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極品閑人第四十四章 利奧三世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爽文>> 大唐極品閑人 >>大唐極品閑人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十四章 利奧三世

第四十四章 利奧三世


更新時間:2013年08月04日  作者:刺刀特種兵  分類: 爽文后宮穿越 | 刺刀特種兵 | 大唐極品閑人 
刺刀特種兵

君士坦丁堡,皇宮之中。

這座皇宮還是當初君士坦丁大帝定都于此的時候營建的,到如今已經了數百年的歷史,這數百年的里,數個王朝在此興起,也在此灰飛煙滅,當初希拉克略驅逐波斯人,成為拜占庭皇帝的時候,大概他都不會想到,有朝一日,他的子孫也會被人取代。

利奧三世,當初不過是個破落的小貴族,年少之時,甚至要靠著給人放羊,才能勉強維持生機,但是毫無疑問,他是個出色投機者。

當初查士丁尼二世被人施以割鼻之刑,放逐之后,任何人都覺得查士丁尼二世已經沒希望了,可唯獨利奧三世看出了三世還有翻盤的希望,便將多年以來積蓄的財富幾千只羊全部奉獻了出來,充作軍需。

后來查士丁尼二世果然成功復位,作為打工之臣,利奧三世也被委以重任,當然最開始的時候,在拜占庭帝國的內部,幾乎沒有人看得起這個沒落小貴族出身的人,但是很快,利奧三世就讓所有人都大吃一驚,憑借著拼湊起來的一支隊伍,他居然擋住了阿拉伯帝國大軍的進攻。

一鳴驚人之后,利奧三世越來越受到查士丁尼二世的重用,他成為了一個軍團的主帥,并且由此開始了他波瀾壯闊的一生。

先是平定了菲利皮庫斯的叛亂,緊跟著又借助阿拉伯人的力量,成功占據了君士坦丁堡,篡位成功,而后又反戈一擊,將葉齊德殺得大敗而回。

從一個沒落的小貴族,一步一步走到拜占庭皇帝的寶座上,這種經歷堪稱傳奇,簡直比得上華夏戰國年間的呂不韋買國。

一個把王權玩弄于股掌之間的政治商人,呂不韋堪稱是中國歷史上“釣奇”成功第一人。

司馬遷在《呂不韋列傳》這一篇,給后人記錄了一部曠古傳奇,揭示了一個帝王最荒唐無恥的故事,交代出一件中國歷史上,最具諷刺性的帝王家血脈中斷奇案。說它是歷史,毋寧說它是傳奇。

這件奇案就發生在呂不韋身上。

秦昭王四十年,秦太子死了。兩年以后,秦昭王又把的次子安國君,名叫柱的立為太子。安國君有二十幾個,有一個最寵愛的妻子,就是楚國貴族出身的華陽。

此時,秦趙交惡,秦國就派安國君的一個名叫異人的去趙國充當人質。因為秦趙時常交兵,異人在趙國很不受待見,處境很困窘,這是事件的大背景。

有一天,濮陽商人呂不韋去趙都城邯鄲做買賣,路上遇到秦異人,馬上就商機,對這個窮酸的秦國產生了興趣,暗自說此奇貨可居。”

呂不韋跑回家去跟他父親商量,問道耕田之利幾倍?”

父答十倍。”

呂不韋又問珠玉之贏幾倍?”

父答百倍。”

呂不韋接著又問立主定國之贏幾倍?”

父答無數。”

呂不韋便道今力田疾作。辛辛苦苦,不能得到暖衣飽食;今定國立君,澤可遺后世,子孫后代都享富貴,我愿意去干!”

