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事第二百二十七章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衛風>> 家事 >>家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二十七章

第二百二十七章


更新時間:2013年03月10日  作者:衛風  分類: 古代言情 | 架空歷史 | 衛風 | 家事 
隔了一天,果然于佩蕓又上門了,還給大太太帶了禮物——她以前為人處世可沒有這么周到,從來都只有別人給她東西的,她可從來沒想著要給別人點兒什么東西。[]

可見人要長進,就不能過得太順心。過得太舒服的人,總不太能替別人著想的。于佩蕓要是不吃苦頭,也學不了乖。

于佩蕓帶的禮物是親手抄的佛經和鞋。佛經是要給老太太的,鞋子當然是做給大太太的。她一慣嬌養,以前想得她的針線可不容易。大太太一看這鞋的做工,就知道下的功夫少不了,添香再替于佩蕓表白幾句說她的手為了做鞋扎了不知多少下,大太太心又更軟了兩分。

上回她來,大太太也沒問她近況。現在看她穿的戴的,包括容色神情都與從前大不相同,終于有心思問問她的事情。

于佩蕓終于逮著了訴苦的機會,還沒開口說話,眼圈已經紅了。

這回不是裝的,是真委屈。

她以前覺得朱家注定翻不了身了,聽父親和繼母說的那些話,一心覺得要是嫁了朱家,以后肯定會受牽累,到時候犯官罪婦,只怕命都保不住,更不要說下半輩子能享榮華富貴了。可是離了朱府,嫁了劉家,接著又喪夫——這一連串的事兒終于讓她明白過來,這世上要說有誰真心對她好為她著想,那還是姨母和表哥。雖然她姓于,可于家沒有一個人巴望著她好。她嫁了劉家,可劉家人只想讓她給那癆病鬼殉了才好。要不就給他守一輩子的活寡,那跟立時死了也沒什么兩樣。

她好后悔,當時是她想岔了。朱老爺子沒被問罪,卻還能再起復。朱慕賢也沒象繼母說的那樣一輩子出不了頭。他現在已經入了翰林了。

要是她沒上繼母的當,沒聽他們的擺布改了主意,現在的四少奶奶應該是她才對!

于佩蕓說得斷斷續續的。添香時不時跟著幫腔幾句。大太太聽著于夫人說朱家遲早抄家問罪,真是氣不打一處來。(就到)人總是這樣,一有了共同痛恨的對象,就會覺得對方更加親近起來。

說到劉家少爺連拜堂洞房都是服了猛藥催迫,成親第二天就病得再也起不來床,大太太也難免罵劉家人黑心肝,兒子都病成了這樣還要害人家閨女。

聽到于佩蕓想回娘家。繼母都根本不讓她進門,只能賃屋暫住,大太太實在有些心疼。這個外甥女兒她從小看顧到大,什么時候讓她吃過這樣的苦頭。一應衣食住行,都是挑最好的給她。朱家的幾個庶女比她的待遇那可差得遠了,好象于佩蕓才是朱家的正經姑娘,她們才都不作數的。

于佩蕓看大太太終于松動了,心里暗喜。

姨母這兒只要一說通,那就好辦了。添香也幫著她說話,說她們現在住的那屋子多窄,冬天的時候冷得屋里的茶都上凍結冰,這等到了夏天肯定熱得象蒸籠。

大太太明白外甥女兒的意思,她正要順口說出讓她干脆住到家里來。范媽媽在旁邊咳嗽了一聲,借著給大太太端茶的功夫使了個眼色。大太太素來信重她,雖然不知道范媽媽這會兒為什么攔她話,也就沒有再提起這話。到中午于佩蕓留下來陪大太太用飯。又林還不能隨意走動,這會兒就沒過來,鐘氏倒過來了。借著服侍大太太用飯的功夫回了兩件事兒。

于佩蕓原是坐著陪大太太吃飯的,看鐘氏進來,就站起來了。

大太太招呼她:“坐你的,你嫂子又不是外人。”

于佩蕓低頭一笑:“嫂子操持家務辛苦了,今天這魚鮮得很,不如添雙筷子,嫂子也就在這兒吃吧。”

鐘氏當然推辭——朱家這樣的大戶人家,哪有兒媳婦和婆婆坐一桌吃飯的理兒?

可是出了正房,鐘氏走著走著,步子就慢下來了。

周嫂子扶著鐘氏:“大奶奶?”

她以為鐘氏是不是忘了什么事兒了。[就到]

“真是士別三日,刮目相看啊。”

鐘氏繼續往前走。

以前于佩蕓那個性子啊,何嘗把鐘氏放在眼里過?象今天這樣客氣的場面話,也不是她說得出來的。到底栽過跟頭,懂得人情世故了。

“你看,她打的什么主意?”

