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呂布一統三國第698章 發展煙草業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重生呂布一統三國 >>重生呂布一統三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698章 發展煙草業

第698章 發展煙草業


更新時間:2013年05月09日  作者:常歡樂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常歡樂 | 重生呂布一統三國 
(常歡樂)

當秦誼把美洲的三十多種作物帶回大漢,呂布知道,更艱苦的事情還在后頭,如何把這些作物培育好,讓它能夠順利地在一個新環境生根發芽開花結果,其實是很難的事情,呂布隱約記得,這些作物中有好幾個都是經過了好多次改良才成了后世的樣子。

呂布除了讓冀州典農中郎將任峻負責一部分作物的培育之外,還讓現在著名的農學家石韜、常林一起加入負責所有農作物的培育,舉凡玉米、番薯、馬鈴薯、南瓜、花生、向日葵、辣椒、番茄、菠蘿、豆薯、木薯、菜豆、利馬豆、西洋蘋果、番荔枝、番石榴、油梨、腰果、可可、西洋參、番木瓜、陸地棉,都交給石韜、常林、任峻三人負責,開始在冀州、朔州、青州擇地培育。

這些作物里面重點是玉米、番薯、馬鈴薯這三個高產作物,其次是辣椒、花生、番茄、南瓜、向日葵,至于其他的培育成功與否都無關緊要。

玉米、番薯、土豆雖然產量高,但這三種作物各有各的缺點,玉米并不怎么耐旱,并在良田內種植產量不及稻米,番薯與土豆則消耗土壤肥力,不如大豆有固肥作用,所以它們不能喧賓奪主,搶了水稻、小麥的主糧地位,也不能跟大豆競爭。

玉米、紅薯、馬鈴薯的種植還有個慘痛的教訓,清朝時期,這些高產農作物在云貴一帶的山區廣泛種植,雖然使得云貴一帶的人口增長率遠高于中原。但云貴半山區、山區的植被隨玉米、馬鈴薯的推廣逐漸減少,地面覆蓋變成農作物后,地表土壤的附著力和凝聚力大大降低,出現了嚴重的水土流失,河道淤塞,田畝荒廢,自然災害頻繁,農業生產反而受到極大影響,其中的經驗教訓值得吸取和借鑒。

所以呂布嚴格要求下去,這三種作物雖然多要在山區種植。但也要注重山區植被,不能大量開伐山林做田地,基本上要做到一塊地三分草地、三分林地、四分田,嚴格控制山區的森林覆蓋率在百分之五十以上,這個是關乎子孫萬代的大事情,不可掉以輕心。

石韜、任峻、常林三人盡心竭力,將玉米、馬鈴薯、紅薯培育出高產、優質且生育期適中的優良品種,同時又發展出了玉米、馬鈴薯、紅薯的套種技術。

這三人又研究出一套提高玉米、馬鈴薯、紅薯的耕作經驗。

馬鈴薯播種前先要整地,要求細、勻、松。創造深厚疏松的土壤條件,然后用加工過的農家肥作為基肥。撒施并及時均勻翻入土中。

玉米采用軟盤育苗移栽,三月底播種育苗,四月中旬移栽,玉米的田間培管要多施肥,一是早施壯稈肥,二是重施穗肥,三是補施粒肥,四是病蟲害防治。

紅薯四月上旬育苗,五月底至六月中旬栽插。紅薯田間培管,一是查苗補蔸,栽插五天后即應查苗,發現缺苗及時補插,補后澆水、遮陰,促進早成活,活蔸后追施偏心肥。促使小苗快發,平衡生長;二是中耕培土,栽插后十天后進行第一次中耕,清除雜草。疏通土溝,在封壟前結束中耕,中耕的深度要酌情而定,原則是早期宜深,后期宜淺,每次中耕都要結合培土,特別對被雨水沖刷的薯壟要重新壅土,以利于根系伸展,防止露薯,然后再進行合理施肥。

