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英和書墨成了親,感覺沒什么大的變化,頭發挽了起梳了婦人婦式,衣裳樣子也變了,除了這些以外,她還和過去一樣,說話嗓門挺大,做事風風火火的。
嗯,還一個區別就是她嫁了人,和府里其他成了家的下人一樣挪到府后頭那里去住了。那里一片住的都是府里頭的人,倒是正好和錢嫂子做了個鄰居。小兩口和府里另一對管事夫婦做了鄰居,住在一個院兒里,五間房,那一家占了三間,他們兩人占了兩間。小英勤快,手腳麻利,把屋子收拾得干干凈凈,書墨一身上下也拾掇的利落齊整。書墨成了親以后,變化是明顯的,一是穿戴講究整齊了,二是臉上總帶著笑,看起來傻呵呵的,臉兒好象還有點兒發福。朱慕賢笑著問他:“娶了媳婦就這么好?”
“好!好著哪。”書墨跟自家主子是沒什么客氣的,一邊拎起裝文書的紅竹篋箱,一邊笑呵呵的答。
朱慕賢好笑地問:“那你說說,是哪兒好?”
“娶媳婦的好處多著哪,少爺您還不知道?”
朱慕賢一笑。
這各人媳婦的好,各人自己知道。
而且有許多好處,是只能自己知道,不能同別人去分享的。
天氣不冷,朱慕賢就騎著馬去翰林院。到了街口,看見一位有年紀的同僚過來了,朱慕賢連忙甩蹬下馬,上前招呼。
書墨心說這也就是自家公子,待人從來都這么周到客氣。這種鉆了一輩子書堆的酸老頭兒,兩袖清風,連轎行車馬行的腳力錢都出不起,天天只能走著來回。換著別人,有公子這樣的家世,這樣的才學,這樣的前程,哪會對這樣的人這么客氣。這些人一輩子都鉆營不出頭只等混個告老。
那人也笑呵呵的回了個招呼,兩人一塊兒朝大門那兒走。
這會兒又林正準備出門,郡主下了貼子請她,因為只單請她一個,大太太自然不能厚著臉皮跟著去。不過她跟兒媳婦說話時,話里話外那意思都是朱家對楊重光有恩,他們夫妻應該敬著長輩才是。
對于大太太的這份兒虛榮,又林并不特別反感。人總有點癖好,有弱點,大太太的弱點就是好面子希望別人捧著她。
又林耐心地跟大太太把話掰開了說。朱家對楊重光有恩這是事實,可是郡主盡管嫁進了楊家,依舊是郡主,那身份排場不是吹出來的。大太太見了她,論長幼,郡主是晚輩。可是論身份,郡主是皇室宗親,大太太能受郡主的禮嗎?是不是還得倒過來給郡主行禮?不管是受她的禮還是給她行禮,都不合適,不如不見。倒不如小輩們來往倒自在些。
大太太被兒媳婦一點才明白過來,還真是這么回事。她既不能受郡主的禮,也不愿意給郡主見禮這見面的確很尷尬。再加上小兒媳婦說得很宛轉,意思是,郡主也隔三差五的打發人送東西來,大太太這份兒從來都是很豐厚的,這也足以體現心意了。比起二房,比起其他人,大太太這都是獨一份。
大太太心里舒坦了不少,點頭放行讓又林去了還叮囑:“郡主雖然年紀小,身份畢竟在那兒擺著你說話一定要當心些,不該說的可不要亂說。”
又林點頭應道:“母親說的是我一定留意著。”
大太太看小兒媳婦恭恭敬敬,這才心滿意足。轉過頭來又發愁孫子的病。
良哥兒又高燒了一夜,天明時才剛退燒,丁大點兒的孩子,整天喝這些藥湯補湯的,正經飯食一點兒都吃不下——這當然的,就算是個大人,一碗接一碗的灌藥,那肚里也肯定沒地方存飯食了。可不吃藥,這病又好不了,大太太實在犯愁,剛才打發人過去看了一趟,說良哥兒吃了藥又睡著了,瞅著小臉兒上好不容易養出一點肉又迅速的癟下去,真讓人心疼。
幸好良哥兒很壯健,活蹦亂跳的,大太太有了年紀,手臂也沒力氣,昨天又林帶了原哥兒去大太太那里請安,大太太想抱抱孫子,竟然都沒抱起來。
誰不喜歡那聰明伶俐又健康的孩子?更不要說原哥兒生得又可愛,兩只眼睛烏溜溜的,瞅著人的時候真能把人的都看化了。
大太太一直覺得自己不偏心,她當然看重長孫。但其實人的心總會有些偏向,一點一點的,可能連自己都沒察覺的時候,就已經有所偏重了。人來客往的,都夸贊原哥兒生得好,又機靈,將來指定是個有前程的。大太太聽了當然歡喜。可人家怎么夸良哥兒呢?鐘氏都不肯讓他隨便,整天不是這病就是那病,讓人想夸也無從夸起。
象以前,大太太有什么好東西都先想著良哥,再然后,想著兩個孫子一人一半。現在么,她自己都沒發現,她頭一個總想著,這東西原哥兒喜歡不喜歡吃?喜歡不喜歡玩?連帶著對生了孫子的兒媳婦臉色也好看多了。
大兒媳婦自從管上家務,對婆婆就有些陽奉陰違了,時日一久,大太太自然會察覺。連請安都漸漸敷衍起來,其他的事情就更不用說了。雖然這幾個月事兒趕事兒,府里兩個姑娘出嫁,一位爺娶親,又趕著錦珠的事兒,還有別的大小事情加一起,可是誰家當媳婦的不都是這么忙?也不見得就非得忙得連禮節都疏忽了吧?
