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先歡迎他們的,還是小白同學,大縫里,能看到小白的白爪子在緊巴著大,“嗚嗚咽咽”的鳴叫著,仿似受了天大的委屈似的。
文氏來開,聽聲音就很開心的樣子:“就知道得是你爺兒倆回來了,看小白這沒兒的樣兒!”
相幫著文強卸了馬車,瞧瞧兒的臉,關切的問:“玉兒,趕得這樣緊,累不?”
“不累!娘,都好著呢。”文玉恍然明白,自己沉浸在老爹的話語里,木著張臉,肯定,讓娘擔心了。
“娘,我剛才琢磨事兒呢,呵呵,您說,咱那養雞場能干好不?您要不要一起干?”文玉湊到老娘跟前,笑嘻嘻的問。
文氏這才放下心,伸指點一下閨額頭:“你說呢,留你們在家里建這建那的,娘回了鎮子,能放心?”
“那可說好了,這養雞場,可得幫著我們建起來,不能半路上撒手啊!”文玉追加一句,不是不想讓娘去幫文良,實在是有了昨夜的談話,她得幫助老哥盡快不是?男子漢大丈夫,老在親娘跟前兒,還怎么飛翔?
文氏不知道兒的想法,更沒想到文老爺子跟文忠也撤回來了,就剩大兒子在那兒支撐場面,否則,還不立馬就要返回鎮上?
黑子娘也伴了姥娘出來,小瑤瑤呢,在文玉的臥房,由給大丫打下手的二丫帶著,時不時遞個剪刀,刷個糨糊啥的。間或推推小車,逗逗小娃兒。
“黑子和三丫呢?”文玉左看右看,沒發現那倆小伙伴的影子。
“又去山里了,那倆孩子實誠,瞧瞧,昨兒采回來的狗還晾著呢。”姥娘不住口的一頓夸贊,這黑子娘。真是不簡單,自己帶起來四個娃子,竟然都懂事出息,比那些高大院的公子們還要強上多少倍!
“姥娘,娘,爹,”文玉一通喊:“咱坐一塊兒合計合計吧。那養雞場怎么建,準備什么材料?還有粉條作坊,設在哪兒?規模多大?”
“這個心急的丫頭,剛回來,還不歇一歇?”文氏心疼了,十歲的丫頭,這發家的心,咋就比成年人還迫切呢?
“歇不得!”文玉擺擺手,“地買下了,在那兒空著。我急得不行。得盡早安排好,再歇著不遲!”
文強也已經收拾妥當。四口人就在堂屋團團圍坐,文玉執筆,在一張大紙上隨時記錄下有用的想法。
“養雞場的地方暫時定下來了,就在背風的那塊兒地上,有兩畝半的空地,周圍都是莊稼,有一畝多的地方地面坑洼的厲害。都是積水。”文強把剛才定下來的方位給大家報備了一下。
“最少得加趟院墻吧?要不,都扎成籬笆?兩畝多地,都圈起來的話兒,可不少費工。”姥娘很高興自己能參與進創業計劃,興頭蠻高。
“得先填平地面,一畝地的水坑,可不少費土費事!”文氏也開口,直覺上,這雞場的方位選擇的麻煩。
“主要的原因是為了背風,不會把臭味吹到村子里來討人嫌。”文強釋,“那地,填平,確實得費不少事!”
文玉寫著畫著,腦子里也是飛速轉動個不停,那個一畝多的水坑,水坑——
“爹,別填它!”文玉忽然叫起來:“我想到了一個好法子!”
有坑去填是條路子,可有點兒笨拙,要是善加利用,不是更好?
“我早就想挖個魚塘養魚,那一畝多的水坑,不是正好?我還嫌它不深呢,咱再深挖些,淤泥就取出來填地,正好省了事找土!”
文氏扶額:“玉兒,這雞場還沒建起來呢,你又要養魚了,這大胖子也不是一口就能吃出來的,得慢慢兒來,知道不?”
“娘,我也是在為養雞場想轍兒,這養雞與養魚完全可以一塊兒進行,咱暫時用不了這么多地,還可以在平整的地方種菜呢。”文玉越想越覺得有道理,開始據理力爭。
“咱能養地龍,地龍可以喂雞,也可以與雞糞一起喂魚,池塘淤泥可以種菜,種的菜又可以喂雞,只要咱注意,編織個夠嚴實的隔層網,不要讓雞掉到池塘里,就一定可以,這就叫綠養殖!”
“丫頭,咱可不能胡咧咧,那雞糞,能喂魚?人還咋吃?”姥娘把臉一板,出口教訓起來。
文玉急忙改口:“那雞糞發酵后,最起碼可以做地里的肥料吧?地龍、野草,總是可以喂魚的吧?把那一畝多的田挖深,再種點蓮藕,行不行?”
