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警花闖三國第42章 三步成詩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三國>> 帶著警花闖三國 >>帶著警花闖三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42章 三步成詩

第42章 三步成詩


更新時間:2013年01月29日  作者:亂石蘭竹  分類: 歷史穿越 | 三國 | 穿越 | 爭霸 | 熱血 | 你的鄰國邀請駐站 | 亂石蘭竹 | 帶著警花闖三國 
劉欣的第一反應是,這個時代的人都有病,曹丕逼曹植七步成詩,衛仲道竟也要逼我七步成詩。”

衛仲道根本不相信他能七步成詩,只以為他在拖延時間,馬上說道:“什么彩頭?你是大人,你定就好了。”

劉欣因為他剛才說卞玉的那幾句話,對他十分反感,現在自己是胸有成竹,便悠然地說道:“誰輸了誰就請離開這里好了。”

衛仲道毫不猶豫地答道:“好,那就一言為定!”

這時,蔡邕、田豐剛好進來,發現廳堂內的氣氛有些不對,劉欣正離開座位朝著窗口走去,嘴里還念念有詞:“一步、兩步、三步。”

蔡邕、田豐都有些莫名其妙,劉欣已經走到窗口,說了一聲:“有了,衛公子請聽好。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馬蕓見他搖頭晃腦的念出這首詩來,捂著嘴“吃吃”的笑個不停。

衛仲道一看他只走了三步,便作出一首詩來,頓時下不來臺了,也顧不得形象,便在那里大聲嚷道:“這算什么詩,韻律全無,狗屁不通。”

劉欣心頭大怒,三番五次忍讓于你,你還得寸進尺了,連詩仙李白的詩也敢批評得一無是處,正要發作,卻聽蔡琰已經朗朗說道:“仲道,你錯了,這首詩粗聽之下只覺文字平常,細細品味方覺語言簡練,想象豐富,感情強烈,游子思鄉的落寞之情表露無遺。看來劉大人是有感而發了,果然好才華。”

衛仲道與蔡邕一家本就十分熟悉,蔡邕對他的才華很是欣賞,經常邀請他來家中,蔡琰孩提時便常常和他一起談論詩文,對前人的作品各抒己見也是常事。今天,蔡琰仍如往常一樣,對“劉欣的詩”說出了自己的不同見解,卻不料情形與往日不同,這些話傳入衛仲道的耳朵里,就象拿針刺他一般。

衛仲道見自己的未婚妻不幫自己,反而幫著外人,只覺得顏面掃地,扭頭便往外走。

蔡邕不知道前面的情況,有些莫名其妙,也感到衛仲道今天有些不講禮貌,招呼不打就走了,趕緊叫住他道:“賢侄哪里去?”

衛仲道剛剛在氣頭,沒有注意到蔡邕進來,猛然聽到蔡邕叫他,卻不敢擺譜,趕緊站住身施禮道:“回伯父,天色不早了,小侄要回去收拾東西,明日便回河東。過些時日再與家父一道來行納吉納征之禮。”

蔡邕說道:“噢,既然如此,那賢侄一路走好,恕我不送了。”

衛仲道一走,廳堂里的氣氛反而融洽了許多,賓主相談甚歡,從治國之策談到救民方略,從詩詞歌賦談到書法繪畫。劉欣雖然學問不高,但勝在多了一千八百年的見識,經常會冒出一兩句獨特見解,眾人都對他心生佩服,只有馬蕓暗暗偷笑,不以為然。

言談之間,馬蕓想起蔡邕這個大學問家最后竟然被王允砍了頭,而蔡琰更是命運坎坷,不由起了憐惜之心,對蔡邕說道:“伯喈先生,你們一家在此生活拮據,又沒有什么營生。不如隨我家老爺同去荊州,他也正是用人之際,先生定能大有作為。”

蔡邕沉吟片刻,想到自己一家現在的生活確實有些艱難,不如隨他們去荊州看看,于是說道:“恭敬不如從命,老朽愿隨大人同往。”

劉欣沒想到不用自己開口,蔡邕就爽快地答應了下來。其實除了蔡邕家境敗落,生活拮據,確實需要謀一份差事外,還另有原因,那就是田豐對劉欣的評價也讓蔡邕頗為心動。

蔡邕頓了頓又說道:“不知大人什么時候出發?還容老朽收拾收拾。”

