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鴛鴦拆散第四章 謊話連篇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古代>> 重生之鴛鴦拆散 >>重生之鴛鴦拆散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章 謊話連篇

第四章 謊話連篇


更新時間:2013年02月05日  作者:簾卷朱樓  分類: 古代言情 | 架空歷史 | 簾卷朱樓 | 重生之鴛鴦拆散 

因為舉人不必交賦稅,李舉人卻也不好直接把這塊利讓于佃農,以免讓別家地主不好做人。只說來年會多買些牛免費幫佃農們耕種以減輕他們的辛勞,即便如此,佃農們也是沒口子地皆夸李舉人是大善人,老天有眼來年必中狀元。

李舉人在一片稱頌聲再次將家里家外的事交與妻子老母,帶著一個仆人去州學里做學問去了。

李舉人每日苦讀,老太太安享天倫,舉人娘子操持家務,大丫躲在房中繡嫁妝,二丫基本已經好了,每日看護弟弟,孝敬長輩,偶爾也描個紅扎個花倒也愜意。

如此秋去冬來,時光冉冉,轉眼便到了新年。李家因李舉人之故,過了個非常愜意的新年。

李舉人以前只是在家中埋頭苦讀,所以進益不大。本縣中雖有幾個學問好的人,然總看不慣那幾人的為人處事,認為他們違背孔孟之道,便是做得錦繡文章又如何!只自今年元宵節后起身整發時竟發現頭上已有幾根白發,才幡然醒悟自已都已生華發況老母乎,中秀才時的情形早已不記得,如今鄉試屢屢落榜,鄉試三年一次自已又怎能任他蹉跎,鄉試中舉后才能會試,如若一中即發尚可,否則又是一個三年。既使中了進士不過是個八九品的小官,三年一評政績,何時才能為母請敕。不免心中著急,竟有些饑不擇食之感,主動去結交那些人。

誰知,那些人的學識竟是真的好,在一處學習切磋竟時時有茅塞頓開之感。今年就一下中了舉人,如今又去州學學習,方知自已竟如井底之蛙。不過這倒是李舉人的一味自謙了,因他學問還是好的,只是在應對科考上的技巧還略差些,現如今常與人切磋,幫著他向那處更是靠攏,故有事半功倍厚積薄發之效。

如今他對自己有了信心,對于明天春闈竟有些躍躍欲試。

同時也因自已這件事,好像對一些事物也隱隱看得開了。

他對二丫說道:“看人看事不要一味求全責備,每個人都有其優點也有其缺點,你只學他人優點,對他人缺點若你有便改,沒有便罷,對這人缺點你若能勸其一二更好,不能也罷,切不可因人缺點更否定他!”

二丫聽了虛心說道:“這便是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的意思吧!”

李舉人欣慰笑道:“孺子可教也。那木子明乃是富貴之人,品性不壞,只是因銀錢才做些錯事,幸未釀成大禍,你也不必因自已那段時間的呆傻而介懷,人總是要向前看的。”

二丫這才放下心結笑了。

新年過后,倏忽就快到了二月,在這乍暖還寒的時節,李舉人便動身前去京城趕考。

二丫不知為何總覺得父親這次定會考中,她不知這種感覺從何而來,就如她不知她為何總是有種曾忘掉了什么重要東西的感覺,這是在她落水前不曾有過的。

很快花開春暖,萬物復蘇,此時卻有一隊人正鮮衣怒馬自京城而來。

這日,李二丫正帶著三丫坐著一輛牛車慢慢自柳州城駛向平安鎮。這時一陣馬蹄聲傳來,駕車的王管家忙將牛車停在路旁給那隊人馬讓路。然車尚未停妥,馬隊便已風馳而過,后面徒留一地黃土漫天。

不想三丫人小凡事都好奇,聽到馬蹄聲忍不住掀了簾子就向外看去,二丫忙上前拉住弟弟張嘴正要勸他坐好,這時馬隊正好經過牛車,馬蹄濺起的塵土順著簾子砸進車中,二丫吃了一嘴的黃土,氣得大罵這是哪家沒長眼睛。

王管家笑著勸道:“快別生氣啦,看著那些馬皮毛锃亮光滑,咱柳州城只怕也找不出一匹來,且離著省城州府也遠,應不是那富貴子弟出來游玩,看這快馬加鞭的架勢,估摸著是京里大人們的緊急要務吧!”

