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氛僵結,九公主全不知此刻她的六皇兄已經氣的不輕,笑著去拉住韓曄的手:“皇兄,你快想啊”
韓曄對自己的胞妹,無論如何也板不起臉來,在說方才阮筠婷提出的問題,他也當真解不出,想知道答案,心道大丈夫能屈能伸,無謂在這等小事糾纏,思及此,大方的道:“表姨媽,還請賜教”
說完了又覺得憋悶明明是與自己同齡的女娃,個子比自己高也就忍了,連輩分也高
阮筠婷懂得適可而止,當然不會徹底惹怒了六皇子,站起身來恭敬的施禮,溫言軟語的道:“六殿下莫要往心里去,我剛才是說的玩笑話請殿下和公主這邊來,我馬上就為你們解答”
反正已經逗弄他叫了她表姨媽,補給他個甜棗吃也不虧本
韓曄卻臉上一紅,覺得自己有些小肚雞腸了畢竟是母族的親戚,輩分在那里擺著呢,自己稱呼一聲也不為過,況且人家也沒惡意
韓曄糾結的眉頭舒展開了拉著韓嘉寧跟著阮筠婷去往外頭
三房的哥兒姐兒們,即便不情愿,也要應景的跟著出去徐承茗看向阮筠婷的眼神中充滿贊賞
先惹了人又能將場面圓回來,這樣給人留下的印象,遠遠比中規中矩要深刻許多張弛有度,做事出挑,比起他自己的妹妹,可強的多了
徐凝霞撇撇嘴,冷哼道:“不過是到算學題,她還真拿著雞毛當令箭了,拽什么拽”
“話不能這么說”徐凝敏道:“算學題也不是人人都答得出來的,你倒是看不上阮妹妹,可月夕節大宴西武國使臣怎么沒見你為大梁國爭光呢”
“你”徐凝霞怒瞪向徐凝敏,被她的話噎的不知如何還口,眨了眨眼才罵道:“一個耗子,一個肥豬,果真蛇鼠一窩”
徐凝敏聞言怒氣頓生,要上前去與徐凝霞理論,徐凝芳見狀忙拉住了徐凝敏
“算了,今日有貴客”
徐凝敏怒瞪著徐凝霞,但徐凝芳說的沒錯,今日不宜生事,深吸了口氣平息怒氣,這才罷休
眾人到了院子,阮筠婷已經指揮著下人拿了三個大小不一的酒壇來
笑著拍了拍最大的盛滿酒的酒壇阮筠婷道:“這壇酒重十斤”又指著另外兩個小些的酒壇,道:“這兩個空壇子,大的能裝七斤,小的能裝三斤若是有一日,我與嵐哥兒一同去買了十斤酒,回來想要平分,可手中沒有工具,只有這兩個七斤和三斤的酒壇,如何能做到”
韓曄道:“你要如何平分?”
“六殿下請看”
阮筠婷叫來兩個粗使丫鬟,指揮著她們道“你們先將三斤壇倒滿,然后裝入七斤壇”
“是姑娘”
粗使丫鬟搬起酒壇,依言照做,鴉雀無聲的院子里只聽得到倒酒時的水流聲,聞得到馥郁的酒香
見她們做好,阮筠婷又道:“再如法炮制一遍這樣,七斤的壇子里就有六斤酒了”
阮筠婷使喚丫頭動手的時候,圍觀的幾人也都在計算確實如她所言,七斤壇里如今有六斤酒
“把三斤壇裝滿,倒入七斤壇,當七斤裝滿時,三斤壇里剩二斤酒七斤壇里的酒全部倒回十斤壇,這時,十斤壇里有八斤酒”
阮筠婷語很快,眾人翻著眼睛算了算,待到想明白時,粗使丫頭已經照做完畢了
阮筠婷走到酒壇旁邊,看向六皇子,道:“六殿下,您說剩下的當如何做呢?”
問題到了這一步,已經接近明朗,韓曄并不笨,躍躍欲試的上前,沉思道:“現在三斤壇里有二斤酒,十斤壇里有八斤酒,七斤壇是空的……八減三得五,三加二得五表姨媽,問題你都已解答出來了,還要我說什么?”
阮筠婷失笑,他叫表姨媽還叫上癮了晶瑩眸子盈滿星光,似極為嘆服的望著韓曄道:“六殿下果真聰明絕頂”
眾人見狀,交口稱贊六殿下聰慧
六皇子雙手負在身后,笑容有些得意傲然
正當這時,一名著粉紅夾襖綠色長褲的小丫頭進了院子,行禮道:“回各位主子,貴妃娘娘與老太太、太太如今到了松齡堂前院,已經吩咐開戲了”
“知道了”徐承茗應了一聲,隨后笑道:“六殿下,公主,請移步去松齡堂?”
