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欣哈哈笑道:“孟德,當年你兵發徐州,多少無辜的生命喪生于你的屠刀之下,你從前偷襲襄陽,如今偷襲壽春,又有多少百姓為你所害,如果你的屠刀對著的是朕或者朕的軍隊,那么朕也無話可說,現在,你就安心等著接受審判吧,放心,朕會給你一個公正的待遇!”
如果是像孫策、馬超那樣還沒有來得及生出野心的人,或者是像荀彧、荀攸這樣忠于漢室的人,抑或是像關羽那樣你對他足夠好他就可以把命賣給你的人,劉欣還可以考慮留下他,但是曹操自己有過抱負,也有過野心,更曾經掌握過決人生死的大權,這樣一個人,劉欣能放心嗎。品書網
這就好比當初的劉備,即使他沒有掌握過大權,只是比較有野心而已,劉欣實在尋不到他太多的過錯,也會用計將他弄死,何況曹操單是屠殺徐州百姓一項,就可以定他死罪了,劉欣又怎么可以放過他呢。
曹操被劉欣這一番話說得啞口無言,低頭不語。
來到細陽縣衙,劉欣立刻派人打造四部囚車,將曹操、荀彧、夏侯惇、夏侯淵四人戴上重枷,手銬腳鐐,檻進囚車,又發出信號,召集分散出去的親衛和第五軍團的騎兵。
等到人馬集結完畢,劉欣吩咐道:“惡來,你率領五千親衛將他們押往長安,打入天牢!”
典韋驚問道:“陛下不和末將一起回長安!”
劉欣點頭說道:“大漢一統在此一役,朕要親赴鄴城!”
典韋忽然拱手說道:“末將有保護陛下安危之職,豈可輕離,押運戰俘不過小事一樁,交給他們做就是了!”
其實,典韋也知道押解曹操等人非同小可,是萬萬不能有失的,但他更希望能夠有上陣廝殺的機會,不由用眼睛瞄向黃忠,那意思就是說黃忠才是最合適的押運人選。
劉欣哪里能夠不知道他的小九九,不由哈哈笑道:“惡來,此事關系重大,交給別人朕還真不放心,這樣吧,朕給你一道旨意,你回到長安以后,將他們押入天牢,隨時可以回到朕的身邊,繼續你的護衛工作,如何!”
話都說到了這個份上,典韋再無推托的理由,只得悻悻然地領兵往長安去了,看著他們漸漸遠去的身影,劉欣嘴角浮出一絲笑意,這些武將的心思劉欣太了解了,誰不想建功立業,可惜他們的眼光都局限于大漢版圖之內,只以為經此一役,大漢一統,今后再無大戰,也就沒有了他們的用武之地,卻不知道劉欣對“槍桿子”的重視程度,在任何時候他都不會放松武備,遠的不說,等天下安寧,他便要出兵貴霜了,那個劉欣始終記不住名字的“色國王”竟然將主意打到了他的女人頭上,劉欣又怎么可能不給他一點教訓呢。
這時候,遠在漠北草原的趙云也接到了劉欣的命令,傳遞這個命令有些麻煩,先要通過飛鴿傳書將命令傳達到涼州,然后再用流星快馬送到草原新城,接下來再換用獵鷹,將命令送到軍前。
接到命令的時候,趙云身邊只有兩萬騎兵。
他在全殲了魁頭和步度根這兩個部落以后,抓獲的俘虜和繳獲的戰利品已經不計其數,如果繼續帶著這些人員和物資行軍的話,不僅影響行軍速度,而且目標也太大,趙云只得分出一萬騎兵,押解著這些俘虜和物資前往草原新城。
雖然當時還沒有接到新的命令,但是趙云也明白,在先后端掉蹇曼、扶羅韓、魁頭和步度根這四大部落的營地以后,整個鮮卑一族已經不足為慮,他完全可以回師中原。
不過,劉欣當初下達的命令是橫掃草原上的所有部落,所以趙云還必須繼續在草原上殺下去,現在草原上除了遼東鮮卑以外,只剩下一些小部落,對付這些部落根本不需要四萬精銳騎兵,于是趙云分兵兩路,一路由馬超率領繼續向東搜索草原部落予以消滅,一路則由他親自率領南下。
就在趙云離彈汗山還有五十多里的時候,一只雄鷹從天而降,落在他的肩膀上,帶來了劉欣的命令,趙云想了想,決定不通知馬超,由他領兵繼續掃蕩漠北,而自己則領兵殺奔彈汗山。
彈汗山是魁頭聚集族人的地方,這一點,趙云已經從那些俘獲的鮮卑牧民口中得知,他前往彈汗山,就是想順著鮮卑人進犯中原的道路奇襲他們的后軍,誰知,他的大軍還沒有到達彈汗山,就見一隊騎兵迎了上前。
