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警花闖三國第858章 殊死搏殺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三國>> 帶著警花闖三國 >>帶著警花闖三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858章 殊死搏殺

第858章 殊死搏殺


更新時間:2013年09月11日  作者:亂石蘭竹  分類: 歷史穿越 | 三國 | 穿越 | 爭霸 | 熱血 | 你的鄰國邀請駐站 | 亂石蘭竹 | 帶著警花闖三國 
卡拉卡拉曾經向麴義討教過對付投石機的辦法,麴義也提出了兩條建議,一是采取分散隊形,二是盡量逼近對方的投石機陣地。對于大秦軍隊來說,密集的軍陣是他們制勝的法寶,這就決定了他們不可能采用分散隊形,而只有冒著漢軍的石雨盡力向前沖這一個辦法萬夫。

自從得知漢軍投石機的攻擊手段以后,卡拉卡拉就胡意識地組織大秦軍隊進行這方面的練習,其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加快沖擊的速度。

當漢軍投石機陣地發起了試探性的攻擊,一枚石塊砸入阿拉尼的軍中,兩名士兵當場被砸倒以后,阿拉尼和克勞斯幾乎同時舉起了手中的闊劍,朝著前方一指,大喝道:“殺!”

兩個方陣八萬大秦士兵一齊向前飛奔。他們經過了一段時間的專門訓練,速度雖然提高了許多,但隊形并沒有發生太大的散亂。

雖然大秦軍團離漢軍陣地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但這突如其來的變化還打亂了漢軍投石機的計劃。剛剛調整到位的投石機只得匆匆拋出石彈,雨點般地砸向秦軍方陣,卻只傷到了秦軍的后衛部隊,前鋒卻躲過了這一輪攻擊。

投石機畢竟一種專業的遠程攻城器械,而不是野戰武器,盡管研究院做了許多改進,操作也方便了許多,但也只是相對而言。等他們再次調整好射程,秦軍已經沖出了兩百多步。隨著距離的迫近,投石機拋出的石彈大部分都將落到秦軍方陣的后面。

投石機所用的石彈都是從后方千里迢迢拉過來的,耗費了大量人力物力,作為前敵指揮的張深知這些石彈來之不易,自然不舍得隨意浪費。他當即下令投石機停止攻擊,轉而讓弓弩手作好準備。曾經令卡拉卡拉聞風喪膽的投石機,這一次終于沒能再續輝煌。

漢軍陣中沒有再發出那種令人膽戰心驚的“轟隆”聲,阿拉尼知道麴義的戰術奏效,不由大喜,揮動著闊劍,當先沖殺過來。他所統帥的西利西亞軍團也嗷嗷怪叫著,越沖越快,仿佛面前只是一群待宰的羔羊。確實,大秦軍團步兵的戰斗力十分強悍,放眼天下,他們有信心擊敗任何步兵對手。

但是,漢軍的作戰策略一直強調充分發揮遠程武器的威力,盡量避免與敵人進行膠著的纏斗。當這些大秦軍團的步兵奔行到距離漢軍陣地兩百步的時候,傳來“嘭”的一聲巨響,那是上萬支強弩同時發射產生的動靜,天色也為之一暗。

劉欣知道大秦軍隊的士兵都穿著沉重的盔甲,這些盔甲雖然防不住馬刀和霸刀的砍殺,卻能夠有效地阻止弓箭的傷害,這也是大秦軍團中少有弓弩的原因。但是,研究院經過反復試驗,發現這種盔甲并不能有效防御踏張弩的攻擊。

踏張弩需要用腳踩踏,利用全身的力量才能張開,因此而得名,但也可以想見,這種弩的威力是如何的巨大。漢軍改進后的踏張弩,可以輕松地射穿五百步開外的兩層皮甲。

正因為有了這個發現,劉欣果斷地放棄了大量弓手,轉而給他們裝備了大量踏張弩。弩相對于弓唯一的弱點就是兩次射擊之間所需的時間比較長,往往弓箭射擊五次,弩才能夠發射一次,而踏張弩裝填鐵矢的速度更慢。不過,如果不能有效地殺傷對方,速度再快也沒有意義,劉欣還是堅決地選擇了使用踏張弩。

本來,以踏張弩的射程,在大秦軍隊沖過投石機的射程以后,踏張弩就可以實施攻擊了。但是考慮到大秦軍隊大多身著沉重的鐵甲,張直到大秦軍隊進入兩百步之內時才下令攻擊。這樣做雖然減少了踏張弩的攻擊次數,卻更容易做到一擊而中。

距離近了,不僅可以成倍提高殺傷力,而且可以大大提高射擊的精準度,根據不需要像投石機那樣需要先拋射幾枚石彈進行一下測試,然后再調整方位角度,踏張弩完全是一次性齊發,上萬支鐵矢夾雜著尖利的破空聲,轉瞬即至。

大秦軍隊根本沒有將漢軍的弓箭放在眼里,而且沖在前面的人,無論是長矛手還是闊劍手,都舉著一面高大的盾牌。但是這一次射過來的箭矢卻與他們平時所碰到的不同,這些黑乎乎的鐵矢輕松地穿透了他們的盔甲,刺入他們的身體,甚至直穿而過,繼續傷站在他們身后的人。

