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抗戰之軍工強國第六百九十三章 奪取礦山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軍事>> 重生抗戰之軍工強國 >>重生抗戰之軍工強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百九十三章 奪取礦山

第六百九十三章 奪取礦山


更新時間:2014年02月17日  作者:那年那兔  分類: 軍事 | 抗戰烽火 | 那年那兔 | 重生抗戰之軍工強國 
不過更主要的原因,還在于日本政府有十足的信心拿下澳大利亞西北部,畢竟如果拿不到,再有誘惑力也沒有任何意義。之所以日本政府那么有信心,是因為日軍占領印尼之后,設施齊全的雅加達(話說雅加達這個名字還是日本人占領后才改回來的)很快成為了他們最重要的海外軍事基地。由于這里距離澳大利亞西北部并不遙遠,因此以這里作為前進基地的日本海軍和空軍,很快就奪取了澳大利亞西北部與印尼之間廣闊海域的制海權與制空權。盟軍太平洋戰區司令部也不是沒想過將其奪回,但由于補給困難的緣故,無論是麥克阿瑟,還是尼米茲,都明智地暫時放棄了這個念頭。這里很多人可能會感到奇怪,明明在自己的土地上,怎么補給反而比海對面的日軍還困難?

即使是在21世紀,澳大利亞的人口與工業依然集中在地形狹長的東南沿海,而如今更是如此,其他地區基本都沒得到充分開發,同時因為澳大利亞地廣人稀的緣故,即使開發也肯定是首先從沿海開始。這一點從澳大利亞的鐵路建設就可見一斑,二戰時期澳大利亞連接東部與西部的鐵路僅有一條,而且基本上是貼著澳大利亞南邊的海岸線,而皮爾巴拉地區與距其最近的鐵路也有一千多公里的距離,而且之間僅有一條公路相連,陸上交通的不暢可想而知。

即使在大鐵礦發現之后,那些外國的礦業巨頭也沒想過幫澳大利亞再修一條鐵路,因為皮爾巴拉地區距海不算太遠,所以修一條不長的公路通向距離最近的港口黑德蘭就行了,由于海運的成本極其低廉,因此即使加上這段公路上的運費,總的運輸成本也比鐵路低得多,因此完全沒必要再修一條鐵路。何況澳大利亞自己又用不了多少鐵礦石,基本都是出口。與澳大利亞精華地帶之間交通是否通暢根本無關緊要,只要能夠運到港口賣給外國公司就行......

的確,在和平時期是無關緊要,但是太平洋戰爭爆發后,這問題可就大了,日本海空軍奪取了外海的制海權與制空權后,剛剛大興土木擴建了的黑德蘭港幾乎完全失去了作用。在海路不通的情況下,盟軍太平洋司令部只能通過屈指可數的公路向駐守于澳大利亞西北部的軍隊運送補給,效率極其低下......

首先,車隊自己消耗的物資太多,能夠運過去的自然就少了;而且澳大利亞不產油,沿途雖有加油站。但儲備的有限油料根本滿足不了車流密度比平時驟然增大了十幾倍而產生的巨量需要;更囧的是,當盟軍澳大利亞司令部決定派出足夠的油罐車給沿路的加油站補充油料時,卻發現一直嚴重依賴海運的澳大利亞根本就沒有那么多的油罐車,以致于還得從萬里迢迢的美國運來......

這些不利情況使得盟軍根本沒法在澳大利亞西北部維持足夠的駐軍,而且補給供應也嚴重不足,因此當日軍三個師團的地面部隊在返回爪哇島的聯合艦隊主力護送下氣勢洶洶地跨海而來之后,守軍不過一個團的黑德蘭港很快就陷落了。作為全軍先鋒的西竹一再次表現出了他過人的膽識,在登陸部隊還遠未全部上岸的時候就親自率領最先登陸的一個機械化步兵旅團沿著那條不久之前被撤退盟軍破壞了部分路面的寬闊公路直撲皮爾巴拉地區。

此舉無疑大大出乎盟軍司令部的意料,因為皮爾巴拉地區的鐵礦可是全都位于山區,而且道路已經遭到了破壞,裝甲兵到了那里根本無法發揮作用,就連喜歡賭博的麥克阿瑟一時間也認為日本人是腦子壞掉了。誰知西竹一在部隊開到裝甲車無法再前進的地形后卻作出了一個看起來極其瘋狂的決定,他命令旅團幾百輛裝甲車上搭載的5000步兵立即下來隨他步行前進,然后途中先后分兵幾路。每路兵馬都以急行軍的速度連夜殺向西竹一事先給他們指定好了的目標——皮爾巴拉最大的幾個礦山。

要知道裝甲車輛的顛簸不是一般的厲害,以此代步雖然比走路省力,但是仍會讓人相當疲憊,而西竹一卻要部下在這種情況下不加休息便連夜急行軍,其艱苦程度可以想象。但在西竹一身先士卒之下,日本人的吃苦耐勞完全展現了出來,多路日軍在812個小時內于崎嶇的山區中急行軍4365公里。創造了軍事史上的一個奇跡。西方某些軍事評論家聯想到當初中國軍隊多次急行軍和連續作戰的例子,不禁紛紛撰文感嘆東方軍人的吃苦耐勞,并希望他們本國的軍人也能效仿和學習,但很顯然這并不容易......

由于日軍來得太快太突然。之前心存僥幸沒有提前破壞基本設施與采礦設備的礦業公司人員倉促間全成了俘虜,根本來不及對礦山進行有效的破壞,西竹一以不惜嚴重透支部下官兵體力、甚至有人活活累死的代價,比較完整地奪取了皮爾巴拉地區幾個基本完整的大礦山,達成了日軍攻入澳大利亞西北部的最主要目的,隨后又戰勝疲勞,先后擊潰了緊急來援的兩股敵軍,斃俘敵軍逾千人,保住了自己的戰利品。

由于此役再次立下不世之功,崇仁天皇終于同意了西竹一之前的兩個提案,一是從中國進口并仿制水陸坦克配備給海軍陸戰隊使用,取代原來的常規戰車;二是在陸軍中重建裝甲軍,并將其用于極其適合裝甲部隊發揮的澳大利亞戰場,而西竹一則理所當然地被任命為這個裝甲軍的中將軍長,從此步入了日軍的高級將領行列......

而日本獲得皮爾巴拉地區儲量豐富的鐵礦后也一舉改變了之前鐵礦完全依靠從中國與朝鮮高價進口的窘境,甚至不久之后反而能夠向中國出口優質的富鐵礦,這多少為日本政府向中國提出重修和約增加了一點底氣.....


上一章  |  重生抗戰之軍工強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