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鴛鴦拆散第一九六章 大家看戲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古代>> 重生之鴛鴦拆散 >>重生之鴛鴦拆散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九六章 大家看戲

第一九六章 大家看戲


更新時間:2013年01月22日  作者:簾卷朱樓  分類: 古代言情 | 架空歷史 | 簾卷朱樓 | 重生之鴛鴦拆散 

圣上大窘,當日拒絕了成王索要李淑妍,為了補償才會想了這么個餿主意,因自己的私心,也未與大臣商議,只是這綿鄉伯卻是知道的,怎也不提醒一句,他不由瞪了綿鄉伯一眼,暗道可見綿鄉伯果然是老昏聵了!

皇后見了,忙道:“這只怕又是綿鄉伯為一已之私進的讒言,竟是壞了規矩,外人不知是綿鄉伯做了小人,只道咱們大齊朝怕了北蠻,亦或者是安寧公主果是個扶不起的,竟要多陪嫁一個好爭寵!既然如此倒是舍了李淑妍的好,就讓三位公主在玉真山上祈福一年,到底是圣上的血脈,臣妾還不信了,三個公主加在一起還比不上一個伯府小姐!”

一席話說的綿鄉伯汗流浹背,只哀求圣上道:“此事已然成了這樣,還請圣上為妍兒做主。(就到)”

就如楊浩早就視二丫為自己媳婦一樣,圣上也將李淑妍視為囊中物,怎會割舍與他人,故他只得道:“此事雖然不合乎規矩,只兩國相交貴在誠信,怎好反反復復?”

皇后笑道:“臣妾不懂朝政,只是綿鄉伯父子已是打了主意要那李淑婉和親,浩兒則因前頭已經訂下婚約不能放手,皆有私心,圣上若是一時難以定奪,倒是不如召見內閣大臣,一同商議。”

圣上想了想,便令人去宣大臣到御書房來議事,皇后不便留下,便要告辭。綿鄉伯見事不可擋,又想到太子向來厭惡楊浩,且大臣面前他更不能偏袒楊浩,便道:“此事也該請太子殿下來才是。”

此事已然挑明,倒是不用避諱太子等人。且正好讓他歷練一下,圣上便著人去宣了他來。

一時眾人都到齊了,看到綿鄉伯父子正狼狽地跪在地上,楊浩倒是站在一邊對恃著,都在心中暗自猜測。

圣上只道:當日選了三位媵妾,不合規矩。不知大臣們可有什么說法沒有。

當日圣上選了三位陪嫁。讓眾人驚訝,只是因為圣旨已下,成王也早就知道了,眾大臣多說無益。且綿鄉伯自家情愿賠個孫女去。所以大家也就混著過去了。

但是今日卻又來詢問眾人,怕是圣上要出爾反爾,君無戲言且關著兩國之事。可就不好辦了。所以那幾位大臣,都沉默不語。太子雖知前因后果,此時卻是不好說出來。

綿鄉伯不由語帶笑意道:“雖然是誤會一場。可是已經答應了北蠻,怎好反反復復,失信于人!楊世子既然食君之祿,還請以大局為重!”

楊浩氣極反笑:“你的一句狗屁誤會,就讓我楊浩乖乖將妻子獻給別人?我告訴你,這事都是你鬧出來的,如果好好解決了倒也罷了。若是事情不好辦,我只好親自將你那好孫女李淑妍送到成王手中!”

圣上等人這才驚覺。此時李淑妍可是在楊浩手中呢。楊浩做事向來不管不顧的,如果真讓他將李淑妍送到成王手中,事情可就糟了。

李航忙道:“楊浩,萬事以大局為重!臣并不是因為舍不得女兒才令侄女前去,只是因妍兒的生辰八字與公主契合,要為我大齊朝的百姓祈福。如果你真要將妍兒送到成王手中,若是今年年景仍是不好,你如何對得起圣上對你的恩寵。”

此時幾位大臣這才回過味來,圣上已經選了兩位貴女,綿鄉伯為何還要多此一舉呢,且說這話音,怕是楊浩看上了他的孫女李淑婉,以綿鄉伯的為人,這等好事,如何會向外推?

楊浩冷笑道:“這繼室之子,果然是比不得元配嫡子,剛才你父親已經說了不信怪力亂神之說,你就來打他的臉面。”

大臣們聽到此都有些小興奮,綿鄉伯見了忙截話道:“不是臣向自己孫女身上潑臟水,李淑婉自昨日圣旨下發之時,就已是成王妾侍,雖然是有名無實,但也算是他人之婦。世子便是愛重她,硬留下她來,卻也是再嫁之身,殘花敗柳,配不上世子!世子倒不如就此放手,另擇佳偶。”

綿鄉伯的話尚未落地,楊浩已經撲了過去,對著李航就是一陣拳打腳踢,口內罵道:“都是因為你家的老匹夫為了保住你的世子之位,才會如此算計爺,讓爺不得娶李達盛之女,偏還敢在此說出這等污言穢語來!”