大太太覺得,大兒媳婦是該敲打敲打了,不然時日長了,哪還會把婆婆放在眼里?
大老爺昨天又來了一回,還是提的朱明澤的親事,大太太一推二六五給搪塞過去。
要是有可能,她真想立時三刻就把庶子給打發出門去,給他間屋住,餓不死他就行,省得成天在眼前晃著煩心,還惹得大老爺一直跟她這兒磨牙。可是這也只是想想,老爺子老太太還在,大太太可沒有這個權利。
想一想這日子過得真是憋屈。都抱上孫子的人了,上頭還婆婆壓著。一堆姨娘通房庶子庶女,兒媳婦又不那么順心,孫子到現在也只兩個。
范媽媽病了一場,也清減了不少,更顯老態。大太太看著這個從小相伴心腹,不由得想起來,范媽媽也只比自己大一歲半而已,歲月畢竟不饒人啊。
朱慕賢傍晚回家時,還特意繞道去了一家賣點心的老鋪,各樣新鮮點心都稱了兩斤。他時常來這兒,點心鋪子的伙計都認得他了,十分殷勤的招呼,請他坐等著,點心稱完包好,還額外多送了一斤用了新方子的桂花糕,說是請府上親眷嘗嘗鮮,順便也給挑挑毛病,看這口味兒是甜了還是淡了,桂花與蜜糖配的是不是合適。
朱慕賢是不大吃甜的,這些東西是買回去給家里人的。因為人多,所以買得也多。上上下下哪兒都不能漏了,連三太太那里都沒落下。
桃緣居的丫鬟把點心送過去時,朱博南正好剛從書房回來。他現在正在長個頭兒,半年里拔高了一截,后頭跟著的小廝比他生生矮了一頭,拎著書包一溜小跑才跟得上。
兩撥人在院門口遇上,茯苓連忙見禮:“六少爺好。”
朱博南十分客氣:“茯苓姐姐怎么來了?”
茯苓笑著說:“我們爺剛才回來時買了些點心,想著三太太和六少爺喜歡吃芋頭酥和茶餅,特意打發我送來,都是才出籠的,還溫著呢。”
朱博南忙說:“有勞姐姐跑這一趟,回去替我和四哥四嫂說費心。”
“不過一點兒小東西,六少爺不用這么客氣。”
既然點心送到了,倒不用再進院子一趟。茯苓也不大想進去再和三太太回話。三太太這人孤僻古怪,不大好打交道。倒是六少爺人還不錯,跟桃緣居的關系也好。自家爺常惦記著這個弟弟,不但捎帶什么東西不忘了他,有空還替他看功課批文章。
兄弟和睦自然是好的,就是怕將來六少爺要娶個六少奶奶,就不知道如何了。兄弟關系有時候常常是讓媳婦給挑唆壞的,比如大奶奶,那就不是個省油的燈。瞧人家二房,二奶奶和三奶奶時常說笑,一團和氣,里外齊心,日子才能過得好嘛。
楊重光成了親,雖然這主人姓楊,可是遠近的人都管這兒叫郡主府。又林這邊下車,早有管事媽媽殷勤的出來迎候。這倒不是玉林擺譜不出來接她,一來又林覺得這接不接的不過是個虛禮沒有必要。再說,以玉林現在的身份,她也不適宜出來,落在別人眼里又是場是
兩姐妹見了面,拉著手有說不完的話。聽說李光沛已經回于江去了,玉林顯得有些悵然失落,到底還是沒能見上一面。不過接著她又高興起來,又林給她帶了自家腌的小菜,這個最得玉林的心。
“到了京城以后,別的都還好,就是吃不慣。”玉林小聲抱怨:“我特別饞咱們家以前腌的菜心和小魚,想得都直流口水,府里的廚子怎么都做不出這個味兒來。”
兒子在幼兒園被小女生欺負都不會還手,太讓人憂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