周嫂子不屑地笑了:“瞧奶奶說的,這是考我呢?只要不是瞎子都看得出來她打的什么主意。”

“她想的挺好,可惜啊,就是老太太那關也過不了。”

周嫂子輕聲說:“聽說劉家那頭兒不肯松口,她現在到底算是哪家的人還不一定呢。”

鐘氏抿了下嘴,沒作聲。

對這種打別人丈夫主意的女人,鐘氏當然是厭惡的,更不用說于佩蕓以前做人多么讓人討厭。

可是于佩蕓打的并不是自己丈夫的主意。

鐘氏還是挺想看看弟媳婦李氏的熱鬧。一個商家女,有今天這樣的日子,她夠有福的了。憑什么她都有孕了還牢牢霸著丈夫?自己陪嫁來的人都容不下,婆婆要賞人她也能挑唆著老太太和丈夫給頂了。

這回可好了吧?沒那些丫頭,可來了個更麻煩的人物。這于表姑娘要是真再住進了朱家,可夠李氏頭疼的。要萬一表姑娘真能當了四弟的二房,那這以后的日子就好看了。

等于佩蕓走了,大太太問范媽媽的話。

范媽媽是大太太的心腹,主仆幾十年了,大太太倒真沒懷疑她會向著旁人。范媽媽雖然時常替又林說話報信兒,可是她也沒有做過什么傷害大太太的事情。

“太太,您剛才是想讓表姑娘暫時住到咱們府里來嗎?”

“嗯。”大太太看看她:“不妥嗎?”

“是不大妥。表姑娘和劉家那邊兒的事,還沒撕擄清楚呢。您自然是把表姑娘當自個兒閨女看待,可是表姑娘現在挽的那也是已嫁婦人的發式,身份和過去不一樣了。要是她真住進了咱們府里,那旁人會怎么說呢?”

大太太被她這么一說,果然思量起來:“依你看,會怎么說?”

“外頭的人都是興災樂禍的多。他們不說太太您留表姑娘住下是憐惜她孤苦可憐,而會把這事兒想得很不堪,只怕什么樣沒天理的話都說得出來。到時候,您一片好心,可要是妨礙了老爺,還有少爺們的名聲,又讓御史盯上咱們家,說咱們誘拐人家的寡媳……”

大太太悚然而驚。

丈夫的名聲她才不在乎,可兒子們不一樣。

閑言碎語別看是小事,可是真積少成多,越傳越離譜,那就說不好了。京城的人對這種消息最感興趣,丈夫又是個在女色上頭葷素不忌的。真出了什么閑話,那還不頂風臭十里啊。

范媽媽察顏觀色,能判斷出來大太太已經打消這個念頭了。

不過這也不能完全放心,大太太耳根軟,表姑娘有心討好,沒了這次還有下次呢。

大太太要打發人去看看小孫兒的情形,范媽媽順勢討了這個差事,去把這事兒知會又林去。

這消息得送得及時才有用處,過了期的消息比爛菜葉還賤呢,沒人稀罕。再說,四奶奶為人和氣,出手大方,比那個尖酸刻薄又一無所有的于表姑娘不知好了多少倍。

如果有權選擇,誰不愿意伺候四少奶奶這樣的主子?

本來桃緣居里氣氛十分輕快,也十分熱鬧。新挑的小丫頭和媳婦子都過來了,正忙著收拾住處。傻妞傻乎乎的,倒是人緣很好,人人都挺喜歡她,她可沒少鬧笑話。她力氣大,新衣裳送來了,顏色都差不多,她拿了最上頭一件就往身上套了試,結果那衣裳是茯苓的不是她的,瘦得多,一使勁兒,腰上嘶拉一聲裂了道口子。

傻妞知道又闖了禍,不過茯苓也不生氣。傻妞一迭聲的賠罪,還說爛的這件兒留著自己穿,好的那件兒賠給茯苓。翠玉笑得腰都直不起來,指著她說:“你那衣裳套她身上跟口袋一樣。她的衣裳這么瘦,你也穿不了啊。白芷針線最好,回來讓她給補一補吧。”

茯苓也笑著說沒礙的,傻妞摸摸頭,憨憨地說:“那明天我給你打洗臉水洗腳水吧……你別生我的氣。”

翠玉摟著她的脖子說:“那你不能只討好茯苓一個啊,我們的水你也給打了吧?”

小英端了針線籃子過來:“別說啦,過來一個幫我抻著線。”

正說著話,范媽媽來了,翠玉趕緊放下線過去招呼,又領著范媽媽進了屋。

范媽媽是借著送東西、看小少爺的由頭兒來的,當然不能久待,說清楚了話又匆匆走了。

又林哄著孩子,過了會兒抬起頭來:“表姑娘倒是長進了。”

胡媽媽把洗干凈晾好的尿布疊放好,以備用的時候方便拿取:“奶奶不用擔心她,朱家是有規矩的人家,表姑娘那點兒想頭也就能糊弄糊弄太太。”

又林沒再說這事,倒問:“聽說四姑娘要定親了?”

“聽說二太太是看好人家了,可是三姑娘還沒定呢,四姑娘總不好先越過去……我看,總得先把三姑娘打發了。”

“三姑娘的腿怎么樣了?”

“也好得差不多了——她自己膽兒小,郎中說了可以下地走動走動了,她還是整天賴床上,攆雞罵狗的,沒個人待見她。”


上一章  |  家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