二丫也就是發個牢騷,就是知道是誰,又能把人家怎么著,好在自家帶著水,她下車好好漱了欶口,才往家趕去。

剛進平安鎮就有人和王管家打招呼:“這是去城里走親戚回來了,快回家看看吧,剛才宅上來了好些騎馬的貴人,好像是京城那邊來的!”

二丫在車上納悶,自家也沒有京城的親戚,爹爹一個多月前就去了京城趕考,估計這會雖是到了京城,可也還不過剛考完吧,報喜的應該來不那么早啊!

到了李宅門前,二丫幫著王管家先把三丫抱下來車后,自已也踩著凳子下了車。一下車,就看到門前拴著幾匹高頭大馬,旁邊站著幾位身穿綿衣華服男子站在那里,可不正是路上遇見的那隊人馬!

二丫拉著一臉好奇要去看馬的三丫趕快走進門去,王管家的二兒子王栓一邊向內院喊道:“二小姐和小少爺回來了”一邊幫著自家老爹卸門趕車去了。

就有人跑出來得意地叫道:“二丫三丫,還認得我嗎?”

二丫定睛一看,“騙子”二字差點出口,心想他那臉皮是城墻做得嗎,竟青天白日地跑到她跟前來,而且就和他犯沖似的,每次見他都沒好事,上次是落水,這次是吃了一嘴的黃土。

眼前之人正是木子明,然而比起去年來已是變了很多。卻見他頭戴束發金冠,穿靛青華服,腳蹬馬靴,端得一位富貴佳公子。不過那張粗曠的臉還是如去年一樣的黑,一張咧著笑的大嘴更顯討厭。

木子明眼中的二丫又是另一番景象。去年許是二丫整天在外被日頭曬成個小黑丫頭,況且彼此相處時日并算長,二丫那時又是個呆的,木子明也是心懷愧疚,哪會注意她的長相。今日卻不同。二丫本身不丑,經過一個冬天人也變白了,俗話說一白庶百丑。因為走親戚,此時二丫還特意穿著一身藕色粉綠繡竹葉梅花領褙子,下著雪青馬面裙,越發顯得嬌俏甜美。

三丫卻已嚷道:“我知道我知道,你就是二姐的救命恩人,也是那個壞人!”

木子明的眼睛有點躲閃,神情也不自然起來,對著二丫訕訕笑道:“我不是壞人,那時是虎落平陽英雄氣短,不得已而為之,那銀子就當我借的好了,這不我來還了,只是李嬸子不收。”

木子明既敢承認也算是敢作敢當之人,也不好太擠兌他,二丫便拂了拂身敷衍道:“木公子好!”

舉人娘子卻已在內院叫道:“二丫三丫快請楊公子進屋里喝茶!”

二丫疑道:“楊公子?”

木子明訕訕笑道:“我忘了說了,其實我姓楊!”

二丫決定收回剛才對他敢作敢為的評價,又想起他剛剛害自已吃了一嘴土,簡直就是自已命中的克星,一甩手拉著弟弟虎著臉就進了內院客廳。

木子明忙追上去小聲說道:“別生氣,我也是有苦衷的。不過我的名字是真的,不騙你!”

二丫板著臉不理他,楊子明也急了,他長這么大誰敢給他臉子看,早就上去一陣拳打腳踢。只是這事畢竟先錯在自己,且還有事求于李家,也不好太過了。只是心里到底不平,恨恨地說:“怪不得都說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真真不假!”

