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娛樂1980第一百八十八章 拍攝前的籌備 (二合一大章)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南孚>> 香港娛樂1980 >>香港娛樂1980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八十八章 拍攝前的籌備 (二合一大章)

第一百八十八章 拍攝前的籌備 (二合一大章)


更新時間:2013年01月29日  作者:南孚  分類: 明星重生爽文 | 南孚 | 香港娛樂1980 

當王東接到胡衛東打來的電話,說已經在山東武術隊找到了自己點名的那名“演員”。因此,一接到這個消息,王東撇下眾人,獨自就趕到山東前來邀請自己點名的這名大師傅。

“王先生,你點名找的余海教練就在這里邊呢,余海師傅現在可是山東武術隊隊長兼總教練,名聲顯赫,當年周總理,陳外長訪問周邊國家的時候,他都有幸參與,可謂是武藝精湛,武德高尚。他師承螳螂拳大師林景山一脈,現在絕對是七星螳螂拳中的大師級人物!這一次我們也是動了很大力氣,才讓其答應見一見你,至于拍攝電影的問題,成不成,還要看你自己了!”胡衛東朝著王東看了幾眼,娓娓道來。

“恩,我想余海師傅不會吝惜的,這部片子對于傳統武術的傳播有著非比尋常的影響力,我想他應該會答應的……”

王東正說著,就走進了一間運動館,入眼就見到一健壯精悍卻一臉正氣的中年男子再那里教導不少弟子練武,一看到這個男人,王東眼睛就忍不住的星瞇起來。不得不說,這個人練武練出了一身正氣,往那里一站,明眼人不用動手,就能夠知道他手上的功夫不差。

“你們是誰?來這里做什么?”見到武館里來了三個陌生人,余海濃眉一皺,精煉的目光一掃而逝,掃到王東身上的時候則是目光頓了一頓,“這里是山東武術隊訓練場地,非工作人員不許入內……”

“呵呵,您就是余海師傅吧?我是香港來的導演,我叫做王東。我想應該有人和你提過我找您的事情吧?這一次我是專門來拜訪您的。”王東看到余海走過來,不禁笑意正濃的露出友善目光,不卑不亢的笑著說道。

“哦?你就是那個要拍攝武俠片的香港導演?不好意思,這邊請吧!”余海聽到王東這樣說,點了點頭,把幾人帶進了旁邊的一間房間,親自倒茶,顯得十分的周到細致。果然,人情達練即文章,顯然這個余海練拳有了拳意,人情冷暖十分懂得。

練拳的人,對于人情達練的事情更加懂得。古時候的大師傅,哪一個不是人精一樣的人物,練拳練到“武德”,是很多拳師奮斗的目標。顯然這個余海也是一位武德兼備的大師,看他走路的時候腿上都生根一樣,王東就知道他的七星螳螂拳練到家了!

“余師傅,我這次來就是想要邀請你參加我要拍攝的一部武俠片。我這次拍攝的武俠片就是為了把咱們中華傳統武術發揚光大,拍攝的就是傳統武術,就是真功夫!絕不是那些飛天遁地的胡七八糟的東西。這部片子就是表達咱們練武人的忠義、武德,因此我這一次特意來請您來參演其中的一個重要角色。我前兩天也和北京吳彬教練商量了很多,他的徒弟李蓮杰也是這部片子的主演,不知道您意下如何?”王東開門見山的說道。

和這些練武的師傅談話,王東更喜歡開門見山的直奔主題。這可能也是王東身為一個練武人,對于對方的尊重吧!

