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極品閑人第七十八章 質疑權威(第二章)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爽文>> 大唐極品閑人 >>大唐極品閑人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十八章 質疑權威(第二章)

第七十八章 質疑權威(第二章)


更新時間:2013年01月22日  作者:刺刀特種兵  分類: 爽文后宮穿越 | 刺刀特種兵 | 大唐極品閑人 


狄仁杰被杜睿點了名字,身子微微一顫,他方才也看明白了,這里的學堂和他家里的私塾,完全不一樣,但凡是被杜睿點了名的,基本上都要引發一場爭論的。

狄仁杰雖然自認聰慧過人,尋常人家的孩子絕對比不過他,但方才聽到的這些,要么是聞所未聞,要么就是大逆不道,雖然這時節,孔夫子在士林的地位,還沒有像后世宋朝時那么高,但畢竟漢武帝之后,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讓儒門已經有了正統的地位,孔夫子作為儒門的開創者和領袖,地位還是不低的,這個時節敢于質疑孔夫子的人,恐怕都在這間學堂之內了。

“老師!”

杜睿看著狄仁杰,笑了笑,道:“放才吾等所言,你可是覺得大逆不道!”

狄仁杰忙道:“弟子不敢,其實弟子也覺得那些經義無趣的很,只是如此質疑先賢,弟子不敢茍同。”

杜睿一笑,道:“這是為何?”

狄仁杰道:“老師方才也說了,那些經義雖然于治國上,沒有大用,但對修養身心,卻有大用,既然如此,那些先賢所言,可見也是有道理的,然老師方才與諸位師兄,卻又在逐句批駁先賢言論,弟子實在不敢茍同!”

杜睿笑道:“先賢為何不可批駁,為何不可質疑?我們今日學習先賢的言論,是為了增強自身的修養,然其中一些錯的,我們就應當假意改進。”

狄仁杰一聽,更加糊涂了,杜睿的說話方式,和他以前所接觸到的完全不同,兩眼迷惑的看著杜睿。

杜睿起身,解釋道:“先賢的言論,正確與否,我們也應當質疑,找出其中的根由,用我們的眼光去看待先賢的話,或許有許多都是狗屁不通的,《論語泰伯》之中曾有過一句,子曰: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你可知道作何解?”

狄仁杰早慧,像《論語》早就已經倒背如流,自然知道其中有這么一句話,張口便道:“可以讓老百姓按照我們指引的道路走,不需要讓他們知道為什么。”

說完之后,狄仁杰仿佛自己都覺得有些不解,皺起眉頭,思考了起來,那一本正經的模樣,配上他那一張娃娃臉,顯得有趣極了。

杜睿點點頭道:“是不是你自己也覺得這句話說得有些不可理喻,有違孔夫子有教無類,因材施教的本意!”

狄仁杰茫然的點了點頭,道:“老師!千百年來都是這般解釋的,弟子也不大好說!”

杜睿一笑,他知道對于這句話的解釋,狄仁杰方才說的,就是當前的主流意識,說白了也就是愚民思想。下民可以驅使他們工作,卻不可以讓他們知道我們的目的。

“對這句話的解釋,為師以為按照斷句的不同,可以分為三種解釋,你方才所說的,就是當今最為流行的一種,可是你想過沒有,如果孔子的本義是下民可以驅使他們工作,卻不讓他們知道我們的目的,很明顯這樣的解釋是違背孔子提倡的仁義精神的。”

狄仁杰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道:“那么老師其他兩種解釋呢?”

“其中之一,可以將此句斷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由此解讀為,對于民,其可者使其自由之,其所不可者,亦使知之。還有一種斷句方式,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可解釋為,詩禮樂這三樣東西是教育民眾的基礎,一定要抓好,如果人民掌握了詩禮樂,那就是好事,應該讓他們發揮,如果人民還沒有掌握的話,我們就要去教化他們,讓他們知道和明白這些東西。”

狄仁杰聞言,恍然大悟,以前讀《論語》的時候,很多不明白的地方,通過杜睿對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舉例,也一下子豁然開朗。

“老師!那那一種解釋才是正確的呢?才當真是孔夫子的本意!”

