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抗戰之軍工強國第三百一十九章 機炮攻頂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軍事>> 重生抗戰之軍工強國 >>重生抗戰之軍工強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一十九章 機炮攻頂

第三百一十九章 機炮攻頂


更新時間:2013年04月28日  作者:那年那兔  分類: 軍事 | 抗戰烽火 | 那年那兔 | 重生抗戰之軍工強國 
搜索作品:319

保存:閱讀:100.00ps:感謝書友“韋成”投出的月票_天邊出現的機群令逃竄中的鬼子心情稍一放松,但很快就有腦子清楚的反應了過來,那樣式根本就不是帝國的飛機嘛,而且飛來的方向也不對,當即驚叫著縮內拉上了車蓋,“不對,是敵人的飛機,快散開!”蘇援航空隊的上百架轟炸機一開始并沒有攻擊鬼子的裝甲車輛,而是盯著那些已經被新38師的炮擊重創了的日軍“機械化”部隊,因為其中有著能夠威脅到自己的高射炮,盡管估計現在已經剩不下幾門了......在幾十顆重達六百公斤的集束式航空炸彈投下之后,日軍幸存下來的不足一千輛汽車幾乎全被炸毀,僥幸逃生的鬼子不到十分之一,而且多半受傷不輕。而就在轟炸機編隊清除自身安全隱患的同時,為之護航的兩百多架戰斗機則搶先對鬼子的坦克和裝甲車發起了攻擊,由于擔心此行遭到日機的攔截,因此這些戰斗機都沒掛載炸彈,而將載重騰出來讓給機炮炮彈和航空汽油,但這卻并不意味著這些蘇聯小伙子們奈何不了地面上的那些鐵王八......只見波克雷什金駕駛座機突然如同魚鷹一樣俯沖下來,當其距離某輛坦克不到五百米后,機頭位置的兩門20mm航炮同時猛烈開火,目標對準了坦克裝甲最為薄弱的頂部,只見一陣火花閃過,那輛坦克的頂蓋上就多出了好幾個銅板大小的窟窿......[]熬夜看書319歷史上直到蘇聯飛行員發明了攻頂戰術之后,各國設計的坦克才開始普遍重視起頂部裝甲的防護(蘇聯的t34中型坦克倒是一開始就加強了頂部與側后裝甲防護),在此之前頂部裝甲一直都是所有部位當中最薄弱的,一向薄皮的日系坦克尤其如此,就拿目前鬼子最強的九八式中型坦克來說,它的主裝甲厚度達到了50mm,這個數值甚至和德國目前最先進的4號坦克不相上下(不過因為日本的裝甲鋼性能較差,只相當于德國裝甲鋼的三分之二。因此實際防護力還是差了好多。),達到了目前世界上的先進水平,可它的頂部裝甲厚度卻只有區區8mm,即使蘇援航空隊i16戰斗機上的兩門20mm航炮沒有配備專門的穿甲彈,也足以將其打得稀巴爛。日系坦克那不到一厘米厚、而且材質也不怎么樣的頂部裝甲在幾百米距離內就連極其廉價的20mm硬化鋼芯彈都能輕松擊穿......但是航炮打坦克也有幾個不足的地方。一是炮彈是實心的不能爆炸,威力稍顯不足,但即使是實心彈,在高速擊穿頂部裝甲的過程中也會濺起鋼鐵碎片對車內人員造成殺傷。而且20mm航炮是連發,就算一發干不掉坦克里面的乘員,一串下去也少有能夠幸免于難的了。此外還有個更直接的解決辦法,那就是不打車蓋,而是攻擊發動機艙上部裝甲。這個部位雖然十分重要,但因為地面炮火(航彈同樣如此,因為航彈一般是落到地面炸一個范圍,直接砸到坦克上的概率是小到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的。)因為死角的緣故很難傷到,所以裝甲同樣很薄,發動機打壞之后,坦克就徹底趴窩了......二是機炮攻頂需要飛機低空俯沖,如果地面有小口徑高射炮、乃至于高射機槍的話,勢必會對飛機造成不小的威脅。歷史上運用該戰術較多的蘇德空軍因此被擊落的飛機數目都極其龐大,例如有史以來最為優秀的俯沖轟炸機飛行員“坦克殺手”魯德爾在二戰期間被擊落了足足32次,其中絕大部分都是敵軍坦克裝甲車上的高射機槍干的。不過對現在的蘇援航空隊來說,這個威脅卻幾乎可以無視,因為鬼子偏執地追求節約。以致于坦克全都沒有配備正常情況下本應該有的高射機槍。部分裝甲車上雖然配置了13.2mm高射機槍,但由于裝甲車的防護比坦克弱很多,口徑稍大一點的炮彈的彈片就能將其擊傷甚至擊毀,因此早就在先前的炮擊中損失大半。即使少數僥幸沒被干掉的,也很快被蘇援航空隊轟炸機編隊投下的集束式航空炸彈盡皆摧毀。因而蘇援航空隊的飛行員們普遍敢于飛到低空、乃至超低空進行攻擊,這無疑大大提高了航彈與機炮的命中率和殺傷力。結果,在短短十分鐘之內,鬼子就又損失了三百余輛戰車,給其全軍上下都好好上了一課,讓他們將飛機對裝甲部隊的極大威脅深深地銘刻于心......說起來日本機甲第一軍司令官筱冢義男中將也算是福大命大,眼見就要葬身于此,日軍陸航的飛機總算趕到了戰場,蘇援航空隊的戰斗機不得不轉移目標應對這一威脅,這么一耽擱不但消耗了時間,更用掉了大量的燃油(相對于i16戰斗機本就較短的航程來說)和炮彈,日本機甲第一軍總算是勉強逃出了一小部分,士氣已潰的鬼子不敢停留,一口氣逃回了此時已經被主力部隊控制了全城的徐州,而這個時候全軍已經僅剩三百多輛戰車、兩千余人了......而日軍陸航雖然救下了機甲第一軍,但卻將他們自己給賠上了,經過一番激戰,日機被擊落超過一百架,而蘇援航空隊連同之前被地面零星防空火力擊中造成的損失在內,也只被擊落了不到三十架飛機。空戰交換比如此懸殊,除了蘇援航空隊在人員、裝備以及主將領導力上的優勢之外,波克雷什金首創的“八機編隊”戰術和先進機載電臺的幫助也同樣功不可沒......由于缺乏性能可靠的機載電臺,加之日軍航空部隊缺乏優秀的戰術指導,因此無論是歷史上還是這個時空,單支航空編隊最大也只有一百多架的規模,這一點在歷史上直到日本戰敗都沒有多大的改善,而波克雷什金提前創立的“八機編隊”戰術結合蘇援航空隊目前已經配置到每架飛機的最新型機載電臺,卻令蘇援航空隊能夠單次出動上千架飛機組成超大規模的飛行編隊......菜單


上一章  |  重生抗戰之軍工強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