韓曄點頭:“也好”
“六殿下請”
“請”
一行人眾星捧月一般陪同韓曄和韓嘉寧到了松齡堂阮筠婷故意放慢腳步走在最后,盡量稀釋自己的存在感
松齡堂前院的戲臺子上已經開了小戲,咿咿呀呀的唱詞逗的老太太和貴妃娘娘掩口而笑小輩的進了院子,先遙遙行禮,隨后各自坐到一長排的桌案后阮筠婷自覺的坐在最末位,右側是徐凝慧,左側則是紅漆的柱子
她不太喜歡看戲,總覺得扮上的角兒瞧著有些像給亡故之人燒的紙人,慎得慌低下頭端起茶盞啜了一小口,今日托了貴妃娘娘的福,喝的茶竟然是上等大紅袍
徐凝霞剝著桂圓,吃的認真,正趕上臺上的角兒唱到一句:“良辰美景奈何天,便賞心樂事誰家院”
貴妃娘娘便嘆息了一聲,道:“天下良辰、美景,賞心、樂事,四者難并”
聽得出徐貴妃語氣中的惆悵,王元霜笑著道:“若是娘娘不喜這出,我叫他們給您換一出來?”雙手遞上了折子,請她點喜
“這倒不必,說到良辰美景,今日天氣晴好,花香鳥語,我聽說三嬸兒家的姑娘們閨中調教的仔細,學識自然是高人一籌的,不如應景兒各人做詩來,讓我也見識一番,好互贈長短”看向老太太,美眸含笑:“祖母,您說呢?”
這是變相的考核若真要看詩,應當找每日鉆研這等事的小爺們,為何偏選了姐兒們,還指定了三房的?明擺著是貴妃娘娘想摸一摸三房姑娘們的底細,之所以沒將年齡不合適的十姑娘和十二姑娘刨除在外,也是為了掩人耳目
老太太哪里能說個不字兒?
“娘娘說的極是”
王元霜早已命人預備了紙幣備著,得了令立即叫人端了上來徐凝霞、徐凝敏、徐凝慧和徐凝芳面前各擺了一套
阮筠婷低著頭,剛開始慶幸沒有點到自己徐貴妃便道:“讓阮妹妹也跟著試試看”
“是”王元霜應聲,又命人多拿來一套紙筆
阮筠婷額頭上冒了汗,抓了毛筆蘸了墨汁的手懸在紙上,心中百轉千回做詩她不成,可是在現代背詩她沒有少背剽竊一下難不住她
問題是,她到底要不要表現
做得好了,讓貴妃娘娘喜歡,讓老太太長臉,這自然是極好的事但她今日見了徐貴妃之后所經歷的事,讓她莫名覺得蹊蹺她一個沒父沒母的對徐貴妃毫無幫助的孤女,竟然得她看重,最先傳召她可不信徐貴妃是跟她講就親情
俗話說,事出異常必有妖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墨汁滴落,弄臟了上好的雪花箋
一直望著她這方向的徐承風和阮筠嵐都緊張的冒了汗感覺自己的汗水,隨著那滴滴落的墨汁一同發出清晰的響聲
“貴妃娘娘,我,我不會作詩”阮筠婷俏麗的臉頰布滿紅暈,怯生生的看著徐貴妃
三太太嘲諷一笑,解釋道:“娘娘明鑒,婷兒才剛學習字不到一年若說默女戒是難不住她,若是說作詩,呵”輕笑一聲,后面的話不言而喻
徐貴妃一愣,想不到阮筠婷會直接拒寫轉而道:“罷了,阮妹妹年紀尚小,往后慢慢學習即可,既然不會作詩,那隨意寫兩句來,我瞧一瞧字如何”
“是”
阮筠婷應是,不做詩是可以松口氣,可寫一句話,又何嘗不是一種考驗?內容反映心境,字跡體現性格
躲是躲不開了,只能中規中矩
思及此,阮筠婷用趙體字端正的寫了女論語的第一句“凡為女子,先學立身,立身之法,惟務清貞”
待吹干了墨跡,徐凝霞等人的詩一同呈了上去
徐貴妃面上含笑,一張張看過后,最后目光停留在阮筠婷的字上,半晌方道:“眾妹妹的詩句,以十姑娘文采為最”說著手上將阮筠婷的字遞給了老太太
徐凝芳和徐凝霞這邊,則是一同看向了徐凝慧,眼神意味不明
阮筠婷原本還等著貴妃訓話,誰知她竟吩咐人繼續開戲了,看戲時與老太太交頭接耳,說了好些話兩人表情如常,沒人猜得到他們談論了什么
阮筠婷心懸著,只等著徐貴妃提起呂文山的事可等了一天,到了申時一刻女官來前來提醒貴妃回宮了,徐貴妃也沒有說起那件事
送走了鑾駕,阮筠婷回到靜思園才剛進門,就見韓斌家的快步從屋里出來,拉著阮筠婷,臉色不怎么好看:“姑娘,請隨老奴來一下老奴有幾句話要與姑娘說”
Ps:1問題來自于度娘2唱詞來自于湯顯祖《牡丹亭》,全是作者編造的唱曲,請表較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