最后,文強拍板:“可以先試試文玉的說法,挖深了,多騰出些肥土來,也能去填平另外的地,反正,這幾百只雞,也用不了兩畝半的地方。”
于是,養雞場的主意就基本定下來了,姥娘想通了:“那俺還能在那兒開出個大大的菜園子出來,邊看著雞仔子,邊料理菜園子,這不窩工。”
然后,怎么搭建院墻又展開了一番討論,最后,還是采納并修改了文玉的想法,墻不需要高,隔兩米距離建一個高一米半的墻垛子,中間留半米高的墻體,插一排結實的木欄桿,這樣,就做成了現代的透視墻效果,特點是極易于建設,擋個小雞也是絕對沒問題的。
而說到養雞房的搭建,討論就更加激烈了,老的少的,手舞足劃,各有見,從衛生、保溫、通風各個環節到喂食喂水的器具,都討論了一個遍,凡是能自家動手操作的,都做了詳細的分工,不能做到的,必須請人錢的,也都一一列出,做出財政預算,然后,文強大手一揮:“俺馬上去安排,進料,雇人,明兒個,就能開工!”
已經在灶房等候了很久的黑子娘,終于見到人影出來,急忙招呼一聲:“東家,這可過了飯點兒了,趕緊來吃吧!”
一家人這才醒悟,這一番討論,不知道已經過了幾個時辰,肚子里,早就唱空城計了!
“當家的,先吃了飯,再去安排也不遲!”文氏叫住急咧咧的丈夫,照應著他洗手吃飯,等吃飽了才放人出。
黑子和三丫也從山上回來了,見了文玉,自是歡喜的,聽得介紹說,三人摘的狗真的能換回錢來,心勁兒更大了。
“那后山上還有幾處地方,狗多著呢,俺倆這幾天多多的去采,別等過了季,再想摘,就晚了!”黑子別看年齡小,腦袋瓜兒可挺好用。
“那我明兒也跟你們一塊兒去,順便,看看山上還有啥可以收回來的。”文玉不好意思不勞而獲了,反正,只要安排好了,就有大人去操作,那蓋屋建舍的活計,自己也插不上手。
要不農村婦就喊男人“當家的”,文玉此刻深有同感,看看老爹,就像上了發條的落地鐘似的,大腳唰唰的,動個不停。
養雞場的人工,備料,都布置妥當了,人家還沒在家喝口水,又風三火四的出,去找老爺子商量粉條作坊的事兒了,這事兒,他們懂行,文玉就不插嘴了。
一直到了天黑,“當家的”文強才拖著疲累的身子,回到了家,喝一口閨心泡制的茶兒,看看一家人炯炯有神的眼睛,“咳咳”,清了清嗓子,宣布了他馬不停蹄的一整天的收獲。
“粉條作坊也在明天開始搭建,用的是離村子最近的那一塊兒地,你爺跟你叔會盯在工地上,這次,會多扎幾排架子,晾曬起粉條來,可就能鋪排開了。”
他喘口氣,再喝一口茶水,出一臉掩不住的笑意,繼續說道:“剩下的那些地,都分包給了村里人,負責給咱拾掇平整,還要深耕一遍,丫頭,這二十六畝地,可都安置好了,你的工錢,可得跟上了。”
“爹爹真棒!這么幾個時辰,就全布置妥帖了,您放心,該怎么拿錢就怎么拿,您從明兒起,就只負責到處看看進展,別再這么賣命的趕工了,咱會掙來錢,還得會出去呢!”文玉聽老爹說的輕松,知道其中的辛苦,小心肝也是一顫一顫的,疼著呢。
“俺也能到工地上干活,和泥壘墻的,都干得了!家里這點兒活兒,孩子們就能收拾好嘍。”黑子娘已經聽明白了東家的近期行動,認真的遂自薦,自家這五張嘴在吃飯,還有工錢,總覺得太占便宜了,心里過意不去。
“俺能做飯能帶小瑤瑤,家里的活兒,都能干。”二丫臉紅撲撲的補充,大丫也點頭。
姥娘感動的不得了,這真是碰到了實誠的一家人:“黑子娘,你別慌,我老婆子也是要去養雞場多幾圈的,以后啊,有你的活兒干!”
“是啊,有你們在家里幫襯著,我們這心里都踏實著呢,咱家馬上要建起來養雞場,粉條作坊,都是用人的地兒,好些活計,交給別人,還真是不放心,等辦起來了,就多交給你們娘兒幾個,咱知根知底的,孩子們也投緣,以后啊,就當做一家人!”文氏開口,清楚的表達了自己的信任,與日后的安排。。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第一溫馨提示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