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府嫡女170章 父子開會【二更】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古代>> 伯府嫡女 >>伯府嫡女最新章節列表 >> 170章 父子開會【二更】

170章 父子開會【二更】


更新時間:2013年01月23日  作者:卿莫言  分類: 古代言情 | 架空歷史 | 卿莫言 | 伯府嫡女 
170章父子開會二更

感謝美目盼兮yxq的平安符!

傍晚的時候,李行瑾就急吼吼的回來了。

原本李叔勤夫婦兩個行程不定,眾人都以為他們會在到家前先來個信,好讓大家準備好迎接,哪里知道他們不聲不響的就回來了,李行瑾直到快下學了才曉得。

慶鴻院里頓時好一番熱鬧,兄弟兩個玩耍了一會兒,一家人便集體去了樂福堂。

因著李叔勤一家子回來,老太爺一早就發了話,這頓團圓飯還是要吃的,大廚房里頭打晌午就開始忙碌,晚上整了一桌上好的席面,倒是賣足了力氣。

老太爺不是個遵循食不言寢不語的,飯桌上就開始詢問起了李叔勤北邊的事宜。

“你是說今年蠻人的動靜很不小?”李長青夾菜的手一頓,抬眼朝小兒子看過去。

“是,兒子那邊還好一點,畢竟是互市的地界,再往東一些,聽說有一個城鎮都被洗劫了,才氣的安王殿下發了火,狠狠的同蠻人打了一場。”李叔勤放下筷子嚴肅道。

一聽到這二人說起外頭的事情,其他人也都停下了說下,支棱起耳朵細細的聽著,生怕惹了老太爺的眼。

畢竟誰都知道,老太爺平時一般不發火,發起火來嚇死人吶。

飯桌上頓時就肅穆了起來,連勺子偶爾撞擊湯碗的聲音都聽不見了。

“打得好!”老太爺贊許的點了點頭,道:“我原先還以為安王是個軟糊性子。在北邊待了這好幾年卻只是同蠻人對峙,如今倒才真的有了些爺們樣。”

代璇低著頭不停扒飯,這老太爺說的,若是安王真的那么面。皇帝咋還把人派到北疆去了呢?皇帝又不是真的老糊涂了,如若不然,就是真的不想同蠻人大動干戈。

可是看皇帝以往的行事作風。那就不是個溫吞的,對蠻人那是能打就絕對不會折腰,就是泰元八年正趕上江南大旱,東南水患的時候,朝廷還和蠻人干了一場,這幾年風調雨順,說不定皇帝早就想著打蠻人一個狠的了。

“安王是個穩妥性子。前幾年都是忙著梳理邊務,大抵是如今終于騰出手來,從入秋開始,對蠻人的態度就有別于往年,越發的強硬了。”李叔勤似乎不太贊同李長青對于安王的評價。解釋了兩句。

代璇有些迷糊,她之前是有看過地理志的,李叔勤治下的代州屬于西北地界,和北疆不是一邊兒的,怎么聽老爹的口氣,似乎對這位安王,印象很是不錯啊。

李長青大約也聽出來了一點兒苗頭,看了小兒子一眼道:“我知道安王不是個軟骨頭,不然他也不配在軍中待了那么些年。只是看他行事……”

李長青話說到一半,見兒子媳婦孫子孫女的眼神都盯著自己,頓時就把花頭給截了去。

“吃完飯,老大老二和老三都到我書房去。”李長青終于意識到在飯桌上說這些不合適了。

雖然李長青的話未說完,但是飯桌上卻反應各不同。大老爺和二老爺都是略帶幾分詫異的應了,低頭開始吃飯。而李行瑞則是若有所思的只盯著眼前那盤菜,李行琛和李行璋則是默不作聲的對視了一眼。

云氏沒有吭聲,只是抬手給代璇夾了些菜,而大太太和二太太似乎都沒怎么關注,幾個姑娘就更不用說了。

代璇忍不住將人看了一個遍,回神才發現老太爺竟是盯著自己看了一眼。

飯后李叔勤三兄弟便跟著老太爺去了書房,代璇則是一手牽著李行瑜一手挎著云氏的胳膊跟著一起到了慶鴻院。

“坐。”李長青看了眼并排坐的三個兒子,心里頓時就有些不太爽快,他以為有了三個兒子,將來至少也能有一個出息的來繼承他,哪里知道老大老二文不成武不就,只能一天一天混日子,老三就更好,直接走了文官這條道,別說繼承他了,連功夫都稀松!

只是如今抱怨也沒什么用了,他都這么老了,指望再生一個兒子,還不如指望孫子。好歹幾個孫子里頭,還有個喜愛習武根骨又不錯的,只是沒有想到竟然是老三家的娃。

偏偏老三又是個文官,這文武向來不是一路,這將來可怎么弄。

李長青想到這里,對三兒子頓時又有些不滿起來。你說你當文官也就罷了,怎么還跟安王扯上了?