李航因折了一條胳膊,此時哪還有招架之力,綿鄉伯早就動彈不得,見狀,急忙道:“請圣上為我父子做主啊,他竟敢在圣駕及群臣面前將臣父子二人打成這樣,這以后還有什么事做不出來。”

若是以前自然御史言官就接下話來,勸誡圣上不要過份寵信楊浩。只是今日,大家都老僧坐定,誰也不吭聲:你想把人家的正妻送去給別人做妾,是個男人都不能忍,打你一頓還是輕的。況且這里面還牽扯著爵位繼承方面的事,事情未明了前,誰也不會貿然湊上去。

故群臣們也不動彈,只裝看不見聽不到,圣上忙令人強拉開他們,李航也已被楊浩打得鼻青臉腫,御醫們少不得又上前幫他處理。

已經當著君臣的面,將綿鄉伯父子打成這樣,且也把事情都揭開了,楊浩也不愿再費唇舌和時間,便直接道:“此事并不需要再議,去年我父與李秘書郎已經議了親事,這李氏決不能去和親!既然綿鄉伯如此有心機,事情又是他惹出來的,還請圣上讓他前去知會成王一聲,今日便為臣賜婚才是。”

楊浩又轉頭對著綿鄉伯父子道:“你們不過是怕我娶了李氏,到時會幫著被你拋棄的嫡長子奪了世子之位,所以才想要調包。你們今日最好將此事辦妥了,不要忘了李淑妍還在我的手上。”

圣上見那幾位大臣只管看熱鬧,卻無一人說話,無奈問太子道:“熠兒,此事你如何看?”

太子恭謹答道:“此事倒有些讓兒臣為難。如今事已成定局,楊浩實不該如此不顧大局,一味胡鬧,一個處理不好,引起兩國紛爭,卻是我朝之罪人了。且又在父皇面前打人,實在是囂張至極,還請父皇按律責罰。”

一席話說得大臣們皆是點頭:太子果然公正,處事不一味偏向自己外祖家,將來又是一個明君。綿鄉伯父子也暗喜,果然太子看楊浩不順眼,但凡是楊浩所為,太子從未贊同過。楊浩卻只管垂著眼,不說話。

太子微微一笑,又道:“只是但凡男子萬沒有眼睜睜將妻子拱手給他人做妾的,倒也是有情可原。至于綿鄉伯父子,被打成這樣確實可憐,然他二人卻將已有婚約的女子獻了上來,一則乃是欺瞞天下,將圣上與君臣玩弄于掌中;二來則是因他們的私心,多送了一人做媵妾,竟破了和親的規矩,亦墮了我朝的威風。被打一頓倒也不冤。”

圣上與綿鄉伯父子啞然,大臣們心中贊道:太子果然英明,事情看得透徹。

太子又道:“父皇心中只裝著天下百姓的民生大事,哪里知道綿鄉伯一家為了一己之私所使的不入流的計謀,一時不察,忽略了也是有的。此時既然真相大白,自然不能再如此下去。這綿鄉伯既然巧舌如簧,倒是讓他去做個說客,將功贖過也就是了。”

誰也不愿接這個苦差事,大家不過是來看戲的,因此也一致認為解鈴還須系鈴人,只有綿鄉伯適合。

綿鄉伯心中氣苦,他本意讓太子前來是要彈壓楊浩的,沒想到太子此次是完全站在楊浩一邊的,真是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只道道:“事已至此,臣也想為君分憂,只是如今臣這個樣子如何去見成王?”

楊浩見確實是綿鄉伯打得很了,不由笑道:“這有何難,讓人抬著去就是了,正好利用你那可憐樣子,搏一搏成王的同情,說不定事情更好辦呢。”

最終卻是李航吊著一只胳膊去了。諸大臣看完戲都退了下去,楊浩只守在綿鄉伯的身邊。因楊浩素來無法無天慣了的,圣上也無心去管他,只自己皺著眉頭發愁,現在李淑婉是成王名義上的妾,事關一個男人的顏面,也不知會是如何情形。

果然成王聽了李航的話,也是火冒三丈,當日想求娶公主不成,換成郡主和親,倒也罷了。沒想到又被人設計索要李淑妍,后來雖未得到李淑妍,卻因打破常例,多得了一個貴女為媵,亦算是不失面子。

如今這綿鄉伯世子卻又來道:那李淑婉又與皇后親弟楊浩有婚約,便要將名義上已經成為自己媵妾的李淑婉討回,這也太不將北蠻放在眼里了。

成王冷笑道:“那李淑婉是你的親侄女,這有沒有婚約你還不知道嗎,當日既然圣上已經公告天下,我不管她之前有沒有婚約,她就是我的妾室,如今要我放手,乖乖將她奉與其他男子,這卻是萬萬辦不到的。”

李航心中暗自舒了一口氣,只要成王不放,楊浩也是沒折,如果他真鬧得狠了,也討不了好去。

他虛意道:“這楊浩可是皇后親弟,他那個人一向是個天不怕地不怕的,他既然看上了我的侄女,我們也不敢不從。如今我父親已被他打得起不了身,我也是滿身滿臉的傷,且還斷了只胳膊。他又一向是個混的,不如他的意,只怕也會對成王殿下不利,成王不如還是放手,免得后果不堪設想!”

成王冷脧了李航一眼,笑道:“你也不用在這里用那激將法,火上澆油!但凡是個男人就忍不下這口氣,我倒是看看楊浩如何犯混。你回去告訴他,他現在別說是拿那個勞什子李淑妍,便是用仙女來換李淑婉,本王也不會放手的!”(。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上一章  |  重生之鴛鴦拆散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