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民軍當中,第四軍的第八師和第九師算是比較特殊與的存在,這個和她們所裝備的美式火炮沒多大關系,反正這美式火炮也只有兩個團,而且蘇南戰事當中國民軍的重武器損失不少,國民軍也已經準備向其他部隊補充一部分的美式火炮
單就武器來說,沒什么特殊的,國民軍除了美式火炮還有德造火炮和rì造火炮呢,除了所造國家不相同外,其他的都差不多
但是人員的話就很大不同了,國民軍現有十個野戰師、一個jǐng衛師除了第八師和第九師這兩個全組建的部隊外,其他部隊或多或少都和以前的前清軍或者舊式部隊乃是其他軍閥的部隊有所聯系,第一師、第二師、第三師、第四師的主力部隊基本就是以前的福建前清軍,也就是第十鎮的底子,內中有很多的投降士兵軍官而第五師和第六師前身是地方守備師,那些地方守備團的士兵很多也都是前清巡防營等改編而來而第七師的前身則是浙軍士兵,部分是朱瑞第三師手下的部隊,也有部分是浙江第一師的人,也有一部分是第二十五師的人而最后組建的第十師也有相當多的一部分是廣州那邊的敗兵
這些部分雖然都經過了各種整編等等,但是根源上來說和前清軍是脫離不了關系的
然而第八師和第九師卻是不同,這兩支部隊從一開始就是全組建,沒有任何一個老兵,全都是兵訓練營里出來的,軍官也絕大部分是福州軍校剛畢業的學生,至少少部分軍官是從其他部隊調過來任職的
而關鍵的是,基于陳敬云和美國人簽訂的軍事援助條約,美國方面也是派出了不少的軍事顧問,而這些軍事顧問也基本集中在這兩個師里頭,相對而言rì`本顧問卻是沒有出現了,這訓練起來后自然是和其他部隊的風格不一樣國民軍其他部隊當中,或多或少都會有著rì`本陸軍的風格,其中以jǐng衛師最為嚴重,打起仗來肉`彈沖鋒流經常可以看見,同時部隊也加有韌性,這也是當初jǐng衛師在蘇南戰事中人員損失慘重的原因,也是jǐng衛師在損失慘重下依舊能夠不斷取得勝利的原因所在
相對而言,第八師和第九師就沒有太多這種風格了,反而是傾向于西方式的作戰觀念,觀念較為開放,戰術也較為靈活性,至少那些基層軍官們不會天天喊著沖鋒,然后帶著部隊沖向敵人的機槍口,成片成片的倒在地上后依舊叫嚷著:進攻他們會選擇靈活的作戰凡是,迂回啊之類的[全文字ww]但是如果說的不好聽的話,那就是部隊缺乏了一種東方部隊死戰勇氣,畢竟美國人或者其他西方國家的軍隊可不講究玉碎,死戰這些東西,認為體面的投降是一件可以接受的事情
部隊的任何一種風格都是有利有弊的,以東方式的作戰風格有好處,西方式的作戰風格也有好處,不可統一而論
當然了,這些都不是陳敬云所關注的問題,這兩個師的作戰風格是什么,但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這兩個師是完全組建的部隊,而這兩支組建的部隊戰斗力如何則是代表著國民軍真正部隊訓練的水平同樣,由于這兩支組建的部隊沒有任何的老舊軍官士兵的參和,容易和原有部隊的高級將領們脫離關系,這一點對于陳敬云的部隊掌控而言非常重要
雖然說陳敬云經常調動高級將領的位置,但是隨著國民軍發展越來越快,規模越來越大,軍隊的勢力和山頭主義不可避免的出現了,比如馬成為首的老二營一派,又比如袁方、李繼民、林肇民等人組成的舊軍派,還有以沈綱、梁訓勤、陳儀等人組成的所謂海歸派,然后還有所謂福州軍校派,保定派,陸士派等等,其中福州軍校派里頭又分了什么成班、正式班,就連正式班里還按照期數分成了什么一期生、二期生之類的,總之各種派系眾多林立隨著國民軍的穩定,軍官的升遷體制也慢慢僵硬后,這種山頭主義明顯,上層軍官提拔手下的時候,顯然多的會考慮到派系問題,比如同時陸士等海歸派出身的高級將領顯然不會對那些舊軍出身的人有什么好感,不要說提拔了
陳敬云對這些軍隊內部的派系也是有些無可奈何,只能是盡量搞平衡了,比如沈綱擔任了第一軍軍長后,提拔馬成當第二軍軍長就是這種政策下的產物,如果沈綱都擋了軍長而馬成沒當軍長的話,很容易引起那些老二營就跟著他起兵的人反感
而為了搞平衡,所以這個第八師和第九師的部隊除了少數軍官是其他部隊調來的外,其他中下層軍官是清一色的福州軍校生陳敬云是打算著盡快把福州軍校生給提拔起來,形成一個重要的力量派系,用時候也能夠牽制那些舊軍派和海歸派
總之是把軍隊的派系盡量弄多,不讓任何一個派系掌管絕對權力
