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警花闖三國第657章 輕松過關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三國>> 帶著警花闖三國 >>帶著警花闖三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657章 輕松過關

第657章 輕松過關


更新時間:2013年05月14日  作者:亂石蘭竹  分類: 歷史穿越 | 三國 | 穿越 | 爭霸 | 熱血 | 你的鄰國邀請駐站 | 亂石蘭竹 | 帶著警花闖三國 
搜小說



馬蕓出現在考場當然不是做主考官來了,她對于軍事懂得不多,自然不會做出外行指揮內行的事情來,她只是來旁聽的,真正的主考官是參加大漢講武堂第一期高級研修班的那八員大將。1這八個人都是身經百戰,又經過高級研修班幾個月的學習,無論是個人武藝還是指揮才能都有了進一步的提高,再沒有比他們更合適的主考官了。

今年的武科考試沒有像去年那樣考什么兵法。去年的那場考試讓大家都想明白了,這些考生并沒有經過真正的戰場,即使讀了幾本兵書戰策,也只能算是紙上談兵,還不如直接來點真格的。所以,今年的考試只有三項內容,騎術、箭術和武藝,分兩天舉行。因為許多武夫本來就沒有多少文化,而今年又不用考兵法知識,對于大多數人來說,這絕對是一次難得的機會,報名的人也就比去年多了許多,并且既有漢人,也有蠻族人、羌人和匈奴人。

荊州一帶已經地處南方,馬匹是稀罕物件,普通人的騎術都不會好到哪里去。但現在情況不同了,劉欣已經占了司隸和涼州,甚至連整個匈奴草原都在他的掌控之下,不缺戰馬,更不會缺少好的騎手。

上午進行的是第一項內容——騎術考試。參加考試的異族人并不多,但匈奴是生活在馬背上的民族,騎術卻是他們的強項,這其中就有呼廚泉的兒子塞克臺。

塞克臺生得膀大腰圓,力大無窮,在草原上也是赫赫有名的少年英雄,是草原少女心目中的偶像,而他胯下那匹雪青馬也是草原上數一數二的駿馬。對于這場騎術考試,他是志在必得,一定要奪魁的。

不過這里是在襄陽,塞克臺的出場并沒有迎來歡呼和掌聲,反而惹來噓聲一片。塞克臺一提韁繩,那匹雪青馬在校場上接連做了幾個顛馬動作,姿勢優美、花樣繁多。塞克臺無論馬兒如何蹦跳,他始終端坐其上,果然做到了人馬合一,校場外的觀眾頓時安靜了下來。

就在塞克臺志得意滿的時候,一個少年手持長槍,騎著一匹黑色的駿馬踏進了場里。少年英氣勃勃,黑馬神駿壯美,正是馬超和他的踏雪烏龍騅。

自從答應了劉欣要奪得武科狀元以后,馬超每日苦練武藝,勤習兵法,大半年的功夫,整個人都仿佛脫胎換骨一般,他一出場,便帶來一股凌厲的氣勢,壓得其他考生喘不過氣來,就連不可一世的塞克臺也有種窒息的感覺。

草原部落之間經常會發生各種真刀真槍的爭斗,塞克臺也算是上過戰場的,身上也隱隱帶著幾絲殺氣,但馬超給他的感覺完全不同,那股強烈的殺氣只有在身經百戰、殺人如麻的真正勇士身上才可能散發出來。考試還沒有開始,塞克臺已經將馬超視為自己最強勁的對手了。

騎術考試分走馬和跑馬兩個階段,走馬比的是考生操縱馬匹以及與馬匹之間配合的熟悉程度,而跑馬純粹就是比拼馬力和考生的耐力了,而這項考試也是塞克臺志在必得的一項。然而,考試開始以后,他卻發現自己失算了,那個漢人少年的騎術比他還要精湛,那匹黑馬更是遠超他的坐騎。最終的結果,兩人在走馬階段的考試不分勝負,但是在跑馬考試中,馬超以整整一個馬頭的優勢當之無愧地取得了第一。

雖然塞克臺對這樣的結果有些不能接受,但實際上從一開始他的敗局就已經注定了。馬超生于西涼,也可以說是從小在馬背上長大的,他的踏雪烏龍騅更是萬一挑一的神駒。而更重要的是,踏雪烏龍騅可是裝備了馬鐙和馬掌的。

下午進行的箭術考試只考騎射一樣,而騎射本來是草原民族的強項,塞克臺有心在這里扳回一局。但事與愿違,裝備了馬鐙的踏雪烏龍騅更利于操縱,而馬超的箭術又曾經得到過黃忠的指點,一手五箭連珠已經使得出神入化,同樣沒有絲毫懸念地拿下了第一。

接連兩場考試都輸給了那個漢人少年,而且是在自己最擅長的項目上,塞克臺的心情已經郁悶到了極點,回到驛館忍不住就要借酒澆愁。隨從趕緊勸道:“少族長不必憂慮,明天才是最后的較量,小的看那少年身材瘦弱,明天必然不是少族長的對手,只要勝了明天一場,才是最后的勝者。”

這名隨從說得不錯,武科考試最重要的便是第三場,而第三場考試也是最為血腥的,由考生通過抽簽捉對廝殺,生死各安天命。不管你前面勝了多少場,要是在第三場失敗連性命都保不住的話,狀元自然也就不用想了。

塞克臺咬了咬牙,說道:“匈奴數次大敗于漢人手下,我這次來到中原,就是要奪得武科狀元,挫挫漢人的銳氣。說不得,明天只有痛下殺手,取了那娃娃的性命了!”

第二天,校場上的氣氛明顯凝重起來,所有的考生在進場之前都必須簽下生死狀。當然了,你也可以選擇不簽,不過那樣做的話,也就表明你放棄了考試。馬蕓雖然覺得這樣的考試方式太過殘忍,但這是張飛、關羽等一眾考官們共同協商出來的結果,她也就沒有多說。而在張飛、關羽他們眼里,死個把人真的不算什么,何況這樣的考試是為國家挑選武將,沒有這個膽識,就算武藝再高也沒有用處。

現在,科舉考試還沒有深入人心,各級官吏也大多是從士族子弟中推選出來的。真正想通過科舉考試改變自己人生的,大多是一些寒族子弟。這些寒族子弟為了謀一個好出身,許多人咬一咬牙,也就將面前的生死狀簽了下來。


上一章  |  帶著警花闖三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