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警花闖三國第250章 萬馬奔騰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三國>> 帶著警花闖三國 >>帶著警花闖三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250章 萬馬奔騰

第250章 萬馬奔騰


更新時間:2013年02月01日  作者:亂石蘭竹  分類: 歷史穿越 | 三國 | 穿越 | 爭霸 | 熱血 | 你的鄰國邀請駐站 | 亂石蘭竹 | 帶著警花闖三國 

歡迎大家來到:

李悶悶不樂地回到府中,連聲吩咐道:“快,幫我收拾行裝,一個時辰后出發!”

他的妻子楊氏在后院聽說這件事,匆忙跑了過來,興奮地說道:“老爺,您又要出征了!”

李在董卓手下的官職并不高,僅僅是一名校尉,本來董卓手下除了呂布,還有五大中郎將,分別是牛輔、董越、段煨、胡軫和徐榮,再下面才輪到李、郭汜、樊稠、張濟四大校尉,五大中郎將里為首的便是牛輔,他是董卓的二女婿,李等人都在他的軍中任職,而華雄則是胡軫部下的校尉,現在胡軫已經在虎牢關投降了關東聯軍,徐榮在伏擊曹操的戰斗中被夏侯一槍刺死,中郎將里只剩下牛輔、董越和段煨,算上呂布,李在董卓手下將領中的地位已經排到了第五位,但官職卻一直沒有得到提升。

李的官職不高,俸祿自然也高不到哪里去,但他家里的金銀珠寶、古玩珍奇堆滿了倉庫,嬌妻美妾充斥著后院,穿的是綾羅綢緞,吃的是山珍海味,而靠他那點微薄的俸祿過上現在這樣的生活是絕對不可能的,不過,西涼軍的作風與劉欣的軍隊截然不同,他們都是一邊打仗,一邊搶掠,李家里的這些金錢美女都是他跟隨董卓來到洛陽以后,利用出征的機會四處劫掠所得,因此這位楊夫人聽說他今天又要出征,才會表現得如此開心,而絲毫沒有注意到李臉上的神情。

看到楊氏一副財迷樣子,李沒好氣地說道:“先別想那些美事了,這次出征與往日不同,要與劉欣爭奪漢中!”

楊氏這才發現丈夫今天和往常有些不同,忍不住問道:“是不是那個荊州牧,他很厲害嗎!”

李心中煩悶,狠狠地瞪了她一眼道:“婦道人家懂些什么,如果是在關中大地上,明刀明槍地干,就算十個劉欣我也不怕他,漢中是什么所在,蜀道艱險難道你不知道嗎!”

楊氏茫然地說道:“漢中的路很難走嗎,小時候奴家跟隨父親去過一回,好像還行吧,記得過了陽平關沒有多遠就到了!”

李長嘆一聲,說道:“夫人啊,你說的那是太平年月,現在的陽平關有重兵把守,誰會讓你過去啊,要奪漢中,必須先拿下陽平關,這樣的苦差事哪個也不愿意接手,卻落到了我的頭上,你說氣惱不氣惱!”

楊氏終于明白過來,敢情這回出征真的和以往不同,好處大約是撈不著,別再擔上什么過錯,惹惱了董卓可不是鬧著玩的,楊氏看著憂心忡忡的丈夫,突然靈機一動,說道:“老爺,您怎么把那個窮書生給忘了,何不求他想想辦法!”

李一拍大腿,連聲道:“哎呀,若非夫人提醒,我幾乎把這件事忘記了,對對對,趕緊請他過來!”

如果劉欣在這里一定會大吃一驚,楊氏口中的窮書生竟然就是三國時期赫赫有名的毒士賈詡。[]

那還是幾年前,賈詡正是窮困潦倒的時候,有一天被李碰上,將他收留于軍中,但賈詡有言在先,此番蒙李相助,平日里可以幫他做些謄抄之類的雜務,至于出謀劃策,終其一生只能幫他一次,而且一次幫完以后雙方兩不相欠,再無瓜葛。

李本人在行軍打仗方面也是頗有才能,牛輔之所以能夠在中郎將里面位列第一,除了董卓女兒的身份以外,軍功赫赫也是一個重要原因,而牛輔獲得的軍功絕大部分都是李和郭汜兩個人幫他掙下的,李當時聽到賈詡提出這個條件,只當是賈詡說了一句玩笑話,根本就沒有放在心上,而且這么多年來李也沒有什么需要賈詡出謀劃策的地方,漸漸的就將賈詡淡忘了,只把賈詡看著是軍中的一名普通書吏,今天事情緊急,在楊氏的提醒下,李才想起賈詡來,慌忙派人去請。[]

賈詡在李軍中做事,對于這次行動的目標自然已經知曉,聽到李來向他求教,不由如釋重負,自己與李之間的契約從此可以解除了。

看到李難得地露出一副煩躁不安的樣子,賈詡就知道他對這次出征心里沒底,不由笑了笑,說道:“李將軍可知道,從這里兵發漢中,有四條路可選,其一,走子午谷道,其二,走讜駱谷道,其三,走斜谷谷道,其四,走陳倉故道的陽平關,前三條谷道雖然沒有險關,但道路艱險難行,將軍的部下多為騎兵,無人阻擋通過尚且不易,若是張魯得到消息,只需一小隊人馬埋伏于彼,縱有千軍萬馬也無能為力矣,依賈某愚見,將軍只可選第四條路,先奪陽平關,然后方可直取漢中!”

