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將門風華第四百四十二章 禁足 三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揚秋>> 重生將門風華 >>重生將門風華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四十二章 禁足 三

第四百四十二章 禁足 三


更新時間:2013年02月14日  作者:揚秋  分類: 古代言情 | 架空歷史 | 揚秋 | 重生將門風華 
第四百四十二章禁足三

隔日,宮里降旨,汾王夫妻御下不嚴致賓客遇險,但看在小夫妻年輕經事少,便令夫妻兩禁足府中,好生反省,延禧縣主等人受創甚重,令御醫全力救治,并賜金銀、各式布帛、藥材等物壓驚,藍府也獲恩賜壓驚。[]

這處置一下眾人嘩然,怎樣沒處置罪魁禍首,那個北胡公主啊?難道還要放任她在外頭持續晃悠下去?曾被北胡公主鬧過洗三的、及笄的、喜筵的人家心里甚為不服,他們的親戚好友憤憤然,言官甚至寫了奏折,但是憤慨一把寫了滿滿幾大張后,驚詫發現,北胡公主不是大周子民,他們如何彈劾她?

延禧縣主婆家紀家接了媳婦回家后,得皇帝恩賜壓驚后,便末尾閉門謝客,延福縣主夫家平江侯府也亦然,藍府及其他幾家受波及的人家,在接了皇帝的壓驚禮后,也跟著宣布閉門謝客。

北胡太子回迎賓館后,與北胡公主辟室密談,北胡公主不時發出尖叫嘶吼抗議聲,外間不斷沒聽到北胡太子的聲響,候在院中的宮人們面面相覷,不知外頭終究發生何事,不過看來,北胡公主很氣惱吧!

想到她使得一手好鞭法,擔任小院的女官有些遲疑的道:“格日勒殿下不會被阿月娜公主打?”

“董姑姑放心,阿月娜公主的鞭子在汾王府里被人打斷了。”

“傻子,難道她就只要那根鞭子不成?”董姑姑笑罵道。

幾個小內侍則撓撓頭。“格日勒的武藝應該也不差吧?至少制得住阿月娜公主,不然,那幾個怎樣放心,讓他們兩兄妹在外頭說話。”

北胡公主應該沒那么笨吧?皇上如今不出兵助北胡太子,是因他舀捏著一個嚴重的條件,皇帝應該是想證明豫王通敵叛國的理想,才遲遲未允北胡太子的央求,若談件的人換成了北胡公主,只怕皇帝會直接將她送回北胡去。也不用去打北胡大將軍了,直接與他談協議就是。

畢竟格日勒若死,北胡國不可一日無主,大將軍有勇有謀,繼任王位便是最才子選,至于他能否謀害北胡王,篡奪北胡王位,那就不關大周國的事了。

“北胡公主就是搞不清本人如今的處境。做出一堆出格的事情,北胡太子舀她來當條件,如今大周有人愿娶她,就算幸運了,她已得到應用的價值。”慕越脆聲的道。

“終究是誰助她出迎賓倌的?”藍慕攸想不出來,原在迎賓館侍候的宮女在那日之后,一個急病暴斃,另一個是走得太急,從迎賓館院中山石上跌落身亡。{}

太子派人去查她二人往來的對象,卻只查到內府就斷了線。

藍家三兄妹坐在三房院里正房次間。梢間里傳來遠大奶奶輕聲哄著平兒的聲響,齊哥兒朗聲念書給弟弟聽。藍慕遠聽著不時露齒而笑。

聽到弟弟的成績,他不由笑了下:“那還有得著想?你且想想,有誰希望我們家和太子、阿朔家鬧翻的?又有誰看汾王如意就不直爽的?”

藍慕攸想了半晌才道:“難道是皇貴妃?可她被禁足宮中,怎樣”

“說你呆還不承認,難道她要做什么,會親身動手?當然是命她下頭的人去做,皇上只禁她的足。可沒禁她宮里侍候的那些人。”

慕越心想,就不知延禧縣主她們若知,此事全是皇貴妃在背后出錢出力的。會不會將她咬牙切齒?既然皇貴妃不斷沒安好意,不若就給她添點費事,也好讓她有事去忙,老被人當成眼中釘,這種閱歷她曾經嘗得夠多了,本想如若皇貴妃不再針對她,本人真沒必要去招惹她,但如今不單純只是本人的成績,再不想法子回擊,只怕她的家人都會被拖累。

“大哥,你這些天可見過阿朔?”

“他在忙。”藍慕遠道,“找他有事?”突然感到有點心酸酸的,從幾何時,慕越有事不再找哥哥們幫忙了?

慕越不解大哥神色為何突然變得有點美觀,她不以為意的道:“若真是皇貴妃在北胡公主背后出力,只怕北胡太子是管不住北胡公主的。”

“你的意思是?”

“北胡公主可是扎扎實實的得罪了人,延禧縣主落了胎,事關子嗣大事,總不好讓皇貴妃這幕后功臣被疏忽了。”

“你想讓阿朔想辦法,讓人把音訊泄漏給延禧縣主?”藍慕遠有些錯愕,皇貴妃畢竟是皇帝的嬪妃,這樣針對她,若讓皇帝知曉

慕越見大哥遲疑,便轉向六哥說道:“北胡公主不斷揚言要嫁六哥,還想逼退六嫂,那天幸而是有我在,不然只怕六嫂遭到的損傷只會比延禧縣主更嚴重。”

藍慕攸本就對北胡公主沒好感,若非有皇貴妃襄助,北胡公主人生地不熟,如何能去汾王府堵人,便點頭道:“我們與皇貴妃無冤無仇,她卻擺明了要針對藍家而來,既如此,不如幫她多找些仇家!讓她有事可做,我記得延禧縣主找過妹妹的費事?”