一萬多支鐵矢對于八萬多人的秦軍來說,本來也算不了什么,別看箭雨非常密集,但是有很多鐵矢都會射中同一個人,所以,如果能給秦軍帶來三四千人的傷亡,一般來說就已經是非常了不起的戰果了網游之鋼鐵狂潮。可惜秦軍的陣勢太過密集,而漢軍踏張弩發射的鐵矢著實威力巨大,幾乎所有的鐵矢都貫穿而過,直接射中了第二個人,這一波射擊,當場就放倒了五千多大秦將士。

阿拉尼沖在最前面,他武藝超群,力大如牛,左手挽著盾牌,右手揮舞著闊劍,不停地拔打掉射到面前的鐵矢,但是仍有一支鐵矢擊中了他的左肋。也是阿拉尼大意,沒有認識到漢軍踏張弩的威力,面前大部分鐵矢都被他用闊劍撥落,唯獨這一支鐵矢來不及了,便用盾牌擋了一下。誰知道“嘭”的一聲,鐵矢在盾牌上鉆了個洞,直接擊中了他的左肋,從他的肋間穿了過去。

正在奮力沖鋒中的阿拉尼只是感到胸前一麻,絲毫沒有覺得有多少疼痛,他甚至沒有低頭查看一下。因為阿拉尼深知,他的軍團已經沒有退路。如果這時候退回去,將會面臨漢軍弓弩與投石機的雙重打擊,他唯有向前,向前,再向前。阿拉尼大吼一聲,索性扔掉沒有多少作用的盾牌,雙手緊握闊劍,一路左劈右砍,有如瘋魔一般,飛快地殺向漢軍陣地。

其實,阿拉尼這些動作全是多余的。漢軍的踏張弩雖然厲害,但兩次射擊之間的間隙太長,漢軍又是一次齊射,當阿拉尼奔出去近百步以后,才迎來了漢軍的第二波攻擊。

這一波攻擊比剛才來得還要猛烈,因為距離更近了。阿拉尼雖然同樣拼命地揮舞闊劍,也沒有盾牌遮擋住他的視線,但這一回他卻沒有剛才那樣幸運。

剛才那支鐵矢從阿拉尼的肋間穿過,并沒有傷及他的要害。但是他這一路狂奔將近百步,大大牽動了傷口,血越流越多,阿拉尼的腳步也越來越沉重,每跨出一步都會感到鉆心的疼痛,舞劍的動作也越來越慢,終于沒能再撥落面前的鐵矢,一枝鐵矢洞穿了他的眉心,另有三支鐵矢同時擊破他的前胸。阿拉尼晃了一晃,龐大的身軀轟然倒下,再也沒有能夠站起來。

盡管西利西亞軍團的臨時軍團長死于漢軍的踏張弩下,但是西利西亞軍團的其他士兵并沒有停下來,仍然冒死向著漢軍陣地發起沖鋒。這就是普蒂米烏斯實行的先軍政策所帶來的好處,每次作戰,士兵們都勇往直前,抱著必死的信念,這一次也不例外。克勞斯沒有被鐵矢所傷,他統領的埃及軍團士兵雖然來自不同的行省,卻也不甘落后。

大秦士兵沖鋒的速度很快,張清楚地知道踏張弩已經沒有時間進行第三次發射了,他果斷地下令弩手退后,步兵分開兩邊,重騎兵分成四列,開始緩緩迎向大秦軍隊。

面對騎兵,大秦士兵并沒有多少懼怕,他們一邊向前沖鋒,一邊慢慢靠攏,填補傷亡在鐵矢下的士兵所留下的空缺,重新組織起兩個密集的方陣,一枝枝長矛伸向盾牌外面,專門剿殺騎兵的刺猬大陣再次露出了獠牙。

然而,這一次他們面對的并不是普通騎兵,而是大漢最精銳部隊之一的重甲騎兵。打造一名重甲騎兵所需要的花費是普通輕騎兵的五倍,而且戰馬和騎手的選拔都十分嚴格,馬要高大能負重,人更要臂力出眾。以大漢之富裕,劉欣也只組建起兩萬的重甲騎兵。

大秦士兵越接近漢軍,他們的腳步越來越慢,但每一步都踏得更加堅實。與之相反,漢軍重甲騎兵卻越來越快,離著大秦軍陣還有三十步的時候,終于縱馬奔馳起來。

就像對付游牧騎兵一樣,大秦長矛手又拋出了他們手中的長矛。然而,與上一次不同,他們的長矛不夠鋒利,根本刺不穿重甲騎兵身上的鎧甲。扎在地上的長矛也被同樣披著重甲的戰馬撞斷撞折。重甲騎兵很快便殺到了他們的面前。

三十步的距離對于輕騎兵來說,遠遠不能夠將戰馬的速度提到最高,但是對于重甲騎兵來說,已經足夠了。重甲騎兵四個一排,一丈八尺的鑌鐵長槍伸在前面,遠遠超過了大秦士兵所用長矛,輕松地便將大秦軍陣撕開了四個大口子。漢軍重甲騎兵一路碾殺了過去,無論死的活的,地上只留下一攤肉泥。

就在這時,張揮動了手中的長槍,早就憋足了一股勁的漢軍步兵們挺著長槍,揮著霸刀沖了上去,徑直殺入秦軍陣中,展開了一場你死我活的殊死搏殺。

無彈窗


上一章  |  帶著警花闖三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