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小漫看著天色心里著急家里還有人等著自己炸丸子、炸茄盒、炸肉段。不想久坐,笑盈盈的說道:“你這么客氣做什么,不過是糕點而已啊。”
包子娘向來是有顆玲瓏心,聽見董小漫這么一說知道董小漫這是有事兒要忙。倒不覺得董小漫裝大,因為也處了這么久知道董小漫的為人不是那種喜歡拿大看不起人的。
“你有事兒?你有正事兒就走吧,別管我們兩個。咱們不一樣,我們家里那口子就能干,你們家店鋪的大男人又不在家。”見包子娘這么一說,吳大鵬的母親也明白過來。
趕緊讓董小漫走,這么一來董小漫倒是不好意思了:“我店里沒啥事兒,就是家里有點活兒。這不是過冬了么,我想著炸點丸子、茄盒、肉段啥的。這家里招呼了人,我若是在這里喝酒聊天,心里不放心。”
聽見董小漫這么說,吳大鵬的母親一向爽朗,拍著大腿道:“我們幫你去吧。”說著起身整理衣服,準備換套出門的衣服。也不背著董小漫跟包子娘,拿了衣服就當著她們的面換了下來。
一邊換衣服一邊道:“也不是我說你啊,你說你這個人就是太見外太要強了。你們家除了老太太就是小姑娘,哪有一個干活的人啊。我們兩個天天守著鋪子,膩歪的要死。我們幫你干,你們還能快點。”
董小漫推辭一番又被兩個人教育了一通,這讓董小漫想起了鄉下的貴嫂也是這么經常的點撥自己。這么一說,還真有點想貴嫂了呢。
董小漫帶著包子娘跟吳大鵬的母親回了家,王老太見兩個人面生的緊。董小漫介紹道:“這是玨兒學堂里同窗的母親,這個是包子鋪的老板娘小趙氏。這個是咱們家總買肉的肉鋪店老板娘大趙氏。”
兩個人同姓所以兩個人認了本家,所以感情格外的好。王老太一向面冷心善,看了一眼二人不做聲的去剁餡兒了。
大趙氏也就是吳大鵬的娘,接過菜刀道:“大娘也忒看不起我了,我這一身的膘就是剁肉練出來的。”說著拿起了另一把刀。叮叮當當的剁起來。
王老太看著這個胖媳婦兒掄菜刀剁餡兒,輕輕松松還能跟她們玩笑的樣子。笑容難的上了臉頰,她喜歡實誠人。
包子娘不介意的說道:“她就是渾身力氣,不用就癢的慌。我認識她這么多年了。就沒瞧見她繡個花啊做個鞋的。”
大趙氏聞言哈哈大笑:“這話不假,我不愛弄那針線活。也不愛擦什么胭脂,老太太你瞧我的臉,是不是一點褶子都沒有?哈哈,省下那胭脂水粉的多吃一些肉比什么都強。”
這么一說大家哈哈笑起來,董小漫攆了珠兒跟小薇去濟世堂去看看。又讓爾雅去花好月圓幫幫忙,自己跟著這三個大人一起干活。
包子娘汆著丸子。王老太去切茄子,董小漫負責切肉。四個人分工明確,一邊說話一邊干活倒也不累。
“玨兒他娘,你倒給我們說說你咋想的那些主意啊。你膽子真大,我跟我們家那口子還說呢。我也想大干一場,卻苦于沒有主意。”包子娘一邊汆丸子一邊說著,又提起了這個話題。
董小漫哪里真的懂,不過就是仗著自己后世有些見識罷了。想著后世那個家喻戶曉得包子品牌。笑道:“要干就干你嘴擅長的,這樣才能干得好。”
“我能擅長啥,我就會蒸包子。”包子娘苦笑一下。頗為不在意。
“我還不就是動點心思做糕點,這才有了點錢。我跟你說這老話講,民以食為天。你就做包子,好好地想那包子餡兒。多弄寫個新鮮玩意,肯定賺錢。”董小漫努力著想著謀個不理品牌包子店,就給包子娘說教一番。
“那能有多少啊,要是開個酒樓還行。”包子娘看董小漫的那個酒樓掙錢,心里也癢癢得慌。
董小漫搖了搖頭:“你什么時候能弄個包子宴,那才是真本事呢。”
“包子宴?包子還能上臺面?”包子娘不信,董小漫笑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你多想幾款包子,這包子呢最主要的就是餡兒,你要想出別人家誰也想不出來的方子來。還有這包子也要有講究的吃法,什么樣子的包子該怎么吃。只有特別,才能有新鮮。你才能開的大,才能大家知道。你開了一個包子鋪。以后就開兩家三家四家。讓很多人提起這個地方,他就知道這個地方有家包子鋪是街知巷聞都來吃。”
“我看行,包子娘你們兩口子的手藝真不錯。我在對門吃了這么多年,我們家從來不做包子。就因為你們家好吃,我們家那爺倆才不愿意吃我做的呢。”大趙氏停下動作,抬起頭跟著說道。