這段父子對話和呂不韋的決策經過,可見《戰國策》,司馬遷《史記》略而未寫,而是另寫了一段也極有情趣的呂不韋和秦異人的對話。

呂不韋前去拜訪秦異人,對他說我能大子之門。”

異人笑道你先把自家的門光大.榮耀以后,再說光大我家的門吧。”

呂不韋說你不啊,我家的門光大.榮耀要依賴你家的門光大.榮耀。”

異人聽出他話里有話,就把他引入客廳,跟他深入交談。

呂不韋說秦王老了,安國君現在是太子。我聽說,安國君最寵愛的妻子是華陽,而華陽無子,可是能夠立嫡嗣的只有華陽。現在你們弟兄二十幾個,你又處在中間,前邊幾個哥哥,后邊幾個,不可能得到寵愛,況且還作為人質在國外。有一天秦王死了,安國君繼位,二十幾個爭立太子,你肯定輪不上。”

異人說是這個情況,可是辦呢?”

呂不韋說你現在很窮困,客居在這里,沒有辦法結交更多的。我雖然也很窮,愿意拿出千金來為您去秦國游說,爭取叫安國君和華陽立您為嗣子。”

異人大喜,趴在地上就磕頭,說要是能像你說的那樣,我愿意跟你共享秦國,平分天下。”

計劃就這樣定下來。

下邊走第二步,呂不韋拿出五百金給異人,叫他在趙國廣交,結納豪俊,制造影響。他拿著五百金去咸陽活動,先求見華陽的,并請她轉交給華陽很多奇物珍寶,趁機說了異人在趙國的很多好話,說異人很是親愛華陽,把當成了的天,日夜啼泣思念安國君和華陽。

華陽原本就沒見識,再加上多年無子,聞之頓時大喜。

呂不韋就進一步游說,道我聽說憑美貌姿色侍候人主的,一旦老了,不漂亮了,就肯定要失寵。現在侍候太子,太子很寵愛,可是沒有的,不在這時候從諸子中選一個賢德孝順的立為嫡子,在時則尊貴,一旦百歲之后,別的繼位,終會失去權勢,這只是一句話就可以得到萬世之利的事情啊。現在不說,等到將來說,還能得到嗎?”無錯不跳字。

華陽被他說動了,就趁機跟安國君說要收異人為嫡子,安國君答應了。

于是,華陽就刻玉璽,收異人為嫡嗣,還給了他很多錢物,說吾楚人也而子字之”。

這樣,異人就改名為子楚,身價一下子提高了,名譽盛于諸侯。

說動了華陽,這僅是開始。當時,秦君還是秦昭襄王。異人若能回國,非他點頭不可。可是,因澠池會盟時,秦昭襄王被藺相如戲弄了一番,心中懷恨趙國,因此,根本不把異人回國當作一回事。

辦呢?呂不韋又費心思了。

后來,他得知王后的弟弟楊泉君也在咸陽。他想通過楊泉君去說服王后,再通過王后去說服昭襄王。于是,他用重金買通道路見到了楊泉君。

呂不韋對楊泉君說你居高官,享厚祿。可你這高官、厚祿和富貴能長久嗎?自然,眼下有王后和大王保護你。可是,大王與王后年事已高,一旦山崩,太子嗣位,太子會繼續保護你嗎?太子安國君與華陽無子。你為何不把今日留在趙國的王孫異人,設法引渡回國,讓他去作安國君與華陽的適子?果真那樣做了,安國君與華陽會對你感激不盡的。那樣,你的高官、厚祿和富貴,不就又有人保護了嗎?”無錯不跳字。

呂不韋之計,正中楊泉君心意。當日,他便去找王后,把呂不韋的話說了一遍。王后去見昭襄王,她又把楊泉君的話說了一遍。

終于,秦昭襄王表示愿接異人回國,呂不韋這才收拾了一下行裝,回邯鄲去了。

呂不韋費了很多的錢財與精力,看來,異人歸國之期就要來到了。可就在這時候,呂不韋卻遲疑起來。他大動腦,思謀個不停。

他想異人回國,日后繼位為王,對來說,最大不過是從一位秦王身上得利。如何能長久呢?將來異人山崩或者退位,又如何能從下一代秦王身上得利呢?”