“拍攝電影?拍攝傳統武術?這……這真的能行?”余海聽到王東的話心情一陣激動,但是多年練武的耐心也讓他壓下心底的激動,略帶疑惑的問道:“就我所知,好似還沒有專門拍攝這樣的影片。如果能夠按你說的拍攝一部,那對于傳統武術的發展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

“當然,我這次帶來了八百萬人民幣的投資,就是要拍攝一部能夠表現傳統武術精神的電影,余海師傅,我知道你是一位武德兼備的大師,因此我也想起你擔當這次影片的武術動作指導之一,力求一定要表現出正宗的武術精華來!”王東笑著堅定說道。

“八百萬?這……”

余海聽到王東的話,心里邊震得一驚一驚的,眼神也充滿了喜悅。王東的提議也讓他感受到了誠意,因此毫不猶豫的答應了下來。與此同時,王東也在他的隊員中選了不少小隊員出演,這讓余海也是感激不已。

這樣一來,王東不但定下了這個武術大家出演自己的電影,更是找到了一批不錯的群眾演員,可謂是一箭雙雕。而且余海還成為了繼程曉東之后又一個武術指導,這樣算來,《少林寺》的陣容越發強大。

在王東說服余海參加《少林寺》拍攝的時候,在浙江武術隊中一名禿頭禿眉毛,長相兇惡的年輕人也被王東派去的工作人員邀請參演這部《少林寺》。

這個年輕人的名字叫做“計春化”,正是前一世《少林寺》中出演“禿鷹”的演員,后世,他也算是“惡人”專業戶之一了,在李連杰許多電影中,都有他的精湛演出。

王東拍攝《少林寺》當然不會少了這個特型演員了,因此也派人到處打聽,終于在浙江省武術隊找到了他。這也給正為自己脫發發愁的計春化一個驚喜,沒想到自己的毛病卻給他帶來這樣的一個機遇,真應征了禍福相依這一句話。

寧夏武術隊王東看著面前這個留著長胡子,仙風道骨,一身膽氣的中年男子。身子如猛虎一般在那騰挪,聲勢鎮人,真如餓虎撲食一般兇殘猛烈。

他握一根涂了臘的紫檀木棍,腳蹬一雙牛皮鞋,燈光之下,舞動的木棍閃閃發光,呼呼生風。強悍體型和兇猛發狂的棍法,讓王東看的不禁撫掌大贊。

“于承慧師傅,太精彩了。您的棍法有劍意,真厲害!”王東看著臉不紅氣喘的于承慧,一臉佩服。眼前的這個人比之前些天尋找的余海還要生猛。余海的打法兇猛,但是和眼前的于承慧相比卻少了一股殘忍發狂的氣勢。

不得不說,于承慧是王東見過氣勢、修身都做得很有武德的一個武者,稱之為大師也不為過。于承慧的功夫也是他見過迄今為止僅次于在法國的那老頭的一個高手。當然,這是說功夫,要真的論對戰,那就要打過才知道。

王東現在的狀態要是按照小說中的說法就是境界太低,但是打法兇殘爆裂。真要是對戰,兩個人還真是要打過才知道高低。

練武這個東西不是你功夫高你就一定贏,歷史上不乏功夫大師被小混混打殘的,也不乏功夫低得打敗功夫高的典例。

這就像兩個人打架,一個身高體壯,但是打起架來不敢下死手,沒狠勁,沒膽氣。一個體質不好,但是敢下死手、有狠勁,那么真要打起了,這個體質不好的打敗甚至打死那個身高體壯的都不是不可能的。

所以拳經里又有一句話,叫做“打人先打臉,打拳要打膽”,我上來膽氣給你打沒了,你功夫再深也必敗無疑。

“王東導演,我昨晚接到了余海師傅和吳彬師傅的電話,我會鼎力相助的。這一次拍攝電影,我也會參加。沒想到還可以有電影的方式宣傳傳統武術,看來我們也要轉變轉變腦筋嘍!”

一趟棍法下來,于承慧臉不紅氣不喘。大胡子飄起來很有一股子俠客味道,當然,草莽的氣息也非常濃重,怪不得前一世他讓他出演大反派王仁則呢!