劉欣看看周圍,雖然不說家徒四壁,卻也想不出有什么值得帶走的東西,不解地問道:“蔡老先生,我準備明天一早就動身。您這些粗重家什不如棄了吧,趕緊收拾些細軟與我們同行,一路上也好有個照應,車馬我們都有預備的。”

蔡邕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說道:“不瞞大人,老朽現在是窮困潦倒,家中哪里還有什么細軟,但是有三千多冊書卷,那是我畢生收藏。這次隨大人同去荊州,也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再回到洛陽,想將這些書卷一起帶走,所以要好好收拾一下。”

劉欣臉色不由鄭重起來,這些可是真正的古籍啊,三千多冊書卷,那一筆多么寶貴的人文財富啊,他愿意帶到荊州去,那是求之不得了,于是對蔡邕說道:“先生不用擔憂,我隨行有許多士兵,吩咐他們每人帶上幾冊便行。您放心,我這些士兵,軍紀嚴明,絕不會丟失、損毀一冊書卷的。”

劉欣馬上吩咐典韋回驛館叫來三百名飛虎衛親兵,人多力量大,每人十多冊,只片刻功夫就將這些書卷搬運一空。這些書卷可以說是蔡邕的命根子,運走了書卷,其它還真沒有什么好收拾的,而且現在蔡家連個下人也沒有,一家三口輕輕松松便跟著劉欣來到驛館。

荀彧也知道此次一別,不知何年才能再相見,他對蔡邕十分敬佩,堅持將他一家送到驛館才肯離去,臨行時又與劉欣說道:“愿劉大人此去荊州當以百姓為念,以社稷為重,多行仁義之舉。”

劉欣慨然應諾,與他揮手道別:“劉某與文若一見如故,但愿他日還有相見之時。”

次日清晨,劉欣對馬車的分配又重新進行了調整。舒適度較高的馬車一共有八輛,三輛寬大些的自然分給田豐、沮授兩家和馬蕓母子。較小些的馬車,樊敬父女、許老爹、夏侯涓各一輛,卞玉和鶯兒一輛,剩下一輛交給蔡邕一家。馬蕓見他一家三口共用一輛馬車有些擁擠,便招呼蔡琰坐到自己的車上。

馬蕓的這輛馬車,因為要帶著七個月大的兒子,劉欣又親自動手,進一步做了改裝,增加了類似板簧的裝置,當然也是用木料制作的,舒適度更高,行走在路上幾乎感覺不到顛簸。

馬車內部十分寬大,馬蕓、巧兒帶著劉裕,再加上蔡琰,一點都不覺得擁擠。這是劉欣為馬蕓特別打造的,參照了后世的房車,里面有許多精巧的設計,比如車窗的窗簾就運用了百葉窗的原理,可以隨意地調整窗簾的角度,方便觀察外面的情況,而從外面卻不容易看清里面。再比如,車內設置了許多小抽屜,里面放著點心、瓜子,讓喜歡吃零食的馬蕓可以在路上解解饞。車內還有許多人性化設計,有嬰兒床,有小桌子可以下棋解悶,甚至連如廁都可以在車上解決。

蔡琰雖然隨父親流放多年,經常乘坐馬車,卻從來沒有見過這樣精巧的馬車,結構緊湊,充分利用了各個空間,并不讓人覺著有多奢侈豪華,卻又十分舒適方便,各項功能一應俱全,幾乎可以當作一座流動的房子。當她從馬蕓那里聽說,這輛馬車是劉欣精心設計,甚至不少地方都是他親自動手做的,不由對年紀輕輕便當上一方州牧,能文能武的英俊青年從心底產生了絲絲敬佩。

一行人收拾停當,向洛陽南門進發。劉欣只帶了三百衛兵隨他進了城,其余的人馬和車輛都在城外等候。劉欣、張飛、典韋等人騎在馬上,護著隊伍緩緩前行。來到南城門口,卻被一隊人馬攔住去路,為首一人白面細眼,高聲問道:“前面可是荊州牧劉大人的隊伍。”

劉欣本在隊伍的中段,伴著馬蕓的車前行,見到隊伍突然停了下來,策馬向前,厲聲說道:“在下便是劉欣,前面是何人擋住我等的去路?”

只見那人翻身下馬,拱手站在路旁說道:“下官洛陽北部尉曹操,前來為劉大人和蔡先生一家送行。”

云軒閣


上一章  |  帶著警花闖三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