第二步完滿完成,呂不韋緊接著又馬不停蹄的開始了他的第三步計劃。

他在邯鄲物色到一位姿容絕美又善于歌舞的美姬,與其同居,并叫她懷孕,有了的孩子。完成這件事后,呂不韋就去邀請子楚來家里作客。酒席宴上,特意叫美姬獻舞。趙姬會意,媚眼傳情,恣意誘惑,盡展嫵媚。子楚愛不自勝,起身向呂不韋敬酒,請求此女。

呂不韋佯怒,后轉念說我為子已經破家,現在你又索要我喜歡的,那就一并送給你吧。”

子楚大喜,帶回行館。趙姬“自匿有身”,瞞過子楚,至期,誕下一子,起名趙政。子楚就立趙姬為。

如果說前兩步計劃是為子楚改變身份所設,那么這第三部計劃,則是呂不韋為擁有秦天下而設的,三步計劃各有奇效,都順利成功。現在,趙姬所生的趙政已經事實上終結了秦王血脈。

昭襄王五十年,秦兵重圍邯鄲,呂不韋領著化了妝的異人,雜在百姓之中,混出邯鄲,回到了咸陽。

異人回到咸陽之后,由于呂不韋的“周旋”在前,他自然得到了華陽,安國君乃至秦昭襄王的寵愛。

秦昭王五十六年,昭襄王病死了,太子安國君繼位,是為孝文王。華陽為王后,子楚為太子,趙國那時剛剛經歷了長平之戰大敗,不敢得罪秦國,趕緊送子楚及政歸秦。

僅一年,孝文王死,太子子楚立,這就是莊襄王。莊襄王元年,以呂不韋為丞相,封為文信侯,食河南雒陽十萬戶。

三年以后,莊襄王死,十三歲太子政即位,尊呂不韋為相國,號稱仲父,其富可敵國,僅家童就有萬人之眾,無論其他。

至此,呂不韋這宗買賣算完全成功。他的政執掌了秦國政權,他為國相,趙姬為太后,一家三口擁有秦天下。所隱晦于人的,乃是趙政的真實身份不敢泄露罷了。

一個商人,在秦異人為人質困窘于趙國的時候,抓住戰機,大膽破家投資,利用華陽無子這個空子,施展陰謀手段,先為異人博得嫡子身份,再買來美姬,令其懷孕,利用異人好色,轉讓出售,只幾年功夫,便政權到手。

未費一兵一卒,兵不血刃,只一千金的本錢,一個就買得一個天下,這筆生意,當是世界史上最盈利的一宗買賣了!

把秦異人,秦華陽,太子安國君,不動聲色玩弄于股掌之間,而大獲紅利,一千金賺得一個國家,呂不韋當是古今中外第一大奸商政治家!

當然,秦莊襄王死后,趙姬耐不了寂寞,利用秦王政年少,公然與呂不韋通奸,重述舊好。后來,秦王政漸漸長大,諳悉人事,呂不韋怕事情敗露,雞飛蛋打,招來殺身之禍,就私下為趙姬物色了一個陽.物特別大的社會混混,名叫繆毐。

趙姬淫.蕩成性,得到繆毐,如魚得水,淫亂后宮,暗里生下兩個。后來事情敗露,嫪毐被殺,呂不韋也受到株連,飲鴆而死,這是后話了。

呂不韋的結局雖然不甚好,但是一個普通的商人呂不韋,只用一千金,和一個,就將天下第一大國玩弄于鼓掌之中,中斷了諸侯國秦七八百年的香火,自趙政之后,嬴姓秦國,不復再姓嬴矣,而改姓呂,這個不爭的事實,不是對于王權的一個有力的嘲笑嗎?

