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鴛鴦拆散第一三六章 淑妍進宮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古代>> 重生之鴛鴦拆散 >>重生之鴛鴦拆散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三六章 淑妍進宮

第一三六章 淑妍進宮


更新時間:2013年01月22日  作者:簾卷朱樓  分類: 古代言情 | 架空歷史 | 簾卷朱樓 | 重生之鴛鴦拆散 
sodu,,返回首頁

txt

瑞王妃冷笑:“那鄭氏不過一個賤妾罷了,難得楊公子竟還知道她的閨名!恐怕這惦念也不是一天兩天了。雖說她是個賤妾,卻也孕育著我莊氏的血脈,不好隨意贈送,老身在此求楊公子另覓佳人!”

楊浩也哈哈大笑道:“去年秋里滿地里跑著賣水果的不是她?知道她名字的人多著呢,就不許我知道!偏你們把她當作寶,爺還真看不上她!”

圣上看著兩邊唇槍舌戰,直皺眉道:“真是清官難斷家務事,不知梓童如何看待此事?”

皇后笑了笑:“如今他們各執一詞,所述之事又是天差地別的,臣妾也不好判斷。自來告狀是要有狀子的。不如就讓他們暫且回去,明日各寫了事情的原委來,到時咱們再好好推敲一番,想來總會發現些什么的。”

瑞王妃聽見二人如此說,不由冷笑道:“誰人不知,皇后娘娘素來疼愛幼弟,今夜若是沒個結果,還不知到了明日又是何種狀況呢。”

皇后看了瑞王妃一眼,臉上淡笑已然消失,淡淡說道:“瑞王妃這是在質疑本宮會徇私?你如此倒也合情合理。只是你莫要忘了,本宮不僅是楊浩的姐姐,還是母儀天下的皇后,是非曲真,自在人心。清者自清,不過一夜又能出了什么狀況。便是衙門里審案也沒個當日就定下罪的理,總要找尋證據才是。”

瑞王妃等人之所以連夜面圣告狀,不過是為了搶戰先機,若是真要圣上此時就懲治了楊浩,卻是不太可能。反正莊簡明受傷是真,鄭氏小產也是真。便是楊浩窺覷鄭氏也是有的,到時不管綿鄉伯府的人是否出面,自家只要不松口,楊浩也沒辦法。

為示公平,兩家人一起出的皇宮,皇后只是囑咐了兩家都要如實寫。不可有遺漏。并不曾留楊浩。瑞王妃不放心,又令人守著楊府,恐皇后會為其出謀劃策。

楊浩自認清者自清,便從自己看到趙洪欲對李淑妍不敬開始寫來。寫到在場官員時,他猶豫了一下,終是將李父也寫了上去。

瑞王府只在莊簡明被楊浩打及楊浩窺覷鄭氏方面濃墨重彩。其他一筆帶過。

圣上與皇后看過,心中已有數,便宣了康編修等幾位翰林院的官員。這幾位如今也知這兩邊無論是誰。都不是他們可得罪的,只是如今面對圣上自然是實話實說不偏不依才是最明智的。但綿鄉伯府也不是他們能得罪的,倒是出奇一致,只說莊簡明強搶民女,楊浩路見不平才有了一場惡戰。

趙洪與莊簡明的口供保持一致,只說是楊浩窺覷鄭氏,借故挑釁毆打莊簡明。至于那些官員不過是將軍府結黨營私中的爪牙。

圣上令楊浩等人說出,那民女是誰。也要出來做個見證。眾人一致保持沉默。皇后知道事情有異,便命人去事發之地好生查訪。

不過才一日,京城文人竟也得知此事,便有幾個耿直的讀書人,辯論此事誰是誰非。有說是莊簡明強搶民女的,有說是楊浩見色起意的。

最終呼聲最高的卻是楊浩見色起意,逼莊簡明讓出愛妾未果,便大打出手,將莊簡明及其手下打傷,其愛妾忠貞不屈,雖保得清白,卻也失去腹中胎兒。

之所以出現如此結果,不過是因為那名所謂的民女始終未出現,所以定是楊浩在撒謊。若真有這個女子,那么當時既然將莊簡明打得落花流水,那女子定是得救了的,如今不說救命之恩,便是投靠了將軍府,也會受益無窮的。而莊簡明被打及其妾侍失了腹中胎兒,卻是真實存在,更何況不論此事事實如何,那妾侍及胎兒總是無辜的。

二丫此時已經知道那女子便是李淑妍,她能理解李淑妍此時不出來的理由,卻不能原諒她的明哲保身。楊浩此事一出,雖不會傷他的性命,但本就名聲不佳,如此一來只怕更是臭不可聞。但愿圣上與皇后娘娘明察秋毫,查出關鍵所在的李淑妍。二丫也是無計可施,只能暗自念佛。

果然經過一天的調查,此時皇后心中已然有數。她了解自己的弟弟,當時必是莊簡明強搶女子才引起的爭斗,但兩邊的人對那名女子都緘口不提,看來此女子來頭應是不少,所以才會讓人如此忌憚。在事發的方圓幾十里,倒也有幾家世家在那里有田莊,這其中最應景的便是之前在那清修現又回到京城的綿鄉伯府李淑妍。

皇后仔細聽完內侍的回報,轉過眼對著曹女官笑道:“你也該去通個消息了。”

