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抗戰之軍工強國第七百五十八章 爆發式增長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軍事>> 重生抗戰之軍工強國 >>重生抗戰之軍工強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百五十八章 爆發式增長

第七百五十八章 爆發式增長


更新時間:2014年04月06日  作者:那年那兔  分類: 軍事 | 抗戰烽火 | 那年那兔 | 重生抗戰之軍工強國 
而一直最受重視的電力工業雖然增幅略遜于鋼鐵工業(主要是因為1942年電力工業在中央政府的特別重視下沒怎么受到1942年旱災的影響,因此1943年的補償性增長較少。),但是年發電量僅過了一年時間就暴增了50依然堪稱奇跡。之所以增長如此之快,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中國的電機制造廠大量生產裝機容量最大也難以超過3000千瓦、但是卻很可以如普通的機電產品那樣流水線大批量生產的稀土永磁發電機,雖然這些中小型發電機所發的電并網相對困難、用于火力發電的能源利用率也相對要低一些(畢竟鍋爐越大熱效率越高),但為了保證“911工程”和全國建設的需要,這個代價還是值得的......

1200億度的年發電量在1943年的世界上已經是一個相當驚人的數字,使得中國超越德國本土和蘇聯,成為僅次于美國的世界第二發電大國。不過中國電力工業之所以能夠創下如此奇跡,除了業內廣大干部職工的努力和中央的高度重視,也得益于很多客觀的有利因素,后世的史家因此普遍認為中國道路是不可復制的。

首先,世界上只有中國有這么多的稀土資源能夠拿來制造上萬臺稀土永磁發電機所需的大量稀土永磁材料,其他國家想爆也沒那個資源,即使有那個資源,這么做也是得不償失(關鍵是唯一有足夠稀土資源的美國并不缺電);其次,由于胡衛東提前開啟了稀土永磁材料的研究并一直堅持對其大量投資、加之特斯拉這個怪才來到中國后幫助解決了研制兆瓦級永磁式發電機的很多技術難題,使得中國成為了世界上目前唯一掌握兆瓦級永磁式發電機技術的國家,其他國家現在就算想搞,也得老老實實地花時間研究,而搶占到這個先機,對于戰后中國引領世界風電開發(風電只能采用永磁式的發電機)也有不可估量的重大意義;最后,由于“911工程”的巨大耗電量。使得中國這樣拼命建造發電廠也不必擔心電力過剩,這一點同樣至關重要......

而且,關于電力過剩的可能,胡衛東也早就考慮到了,事實上火電站、特別是中小型火電站的建設從1943年開始,電力部就不再批準立項了,1945年之后中國電力建設的重點便會徹底轉到水電方向上來。以充分發揮中國水力資源世界第一的優勢并減小環境污染,同時也有利于防范自古以來就令中國人民深受其苦的水旱災害。同時,適度控制一下發電量的增長速度,也更有利于國民經濟各部門的平衡發展......

除此之外,大力發展電器制造工業和耗電量巨大的煉鋁工業以增大未來中國對電力的需求,也是胡衛東想到的解決日后電力過剩的應對方案之一。尤其是煉鋁工業。一方面可以消耗掉多余的電力,另一方面則可以提供廉價的鋁線供給電力系統使用,可以省下大量珍貴的銅,同時還未日后飛機制造工業擴大產能打下了基礎,可謂是一舉多得......

而電器工業方面,電視機、洗衣機、電冰箱這類“高檔”商品想在全國范圍內普及暫時還做不到,但是價廉而實用的電水壺和電飯鍋卻很容易推廣開來。生產也極其容易,幾年之內就可以在全國至少是城鎮居民之中推廣普及,而它們的耗電量其實一點都不小,因此可以大大緩解幾年以后國內電力過剩的危機,同時城市居民不再燒煤(液化氣的功勞也不小,而管道煤氣則因為戰時的風險,暫時只在洛陽等中國腹地的城市得到了推廣,與輸油管的建設一樣。)。也大大降低了環境污染......

除了鋼鐵和電力,對目前的中國來說,最急需發展的莫過于石油工業,雖然中國陸軍的機械化程度不高,但是空軍與海軍對燃油的需要量還是相當大的,而國內的經濟建設同樣離不開石油,因此自新中國建立以來。一直都需要從國外大量進口石油,在和平時期這未必是一件壞事,但在二戰漸入""的背景下,這種狀況無疑是十分危險的。

因此早在蘇德戰爭爆發之前。中國政府就加大了對石油工業的投資,而因為勘探力度一直沒有減小,因此開采起來事半功倍,使得中國的石油生產在1943年繼續保持了高速增長,算上作為技術儲備而維持少量生產的煤制油與頁巖油,這一年中國生產的石油及其代用品總量突破了900萬噸大關,已經可以確保在緊急情況下自給自足,而年產量突破200萬噸大關的長慶油田則開始挑戰勝利油田的老大地位......

煉油工業的發展同樣迅速,不光是煉油的產能增加,隨著催化裂解技術的日益成熟,高品質燃油的質量與產率也都有明顯提升,雖然暫時還沒趕上美國,但是差距的進一步縮小還是讓國人看到了希望,同時這也鞏固了中國煉油能力世界第二的地位。

而在石化方面,除了合成橡膠因為需求不大而發展艱難之外,塑料和化纖工業都有了長足的進步,而且提升的不僅僅是產量,“塑料王”聚四氟乙烯和滌綸(的確良)在世界上率先實現工業化生產,標志著中國在石化科技上已經達到了世界領先地位。不過話說回來,對于這些新興科技,只要政府足夠重視,確立甚至保持優勢本來就完全是有可能的......

此外煤炭、機械、化肥等諸多傳統工礦業也都有了進一步的發展,即使是最需要積淀的造船工業,也因為日本政府提供的大量訂單和技術交流而獲得了驚人的進步,也正是有了這樣的基礎,當初試圖設計建造航母卻遭到慘痛失敗的中國海軍又再次在目前國內最大的青島造船廠開始了新的嘗試......(。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請到m.qidian閱讀。)9


上一章  |  重生抗戰之軍工強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