利奧三世和呂不韋很像,他們都擁有著遠超常人的政治眼光,善于投資,讓的利益最大化。

區別只在于,呂不韋最后不得善終,而利奧三世卻登上了皇帝的寶座。可以說利奧三世是拜占庭帝國百余年來,最為成功的皇帝,他在位期間驅逐了阿拉伯帝國的進攻,穩固了帝國東方的疆域,就算是希拉克略也不能與之相比。

但是利奧三世接下來的一系列動作,實在是太急躁了,雖然通過“廢除圣像”運動,收回修道院土地,籠絡了一大批貴族的人心,但是卻將身在羅馬的教皇徹底得罪了,左近的基督教國家的關系也變得比查士丁尼二世在位之時,更加惡略,拜占庭帝國甚至可以說到了四面楚歌的境地。

雪上加霜的是,不甘心失敗的葉齊德,再休整了一段之后,再一次對拜占庭用兵,而且這一次,葉齊德派出的是拜占庭帝國的死敵,也是他們最懼怕的敵人哈立德。

拜占庭人不會忘記,他們珍愛的土地敘利亞,就是在這個人的攻擊之下,成為了阿拉伯人的領土,他們更加不會忘記的是,曾經希拉克略王朝的開國皇帝,也是敗在了這個哈立德的手上。

到如今拜占庭帝國的首都君士坦丁堡已經被包圍了整整四個月的,這四個月的里,盡管利奧三世不斷的派出使著,向附近的白人國家求救,但是收效甚微,沒有人愿意伸出援手,來拯救這個背叛了耶穌基督的國家。

沒有援兵,利奧三世并不感到絕望,他的性格就是如此,骨子里就隱藏著剛強的基因,任何困難都不會壓倒他,要不然的話,他也不會在面臨那么大壓力的時候,依然堅定的將“廢除圣像”運動進行下去。

利奧三世堅信,他可以戰勝阿拉伯人第一次,就能夠戰勝阿拉伯人第二次。

在原本的歷史上,他確實做到了,他不但戰勝了阿拉伯人,還將他們徹底從小亞細亞地區驅逐了出去,實現了拜占庭帝國的中興。

但是現在歷史已經改變,他的結局將如何,誰也不了。

不過眼下,利奧三世確實得到了一個好機會,一個在埃及做生意的商人,乘著小船偷偷溜進了君士坦丁堡,給他帶來了一個讓其震驚的消息。

大唐帝國的軍隊在埃及登陸了,并且已經占據了亞歷山大港。

“唐人!?”利奧三世沒有像旁人想的那樣,驚喜莫名,反而皺起了眉頭,問道,“他們會突然出現在埃及!?”

一個查士丁尼二世朝遺留下來的老臣,道皇帝陛下,我想您大概是忘記了,當初查士丁尼二世曾向大唐帝國派出使者,請求援助!”

利奧三世皺著眉,想了一會兒,道你說的是皮納爾!?”

對皮納爾,利奧三世并不陌生,說起來皮納爾也稱得上是拜占庭的英雄,當初奧斯曼率領水陸數十萬大軍征伐埃及,時任埃及總督的皮納爾戰勝了奧斯曼的大軍,并且將奧斯曼本人殺死。

憑借此大功,在君士坦斯二世登基之后,他順利接任了首相一職,并且在穆阿維耶進攻君士坦丁堡之時,在海戰當中大勝阿拉伯艦隊,名聲大漲。

不過利奧三世對皮納爾的印象可不好,當初查士丁尼二世授命于他,組建亞美尼亞方面軍團的時候,皮納爾曾極力反對過,還曾當面譏諷他,是個只會鉆營的小人。

對于這些事,利奧三世可都記得清清楚楚,他可不是個大度的人,也做不到虛懷若谷,因此一想到皮納爾這個名字,他的心里就感覺到一陣陣的厭煩。

“還真是幸運,皮納爾公爵居然沒有死在東方的大沙漠之中,還到了大唐帝國,不過這和唐人在埃及登陸有關系!”

那個大臣道皇帝陛下!我想一定是唐人的援軍到了!”

