈福即可,還讓綿鄉伯府又送了些她用慣了的丫頭嬤嬤上去。

因為楊家治軍嚴格,圣上因嫌他們會礙了自己的事,便借口公主已回宮,便不用再勞動楊家軍,趁機換上了自己的心腹,為他以后上山與淑妍相會創造條件。

羅嬤嬤不得不再次上山伺候李淑妍。隨著府里的人上山,李淑妍也知道了山下發生的一切。她不由懷疑,自己穿越一次難道只是一個女配,只是為了見證一個古代女子麻雀變鳳凰的歷程,只是這段歷史的一個匆匆的過客?

怨不得她這樣想,這大齊朝的門第觀念還是很森嚴的,而李淑婉的事情太過神奇了,不過是個鄉下丫頭,也見過她幾次,皆是平平無奇,如果沒有開金手指,怎會讓那霸王楊浩不顧一切地從成王手中奪得她。如今還一躍而上成了世子夫人。

李淑妍有些拿不準她是否知道自己的秘密,如果說她真的沒了記憶,沒得一點先機,一個土生土長的女子,能走到這一步真是上天莫大的眷顧;如果說她還記得前世的事,卻不見她趨吉避兇。疏遠楊浩。行事真是讓人摸不著頭腦。

只能說李淑婉是上天眷顧的寵兒,李淑妍堅信:每個人都是自己生命中的主角,她只要活出自我就好。

偏又有人多嘴,將楊浩后來大鬧綿鄉伯府的的事情也一一說給了李淑妍。李淑妍聽說不獨祖父臥室便是自己的房中也被楊浩潑了狗血,而滿京城的人卻無一人說其行為不對,她不由喃喃道:“在這沒有人權的時代。權力果然是這世間最好的東西。”

楊浩見公主們下了山,腦瓜子靈光一閃,最近忙得昏了頭。竟是忘了圣上他們了。楊浩忙進宮去求見了圣上,明里暗里示意自己就要成親了,作為姐夫也要表示一二的。

圣上就不明白了,這些年楊浩怎么就這么看重這些黃白之物,果然娶妻得娶賢,楊浩尋了小戶女,也跟著變得小家子氣了。他便是不來。到時自己也會照例賞些東西的。

不過楊浩既然能拉下臉來求,圣上也不好拂了他的面子。除了例行賞賜外,圣上又格外賜下一大堆的東西。皇后及太子公主等也紛紛以金銀珠寶等表示了他們的恭賀之情。楊浩滿載而歸,笑得合不攏嘴。

成親之日來臨前的幾日,大丫夫妻帶著兒子小虎子也及時趕來。李家此時也算是一家團聚了。大丫拉著出落得花骨朵似的妹妹,直道:緣分果是天注定!當年再也想不到,妹妹會真嫁給楊浩為妻。

雖然這幾年時常有些書信來往,大丫也一直都道自己過得很好,二丫也知前世姐姐過得幸福,果然這些日子里,姐姐話里笑里都是滿滿的幸福。

馮長富笑道:“本來該早就動身的,不過那里才發現你姐姐又有了身孕,頭三個月不敢上路,所以這拖到現在。”

李家眾人自是高興萬分,一邊又小心地照顧著大丫,大丫笑道:“我這胎穩得很,偏他不放心,生生拖到現在。”

眾人忙道還是小心些好,二丫一邊哄著小虎子,一邊羨慕地看著姐姐的肚子,此生她也定會做母親的。

楊浩聽說了李大丫夫妻來了,便抽空也來看望。楊浩五官端正,又一身世子服飾,三分的人才都能趁出八分的相貌來,李大丫夫妻不由唏噓,幾年不見,楊浩越發的器宇軒昂,英俊瀟灑。

楊浩也不見外,只對著他二人叫道姐姐姐夫,馮長富本來還有些膽怯,見楊浩如此,不免也拿出姐夫的款兒來,見楊浩并無不悅,不由暗自點頭,又想到堂堂侯府世子也在自己面前恭恭敬敬地,心中萬分得意。

迎親之日終是到了,李母諄諄告誡女兒,以后嫁入侯府一定要孝敬公婆敬重夫君,行事循規蹈矩,不可再如在家一樣毫無拘束。二丫忙一一應下,也勸母親等人不必傷感,橫豎都在京城,以后想見也能見得到。

李母又吭吭哧哧地說了幾句閑話,二丫便明白了母親想要說什么了,她已經不記得前世母親是如何教導自己的,現在面對面地聽母親教導自己房中事,實在是讓人面紅心跳,羞澀難當。

李母吭哧了一會,終是沒有說出什么四五六來,便扔下一個小冊子,留下一句話便溜了:“明日洞房時,姑爺要怎樣,你就怎樣,女人都是那樣過來的。”