除了派系平衡考慮外,陳敬云對這這兩個師的戰斗力也是充滿著期待,這種幾乎全訓練出來的部隊和那些長期作戰慢慢成長起來的部隊是不一樣的,如果戰斗力可行的話,陳敬云在下一步擴軍當中就會沿用這種模式,如果說戰斗力不行的話,陳敬云就得回到老路子上去,抽調現有部分的骨干組建的部隊
只是現在第八師和第九師都還處于訓練階層,雖然說前些時候已經宣布正式成軍,但是相關的訓練還是繼續,,真正能不能打,那就得以后打了再說現在嘛,至少看上去還是戰斗力很是有的
盡管陳敬云一頭心思埋進了內部事務當中,但是基于國民軍的龐大實力和陳敬云的個人威望,有些事情不是陳敬云想要不理就能不理的,他想要低調,其他人卻依舊會找上他來
隨著國會正式選舉的rì子慢慢臨近,雖然北洋軍和國民軍乃至滇軍都沒怎么搭理,依舊一頭心思的整軍備戰中,但是國內政局的風向依舊被國會選舉所影響著,除了報紙上的那些猜測分析外,底下里的各黨派人士也是在積極奔走,試圖在國會選舉中或許多的席位
其中自然是以宋教仁為首的國民黨為主,為了遵循當初的南北和平協議,以及孫文和黃興對議會政治的不感冒甚至失望,孫文以及黃興這兩個革命黨的重要人物早已經公開宣布不會參加總統選舉,而國內的興勢力當中,陳敬云和唐繼堯都是務實的人,也沒什么興趣和當什么總統,至于其他還有幾個人說要參選,但是除了他們自個估計是沒人會選他們,以至于實際上的總統的候選人只有袁世凱那么一個
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局面,雖然北洋現在都沒弄什么黨派去弄競選,一門心思的擴軍備戰想要武力統一中國,但是袁世凱卻是去參選總統贏得zhōngyāng的名義而國民黨呢,孫文和黃興都不去參選什么總統,但是宋教仁卻是一門心思的想要掌控國會權力,然后弄內閣制自己進而組閣
而其他的地方實力派雖然也都有參與到國會選舉來,比如陳敬云的國社黨和云貴的統一共和黨都還是國內排名前幾位的黨派,但是他們誰也沒想著去控制國會,然后依靠國內掌控國內統治的想法,別說他們了,甚至黃興和孫文都沒這個打算
手握軍權的實力派們都很現實,看的也很透徹,現在所謂的國會選舉就是一場面子功夫,影響不了國內各軍閥的實力對比
實際上,這個華夏歷史上的第一次國會選舉的確也是一場鬧劇,根本不是一種真正意義上的選舉,甚至連清末時期的諮議局選舉都比不上前清的諮議局選舉當中,雖然也流于表面功夫,對選舉人的限定很高,一個省下來能夠有選舉權的人大多局限于士紳豪商們,比如中學以上學歷、五千元以上資產這些條件就沒幾個人能夠達到,當初一個省也只有那么一所幾所中學,能夠有中學或者同等學歷的學生那可是絕對的高學歷了,比現代的博士碩士含金量要高得多而五千元財產也足以把絕大多數中產階層拒之門外,不用說普通民眾了還有其他幾條也是足以讓普通人望而止步所以說前清的諮議局選舉符合條件具有選舉權的人是少得可憐,偌大一個福建省有選舉權的人不過五萬多一點國內第一富省的江蘇也不過十六萬人左右
這選舉條件高,人數少,選舉起來自然也就輕松簡單一些,公正公平這些自然是做不到的,但是也不至于發生斗毆啊,或者為了幾毛錢就把選舉票就給賣了的事發生,之類的,畢竟有著選舉權的基本都是士紳富商,打架多丟臉啊,買票好歹也拿出幾百上千元來不是
總體上而言保持著一種良好氣氛,使得諮議成功的弄出來后成為士紳富商的閑聊地方,大伙一起交流交流做生意的心得,哪家院子的頭牌清純,哪家院子的姑娘風sāo啊之類的,當然也免不了憂國憂民一番,至于有誰會去聽那就是另外一碼事了
不過民初的這一場選舉卻是不太一樣,選舉條件降低了很多,為了爭取多的人支持,國民黨早就支持把主要的兩個限制條件降低了,比如學歷,現在不要求中學了,只要求小學,而小學嘛一個縣好歹也有一所或者兩所,參選的人數會多很多、還有財產,不要五千了,只要五百就行,還有重要的一點就是年齡,不再是要求二十五歲以上,而是二十一歲國民黨這樣做可不是亂來的,因為當時而言,參與政治的大多數都是接受過式教育的讀書人,老一輩的人對所謂的國會選舉可不感冒,甚至都懶得去關注,別說投票了重要的票源主要集中在年輕人和較為開明的工商人群體當中而這些年輕人的年齡普遍偏低,大多二十左右,而他們也為支持國民黨這種激進的革命黨派,如此一來對國民黨的選舉就有著莫大的好處
最新最快章節,請登陸,閱讀是一種享受,建議您收藏。
更多全本TXT小說請到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