“援軍!?”利奧三世冷笑了一聲,道,“們!我可不這樣認為,或許皮納爾真的到了唐人的國都,述說了拜占庭的遭遇,但是我并不認為唐人來到這里,特別是在埃及登陸,是來幫助我們的!如果真的是援軍的話,他們就應該從中亞進軍,進逼阿拉伯人的西亞領土,直搗巴格達,或者是阿拉伯半島!而不是繞過大海,在埃及登陸,這顯然是不合道理的!”

所有人一都安靜了下來,看著利奧三世,論軍事才能和眼光,他們可都遠遠比不上利奧三世,這是個事實。

利奧三世接著說道們!請看,根據那個商人送的情報,唐人的軍隊現在已經分成了兩個部分,其中一部在圖爾登陸,進攻西奈半島,還有一部在蘇伊士港登陸,然后直搗亞歷山大港,他們要做,們!請擦亮你們的雙眼,好好看看!那些唐人分明是在趁火打劫,想要奪取我們的埃及行省!”

利奧三世越說越憤怒,就好像大唐此來當真是拋了他的祖墳一樣。

不得不說利奧三世當真是個優秀的戰略家,難怪能得到杜睿的重視,僅僅憑借一個拜占庭商人的描述,他居然就能猜得出唐軍的行軍路線,甚至還能猜得到唐軍此行的目的。

不過利奧三世的分析,并沒能引起一眾拜占庭貴族將軍的同仇敵愾,畢竟眼下埃及可不是拜占庭帝國疆域之內的一個行省,而且拜占庭帝國失去埃及也已經十幾年的了。

不過利奧三世可不會這么認為,他滿心想著的就是,能夠在他有生之年,將拜占庭帝國恢復當曾經鼎盛時期的狀態,收回所有曾經丟失的土地。

埃及行省自然也在其中,如今大唐帝國的軍隊的動向,擺明了是要長期占據埃及,這也絕對是利奧三世所不能容忍的。

“們!”利奧三世見所有人都不,心中頓時一陣惱恨,道,“難道你們覺得唐人偷竊埃及行省的行為是可以容忍的嗎?”無錯不跳字。

這時一個頭發花白,但是身材十分壯實的老將軍說道皇帝陛下!我們現在要考慮的不應該是唐人的問題,而是君士坦丁堡城外的阿拉伯異教徒,他們此刻才是我們真正的威脅,至于唐人,不管他們在做,至少他們現在的行為,能夠有效的幫助我們牽制阿拉伯人!”

“不!”利奧三世立刻反駁道,“阿戈斯蒂諾將軍,你說的不對,我們的敵人應當是所有對拜占庭帝國的領土保佑野心的人,既然唐人現在在窺伺我們的埃及行省,那么他們就是我們的敵人,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

阿戈斯蒂諾是拜占庭帝國的老臣子了,當初希拉克略在位的時候,他就為帝國征戰四方,此刻被利奧三世搶白,頓時心中一陣不滿,道那么,皇帝陛下,您覺得我們現在應該辦?立刻出兵埃及,幫助阿拉伯異教徒驅逐唐軍嗎?”無錯不跳字。

利奧三世一愣,當然不能那樣,現在君士坦丁堡的情況都岌岌可危,那些西方等的基督教國家,沒有一個愿意對拜占庭帝國伸出援手。

可是就這么算了,默認唐人對埃及的占領,利奧三世又實在是不甘心,不單單是埃及,他和查士丁尼二世一樣,甚至都想要將塞浦路斯,和克里特島都收。

可是眼下顯然不是和唐軍翻臉的時候,但是默不作聲,利奧三世心里又咽不下這口氣,猶豫再三之后,道或許我們應該向埃及派出使者,問清楚唐人的意圖,如果他們執意要占據埃及的話,我們也應當表明立場!”

