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那兔)
據那三個別動隊員說,目前興國縣駐有別動隊一個支隊,雖然沒有重武器,但他們都受過嚴格的篩選和訓練,而且輕裝備都是國內第一流的,戰斗力絕對不可小覷,甚至尋常的一個保安團都不是他們的對手,其中所謂的便衣區隊戰力尤其強大,個個都是百米以內彈無虛發的神槍手。何況縣城里還駐有一個保安旅,加上城里的警察,總兵力超過四千人,令原本就不抱多大希望的胡衛東徹底死了偷襲縣城的心思
至于本地民團、也即是蘇區群眾所稱的還鄉團,實力則良莠不齊,光是兵力就有很大的差別,少則二三十人、多則幾百人、甚至上千人的都有,興國縣沒有勢力特強的單個民團,但正所謂聚沙成塔,總人數據那三個別動隊員估計應該也有兩三千人,其中實力較強的那些民團,大都在其主子搶占了那些礦洞礦坑后就地轉為了護礦隊,殺紅軍報仇固然重要,挖礦賺錢更重要
那些護礦隊中,兵力最少的也有五六十人,而且一般來說無論是訓練還是裝備,都要比那些頻繁下鄉作孽的垃圾還鄉團強一些,如果是以前的民兵連,基本上是奈何不了他們的,但是現在嘛,胡衛東卻有十足的信心
民兵連這次雖然只殲滅了別動隊區區一個分隊,不過十二個人而已,但卻繳獲了一批精良的裝備,光是一挺捷克式輕機槍的火力就抵得上十支步槍了。而那十二把駁殼槍也不簡單,它們不是10響、只能單發的老式駁殼槍,而全是20響、可以連發當沖鋒槍來用的毛瑟沖鋒手槍“二十響快慢機”、同時還都是德國原產并特別要求加長了槍管的高檔貨。這些“二十響”不但質量可靠、而且有效射程達到了驚人的200m開外(大多數手槍為50m-100m),甚至在300米的距離上也可以一槍擊斃沒有防護的目標,精度也遠高于一般的駁殼槍。而他們所帶的步槍,也都是后來鼎鼎大名的“中正式”步槍的前身——德國原產的M1924式毛瑟步槍,雖然比改進版本“中正式”稍差,但與“漢陽造”相比卻要強太多了
另外,別動隊的彈藥也遠比大多數還鄉團要充足得多,這一次民兵連共繳獲了20響彈匣兩百多個、輕機槍彈七千余發,對于現在的民兵連來說,這些子彈絕對夠用好一陣子了
因此戰后胡衛東立即擴編了手槍隊,基本是按照別動隊的編制,12個人,一挺輕機槍、13把盒子炮(胡衛東自然還是雙槍,反正長官腰配雙槍的做法在別動隊中也很流行。),唯一不同的是他們沒帶步槍,反正別動隊執行的任務復雜多變,為了減輕負重,常常不帶步槍。這樣一來手槍隊的負重可以大大減輕,多出來的步槍又可以再裝備十個民兵,顯然更加劃算。再說,以民兵連現在的作戰方式和大部分士兵并不合格的槍法,大家一般都不會與敵人遠距離對射,而近戰中有二十響,火力已經十分強大了。
這樣一來,手槍隊的配置便包括一個機槍手加胡衛東與十個快槍手,其中胡衛東配兩把“二十響”,那十個人則是人手一把,而機槍手因為很難用到手槍,所以只能有些郁悶地配備胡衛東淘汰下來的一支老槍了
12支“二十響”在必要時可以當作自動武器來用,火力十分強大,而且裝成別動隊后偷襲的成功率大增,奪取只有五六十人看守的小礦并非沒有可能。相對而言,倒是下礦之后搬運戰利品更麻煩一些,畢竟十二個人實在太少了,但據那兩個別動隊員說,目前興國縣的礦工大都是抓來的的所謂“赤化分子”,完全是被當作奴隸來使用,不知多少人被虐待致死,所以只要胡衛東能夠成功下礦,勞動力基本不必擔心。
至于別動隊被干掉會不會導致縣城馬上派出大軍過來清剿的問題,胡衛東也并不是很擔心,因為那支分隊的巡視范圍并不僅僅是大王莊一個村子,不會一下子就馬上找到,何況如今興國縣據說仍有少量紅軍游擊隊在行動,就那支別動隊分隊不過十二個人的規模,陰溝翻船被人全殲也不是什么出人意料的事,敵人未必就能想到胡衛東他們竟然裝成了民團并長期蹲點
但無論如何,現在時間比什么都更珍貴,因此胡衛東決定次日就對較近的一個鉛礦下手,這個礦并不算小,護礦隊據說有七十多人,甚至還有兩挺機槍,但它難得地還建了一個小規模的粗鉛冶煉廠,而鉛又可以用來制造子彈頭,所以胡衛東打算冒一次險
劉海畢竟不是軍人,心里總覺得很懸,屢勸無效后又要胡衛東多帶幾十個人去,胡衛東卻擺擺手道,“沒關系,我只帶手槍隊出去,正好裝成便衣隊以檢查為由陰他們一把,帶著‘還鄉團’反倒不好找理由了”
心知時間寶貴的胡衛東次日就帶隊出發了,山里人都是鐵腳板,尤其手槍隊的成員還都是精選出來的,連續走了幾個小時大家都沒有喊累,倒是胡衛東因為身上的槍傷尚未完全痊愈,反而最先有些吃不消了,但他才剛坐下掏出懷表看了看,就聽到遠處傳來了陣陣槍聲
“去看看,注意隱蔽,不要逞強,一切行動聽指揮,明白了嗎?”,胡衛東立刻就來了精神,神采奕奕地下令道。
“明白!”,大家整齊劃一而又盡量壓低了聲音答道,雖然幾天的訓練和戰斗還不能讓他們成為一個合格的特種兵,但那種精悍自信的氣質卻已經漸漸形成,令胡衛東相當滿意。
“全體隱蔽!”,胡衛東一看到人影,就立即下令道,十一個隊員立刻按照胡衛東之前的教導,以最快的速度各自找到了合適的潛伏地點,只見一個矯健的身影正在高速奔向這里,后面卻有一大堆人始終緊追不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