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點還有一更,求粉
碧如的事如同一塊大石砸進了水潭,濺起了不大不小的浪,很快便歸于沉靜(128章節全文字)。
沒有人再提起,年關漸近,過年的忙碌和喜氣,似乎已經將這些不快的人和事都沖遠了,沖淡了,甚至遺忘。
當然這些都是表面的,老太太可能還在心疼那個被廢掉的孫子或孫,李明則或許還在痛惜曾經溫香滿懷的枕邊人,丁若妍肯定還在介懷,一個叫碧如的人差點破壞了她的幸福,而林蘭其實是很感謝碧如同學的,她這一鬧,直接沖垮了老太太費盡心思剛剛建立起來的規矩之,老太太再沒敢讓丁若妍伺候吃飯,為了表現她是一個公正的人,對兩個孫媳婦一視同仁,自然也免了林蘭的苦役,日子過得松快了許多。
所以,這此刻林蘭坐在這間地處城郊一處農家小院里,用一種悲憫的眼神看著倚在炕上的人。
之前林蘭沒有見過碧如,不知道她長什么摸樣,但是能讓李大少爺如此放不下的人,應該還是有幾分姿的吧!可眼前這個人面蠟黃,雙眼無神,頭發凌亂,根本談不上姿二字。
也是,剛剛從鬼關了一遭的人,能好看到哪里去?
她算準了老巫婆會下黑手,卻沒想到老巫婆的手這么黑,不僅給碧如灌了下胎,流掉了孩子。還半夜三更的把昏不醒的人拉到亂葬崗活埋,要不是她一直派人跟蹤老巫婆,碧如當真就歸九幽了。
“你很笨。”林蘭如是說。
碧如眼中浮起一絲不甘,是夫人太狠。
“你本可以如愿的,可惜。你心太急切,挑錯了時機,大少爺與大少奶奶成親不到一年就納妾。于情于理都說不過去,丁家能不惱怒?李家又豈會因為一個丫頭得罪了丁家?”
“可我肚子里懷的是李家的骨血……”碧如撫著已經空了的腹部,眼角滑下一滴淚(128章節全文字)。
林蘭冷笑:“說的是呢!不過是個剛成形的胎兒。誰會在乎啊?你若是聰明些。躲在外面先把孩子生下來,再找個合適的機會,把孩子往李家二老面前一領,興許你的心愿就能達成了。”
碧如懊悔的掩面而泣,她本以為勝券在握,有孩子做籌碼,有大少爺的信誓旦旦,沒曾想。等到的是一碗下胎和一抔黃土。李家不但要她孩子的命,還要她的命。
“吃一塹長一智,以后學聰明點。太高估自己,低估敵人。很容易送命的。你就安心留在這里養病,先把身子養好了再說,我不會派人守著你,你若是不要命的去犯傻,我不會救你第二會。”林蘭淡淡說道。
碧如一雙淚眼,戒備的看著林蘭:“二少奶奶為什么要救我?”
林蘭總不能說,老巫婆的敵人就是她的盟友,她的心思是不會隨便對人吐的。
林蘭微微一笑:“我只是覺得你可憐。”說罷起身出了房間。
“吳嬸,這些每天按時煎熬,讓她服下。”林蘭吩咐道,吳嬸是錦繡的娘,她已經問大舅老爺把錦繡的爹娘討了來,鋪子里的裝修事宜暫時交給錦繡的爹,而看顧碧如這種事,交給別人也是不放心的,這顆棋子說不定能派上大用場。
“二少奶奶,當真不用再找個人看著她?吳嬸瞄了房一眼。
林蘭莞爾道:“她已經死過一回,若還不開竅,這種人留著也沒多大用處。”
離開農家小院,林蘭坐馬車回城,先去了大舅老爺送的鋪子,查看裝修情況和備貨事宜。
這間鋪子是她的私有財產,她可以隨意支配,本來林蘭還惦記著東直那十八間鋪面,想等鋪子租期一到就拿回來開鋪,但是聽了李明允的計劃,覺得他的方案更加可行,一來這種不顯山不水暗地侵蝕可以避免跟老巫婆李渣爹起正面沖突,你去問他們討要,就等于挖這兩只渣的心肝,他們豈能答應?到頭來只怕還落個不孝之名;二來,可以讓老巫婆放松戒備,更有利于計劃的實施(內容)。所以,東直那邊,林蘭就不去惦記了,專心這邊的鋪面,準備年后就將鋪開起來,雖然阿膠的籌備還需很長一段時間,但她手里已有好幾樣招牌,尤其是保寧丸,在喬云汐的推薦下,在京中貴族圈里已是小有名氣。
老吳見二少奶奶來了,忙放下手中的活計來匯報工作情況。
“木工已經完成了,明天油漆匠就進場,二少奶奶,您來瞧瞧,這柜是按您的圖紙做的,還配了移動梯子,老奴已經試過,很管用。”老吳笑呵呵的說。
