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紅臉漢子手中沒拿武器,說話的時候也帶著一絲微笑,只是笑容有點冷,說出來的話更是透著一股殺氣。袁軍士兵們看到這個紅臉漢子,雙腿忍不住就打起了哆嗦,不由自主地扔掉了手里的兵器。
很快,沖進店鋪和民宅的姚期、馬六和他的親信手下都被人押了出來,他們這才發現,原來這座小小的鎮子里竟然入駐了上千的人馬。他們區區四五十人就想來打秋風,簡直就是拿雞蛋朝著石頭上撞。
關羽朝姚期指了指,說道:“把他帶上來!”
剛才關羽看得很清楚,在鎮口發號施令的就是他。
姚期到底是上過戰場見過血的人,面對關羽卻也不懼,還挺了挺胸膛好寶寶,你就收了我吧!。可惜他就算踮起腳尖,也只及到關羽的肩膀。
關羽打量了姚期兩眼,冷冷地說道:“你們是什么人?到鎮子里來想干什么?”
姚期把心一橫,撇了撇嘴,說道:“這是軍事機密,無可奉告!”
“你不說,我想總會有人愿意說的。”關羽冷笑一聲,突然抬手照著姚期的脖子就是一下。只聽“咔”的一聲脆響,姚期的身子便軟了下去。關羽朝著馬六一指,“你來說!”
這次漢軍面對的是曹操、袁紹、鮮卑和烏恒四方聯軍,敵人的兵力總數早就超過了百萬。面對這樣的強敵,劉欣也不想再行婦人之仁,已經下達了命令,對一些冥頑不化的戰俘,必要的時候可以當場處決。關羽現在就是行使這項權力。
看到關羽一個手刀便取了姚期的性命,馬六哪里還生得出半分頑抗之心,有如竹筒倒豆子一般,將自己所知道的情況一五一十全部交代了出來。
姚期、馬六在袁軍中都是校尉之職,手底下也掌管著幾千人馬,雖然不可能知道更高層的決策,但袁軍的基本動向,他們還是清楚的。關羽聽完馬六的交代,當即做了一個決定,下令立刻全軍集合。
按照劉欣原來的部署,埋伏地蕩陰的軍隊將在后天發動對鄴城的襲擊。當然了,這次襲擊只是佯攻。所謂攻其必救,鄴城是袁紹的大本營,不僅袁紹本人和他的家眷,就連袁紹手下絕大多數文武和他們的家眷都在鄴城。如果鄴城受到攻擊,袁紹肯定會在第一時間通知黎陽的部隊回援。這樣的布置,就是典型的圍點打援。
但是通過馬六的交代,關羽發現袁紹的軍隊調往黎陽的速度比預想得還要快。如果等到后天再動手的話,恐怕黎陽的袁軍已經開始攻打朝歌了。
為了阻擋鮮卑騎兵南下,劉欣抽調第四軍團的主力攻打界休諸縣的事情已經在副軍團長以上的將領中進行了通報。所以,關羽非常擔心朝歌不能頂住袁軍的進攻,他必須搶先動手,吸引袁紹的注意。
集結在蕩陰的二十八萬大軍,彼此之間有嚴格的分工。負責佯攻鄴城的是第一軍團的五萬步兵,這支部隊已經潛伏到了蕩陰以北五十里處,只要一聲令下,半天之內他們就會出現在鄴城城下。而關羽的任務是率領第三軍團的兩萬步兵,襲擊從黎陽回援的袁軍后隊。
在得知馬六的交代以后,關羽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偷襲魏郡的內黃縣。內黃在蕩陰以東五十里,這里是袁紹的屯糧之所,也是黎陽前線袁軍的糧食供給基地。攻占了內黃,就等于斷了前線袁軍的糧道。
關羽當即決定兵行險著,當然了,他也沒有忘記將自己的這個決定告知軍團長張郃以及這次行動的總指揮徐晃。
戰場形勢瞬息萬變,劉欣授予了副軍團長以上的將領以臨機專斷之權,所以關羽這樣的安排并不違規。但是得到了關羽的報告,徐晃還是大吃一驚。
只要關羽的人馬出現在內黃城外,就會立刻引起袁軍的警覺,這次的作戰計劃就有暴露的危險。徐晃無暇多想,立刻決定調整作戰計劃,整個戰役提前兩天全面打響了。
袁紹在鄴城這個大本營上很花了一番血本,不僅城墻修得高大堅固,城里積蓄了足夠全城軍民兩年之需的糧草,還是鄴城周圍修建了四座屯兵城。這四座屯兵城拱衛在鄴城的四周,城內沒有百姓居住,駐扎的全是軍隊。徐晃要佯攻的就是鄴城最南面的一個屯兵城,叫做武城。
漢軍的動作很快,從接到徐晃臨時下達的命令,到整隊出發,只用了小半個時辰。佯攻的本意就是吸引袁紹的注意,所以也用不著遮遮掩掩。而且這一次的佯攻又多了一個作用,為關羽的行動作掩護。
第一軍團的五萬大軍正午就出發了,旌旗蔽日、戰鼓喧天,浩浩蕩蕩殺奔武城,有如一股黑色的鋼鐵洪流。