第二日一大早,就有喜娘來給二丫開臉,二丫只坐著任人打扮。當二丫穿著世子夫人特有的服冠時,眾人都驚呆了,這哪里還有那個鄉下丫頭的半點影子,端的天生便自帶一種貴氣!果然是人靠衣裝了。

此時京城眾人見到自李家抬出的嫁妝,也是個個都驚呆了。

第一抬嫁妝是圣上及娘娘賞賜的金玉如意及名貴古玩字畫等,難得這個體面,卻也是眾人早就想到的。往后則依次是金銀玉首飾,綾羅綢緞,皮毛衣裳,絲綢被褥,抬抬都塞得滿滿當當的。接著便是代表了田莊地畝的捧盒,卻是六個莊子,二十頃地,再后面則是藥材家具擺設等,整整七十二抬嫁妝。

有些人便默默在心中估算,雖然一般的世家女也會置辦七十二抬嫁妝,卻不如此實誠,而今日李家可是抬抬皆是滿當當,怕是沒個七八萬兩是辦不下來的,更逞論那些古字畫可是不可估價的,而且壓箱底的銀子還沒展現出來呢。

李家什么情況大家都知道,雖說是綿鄉伯府的嫡長子,卻不能自那府里得一分一毫,所以便是他全家都自賣自身,也未必會湊夠七八千兩的銀子,這顯見得是忠義侯府給置辦的。

不管是誰給置辦下去的,如今作為嫁妝,便只能是屬于李淑婉的私產,也就是說這次忠義侯府只給世子夫人添妝便不下十萬兩,要知道前幾年綿鄉伯府的大小姐出嫁為世子夫人時,七八萬兩的嫁妝已是貴女中頂尖的了。眾人越發的心癢難耐,這李淑婉該是何等風華絕代的人物,得楊家如此對待。

楊浩騎著高頭大馬,一身嶄新的世子禮服,系一朵大紅花,滿臉帶笑地帶著人浩浩蕩蕩前去李家迎娶,直到今日京城諸人才發現,當年人人聞之色變的“京城小霸王”,竟已經長成一位英俊貴氣的翩翩少年兒郎!

因為是嫁給相悅之人,二丫心中是喜悅的,可是當母親幫她蓋上紅蓋頭,想到自己以后就要離開父母開始自己的新生活,想起前世的種種,想到今生終于可以一家人都能平安幸福,淚便忍不住流了下來。

李母見女兒流了淚也忍不住落了淚,雖然女兒自言她曾活過一世,然在她眼中她只是自己疼在心坎里的二女兒,前些年剛嫁了長女,如今又嫁了二丫,孩子們長在了都要飛走了,這其中的失落傷感,只有做過母親的才能理解。

劉夫人作為全福太太,忙勸道:“今日是大喜的日子,二丫頭以后定是子孫滿堂喜樂一生的,瞧,咱們都該高興的。”

李母忙擦了眼淚,強笑道:“我也是高興的,不知怎么淚就下來了!”

喜娘們忙一通恭維,這才扶著二丫向外走去,因為三丫年紀太小,二丫又無兄長,只得由個壯實的喜娘背著送上花轎。

楊浩遠遠看著室內哭成一片,有些不理解,成親這可是人生大喜的日子,怎么弄得和跳火坑似的,再看二丫肩膀聳立哭泣的樣子,也不由想起當年姐姐出嫁時,母親與姐姐抱頭痛哭的樣子,等二丫行到身邊時,他不由低聲道:“你放心,我會一輩子都對你好的。”

喜娘還真沒怎么見過如此之事,知道是世子對夫人疼愛的狠了,心中發笑,勉強將二丫送入花轎。

在一片吹吹打打的鼓樂聲中,楊浩終于迎了美嬌妻回到忠義侯府。

雖然忠義侯不刻意與朝中眾臣結交,不過到底是圣上小舅子成親,大家還都是很捧場的,尤其是楊浩當年一起廝混過的狐朋狗友們,也都想借著這個機會,一睹美人芳容,便是瑞王府也送了賀禮,五公子則是不請自到。

楊浩二人拜了天地后,楊浩執彩球綢帶牽了二丫去了新房。成親這日是無大小的,所以那些少年們都跟著前去,鬧哄哄地要楊浩挑開新娘子的紅蓋頭,楊浩如今心想事成,心中也是得意,被人一攛掇,就有心顯擺一下。

二丫蒙著頭乍進了陌生的房間,本就有些緊張,此時房間里圍觀了那許多人,又看到已經伸到蓋頭下的喜秤,幾乎緊張地屏住呼吸,手有些無措地暗暗握了拳。(。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上一章  |  重生之鴛鴦拆散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