林蘭瞧著這些木工活做的十分細致,滿意的點頭:“很好,辛苦你了。”
“二少奶奶看得起老奴,老奴自當盡心盡力。”
林蘭淺淺一笑,表忠心表誠心是嘴巴上的功夫,而她更看重的是實干,老吳原是葉氏的手下,忠誠方面是信得過的,現在要看的是他的能力。
“幾家材采辦商都聯系好了嗎?”林蘭邊往里,邊問。
老吳在前面搬開一些木架子踢開當道的木塊,方道:“大老爺介紹的那幾家供貨商都已經聯系好了,后日在溢香居商談,大老爺說,如果二少奶奶有需要就知會一聲,到時候他親自出馬或是讓大少爺去幫襯。”
林蘭思忖道:“還是算了,那些都是大舅老爺的朋友,相熟有時候反倒不好說話,還是咱們自己去談,價格我自己心里有數。”
老吳贊許道:“二少奶奶說的極是(128章節全文字)。”
“溢香居的包間都定好了么?”林蘭問。
“已經定下了,那好,到時候你出面去談。”林蘭云淡清風的說道。
老吳面有難:“二少奶奶……這一行,老奴還不是很了。”有道是隔行如隔山,他雖管過莊子,打理過綢緞鋪,但材這一行,從未介入過。
林蘭笑了笑:“你不必擔心,到時候我也會去的,你出面,看我眼行事即可。”
老吳聞言松了口氣:“那就沒什么問題了。”
德仁堂里。
德仁堂最年輕的坐堂大夫,也是京中年輕一代醫者中的佼佼者,德仁堂第十三代傳人華文柏正在寫方,一個伙計過來,附在他耳邊低語了幾句。
華文柏筆尖一頓,秀挺的眉微微蹙起,問:“看仔細了?”
“看仔細了,是位年輕的夫人沒錯,今兒個她去鋪子里……”伙計回道。
華文柏手一擺,示意他先別說迅速的寫好方子,交給病人,這才起身進后堂,伙計跟了進去。
“小的跟著馬車,看到馬車進了尚書……戶部尚書李。”
華文柏負者手,望著墻上那幅先祖采采的圖像出神。年輕的夫人……李……不消說就是那位幫靖伯侯夫人保住胎兒,并幫其接生的那位二少奶奶了。前日他路過百順街,看見一家鋪面正在修葺,就多瞄了一眼,發現里面做了一大面的柜,這個地段離德仁堂不遠,就相隔兩條街,看這鋪面的裝修,這間鋪的規模還不小,出于好奇他去幾個材供應商那里打聽了一下,確實已經有人跟他們聯系采辦材事宜,但具體是誰還不甚清楚。
所以,他讓伙計去那邊看著,看看東家到底是誰(內容)。德仁堂乃是百年老字號,在京中不說一枝獨秀也是行業翹楚,且不說德仁堂的阿膠聲名遠播,就華家已經連續三代為宮中御醫這點殊榮便是無人能及,所以,他并不怕生意受到威脅,這世上多一個救死扶傷之人是好事,他有的只是好奇。現在知道東家是李家二少奶奶,他的好奇心更甚,因為,父親就曾替靖伯侯夫人看過病,認為情況不容樂觀,胎兒能保住的可能很小,幾乎沒什么把握,他一直很相信父親的醫術,既然父親都這么說了,那就當真是沒有可能了,但是李家二少奶奶做到了,這是不是說明,她的醫術還在父親之上?而且,他聽聞李家二少奶奶手中有一味,名曰保寧丸,對于治療腹痛腹瀉、噎食噯酸、惡心嘔吐、腸胃不適等疾病有奇效。華文柏真的很想見見這位李家二少奶奶,跟她請教請教。
后天他們商談采辦事宜,這位二少奶奶會不會去呢?
林蘭回到李,只見孫先生帶著一位中年男子從里面出來,孫先生的態度十分恭敬,表情里帶著點討好的意味。
見到林蘭,孫先生禮貌的拱手行禮,道了聲:“二少奶奶。”
林蘭微微頷首,算是回禮,與他們錯身而過,感覺到那中年男子的目光跟了過來。
林蘭有些惱怒,這人好生無禮,哪有這樣盯著人家看的。
隱隱聽得孫先生說:“這事,我會再跟夫人說說,想來能成。”
那中年男子的語聲淡淡,透著一絲傲慢:“也就是看在你的面子上,我最多再等兩天,要知道這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有的是捧著銀子想加入的……”
孫先生討好道:“那是那是,我會盡力的。”
林蘭心中一凜,他們說的莫非就是命運說的那件事?()
第一溫馨提示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