當電影中三個主要的角色定下來之后,王東心中也安穩了許多,自己期待多時的曠世巨作《少林寺》也終于齊全了,是到了要開始的時候了。

這三位主要演員,王東都邀請到了北京接受一個星期的訓練。王東更是親自給幾人講戲,告訴他們如何演繹。而程曉東和余海、于承慧、吳彬這幾位武術大師也走到一起開始研究片中的武術套路動作。

現在王東很欣慰自己有杜琪鋒和楊德倡這兩位副導演幫助,嵩山少林寺知道王東要拍攝《少林寺》也給予了大力支持,不過很可惜,少林寺因為多年經久失修,破損的嚴重,許多景物不得不在其他寺廟取景,這讓王東心中一陣唏噓,那個十年使得這個千年古剎都遭到了破壞,這不得不是一個重大的損失啊!

幾個重要的場景,王東也是十分重視。為了拍攝出少林寺的壯麗,王東也特意捐了十萬人民幣進行簡單的修繕,盡量還原當年的景物景別,而在附近的山間更是找到了不少適合拍攝的場景,從杜琪鋒和楊德倡帶來的照片上看,王東對于他們取景的地點也是十分滿意。

除了取景之外,王東對于道具的要求也是一如既往的嚴格嚴厲。他特意的讓人從北京找了許多演藝團借了許多唐朝軍隊的服裝、兵器、盔甲。在這些道具中,王東更是精挑細選,每一件物件都十分考究,也幸好這部片子是武俠片,不是很重視歷史典例,要不然,這么多主角的服裝道具、武器裝備都要讓王東費死了心!

道具在影片拍攝中十分重要,每一件物品,王東不力求后世那些大導演拍攝大制作影片那樣吹毛求疵,更找歷史學家、學者幫忙分析,但是王東也不希望自己這部武俠片拍攝出來粗制濫造,顯得十分貧乏,缺乏影片底蘊和厚重感。

因此,王東在道具上邊可謂是下了血本,也幸好現在物價太便宜了,再加上王東有著上邊領導關照,使得他的道具之行顯得十分順利。可能是剛經歷了那個年代,這些演藝團、劇務團都是白菜價把服裝賣給、借給王東,這也讓王東少了很大的一筆投資。

怪不得后世有人說,當年九十年代拍攝《三國演義》的時候,劇組就是挨個演藝團借,其中很多倉庫中,有著不少精致的服裝都早就被蛀蟲咬的就剩窟窿了,《三國演義》劇組只好用花費了很大一筆資金來定制服裝,因此耽擱了將近一年的拍攝!

現在王東找到演藝團借服裝,他們才想起來,在倉庫中都有著不少存貨。一個演藝團也就幾十件,但是十幾家加起來就有幾百件了,雖然其中盔甲有些不太適合,但是只要稍微改制一下,一套套精美的道具服裝也就趕制了出來,這讓王東也是興奮不已。

王東原本想讓工作人員從香港帶來的,沒想到在內地就解決了這個事情。不但節省了經費,更加使得王東和內地的不少演藝圈的高層有了接觸,王東在京的一番采購,讓上邊領導都亮了紅燈。他采購的不是生活必需品,不會造成市場短缺。

當他們自認為的廢品換成一張張大團結的時候,王東這個“香港佬”在他們看來那就是財神爺一樣。

甚至不少單位領導指揮著員工拿著許多明清時期的道具服裝前來運送,這讓王東哭笑不得。

難道讓李世民的軍團穿著“卒”、“兵”“勇”的爛布條出現在大熒幕上么?最后在王東好說歹說的解釋下,并且保證自己下回一定優先考慮他們,這才讓這些曲藝團善罷甘休。

也幸好王東當初籌備工作做的細致,將領的服裝都是在香港就精益求精,專門制造好的。這些裝備雖然顯得十分華麗,但是卻也只是道具,因此制作起來也不是很難。

而且邵氏的服裝部也打了招呼,王東也從里邊借到了不少精致的服裝。當然,這個借也是要付錢的。

這些專門制作的服裝都是盡量符合真實情況。材質盡管不能夠真正御敵,但是穿在身上也比其他的服裝更加逼真。肩頭的鐵獅子都栩栩如生,護心鏡也都泛著金光。

這時候張書平的作用就顯示了出來,眾多主演的服裝造型,美術色彩的指導,人物造型的設定,軍隊的裝備樣式的規整,都要經過這位后世大師級美術指導、人物造型師的手來確定。王東很慶幸在這一環節上沒有疏忽,張書平對于人物的把握按照王東的要求一一對照出來。