“還好,那日她次要去沖著太子妃去的,她會這么做,也是皇貴妃在背后挑唆的,誰讓秦王和寧王都死了呢!”慕越說到最后,聲響已然低到聽不見。

藍慕遠清了清喉嚨,“回頭我就找阿朔去,讓他想法子把音訊透過去。”頓了下又問:“你們說,皇上為何不處置北胡公主?”

慕越沉吟良久方道:“我想,陛下是想看看北胡太子的才能吧!要是他連一個妹妹都管束不了,又如何能領軍攻打大將軍以報父仇?更不用說當個國王了。”

扶持一個爛泥下臺,大周日后要費多少心力,才能穩住北胡的政局?但扶植一個才能太過弱小的人上去,大周更要防著他日后過河拆橋,片面毀約與蠻族連手攻打大周。

這也是為何北胡一出事,藍守海命藍慕攸接應,將人送回京來,他不能蘀皇帝做這個決議,北胡太子當時若要與大將軍一爭高下。就如以卵擊石,只要犧牲的份,藍守海完全不想舀他的子弟兵,去為他國人犧牲性命。

當北胡太子在寧夏城里,與豫王留在當地的暗樁連絡上,隱龍衛預先清查此事,得到的結果讓皇帝簡直不敢置信,豫王的膽子那么大。怪不得他敢逼宮,原來他早就與北胡太子連絡上,一旦他在京城逼宮,北胡也立時出兵大周,好絆住西寧衛。

只是很惋惜,適得其反,北胡太子應了此預先,便患重病,直到豫王事敗失蹤,北胡王出事。他都還在靜養中,若不是方千戶的人護著方懷出宮時。遇上他隨手將他帶出來,只怕他早了大將軍的刀下亡魂。

北胡太子年輕閱歷不足以與大將軍相抗衡,北胡王早防著大將軍起異心,才會跟大周簽和約,沒想到北胡太子本人也有盤算,與豫王早有往來。

北胡王至死都在擔心兒子才能不足以承擔國王大位,藍慕遠想了想。覺得北胡王還真不幸,皇上至少還有幾個兒子,可以漸漸考較。然后從中擇優而立,他讓皇子們領差辦事,讓他們有點實務閱歷,也是讓他們無時機與官員們往來,了解下官場上的人情往來,看看百姓們是怎樣過活的。

為何他不干脆讓兒子們就藩?

由于先帝將兒子們封王后,就逐一派出京就藩,讓他們管理一地,而太子則是帶在身邊,手把手的教著政務,教誨為君之道,惋惜,兒子多,不代表他們的心就齊,藩王們有的看太子不順眼,也有覺得本人能與太子一爭高下,而不斷高高在上以儲君自居的太子,自然是容不得這些尋釁。

當今皇帝閱歷了那一場又一場的血腥爭斗,最后才得以登上皇位,故而他遲遲不立太子,當然,皇后無嫡出之子,也是緣由之一,而皇后若一本初衷扶持四皇子,說不定早就立了四皇子為太子,偏偏,皇后選擇與四皇子撕破臉。

不,不對,若皇后沒跟四皇子撕破臉,皇帝也許設下更多考驗,來考驗四皇子才是。

慕越想起前世曾聽父親的幕僚任先生說過此事,那時,四皇子帶著阿朔初到西寧衛,父親覺得四皇子和阿朔失了皇后的庇佑很惋惜,感嘆他們兩兄弟日后的處境將比眼下更為難。

任先生卻說,“不然,先生見過四殿下身邊的幕僚倪先生,想來二殿下和三殿下身邊也有陛下給的幕僚,可見在陛下心里三個兒子的份量都是一樣的,四殿下與其他兩位殿下所差的,就在于后宮娘娘的支持,二殿下和三殿下都有母妃在宮里相幫,但論地位,又有誰比皇后更高?四殿下得皇后相幫,在上就與另兩位皇子一樣了。”

藍守海頜首。“所以他冒出頭了,讓皇上留意到這個兒子的表現,其實不比另兩位殿下差。”

“正是,但若長久以往下去,皇上卻反會起疑,他的成就能否來自皇后及國舅府的相幫,要不然,為何在皇后助他之前,他的表現并不出眾?皇后一抽手,看似四殿下失了后臺,還帶著一個受盡冤枉的弟弟,他的處境比冒出頭前愈加困難,這個時分,皇帝再次讓皇子們領差辦事,他沒選擇富庶之地,反而選擇一路西來寧夏。”

藍守海輕笑出聲。“一來對皇上表示,雖是苦差事,他仍愿效能,二來讓皇上看到就算沒有皇后相幫,他一樣能把差事辦好,三來嘛!讓十二殿下遠離讓他丟盡顏面的京城,也讓皇上牢記,是誰害得皇家丟臉,讓十二殿下丟臉。”

“這招高明,沒有明著喊受了冤枉,卻讓皇上牢牢記住了向家打在皇室臉上的這記耳光。”

“所以四殿下越出眾,十二殿下的表現平平,皇帝就會想,一母所出的兩個孩子,表現卻有大相徑庭。”

“如此又把這筆帳記到了皇后身上,而且陛下心里也會傾向四殿下,您看往年,四殿下與十二殿下身邊的護衛,可比去年來時多了一倍,而且身手也愈加精良。”

慕越托著腮,心猿意馬的聽著兄長們說話,邊回想當年父親與任先生的對話,藍慕遠卻以為她累了,便道:“妹妹累了吧?還是早些回去歇著,再過幾日就要出閣了,可得小心保重,知道嗎?”

慕越傻笑著應下,進梢間與遠大奶奶說幾句話,便回房休憩。


上一章  |  重生將門風華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