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警花闖三國第461章 從實招來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三國>> 帶著警花闖三國 >>帶著警花闖三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461章 從實招來

第461章 從實招來


更新時間:2013年01月29日  作者:亂石蘭竹  分類: 歷史穿越 | 三國 | 穿越 | 爭霸 | 熱血 | 你的鄰國邀請駐站 | 亂石蘭竹 | 帶著警花闖三國 
亂石蘭竹



笮融離開彭城的時候,除了隨行的萬余士兵,還有十多萬男女百姓,他那時候還是真心想將這些百姓帶到一個安全的所在,以免遭了曹軍的毒手。結果到了廣陵以后,看到那里富庶繁華,一時起了貪念,竟然將廣陵太守趙昱當場殺死。這件事做下以后,笮融也顧不上隨他同來廣陵的那些普通百姓了,自己和樊能兩個,帶著搶來的財物和美人投奔江南。

來自彭城的這些士兵大多連船都沒有乘過,更不要說在這個寬闊的江面上了。整支船隊大大小小五百多艘船,有的是比較大的商船,更多的只是些小漁船。江面上風急浪高,船只搖擺不定,許多人站都站不穩,更有甚者,已經開始大口大口地嘔吐起來。也是這些被強擄來的船夫都是些善良之人,否則,若是他們造起反來,早將笮融和他的手下們都拋到江里喂魚了。

船隊的最前方是一艘商船,也是整支船隊里最大的一艘。這艘商船的原主人想必也是一方豪富,主船艙內器具齊全、裝飾華麗。笮融斜躺在一件矮榻上,懷里擁著一個盛妝少婦,正在那里上下其手,盡情撫弄。

那少婦叫做翠屏,本是趙昱的一個寵妾,笮融愛她美貌妖嬈,將她一直帶在身邊。翠屏雖然心有不甘,但迫于情勢,也只得曲意奉迎。笮融的手也不知道摸到了哪里,翠屏臉上泛起一抹桃紅,“嚶嚀”呻吟了一聲。

突然,艙門被人匆匆推開,樊能跌跌撞撞地挨了進來。恰巧一個浪頭打過,商船雖大,卻也禁不住狠狠地晃了一下。樊能立腳不穩,一個踉蹌,雙手慌忙一扶,正按在翠屏那高高翹起的肥臀上。翠屏突然遭襲,忍不住“啊”的驚呼出聲。

笮融雖然知道樊能并不是故意揩油,卻也不由得皺了皺眉,叱責道:“慌慌張張地做什么?”

樊能好不容易站定身子,尷尬地訕笑兩聲,說道:“回大人,江面有一支船隊擋住了咱們的去路,好像是戰船。”

“戰船?”笮融沉吟道,“我大漢只有兩支水軍,一在荊州,一在揚州。聽說揚州的水軍早已經糜爛不堪,這時候還能組織一支船隊的,必定是荊州的水軍了。走,帶我去船頭上看看。”

樊能答應一聲,轉過身去,扶著艙壁,一步一晃地走向艙外。笮融這才在翠屏臉上親了一口,說道:“寶貝兒,乖乖地躺在這里,老爺我去去就來。”

翠屏扭了扭水蛇般的腰肢,嗲嗲地說道:“那老爺可要快點回來,莫要讓奴家久等了。”

笮融早已爬起身來,卻比樊能更加不堪,幾乎是半蹲著摸出了艙外。翠屏自幼在江邊長大,坐在這搖擺不定的船艙里,絲毫沒有什么不適,看著笮融像鴨子一樣笨拙肥胖的背影,狠狠地“啐”了一口,詛咒道:“腳下滑一滑,掉江里,淹死你!”笮融正全神貫注地應付著晃個不停的商船,免得一不小心摔下江去,哪里聽得見翠屏在后面嘟囔些什么。

好不容易爬上船頭,只見大江南面果然有三十多艘大小戰船,排成半月形的陣勢,竟將他的船隊攔在江心。他這邊雖有五百多艘船,可是在那些戰船面前,就像一群螞蟻面對著幾頭大象,只要對方扯足風帆沖過來,轉眼間就會將他們全部撞沉。

正對著笮融這座商船的是一艘巨大的樓船,單單甲板上的部分就有四層高,船頭和兩側各懸著磨盤一樣的大石頭,也不知道是做什么用的。又見那樓船桅桿之上,一個水手拿著一紅一綠兩面三角小旗,朝著這邊上下揮舞。

笮融既震撼于樓船的雄壯,又對桅桿上水手的動作感到莫名其妙,轉頭問身邊的商船水手道:“你可知道他在那里做什么?”

商船上的水手常年走南闖北,倒也見多識廣,他抬頭看了一眼,說道:“回大人,那是水軍中常用的旗語。大江之上,風高浪急,戰船之間通話不易,常以旗語來發號施令,傳遞信息。”

笮融“哦”了一聲,又問道:“那你可知道他說些什么?”