雖然相比他后世的那種巔峰的手法稚嫩了不少,但是相比較同時期影片的搭配,他真是讓人震撼不已了。別說這些演員和劇組工作人員驚訝他的創造力和說服力,就是王東看到他知道指導出來的設計,都不禁一陣佩服,張書平相比較同時代的人員,顯然有著跨時代的眼光。

從王仁則的金絲裘袍麒麟錦衣,擐唐猊鎧甲,系獅蠻寶帶,到禿鷹的睚毗鐵環盔甲亮銀護心寶鏡,再到李世民的紅錦百花袍,身披連環鎧,腰系勒甲玲瓏獅蠻帶,都是十分的炫目多彩而又真實出眾。

這些盔甲道具的名稱王東聽都沒有聽過,聽著張書平一邊擺弄這些盔甲,一邊念叨名字,王東心里一陣的欽佩。果然,這種專業的東西還是交給專業人來做,才會更好!

這幾套主要人員穿戴使用的道具也都是精益求精,制作起來一絲不茍。各種道具都分門別類的歸納好,當香港的工作人員到達的時候,這種準備工作更加細致。

場務、道具、設備、布景、造型等等,每一個人都分工齊心的工作。香港電影很少有一部片子有這么細致的分工,王東每一個單位都是選擇了最恰當的人來工作。有些工作更是王東來內地之前招攬來年輕人之后手把手的告訴他該怎么做,如果香港電影人看到王東這個團隊的陣容的話,一定會詫異震撼。

這里邊很多東西他們都很少聽到,就算是徐可那樣科班出身的導演,現在也沒有如此細致的分工團隊。這樣的團隊,可能在好萊塢都剛剛出現雛形。

后世拍攝電影,華語影片的團隊分工和好萊塢根本沒法比。而當華語電影人發現這一點的時候,我們和西方國家的差距已經差的不是一星半點了。

所以到后來,國內拍攝大制作影片,幕后團隊自己不能做的交給香港團隊,香港不能做的交給好萊塢團隊,使得國內的大制作出品的時候,很多幕后的東西都是請的外國人幫忙制作。因為人家分工細,頂級水平!

王東現在也就確立了這種分工,也許他還無法像后世好萊塢大導演那樣,每一個分工都是精益求精、細致無比。但是只要這要發展下去,王東相信,自己的幕后團隊以后不會差于好萊塢的團隊。

更何況,華語幕后團隊相較于老美的單一,我們跟屬于一專多能,這讓整個團隊都能夠緊密結合在一起,拍攝影片的時候,即能夠更好的分工,也能很好的合作。

因為道具的懂得布景,所以他制作道具的時候,會考慮布景的意見,布景熟悉燈光,所以布景的時候會事先和燈光商討,這樣一來,整個團隊都凝成了一股繩,影片質量也就自然提高了不少。

為什么一個大導演都有著特定的幕后團隊,那是因為這個團隊他更加熟悉,團隊的工作人員也熟悉他,拍攝起來有著事半功倍的效果。王東這也算是給自己搭建一個團隊做準備。

當半個月之后,所有的東西都準備好之后,二月二,王東終于拉開了自己拍攝《少林寺》的序幕。這部影片也將是王東對東方文化的一次認知,他很想知道,自己創造出來的《少林寺》,能否達到更高的高度!

:這是兩章合一的大章節!求支持——


上一章  |  香港娛樂1980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