原來,在彈汗山還有二萬鮮卑武士,這些人來自最偏遠的一些部落,所以到得最晚,而魁頭在太原的行動一再受挫,他便多了個心眼,讓這些晚到的鮮卑武士在彈汗山下扎營等待,兩萬人雖然不算多,但每天人吃馬嚼,消耗也是十分巨大,這些人又不像魁頭他們在太原,有高干供給糧草,帶來的牛羊很快便被吃光,就連彈汗山附近的青草都不多了,幸虧草原上生活條件惡劣,這種情況也會經常遇到,只要馬兒能夠吃上草,他們就不會挨餓。
這一隊騎兵就是帶著自己的馬兒出來吃草的,只要馬兒吃飽了,他們就可以喝到馬奶,再加上從彈汗山上采摘到的一些野果和獵到的一些野物,勉強也可以填飽肚皮。
可惜他們一出來就遇上了漢軍騎兵,對于送到嘴邊的肉,趙云當然不會放過,一聲令下,漢軍騎兵便沖殺了過來。
這一隊鮮卑騎兵人數約在三千左右,乍見到另一支騎兵向自己沖了過去,不禁有些茫然,畢竟這里是漠北草原,打死他們也想不到漢人會出現在他們的后面,而且第六軍團的漢軍騎兵常年生活在草原上,沒有準備旗幟,衣甲也與其他漢軍騎兵不同,更接近于草原部落的裝束,所以他們只當對方也是從哪里剛剛趕過來的同伴。
漢軍騎兵的速度很快,轉眼間離著他們就只有三百步了,天空忽然為之一暗,無數箭矢如雨點般射了過來,毫無防備的鮮卑武士紛紛墜馬,直到此時,他們才反應過來,來的不是自己人而是敵人。
鮮卑武士們仗著自己精于騎射,雖然遭遇到了突如其來的打擊,卻并不退縮,反而怪叫著迎了上去,他們也知道自己弓箭的射程不及對方,所以要盡量縮短雙方的距離,三百步對于奔馳中的戰馬來說,真的是轉瞬即至。
但是,漢人騎兵的弓弩太過犀利,雙方各向前沖了一百步的距離,漢人已經射出了三波箭雨,許多鮮卑武士栽倒在塵埃中,三千人的隊伍只剩下不足五百人了。
這些鮮卑武士并沒有參加過太原的戰斗,當然也就不知道漢軍弓箭的厲害,直到看見身邊的同伴接連倒下,這才慌了神,紛紛撥馬回轉,但是趙云又豈肯放他們安然離去,策馬緊追,現在雙方相距百步,都在對方弓箭的射程以內,只是一逃一追,同樣是且騎且射,效果卻大相徑庭。
彈汗山頂上卻有鮮卑人設立的了望哨,早已經發現了這邊的情況有些不對,趕緊向山下示警,留在營地里的鮮卑武士亂哄哄地集合起來,一萬七千名騎兵一齊殺奔這里。
正在拚命逃竄的鮮卑騎兵越來越少,在漢軍連續不斷的弓箭打擊下,仍然活著的只剩下寥寥數人,不過,能夠活下來的,都是鮮卑部落中武藝高超的勇士。
這幾名勇士正在策馬狂奔,還要不時地運用各種高難度的動作以躲避漢軍的箭雨,忽然就看到前方出現了大隊人馬,萬馬奔騰的氣勢是難以想像的,在這種情況下,他們如果撞上去,很快就會被卷入滾滾洪流,被成一堆肉泥。
既是草原上的勇士,騎術自然更加精湛,他們看清對面過來的是自己人以后,當即撥轉馬頭,反向漢軍沖了過來,實際上,夾在兩支狂奔的騎兵隊伍中間,他們的覆滅已經不可避免,他們這么做只是不想與同伴進行自相殘殺。
這些鮮卑勇士一邊沖,一邊開始展示自己的箭術,有人三箭連珠,有人五箭連珠,更有人七箭連珠,但是漢軍騎兵都有很好的護甲,傷亡極其有限。
雙方之間的距離只剩下二十多步了,鮮卑勇士拋棄弓箭,抽出了隨身的彎刀,準備進行最后的搏殺,近身搏殺正是裝備了馬鐙、馬刀的漢軍騎兵所長,但是第六軍團的年輕戰士們并沒有拔出馬刀,而是抽出了背上的短投槍。
這是第六軍團騎兵的又一個殺手锏,一陣凄厲的呼嘯聲過后,僥幸剩下的幾個鮮卑勇士已經倒在了血泊中,他們可以躲避弓箭的射擊,但卻躲不過這種短投槍,雙方的距離太近,漢軍騎兵又借著戰馬奔跑的速度,投槍扔出去又快又疾,力道更是驚人,即使這些鮮卑勇士自己躲了過去,他們的戰馬也無以幸免,甚至有人連人帶馬被釘在地上。
請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