“老三你那代州,竟然還跟安王有聯系?”老太爺有些不高興。

如今皇帝年事已高,雖然身子骨看起來還硬朗,可誰知道哪一天就能不行了,皇子們私底下爭斗的格局已經漸漸成型,一旦摻和進去,就再也脫身不得了。

他李長青當年能從一個沒落軍戶子弟爬到如今的位置,靠的就是一個忠心,無論何時,他都是一個堅定的皇帝黨,如今皇子們的爭斗還未到激化的程度,此刻他是絕對不能表現出傾向的,也絕對不能讓兒子拖了后腿。

李叔勤點了點頭道:“倒不是兒子去巴結安王,只是代州乃北方唯一的互市,安王曾經來過幾回,兒子同安王也只是認識,并未深交。”

“但是你對他觀感不錯?”李長青道。

李叔勤還未答話,就聽大老爺李伯忠道:“三弟可是看走了眼吧,安王哪里有惠王好?”

惠王是皇帝的三兒子,年齡同安王差不太多,只是他不曾從過軍,反而從小喜文,文章做的花團錦簇,在文人中頗能吃得開,據說為人平和謙遜,倒是比安王名聲更響亮一些。

李叔勤聞言一怔,倒是李長青突然眼神一厲,盯著大兒子道:“你說什么?”

李伯忠一時有些不自在道:“父親,兒子是說惠王,他的名聲比安王大多了,又禮賢下士,對文武都是一視同仁,這不是比安王好么?”

當年太祖皇帝馬上得天下,可是治天下就不止需要武功,還需要文治,雖然如今的大宋并沒有重文輕武貶低武官的地位,但是文官多半都瞧不起武官的粗魯不文倒是真的。

這就是為何文武官員不是一路的原因,道不同不相為謀。

再者,武官得爵相對容易,而勛貴人家又多出武官,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一個圈子,成為一個集團,所謂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倒是成了文人的眼中釘。

因而這樣看,惠王這位在士人中也有相當地位的皇子能夠做到一視同仁,確實是不容易。

李長青冷冷哼了一聲,呵斥道:“你活了這么多年,都活到狗身上去了!惠王比安王好?你光看見了他的表面謙遜,可知道他背地里又是怎么看武人的?”

“你也別得意,我沒說安王就比惠王好,”李長青看見李叔勤低下了頭,又哼了一聲沖著小兒子數落道:“安王本身是沒什么錯,當今皇后沒有兒子,論嫡都挨不上,論長,卻是安王最大,但是他想要那把椅子,還差得遠呢。”

李叔勤訕訕笑了一下,才小聲辯解道:“兒子只是看安王對百姓還不錯,才……”

老太爺眼睛一瞪:“安王這個人或許不錯,可是他的世子卻實在是不成!你給我老老實實的,別去攙和!”

見李叔勤連忙點頭應下,才嘆了一口氣道:“你們兄弟幾個,個個都有自己的主意,別的我不管,但是這事兒上,都給我把皮繃緊了!老三在外頭我沒法盯著你,但是老大和老二,你們都記好了,往后少去跟那些人吃酒說渾話!”

見三個兒子都老老實實聽訓,李長青才正色道:“皇子爭儲是常事,想來當年皇上也走過這一遭,如今遲遲不立太子,就是想看看皇子們到底是個什么樣子,如今還不能看的分明,你們若是一頭進去了,可就要害了一家人!”

“另外,咱們家的姑娘年紀都不小了,回去跟你們媳婦都說說,趕緊定了人家去。”李長青說著,突然話題卻是拐到孫女們的婚事上去了。

三個兒子雖然嘴里應著,卻是俱都露出不解之色,李長青猶豫了一下,才道:“你們別忘了,如今世子們也都到了娶親的年齡,拖不得!”

揮手攆走了大兒子和二兒子,李長青單獨留下了李叔勤,半晌才道:“老三啊,你舍得姑娘嫁到皇家去當媳婦嗎?”

李叔勤心中一緊,這是什么意思?是個王爺家的世子看中了代璇?

父親方才說過了安王世子是不成的,而惠王世子卻是個色中惡鬼,這兩個都不會是女兒的良人,至于醇王世子,聽說倒是個好的,可惜已經定了世子妃,女兒那是萬萬不能屈居于人下的!

“父親,諸王世子好似都不是好的人選……”李叔勤疼女兒,怎么舍得把姑娘往火坑里推,便是皇家又能如何?一天三頓飯晚上一張床,該享受的富貴也就那樣,反而還要承擔各種各樣的壓力和風險。

更何況,便是女兒當了世子妃,那后院里頭也還有名正言順的側妃和侍妾,后宅女人爭斗的手段那樣厲害,女兒哪里能吃得住?。(本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上一章  |  伯府嫡女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