阿戈斯蒂諾將軍立刻反對道不!皇帝陛下,我們不能這么做,唐軍現在是我們的盟友,如果惹惱了他們,讓他們和阿拉伯異教徒達成了協議的話,對拜占庭將會是致命的!”

利奧三世惱恨道阿戈斯蒂諾將軍,難道你方才沒聽到那個商人說嗎?唐人在占領了亞歷山大港之后,焚毀了所有的史料典冊,他們是要毀滅我們文明,請問你,阿戈斯蒂諾將軍,毀滅我們的文明,難道這就是一個盟友應該做的嗎?”無錯不跳字。

杜學文下令在亞歷山大港焚毀所有的書籍,這一點確實讓所有的拜占庭貴族都十分惱恨,雖然在亞歷山大港被阿拉伯人占據之后,那些殘存下來的古籍已經所剩不多了,但是哪怕只剩下一冊,那也是西方文明的結晶。

果然利奧三世這句話一說出來,立刻就沒有人了,這個時候的人,雖然內心里究竟是如何想的,人們不得而知,可表面上對知識都是十分尊重的。

“既然你們都沒有了反對的意見,那么阿戈斯蒂諾將軍,不你有沒有勇氣,肩負起我賦予你的使命,前往埃及,找到唐人的主帥,向他闡明我們的立場,當然,如果他們僅僅是打算幫助我們收復失地的話,我還是十分歡迎的!”

阿戈斯蒂諾利奧三世這是在伺機報復,卻也無可奈何,只得領命。

就在利奧三世派出使者的同時,杜學文也完成了整頓,離開了亞歷山大港,只留下三千天竺軍,以及一千多傷兵駐守,并且派人去聯系塞浦路斯島上的大唐駐軍。

當初離開蘇伊士港的時候,杜學文的手上還有一萬七千的兵力,但是隨著攻陷亞歷山大港之后,離開之時,他的身邊也只剩下了一萬一千人,有一千多唐軍將士,將他們的生命永遠的留在了這片土地上。

從亞歷山大港離開,一直向西進軍,唐軍強大的哨探系統在此刻發揮了巨大的威力,雖然人生地不熟,但是他們還是探查到了阿拉伯人在開羅守軍的動向。

哈馬德里在得知唐軍有可能要奔襲亞歷山大港的消息之后,立刻集結了全部的兵力,并且還征伐了大量的仆從軍,人數達到了三萬五千之眾,浩浩蕩蕩的朝著亞歷山大港撲了。

“將軍!敵軍勢大,況且又是在平原之上,無遮無攔的,我軍如何才能伏擊?”

在戰前的軍事會議上,當杜學文提出要伏擊敵軍的時候,幾乎所有的屬下都表示了反對意見,在他們開來,敵軍人數超過了己方,地形方面,唐軍又占不到任何便宜,貿然采取伏擊的戰術,根本難以達成預想的效果。

要是放在平時杜學文肯定會像他的父親杜睿一樣,征求大家的意見,但是這一次,杜學文卻偏偏乾坤獨斷了。

“你們都認為不能,本將軍卻偏偏認為可行,我們不但要伏擊敵軍,還要將其圍而殲之!”

眾人聞言,頓時覺得杜學文簡直就是異想天開,對方的兵力是他們的三倍還要多,又是在曠野之上,想要將對方圍殲,簡直就是妄想。

兵法有云: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戰之。

講的就是,兵力是敵人的十倍就把敵人包圍起來。兵力是敵人的五倍就要主動攻擊敵人。兵力是敵人的一倍就把敵人的兵力調動分散,以便集中優勢兵力消滅敵人,進而實現五倍、十倍的情形。