說完已是進了屋,打眼一看立時紅了臉,嘿嘿傻笑自欺欺人地暗想道“她們都沒聽見”。

楊華有點恨鐵不成鋼地看著自家主子,你說你出去一趟中了什么邪,進門就把李家一家人都罵了進去。

可不是嘛,楊子明怎么著也掛著個救命恩人的名頭,況且人家還是上門請罪來了,伸手不打笑臉人,面子還是要給的,男主人不在,李陳氏和舉人娘子都在坐相陪,李大丫想著畢竟是自家妹子的恩人況且彼此也算是熟識,便主動過來打招呼。再加上剛進門的二丫和三丫,可不是一群女人加小人嗎?

好在李家眾人都知道雖說這救命恩人的水份很大,但楊子明本人也不算壞,所以也就一起裝沒聽見一陣說笑混了過去,依然熱情款待。當然這中間不包括二丫。

楊子明這次來是有目的的。

想他在京中欺男霸女,哦,只是欺男,因為女的在他眼中向來是麻煩的所在,動不動就哭哭啼啼或是伶牙俐齒咄咄逼人,忒是煩人,所以應是欺男打人無惡不做的京城霸王,天不怕地不怕就怕他爹,逮著他的錯就能往死里打就跟不是他爹親生的似的。

上次他爹回京前他就犯了個大錯,擔心害怕之下,帶著小廝楊華騎馬就往邊關投奔他爺爺去了。富貴公子哪有銀錢概念就是楊華也堪比普通人家的少爺,于是兩人就只留了封信空著手跑出來了。

幸而楊華還有那么幾兩剛得的賞銀,勉強支撐兩日,最后實在沒辦法只好忍痛將馬賣掉欲得些盤纏,偏又不懂得價,被人半騙半賣只得了些些銀錢,且一開始太苦了些,這銀子一到手就沒個算計猛花了一氣,于是剛走到柳州地界就沒了。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人一急了就想些餿主意,想來個劫富濟貧。

二丫倒霉催的那天戴著個銀鐲子,大太陽底下閃閃發光,晃花了正在樹林快餓扁了的楊子明二人,于是不幸被劫就成了必然的。

一番折騰下來,萬幸無事。楊子明也拿了銀子終于到了邊關。紈绔子弟楊子明帶著一個小廝身無分文地從京城跑到幾千里之遙的邊關,這成了京城人口中的一個傳奇。楊子明當然要給個解釋,開始還沒走大摺就是把他搶劫的那段掐去只說救人那段。可是楊華就覺得好像有點不對勁了,你說你一個英明神武的爺,只是跳水里救出個小丫頭片子,是不是太對不起爺的那萬丈光輝形象?再說爺救人,沒自已什么事啊,不行也得給他加戲,不能光當背景。

楊華一分析,主子楊子明也覺得是這么個事,可又想想自已仗著是將門之后,會幾個招式,只在京城里打人,也沒救過人,借著這件事也讓那些狗眼看人低的東西們看看爺的能耐,反正也沒人對出去。

于是慢慢的就有點跑偏了,最后的版本是:在偏僻的小道上,有人被一群兇狠的強盜攔住,劫財后意欲殺人滅口,在這緊要關頭,咱們英明神武楊子明小英雄如戰神般騎著馬出現了,把那些強盜打得是落花流水,解救了那個人。當然忠仆楊華也在旁協助主子打倒強盜。后在二人感化下,那群強盜決定洗心革面重新做人。

在他們絞盡腦汁編了這個故事后,別人都是對楊子明百般夸贊,轉身卻又在心里嗤道騙鬼呢吧!以兩人身無分文來看,既使變賣衣服馬匹也是走不遠的,那他們救人就只能是在剛出京的那幾天,如此一來強盜就離天子腳下不遠,這不明擺著近京的官員治理不善,恨得那些官員們牙癢癢:“哪里有強盜你給我指出來!不指望你這素以拳頭說話的小霸王,突然就舌燦蓮花說動強盜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不得不說楊子明就是個傻子做出個這么不靠譜的傻事來。


上一章  |  重生之鴛鴦拆散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