那水手搖了搖頭,說道:“小人只知道這是軍中的旗語,卻不明白這旗語的意思。”

原來,自從劉欣讓糜竺在吳郡和江夏兩地設立難民營以后,許多從徐州逃難出來的百姓得到消息,蜂擁而至。但是,從徐州到江夏需要經過袁術的轄地,那里盤查甚嚴,逃難的百姓們常常受到當地官吏的士兵們的欺凌,因此,大多數的百姓還是選擇從廣陵經長江直抵吳郡。

得知這個情況以后,糜竺特意找到甘寧,想請他安排水軍負責接收這些逃難的百姓。江北已經不屬于劉欣的控制范圍了,突然派遣大批戰船過去,很可能會引起不必要的誤會,沒有劉欣的命令,甘寧自然不會同意調集水軍戰船去接送難民。但是,經不住糜竺的再三請求,甘寧還是挑選一些機靈的士兵,攜帶一些錢財來到江北,支付給沿江的商船、漁船,讓他們承載逃難的百姓渡江。

因為北方逃難過來的百姓大多不通水性,為了以防萬一,甘寧還調派了一批哨船在江面上四處巡邏,隨時準備營救不懼落水的百姓。早此時候逃難來的百姓已經大都被接過長江,并且進行了妥善安置。后來聽說曹軍已經開始退兵,有些逃到半路上的百姓又轉回了家鄉,所以,最近從江北逃難過來的百姓越來越少了。

這段時間,那些商船、漁船幫著搭載逃難的百姓渡江,獲利頗豐,往往運上一趟,就抵得上平時半個月的收入。雖然渡江的百姓日漸減少,但是這樣的生意多少年才能等到一回,因此他們仍然大量聚集在江邊,指望著有機會再做上幾筆。結果這樣一來,倒成全了笮融,他幾乎沒費什么力氣,便拘押到五百多艘船只。

由于渡江的百姓日漸減少,甘寧不僅減輕了巡邏的力度,而且將派往江北的水軍士兵也撤回了許多,但是這并不代表他放松了警戒。所以,當笮融的船隊剛剛離開江北沒有多長時間,就被巡江的哨船發現,馬上稟報于甘寧。甘寧聽說足有數百艘船渡江而來,不敢怠慢,也調動近四十艘戰船迎了上前,并且讓水手們打出旗語,與來船進行溝通。因為每次有承載逃難百姓的船只從對岸過來,船上都會有派出去的水軍士兵隨行,既可以照顧這些不習水性的百姓,又可以及時方便與水軍聯系,以便更為妥當地收容這些百姓。

當發現自己這邊打出去的旗語居然沒有任何回應,甘寧警覺起來,而且隨著雙方距離漸近,已經能夠看到對面船上有頂盔貫甲的士兵身影,當即下令進入臨戰準備。

笮融正在猜測那名水手揮舞的旗語究竟是什么意思,突然就聽見對面傳來一陣凄厲的號角聲,再看時,對面那些大小戰船,原先還空蕩蕩的甲板上突然一下子就冒出了無數弓弩手,一個個拈弓搭箭,箭簇上的寒芒在陽光的照耀下顯得格外刺眼。笮融不覺大驚,連聲喊道:“不要放箭,我們是來投奔糜大人的!”

聽到笮融的喊聲,樊能也趕緊帶著隨行的士兵一齊大喊。這五百多艘船上,雖然也有萬余士兵,但沒幾個會水的。水軍交戰,最主要的武器就是弓箭,這些來自彭城的士兵站在船上,一只手握著刀槍,一只手還必須扶住船舷,否則浪頭一打,立刻就會摔倒。他們現在連盾牌都舉不起來,更不要說彎弓射箭了。而對面都是專門打造的戰船,船的四周都有箭垛,無須盾牌也可以阻攔敵船上射來的箭矢。如果打起來,不用交手,也知道誰勝誰負了。

好在如今已是冬季,江面上的風雖然大,刮的卻是西北風,這一陣大喊,聲音順風飄揚開去,對面船上竟也聽得清清楚楚。甘寧將手中大刀輕輕一舉,做了個手勢。爬在桅桿上的那個水手一直在注視著甘寧的動作,見狀立刻揮動手中的小旗子,很快,又是一陣號角響起,戰船上士兵們手中的弓箭緩緩放了下來。一艘快船從艦隊中疾駛而去,直奔笮融所乘的那艘商船。

笮融知道那是對面艦隊派出的信使,暗暗松了一口氣,這才發現自己渾身上下都已經被冷汗浸透了,確實,如果對方下令攻擊的話,他現在一定已經葬身魚腹了。

來船雖然是頂風而行,速度卻是極快,轉眼間便已經到了商船近前。不待商船上的水手放下跳板,只見來船上一個穿著皮甲的精壯漢子,掄起一根飛抓,“刷”的一聲便搭在船舷邊上。那漢子嘴里銜著鋼刀,雙手抓著繩索,便如猿猴一般,三兩下就竄上了那艘商船。等商船上的士兵反應過來,來船上已經有五六名大漢,持著利刃通過那根飛抓攀了過來。

那精壯漢子向船上匆匆瞄了一眼,顯然已經看出笮融是這支船隊的首腦人物,直奔他便撲了過來,手中鋼刀一揮,沉聲喝道:“某乃大漢水軍校尉黃蓋,爾等是什么人?從實招來!”


上一章  |  帶著警花闖三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