一場成功的戰役要在最短的內、用最小的傷亡和損失取得最后的勝利。根據己方的兵力超出敵方數量,相應地采取不同的戰略、戰術,避免硬拼,而要以最小代價換取最大的勝利。

孫子的軍事哲學就是以務實為基礎的,戰爭追求勝利為最終極目標,而以最小代價取得更大勝利更是務實的表現。

勝利是所有謀略的目標,謀略的作用就應該是勝利代價的最小化,而不是使戰爭多么精彩,如果以兩敗俱傷為代價而取得微弱的勝利絕不是兵家所為。

戰場不應是軍事指揮員個人才華的秀場,更不是游戲,既不好玩,也不該去玩。謀略不是讓戰場多么炫目、熱鬧和精彩或經典。所以說,謀略只是將戰爭勝利代價最小化的手段,而所有的一切又必須在保證勝利的前提下進行,否則,謀劃就失去了價值。

戰爭的殘酷與巨大破壞性及影響決定了為將者必須慎重對待,要做到有理、有利、有節。如果為了打敗對手而不惜一切代價,結果兩敗俱傷,這是無利可圖的。

可是現在杜學文的做法分明就是在反其道而行之,在兵力出于劣勢的狀況下,想要實現圍殲,談何容易。

“誰說我們只有一萬多人!本將軍麾下可是有著十萬大軍的!”

所有人都認為杜學文是在異想天開,可是當杜學文將的計劃說出來之后,頓時反對意見立刻就沒有了,剩下的只是對于“虎父無犬子”的感嘆。

和大唐軍隊一樣,阿拉伯人也十分重視對騎兵的培養,即便是仆從軍也人人配給戰馬,哈馬德里這一路行來,心中惦念著亞歷山大港的安危,片刻都不敢停留,一路疾馳而來。

“將軍!前面就是亞歷山大港了!我們是不是先派人去查探一下!”

眼看就要到亞歷山大港了,終于有人忍不住提出了意見,萬一亞歷山大港已經被唐軍攻陷的話,他們這樣貿貿然的撲上去,簡直就是自投羅網。

哈馬德里卻搖頭道不行!我們現在已經沒有了,萬一亞歷山大港的將士們還在堅持著,我們在此地遲疑不前,很有可能會浪費好機會,而且就算是亞歷山大港被唐人占據了,那座城市沒有城墻,我們也可以趁著唐人立足未穩,將其擊敗!”

“可是萬一唐人在我們的前面設下了埋伏,我們該辦?”

哈馬德里想了想,覺得對方說得也有道理,便道既然這樣,將仆從軍都驅趕到前面,讓他們為我們開路好了,就算唐人有埋伏,我們也能及時應對!”

那些仆從軍大半都是埃及人,此前穆巴克挖掘法老陵墓,讓這些埃及人都十分不滿,如今阿拉伯人居然又要他們去做敢死隊,反對的聲音頓時更大了,但是無論他們如何激烈的反對,只可惜沒有人愿意聽他們聒噪,在阿拉伯人的彎刀威逼之下,他們也只能心不甘情不愿的做起了大軍的先鋒。

正走著,突然哈馬德里見前方揚起了陣陣的煙塵,心頓時向下一沉,但是當他四處觀察了一下,身處的地方是一個巨大的平原,無遮無擋的,就算是前面有唐軍襲來,也不用怕,四周圍根本就沒有可以埋伏的地方。

“沖上去,消滅那些唐人!”

哈馬德里的命令剛剛下達,他身邊親衛隊的隊長便指著大軍的左側驚呼道將軍大人!看,那里也有人,好大的煙塵,少說也有數萬人之眾!”

“那里也有!”

“將軍大人!我們的身后也了唐軍!”

一,警報聲不斷,哈馬德里被嚇了一跳,驚道我們的身后也有唐人,不可能!”

“將軍大人!你快看啊!看那沖天的煙塵,少說也有兩三萬人!”

兩三萬人,他們是運動到背后去的,那根本就不可能啊!除非唐軍都會飛。

“將軍大人!我們現在辦?是繼續向前進攻,還是后撤!”