最近這一帶幾乎每隔幾天就有一支軍隊經過,百姓們害怕遭到牽連,早就躲進了深山,田地里一片荒蕪騎士王的騎士。不過,像漢軍這樣明目張膽的進軍,而且目標直指鄴城以南的門戶武城,還是很快引起了袁軍哨探的注意,警報飛馬傳進了鄴城。
聽到這個消息,袁紹大吃一驚,自己攻打河內的部署還沒有完成,與曹操的聯盟還有一些細節需要商定,沒想到劉欣居然先打了過來,而且擺的是擒賊擒王的陣勢。
袁紹慌忙召集眾謀士商議,商量了一下午,終于得出了一個結論,劉欣在太原的行動只是一次佯攻,目的是吸引袁軍主力赴援太原,結果未能得逞,這才孤注一擲,想要強攻鄴城。而這時候,袁軍的主力雖然沒有調往太原,卻已經調到了黎陽,鄴城再加上周圍的四座屯兵城,總兵力只剩下十萬人。而漢軍大張旗鼓,給人的感覺仿佛有數十萬之多。這就讓袁紹緊張了起來,立刻傳令黎陽的軍隊回援,并且派人聯絡曹操,請出出兵協助。
率領漢軍擔任佯攻的是第一軍團的兩員偏將史渙和王威。他們抵達武城以南十里處扎下營寨,稍事休整以后,連夜開到了武城城外。漢軍雖然只有五萬人,開到武城城下的也不過兩萬人,卻人手兩三支火把。武城守將呂曠從城頭上望下去,只見城下一片全是火光,看樣子足有十萬之眾。呂曠不敢出戰,命人緊閉城門,同時燃起烽火,向鄴城告急。
漢軍并沒有立即攻城,而是按部就班地組裝起各種攻城器械來。這一回劉欣是下了血本,盡管是佯攻,還是將投石機、云梯這樣的重型器械都派了過來。
此時,袁紹也爬上了鄴城城頭,看著武城方向緩緩升起的烽火,心中焦急,卻不敢派出援兵。因為根據哨探的回報,這支漢軍足有二十萬之眾,派兵出城無異于自尋死路。但他也不肯放棄武城,畢竟那里是鄴城的門戶。思慮再三,袁紹派了兩名信使前往武城,下令呂曠死守待援。
大概是擔心腹背受敵,漢軍只圍住了武城的東、南、西三面,而放開了北面,袁紹的信使倒是毫不費力便進了武城。呂曠見自家的信使來去自如,也是信心大增,讓信使回復袁紹,發誓城在人在,城亡人亡,并且獻上一計,希望袁紹在后天派兵進入武城,待黎陽的援軍到來時,再給漢軍來個里外夾擊。武城城中的兵力畢竟只有一萬,要想里外夾擊,實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信使離開不久,城外便傳來了“轟隆隆”的巨響,漢軍開始攻擊了。漢軍并沒有發動沖鋒,而是將八十具投石機一字排開,對著武城城頭一通亂轟。投石機經過多次改進,現在既打得遠,又打得準,每個投石機一次可以拋出十多個石彈。不過現在是夜間,投石機操作手們對自己的攻擊效果無法進行評估,也就沒有辦法進行校正。盡管如此,漫天的石雨還是給守城的袁軍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壓力。
對于投石機這個武器,袁軍并不是第一次接觸。在持續一年多的那場激戰中,曹軍也多次使用過投石機,成功地壓制住了袁軍弓箭的優勢。但是曹軍的投石機威力還不到漢軍投石機的五分之一,射程也要近上許多。
漢軍投石機一次齊射可以發射上千枚石彈,如果躲避不及,即使舉著盾牌也毫無用處,往往連人帶盾牌一起被砸翻。其實,何止是盾牌,許多石彈直接飛過城墻,落在城中的軍營里,許多躲在帳篷里的士兵也被砸死砸傷。
漢軍的石彈仿佛無窮無盡,發射了一輪又一輪。袁軍士兵都心驚膽戰地倦縮在墻角,或者躲到了距離最遠的北門附近,仍然不時被砸到地上然后又彈起的石塊擊中。
武城的守軍就這樣在忐忑不安中挨到天明,漢軍的石彈攻擊終于停止了。當守軍士兵們戰戰兢兢地從各個隱蔽點爬出來的時候,完全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
一夜的攻擊,武城的城墻也變得千瘡百孔,城里原本整整齊齊的軍營也已經東倒西歪,還不時可以看見被砸得稀爛的尸體。等他們爬上城頭,這才發現城外靜悄悄的,漢軍不知道什么時候已經收兵回營了。
這篇小說不錯推薦
先看到這里書簽
找個寫完的看看全本
如果您認為不錯,請,以方便以后跟進的連載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