李搖了搖頭,說道:“這四條路的情況我都知道,如果通過前三條谷道,不知需要耗費多少時日,等我的大軍通過,漢中早就被劉欣拿下了,但是陽平關地勢險要,關前地域狹窄,兵力無法展開,強攻難以奏效,正是這樣才令我左右為難!”

賈詡看出李對自己所獻計謀并不信任,卻絲毫沒有在意,賈詡已經打定主意,幫他這一次以后從此兩不相欠,于是繼續替他分析道:“李將軍,若是平日用兵,賈某斷不會勸將軍選第四條路走,但今時不同往日,劉欣已經攻占了葭萌關,一定會進一步攻打漢中諸縣,劉欣軍中馬匹不多,他沒有足夠的騎兵長途奔襲,只有等奪了漢中以后再順勢攻打陽平關,到那時最快也已經在三天以后了,而將軍則不同,完全可以依仗騎兵之利,搶在劉欣前面趕到陽平關,真到了那時候,陽平關上張魯的軍隊可以說是腹背受敵,他們要么投降劉欣,要么投降將軍,要么活活困死在關上,沒有第四條路可走,將軍更可以朝廷的名義,對陽平關的守軍許以高官厚祿,何愁他們不來投效將軍呢,只要拿下陽平關,漢中便唾手可得,將軍又是大功一件,賈某也可以功成身退了!”

聽了賈詡的一通分析,李深覺有理,于是趕緊點起人馬,殺奔陽平關。

李的本部人馬共有五萬人,都是精銳的西涼騎兵,這些年跟在李后面東征西討,每個人都撈了不少油水,聽說又有出征的機會,真是個個奮勇,人人爭先,不僅如此,董卓這次還另外調撥了五萬步卒供他驅使,這五萬步卒都是當初收買的何進手下士兵,也就是昔日的洛陽軍。

賈詡所獻計謀強調的是一個“快”字,李嫌這些洛陽步卒拖累了行軍的速度,將他們交給堂弟李應、李維率領,自己帶了本部五萬騎兵先行。

本來,按照西涼戰馬的腳程,由陳倉出散關,再經過河池、沮縣到達陽平關,最多也只需要一天半的功夫,正月初八下午出發,最遲正月初九的傍晚就能趕到陽平關下了,如果像孫策那樣日夜兼程的話,正月初九的清晨也能到達,如果他們真能在正月初九的清晨趕到的話,形勢就大不一樣了,到那時候,關南是五千荊州騎兵,并北是五萬西涼鐵騎,到底投降誰,相信張衛的選擇肯定是李,可惜西涼軍的軍紀渙散,向來都是一邊行軍一邊劫掠,空有那么多戰馬卻快不起來,加上來到長安以后,過了一年多太平日子,士兵們的積蓄都快耗空了,好不容易逮到機會出來,更是變本加厲,恨不得把地皮都刮掉三層才好,就這樣拖拖拉拉,李騎兵的先頭部隊來到陽平關下時,已經是正月初十的正午時分。

早在前一天的這個時候,孫策就已經攻占了陽平關,期間的過程雖然有些陰差陽錯的味道,但結果終歸還是比較滿意的,而且現在張彪、李生這幾個校尉也都愿心服氣地聽從他的號令了,這個十八歲的小伙子經歷了那么多的變故,現在已經漸漸成熟起來,他很清楚這座陽平關對于劉欣的意義,在占領陽平關的當天,孫策就將投降的兩萬守軍全部調往關外,等候劉欣大軍到來另行發落,而守衛關城的只有他帶來的五千騎兵,目的就是防止投降的守軍再生嘩變,這樣安排之下,即使那兩萬軍卒降而復叛,依托堅固的關墻,孫策也有信心堅守到劉欣的大軍到來。

經過商量,孫策和張彪他們分成三撥,輪流在關上巡查,晝夜不歇,這天中午,艷陽高照,遠處突然傳來陣陣急促的馬蹄聲,整天和戰馬打交道的騎兵們可以感覺得出來,這樣的蹄聲絕不是一匹兩匹馬可以發出的,也不可能一兩百匹馬就能夠弄出這樣的動靜,人數上至少與他們相當,眨眼的功夫,北方的雪地上揚起了片片銀花,正在城頭上巡查的孫策可以清晰地感覺到腳下微微的震動,他不由心頭一緊,該來的終于還是來了,不需要他發號施令,所有的士兵都打起十二分精神,提高了警惕,張彪、李生等人也快步走上城頭,努力向北方張望著。

慢慢的,北方出現了一大片黑影,黑影越來越近,無數騎兵蜂擁而至,萬馬奔騰的震撼場面讓這些同樣善于馬上作戰的漢子們也為之動容。


上一章  |  帶著警花闖三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