哈馬德里一也沒了辦法,要是看這煙塵,現在的情況分明是他已經被人給包圍了,前進,簡直就是找死,到時候一腦袋扎進唐軍的口袋陣里面,只怕就算是想要逃都逃不了。

巨大的煙塵越來越近,從四面八方朝著哈馬德里率領的大軍圍了,看這陣勢,少說都有十幾萬人。

唐軍哪來的十幾萬人。

杜學文不會撒豆成兵的本事,自然不可能憑空變出十萬大軍來,不過十萬大軍沒有,十萬匹戰馬,杜學文還是拿得出來的。

當初大軍出征之時,配備的戰馬都是一人三騎,再加上攻陷了亞歷山大港,又繳獲了數萬匹,十萬戰馬自然也就湊出來了。

杜學文當然不能指望著戰馬殺人,一旦這個花招被看出來之后,到時候哈馬德里想要逃走,根本就阻攔不住,說不定對方反身一擊,還會讓唐軍損失慘重。

不過,從一開始杜學文就沒想過要和阿拉伯軍短兵相接,輕騎兵的優勢在地方,無外乎就是極強的機動能力。

一萬多將士,夾雜著數萬匹戰馬,圍著大食軍隊就繞起了圈子,不時的朝著包圍圈里發射弓箭,投擲炸藥,一阿拉伯軍隊被打得哭爹喊娘,慘叫聲不絕于耳。

哈馬德里此刻也完全慌了,他根本就不該辦了,他原本就不是個多么高明的人,此刻身處險境,他的腦子整個都亂了,哪里還能想出好辦法來。

“撤退!撤退!快快撤退!”

這個時候,亞歷山大港的安危,他可顧不上了,他只想保住的小命,唐軍有多厲害,他雖然沒有親自交過手,可是卻也聽說過,尤其是這么多唐軍,他這拼湊起來的隊伍,哪里抵擋得住。

哈馬德里現在只想將那個報信的人碎尸萬段,唐軍只有小股部隊,不過萬人奔襲亞歷山大港,看看現在這陣勢,那是萬人能夠營造出來的嗎?

一眾阿拉伯將軍也都,現在哈馬德里根本就指望不上了,幾個人交換了一下眼神,決定分頭突圍,返回開羅。

可是進來容易,想要出去,哪有那么容易,阿拉伯軍隊要突圍,沒關系,你往哪里突圍,我們的包圍圈就跟到哪里去。

唐軍將士人人都是精銳,控弦放箭的本事,人人不弱,羽箭就好像不要錢一樣,瘋狂的朝著扎在一團的阿拉伯軍隊傾瀉著。

埃及仆從軍最先堅持不住了,他們戰斗欲望原本就不強烈,此前更是因為穆巴克盜掘法老陵墓的事,對阿拉伯人十分惱恨,哪里肯為他們賣命,一個個很是乖覺的脫離了阿拉伯軍隊,跑到一邊,將手中的兵器一扔,下了馬,跪在地上,等著唐軍上來,將他們俘虜。

杜學文也看得真切,對這些裝束明顯不同的軍隊,他自然也能猜到是哪里來的,更何況他軍中的通譯,還在不斷的大聲疾呼,指揮著那些仆從軍到地方去投降。

哈馬德里一看身邊的人越來越少,在一回頭,那些埃及仆從軍居然都投降了,只氣的破口大罵混蛋!混蛋!膽小鬼,都是膽小鬼,該死的混蛋,我要殺了你們,殺了你們!”

嘴上說著要殺人,逃命的速度可一點兒都沒見慢下來,一個個都恨不得胯下的戰馬能生出翅膀來,好帶著他們返回開羅。

“該死的,這是回事,為,那些唐軍好像離我們越來越遠了!可我們好像還在他們的包圍之中。”

只可惜這個時候,沒有人能為他解答!

是由無錯會員,更多章節請到網址:

如有處置不當之處請來信告之,我們會第一時間處理,給您帶來不帶敬請見諒。


上一章  |  大唐極品閑人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