“那我們開包子店還能掙大錢?”包子娘不信,大趙氏一瞪眼睛:“你個缺貨,玨兒娘是個什么角色?一個女人有這么大的本事,那還不是眼光好?你還不聽她的勸,我要是你啊就好好聽聽她的建議。”
說完又一臉諂笑的說道:“那你給我出個主意,俺們兩口子咋能富起來呢?俺們可不會蒸包子啥的,就會殺豬賣肉。”
董小漫見這兩個人倒還真的信得過自己,想了想道:“你們可以繼續殺豬啊,你想啊你們天天的在街上擺攤賣肉也不是個辦法。畢竟老百姓買的不多,你可以多跟幾家酒樓合作。”
“俺們家男人也說了,可是這活兒也不好辦啊。沒有那么多豬,就我們家養那幾個豬外加收上來的也不夠啊。”大趙氏嘆口氣,這生活也不是說說而已啊。創業也不容易,不是說干什么就能干起來的,想跟干是兩回事兒。
“嫂子你也知道我們家每個月要在鄉下趕三趟集市,我瞧著那里頭家家都養豬。不如你去附近幾個村子,找村長定下契約。每個月要幾頭豬,不管誰家的只要村長能提供就行。這樣呢,一個村子都能給你養豬。你這不就有了來來源了么,然后你們兩口子再賣給城里的酒樓。”董小漫覺得這個方法還真是不錯,什么事情都要形成一個鏈條就能夠形成規模。
“那酒樓里都這么干了。還能留給我們?”大趙氏不敢茍同,心里有些疑惑。
“跟你們要豬肉,可就是不一樣了啊。那不是整個豬啊,人家要多少五花肉多少排骨多少肥腸多少豬頭。人家是根據菜來的。不然的話人家一天賣三十個豬尾巴。還能殺三十個豬?”董小漫簡單的說了一下,大趙氏頓時明白過來。
“是怎么個道理,哎呀,到底是開酒樓的人。”大趙氏美滋滋的低下頭,不知道盤算著什么。
“你說的包子講究的吃法,俺可不知道啊。”包子娘有些苦惱,董小漫嘆了口氣:“這個呢。我勸你還是多去幾個好的酒樓嘗一嘗。你多吃幾家包子,你就能嘗出不一樣的味道了。你們家要開個不一樣的包子,首先就得知道外面好吃的包子什么樣。然后再說這些講究什么的,這都是后話。”
王老太見董小漫一副過來的樣子給人家說教,到聽得有趣。餡兒剁好之后,大家一起汆丸子。弄好之后,董小漫放到一邊又開始弄起茄子盒來。
把肉餡放到兩片茄子中間,用面掛好糊放到蓋簾上。又順手切了一大盆的地瓜條。全都弄好之后,董小漫在鍋里放好了油開始炸丸子、炸肉段、炸地瓜條、炸茄子盒。等全都炸完之后,王老太瞧見窗戶上掛著一串串的魚。對董小漫道:“那些小魚干也不錯,你給孩子們炸了吃也能長個呢。”
董小漫不喜歡炸魚就是因為炸完魚之后,油會變黑。看著鍋里剩下為數不多的油,也就不心疼了到了一些小魚進去炸了起來。
“哎呦喂,這可真是敗家。這些東西都是費油的,聞著都香啊。”大趙氏咽了咽唾沫,嘴饞的拿起一個丸子吃了起來。
“你看人家的這餡兒弄得,就是好吃。恩恩,這個地瓜條炸了之后也好吃。又香又脆又甜,就是太費油了。”一邊吃一邊說。包子娘是個心思重的,在那里想著怎么才能將包子鋪發揚光大的事兒。
干了一小天,董小漫給幾個人做了點吃的。無非就是做了點粥,熱了熱饅頭。然后吃的丸子、炸肉段,又用糖醋汁翻炒一下茄子盒。
吃的大趙氏只打嗝:“你們家的飯就是好吃啊,我今天吃了四個饅頭哎呀撐死我了。”
包子娘白了她一眼:“就你吃得多。哼你們家爺們也不怕養不起你。”
大趙氏見包子娘這么說也不以為意,挑挑眉:“你倒是吃得少,你想那么多干什么。以前沒跟你說什么建議的時候,不也一樣過么。”
董小漫也柔聲的說道:“是呀,你別想那么多。回家跟你們家那口子商量一下,總有辦法的。你們包子做的那么好吃,將來成為了一門真正的傳家手藝就好了。”
幾個人正說著話,王老太突然來了一句:“今天做了這么多,不如給你娘送去一些吧。”這是幫著眾人轉移話題,董小漫卻不知道笑呵呵的說道:“不用了,我讓爾雅告訴我娘晚上咱們一起吃。”
說到這里董小漫又回頭道:“不如一會兒叫上你們家的男人,我這搬進了新房子還沒人來吃過飯呢。”
大趙氏一聽哈哈大笑道:我還說呢,你們家搬家怎么也不請吃飯呢。原來你也是忘了這個規矩,哈哈哈,好呀好呀,我一會兒就回家招呼我們家那口子去。”
包子娘也咯咯笑:“是呀,我也讓我們家那口子好好瞧瞧這個大宅子。將來我們也掙錢買個這么好的房子,呵呵!”RS
最快更新,請收藏(ww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