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鴛鴦拆散第一章 伯府雙姝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古代>> 重生之鴛鴦拆散 >>重生之鴛鴦拆散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章 伯府雙姝

第一章 伯府雙姝


更新時間:2013年01月22日  作者:簾卷朱樓  分類: 古代言情 | 架空歷史 | 簾卷朱樓 | 重生之鴛鴦拆散 
簾卷朱樓

一連幾天的陰霾天氣,本以為會下場大雨,誰知今日竟放晴,陽光格外的好。雖是深秋,卻仍是滿園花紅樹綠,落有致的亭臺樓閣一路蜿蜒,陽光灑在琉璃瓦上一派富貴景象。

幾個丫鬟婆子目送一輛翠蓋珠纓八寶車駛出二門,直至不見蹤影才敢散去。丫鬟自去內院回話,幾個婆子暫無其他差事,便走到一旁磨牙。

翠蓋珠纓八寶車一駛出二門,便有些婆子小廝趕來簇擁著出了錦鄉伯府。車內管事趙仁家的掀簾看了一眼后面,對著一位美貌笑道少您瞧瞧,估計是前段崩得太緊了,現在終于天下太平了,那些婆子們還是死性不改,準是又要磨牙編排主子啦”

少嗤笑不過是捧高踩低趨炎附勢隨她們去”

趙仁家的笑道可不是嘛,不過這次估計捧得是您,踩得是四姑奶奶”

少閉著眼笑笑不再。

不過這兩位倒是有點神機妙算了,那些婆子們還真是在談論著府里的幾位姑奶奶,吐沫橫飛儼然個個都是那茶社酒樓的說書人。

少,若是說起自已誰不夸綿鄉伯府的三姑奶奶李淑婉那真是上輩子積了德,真個是命好啊不過是個鄉下丫頭,雖說是個小官吏的女兒,可在這達官貴人橫流的京城,真是土里的塵埃低到了極點。誰知因為父親招惹禍事眼看性命不保,卻仿佛成了李淑婉直上青云的契機,不僅父親李達盛得保性命,自已也成了綿伯府里的三。

綿鄉伯府那可是自開朝以來百年的世家名門,開朝時以軍功封爵,之后便是書香傳家。雖說綿鄉伯府早已不如當年聲勢,然畢竟百年世家余威尤在,雖然在幾十年前那場朝堂動蕩,也是受了沖擊,竟呈敗落之勢,幸而這些世家們皆連絡有親,盤跟節,終是有驚無險又起復起來。

且那府里的兩個也是不一般。大李淑媛美貌端莊知書達理,嫁給了當時的平原侯嫡長子。二李淑妍更是了不得,不僅資容美貌無雙,更是琴棋書畫無一不精,兼儀態萬方,更有人說其是貴人之相。

伯府三李淑婉麻雀變鳳凰,成了平民丫頭艷羨的對象。三的好運可不止于此。雖說父親只是綿鄉伯的庶兄,且又沒了官,但三嫁給小官吏做個正室還是沒問題的。可是人的好運來了擋都擋不住。

雖然李達盛是庶子且屢屢忤逆自已,但綿鄉伯府太是個心善的嫡母,更是疼愛孫女的嫡祖母,竟為三謀得嫁給川陽侯嫡次子劉棟的綿繡良緣。

這劉棟品貌端正,待人溫和,才華橫溢,在十八歲就中了二甲進士,雖不能承爵,然以三十歲而立之年就已做到從四品的國子監祭酒,再加上川陽侯府的庇護,前途不可限量。

只是不知是不是因為三的到來,分薄了綿鄉伯府嫡李淑妍的福氣。李淑妍可謂才貌雙全且溫柔賢淑,是京城上層人家兒媳的上上之選。誰知綿鄉伯府認了李淑婉后,李淑妍的二就變成了四,運勢也就每況逾下。人人都道其是貴人命,卻偏偏嫁給了人稱“京城小覇王”的楊浩。

這楊家乃是幾十年前新起來的將門,祖父是護國大將軍,父親是鎮國將軍,而其楊清更是貴為當朝皇后,所以楊浩是不折不扣的國舅爺。嫁與這般榮耀之家,夫貴妻榮倒也全了這“貴人”之名。然外面的花團錦繡終是遮掩不住內里的腐朽不堪。

因為與他相差近十歲,對于這好容易得來的嫡子嫡孫,全家難免過于寵溺,故養成其驕縱跋扈沖動暴虐的性子。這種愛用拳頭的人又會懂得憐香惜玉,且又不學無術,才貌雙全的李淑妍嫁給他真是牛嚼牡丹,不知疼煞多少青年才俊。

偏這霸王嫌棄在京城耍不痛快,又跑去邊關,吃了敗仗且臉上受了傷,于是本就不好看的臉更是破了相,真真成了兇神惡煞。吃了敗仗的將領都會受相應的責罰,可這位卻沒事人一樣,照樣在京城橫沖直撞。誰讓人家好命,有個疼愛他的皇帝姐夫呢。

在當今還是太子時就娶了楊浩的楊清,并對其寵愛有加。而彼時太子妃憂心母親體弱弟弟年幼,恐人照顧不周,故親自照看,雖為姐弟有如母子。太子爺愛烏及烏,對于這個稚兒小舅子疼愛起來不比差。楊浩闖的大大小小的禍,總是太子在后邊給他善后。于是當太子成了皇帝后,楊浩闖禍的本領也就更大了,就連皇宮里的貴人娘娘們,他看不順眼說打就打,誰讓人家靠山硬呢