杜睿笑道:“這可就需要深究了,要了解孔夫子說這句話的本意,首先就要弄清楚‘民’在先周時期的意義,就能看到,這個斷句是歧義解釋。在先周時期,‘百姓’是有地位的,而‘民’代表的則是奴隸,是沒有人格地位的、跟牲畜和貨物一樣。《周禮》上曾說:‘大宰之職,掌建邦之明的發展。如今這樣的人多了,我們的社會就不會進步,文明就會停滯不前。所以我們必須提倡懷疑精神。”

杜睿的這番話說出來,自己都覺得自己有些大逆不道了,當今這個時節,人們的思想就是這樣的,想要讓這個時節的人具備懷疑精神,知道什么叫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注,杜睿也覺得有些天方夜譚。杜睿無法影響那些所謂的社會精英,也就只能從自己的這些學生開始了。

見學生們都陷入到了思考當中,杜睿暗自點了點頭,坐到了一旁,他知道,要讓學生們一下子接受他的這種言論,是不大容易的,尤其是已經接受過了儒家系統學說教育的那些學生,質疑先賢,批駁先賢,顯然是需要極大勇氣的。

最重要的是,他們這種懷疑的精神,不會被當今這個社會所接受,很有可能還會受到嚴苛的攻擊,和責難。

讓杜睿沒想到的是,最先反應過來的居然是狄仁杰,只見他一副探求到了真理的模樣,喜道:“老師!弟子明白了!弟子明白了!便好像士兵手中用的兵器一般,青銅器,發展到鐵器就是一種質疑下的進步,老師,弟子說得可對!?”

杜睿笑著點點頭,道:“沒錯!正是如此!春秋戰國年間,那些諸侯國,有的用青銅器,因為這是他們的一貫認識,認為青銅器做出來的兵器堅固鋒利,但是有人經過冶煉,發現鐵經過冶煉之后,更加堅固耐用,并且經過了試驗之后,論證了他們的想法,最終讓鐵質的兵器,完全取代了青銅器,這就是一種進步,質疑下的進步!”

狄仁杰喜不自勝的拍了手,道:“對!對!老師說得對,學生今后也要質疑,也要讓老師所說的社會進步!”

杜睿欣慰的笑道:“好了!關于這一點,今天就說到這里,這里除了狄仁杰之外,你們跟隨我學習也有兩月了,此前為師就曾說過,你們愿意學習什么,要在這段時間里,自己思考,現在兩個月已過,為師想要問問,你們想要學什么,想要從為師這里得到什么樣的知識?”

杜承學第一個站了起來,道:“老師!學生聽老師講格物,學生認為格物之學,才是這個社會進步之本,所以學生想和老師學習格物!老師那日問學生,蒸汽所產生的動力能用來做什么,才能達到惠民的目的,學生也想好了。”

杜睿聞言,也有了興趣,道:“你來說說看!”

杜承學道:“老師遣人出海,探索大洋,然當今所用船只,無非就是借助風力,學生想,若是能用蒸汽取代風力,人力,船是不是能行進的更快,更穩,也能抵御更大的風浪!”

杜睿聞言,不禁大吃一驚,原本他教學生們格物,不過是想要在這些學生們的心里埋下科學的種子,沒想到這個杜承學居然有這般見識,要知道蒸汽動力船,可是要到千年以后才被人提出了一種理論,而杜承學居然能在千年之前,就想到這一點,雖然這里面更加重要的是,他的啟發,提醒,但杜承學的見識,也足以讓杜睿驚詫不已了。

“老師!學生的想法是不是過于天方夜譚了,其實學生也想過,這個有些不大現實!”

杜睿忙道:“不!你的想法很有趣,也很有可能會實現,既然你選擇了格物,為師從今以后便教你各物質學,若是你所說的那種船,當真能造出來的話,可是大大的功績!”

杜承學受了杜睿的鼓勵,也是信心倍增,道:“學生一定不負老師所望!”

杜承學剛剛坐下,他的哥哥杜承業就站了起來,看著杜睿有些不好意思,也有些膽怯,但杜睿卻始終用一種鼓勵的目光看著杜承業。

杜承業鼓足了勇氣,道:“老師!學生沒有承學那么大的志向,只想跟著老師學習農事!學怎樣能讓畝產更高的法子,養活更多的人!”

杜承業的理想和他的弟弟相比,顯然一個天上,一個地下,但是杜睿卻依然點點頭,道:“農為國之根本,你想要學農事,這沒什么不好的,好!為師答應你!便教你農事!”

這時又有一個學生站了起來,他叫韋思翰,在杜睿的眾多弟子當中,是最調皮的一個:“老師!學生想跟老師學習武藝,將來做一個大將軍,像老師一樣,為大唐開疆拓土!”

杜睿一笑,道:“為師可以答應你,但是學習武藝,也不能忘了讀書,要不然將來也只能做一個武夫!”

韋思翰見杜睿答應,歡喜的坐下了,接著又有學生起身,說明了自己的志向,其中有愿意學縱橫之學的,有愿意學天文的,有愿意學醫術的,不一而足。

等到最后,學堂內就只剩下了一個狄仁杰,杜睿看過去,笑道:“狄仁杰!你愿意學習什么知識呢?”

狄仁杰已經思慮了半晌,此時見杜睿問起來,起身便道:“老師!學生此時還沒有想好,只想要跟在老師身邊學濟世安民的大學問!”


上一章  |  大唐極品閑人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