曹女官忙低聲答道:“是!”施禮慢慢退出殿去。

李淑妍也知道當日之事若是傳了出去,在這個時代可沒有自己好果子吃,本以為此事隨著自己毫發無損地回到府中便結束了。哪知那莊簡明竟然無恥地倒打一跁,幸好雙方均未提到自己。可是隨著事情的發展,她覺得不管雙方出于什么目的,自己卻是不能真的坐視不理的。

若是不出面,楊浩明顯處于劣勢,若他真輸了這場官司,心中必會記恨伯府的置身事外,將來皇后知道真相后,也必不會善罷甘休的;可若是貿然出來說話,卻又擔心自己的名聲就此壞了,從此只怕真要青燈古佛了此殘生。況且萬一那瑞王府有后著,不僅賠了自己的名聲,也于事無補,反正楊浩最終也無性命之憂,無非是名聲更壞一些罷了。

李淑妍權衡再三,終是無法決定,便求助家人長輩。世子夫人仍是心存僥幸,想再看情況而定,便阻攔著不讓出頭。伯夫人亦是擔心伯府名聲被李淑妍給壞了,同時也知道此次為楊浩作證的便有李達盛,如果楊浩定了罪,李達盛也沒個好,且又得罪了瑞王府,到時自家再伺機而動,說不定他便真的就此跨了下去,故也不支持她出面。

對于李伯爺來說,此事卻也想得明白。李淑妍的事情一出,顯見得瑞王府不將綿鄉伯府看在眼中,雖然只是小小伯府也是有自己的傲骨的,自此定與那瑞王府勢不兩立。如此自要幫著楊浩洗刷他所蒙受的不白之冤,先有楊浩的救命之恩,后有自家不顧名聲的義舉,自此也算是與將軍府交好,與皇后娘娘交好,與未來的諸君交好,倒是一舉多得。

而李伯爺之所以遲遲不讓李淑妍出面,還有一個他不可對外人道的想法:以楊浩的性子及綿鄉伯府與將軍府的交情,楊浩都沒有理由去幫著妍兒遮掩。

這件事真的很奇怪,楊浩寧愿被瑞王府潑了臟水也不提及妍兒。若說那幾個小官吏們不敢提是懼于伯府的權勢,但楊浩這個膽子大過天的人定不畏懼,何況他于妍兒有恩,便是說了自家也不敢怨恨他。復又想起去年群芳宴后,皇后欲將妍兒說給親弟一事。只是后來,自己鬼迷心竅地弄巧成拙,已然忘了理會此事。不管之前楊浩有沒有見過妍兒,那出事當日,二人自是見過的,難道是楊浩仍有那淑女之心,如此妍兒卻是更不好出面了。

若是妍兒出面說出實情,只怕她的名聲就毀了,皇后必不會準她進楊家門,此前所謀種種不但前功盡棄,而且以后府中其他女子也不要再想攀上好親事了。

就在他思索萬千之時,李航急急來見過父親,親手呈上一張字條。李伯爺打開看時,只見上面寫著四個字:“皇后已知!”

李伯爺大驚失色,忙問:“曹女官什么時候讓人傳來的?”

“兒子下值時,有個小內侍暗地里塞給兒子的。已經厚厚打賞了!”

“如此說來,這皇后也是才知道!馬上將你母親請來!”

綿鄉伯府自然不敢得罪皇后娘娘,此時哪還顧得什么伯府名聲,眾人迅速達成讓淑妍出面說清事情原委的意見。看天色已晚不能進宮,便議定明日一早綿鄉伯夫人遞牌子求見皇后娘娘。

第二日,皇后很順利地詔見了綿鄉伯夫人。李淑妍跟著祖母進了皇宮。

饒是在現代見多了高樓大廈,她也不由得對這巍峨雄偉的宮殿咋舌。一座座氣勢宏偉的殿宇樓閣高低錯落,軒窗掩映,幽房曲室,玉欄朱楯,互相連屬。等進到皇后所居之處,亭臺樓閣,池館水榭,映在青松翠柏之中;假山怪石,花壇盆景、藤蘿翠竹,點綴其間。宮殿更是鎏金銅瓦雕梁畫棟,脊吞金穩獸柱列玉麟鱗,進得殿內更覺得里面富麗堂皇,李淑妍未及細看,便見綿鄉伯夫人叩倒在地,她只得依樣做來。

皇后笑道:“綿鄉伯夫人不必多禮,快快平身,賜座!”

綿鄉伯夫人低首謝罪:“臣不敢,臣有罪!”

“伯夫人何罪之有?”

綿鄉伯夫人答道:“三日前臣孫女李淑妍在城外家廟清修,沒想到竟天降災禍,先被趙侍郞之子污言褻瀆,后瑞王四公子又欲掠了去,幸遇楊浩楊公子俠義相救,這才幸免于事。直到昨日才知,恩人竟被人污陷,故帶著孫女來當面說明那日情形。”

皇后淡然一笑:“此事本就沒向外傳,你等遲了一日才得知,也屬正常。夫人身后的姑娘便是你孫女李淑妍?早就聞說是本朝才女,今日才得見,你抬起頭來,讓本宮好好瞧瞧!”(。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txt


上一章  |  重生之鴛鴦拆散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