后來楊浩更是一路高升成為理國公,李淑妍成了國公倒也不枉了她那無雙才貌。可是誰知這楊家如此富貴體面猶不知足,竟唆使太子造反,真是辜負了皇帝對楊家的恩寵和信任。幸好蒼天有眼,百姓有福,終是被皇帝及時控制,并發秘旨將駐守邊關的楊家人捉拿,只待押解回京城一并處置,這才免了這場彌天大禍。

皇帝到底念舊,只將皇后廢黜貶入冷宮,太子圈禁,只楊家一門8歲以上男子處斬,女眷及8歲以下男丁發配邊疆,不罪及妻族及其他。本以為一場血風腥雨,竟是處置得如此輕風細雨。一人人皆呼當今乃是賢明仁君,此是天下蒼生之福。

又有人惋惜國公李淑妍,為其求情。到底是皇帝仁慈,赦了李淑妍的罪責,判其與楊浩和離并允她不必去邊疆,且其7歲楊輝可與其一同回綿鄉伯府。但李淑妍自感楊家罪孽深重,要出家皈依佛門以贖其罪,因放不下,只好在家廟帶發修行,待時機成熟再行剃度。

而今日淑婉就是此事結束后第一次回娘家,后因情深,只在娘家略坐便起身,要去城外李家家廟看望堂妹李淑妍。

淑婉正朦朧中,就聽趙仁家的說少,家廟到了”

淑婉睜開眼睛,扶著趙仁家的下了馬車。家廟四周原本郁郁蔥蔥的林木,已有些凋落,顯出一絲蕭索之意,畢竟也是深秋了。淑婉深吸一口氣,感覺受這不同于侯門深宅的清新氣息。

趙仁家的問道少,您是先去看靜空師父還是去看四姑奶奶?”

淑婉看了一眼趙仁家的道自是先去看長輩”

說著也不進家廟,竟是沿著一條小徑逶迤而去。

趙仁家的忙帶著丫鬟婆子緊緊跟上。

只一會兒,便來到了一處尼姑庵,剛一進庵門便有小尼姑迎上來。看到是川陽侯府的二少,小尼姑也不,只靜候一邊,等二少及趙仁家的,便引了被二少留在后面的丫鬟婆子去客房休息。

淑婉和趙仁家的默默走到一處偏僻的幽靜小禪院。淑婉走向前去敲門,片刻就聽到有人走開開門。

隨著門打開,就看到一位穿緇衣著禪帽慈眉善目的老尼正和煦笑站在那里。

淑婉忙向前攙扶著老尼,親呢地叫道祖母”又皺眉向院內看了一眼“您親自來迎呢,靜安呢”

趙仁家的也早就行禮,低聲叫道靜空師父”

靜空也不理她,只接著淑婉的話,笑道靜安能舍了家人,陪我在此清修已屬不易,又佛云眾生平等,豈能拿她做奴婢?況我忖度你今日或許,便一早打發了去”

說著話二人已走向院內,趙仁家的在后面關好門,低著頭跟在后面。

禪房內放著兩個蒲團,靜空自坐了一個,淑婉也依偎在老尼身邊坐了下來,趙仁家的自在房門外答應著。

淑婉摟著靜空的胳膊,盯著前面的木魚怏怏地說道前段府里府外人心惶惶,都快三個月沒了府內一切都好,您這兒還好吧”

靜空瞇了眼轉動著念珠,笑道我在這里很好,庵里對我很是照看,且不說現今事多,就尋常你們也不用時時,反倒使我沾了紅塵”

淑婉看著面前一臉穆然寶相的祖母,已隱隱有了出世的跡象來,不由心中一黯。

趙仁家的在門口認為主子們暫時也使喚不到,且靜安師父不在連個茶水都沒有,于是悄聲去小廚房煮茶去了。

這邊廂,淑婉正仔細打量著靜空,看她氣色也好,便也放了心。只是不知再說些,便跪正在蒲團上默默陪著祖母,心中卻暗想:果真是人不能勝天嘛?

如此過了一會兒,靜空卻又開口道你們都是孝順的,只我落發出家已是方外之人,紅塵種種于我已是前塵往事,早就忘卻了你們各自珍重罷”

靜空又道你告訴你父親,凡事不要太過于強求,已是盡了心便可無憾,名利不過浮云耳”

淑婉動了動嘴唇終是沒說出話來。室內重又寂靜無聲。

淑婉看了看外面,對祖母說道祖母,堂妹現也在家廟清修,待我打個照面,再陪您午膳”

靜空卻睜開眼道如此正好,我這正有一事需你相幫,卻也是你該還的債……”

淑婉不由大為驚奇地看向祖母,正要相詢,卻不料此時外面趙仁家的“啊”地一聲大叫你是人?”

淑婉聽到外面趙仁家的聲音有異,忙起身向外走去,一看之下不由心驚膽戰全身僵住。

是由無錯會員,更多章節請到網址:

如有處置不當之處請來信告之,我們會第一時間處理,給您帶來不帶敬請見諒。


上一章  |  重生之鴛鴦拆散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