在這些農學家的帶領下,各地建設兵團種植這些作物都相繼得到高產,然后順利推廣到所有農戶。

大漢自此以后,不再有缺糧的困擾,呂布兵精糧足,便可以從容地南征北戰。

因為橡膠樹要在熱帶地區種植,呂布只好派人將橡膠樹交給交州牧土燮,讓他在海南島培植橡膠樹。

為了激發土燮種植橡膠樹的積極性,呂布跟他簽訂了一個協議,培育好一株橡膠樹,賞賜土燮一百錢,呂布前期準備種植成功十萬株,橡膠樹雖然有用,但需要栽植六到八年即可割取膠液,數年后呂布發現十萬株根本不夠用,就又繼續培植了十萬畝橡膠林。

其實,真正發展起現代工業,十萬畝天然橡膠根本不夠,因為后世中國天然橡膠種植面積已達66.1萬公頃,折合991.5萬畝,卻還不夠用。

秦誼還帶回了煙草,這個集魔鬼與天使于一體的小玩意。

他在很多印第安人部落都發現當地人吸食煙草,那些印第安人把煙草放在太陽底下曬干,而后在他們脖子上掛上一個小牛皮做的小袋子、一只中空的石頭或者是木頭,很像一支管子;他們高興的時候,便把煙草揉成碎末安放在管子的一端,點上火,在另一端便用嘴深深地呼吸,使得體內完全充滿了煙,直到從他們的嘴和鼻孔里冒出為止,就像煙囪里噴出來的煙一樣。

秦誼問他們為什么要吸食這個玩意,當地人說這樣做可以使他們保持溫暖和健康,當地的祭司還深信煙草是一種有特別治愈效力的植物,在傷口上涂以新鮮煙葉,吸入煙草,頭痛或其他疾病均可告無恙。

秦誼嘗試了一下煙草,剛開始那種熱辣的味道猶如西域的胡椒,讓秦誼毫不習慣。

等秦誼習慣了,他就喜歡上煙草那種沁人心脾的感覺,他們在瑪雅大陸等待作物成熟的日子里,閑來無聊就卷煙草來抽,久而久之,剩余的一千多人都成了煙鬼。

秦誼這次回來,帶了大量煙草,還鼓吹呂布大量種植。

呂布感到很頭痛,他自己不是很喜歡抽煙,對煙草無所謂愛與不愛,但他卻知道煙草一面是天使,一面是魔鬼,讓他這個當政者左右為難。

一方面。煙草含有對人體有害的尼古丁、焦油,吸煙絕對是有害健康,對人類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可能導致哮喘、肺炎、肺癌、高血壓、心臟病和生殖發育等嚴重疾病,基本上每個得肺癌的都吸煙。

另外一方面,煙草是國家財政的重要經濟來源,是高稅利商品,在二十一世紀,中國有3億煙民,每人每年可消耗2000支煙。2010年全國煙草行業實現稅利超過6000億元,占國家財政收入的10。此外煙草是高效益作物,煙區多在經濟較落后的貧困地區,有200萬農戶約1億人口靠種煙維系生活,種1畝煙當年可收現金1000~2000元,為糧食作物的3~5倍,是山區農民脫貧致富,提高生活水平的有效途徑。

呂布猶豫不決,便問郭嘉該如何抉擇:“一個東西明明對人有害。卻可以拿來造福廣大民眾,該不該讓這個東西問世呢?”

郭嘉笑道:“主公。你現在才問這個問題?!神仙丹、忘憂丹都問世四年多了!不過幸好它造價貴,一般民眾根本買不起,就一直流傳在那些世家子弟和異族貴族那里,沒有對普通漢民造成危害,每年從這兩個小東西上收了數十億錢,主公拿出一半用作改善民生,造福廣大民眾,善莫大焉!”

郭嘉這番話提醒了呂布,既然他連后世的五石散、鴉片都能搞出來。區區煙草又何足掛齒,何況煙草只是會誘發某些疾病,并不會直接導致某些疾病,君不見某大偉人常年抽煙,卻可以活到八十多歲,某小偉人更是嗜煙如命,卻活到九十多歲。有些人不抽煙不喝酒卻英年早逝,煙草對人體健康的影響并不是那么絕對。

另外,煙草在開發食品和藥物資源方面還有諸多潛在用途。

煙葉富含蛋白質,烤煙葉在10左右。曬煙和白肋煙可高達20,煙草再生能力強,一年可多次收獲,煙葉產量高,利用鮮煙葉提取蛋白,其畝產量可超過大豆,其他作物更無法相比,煙葉提取的蛋白可制作多種食品,有廣泛用途,剩下的煙葉仍可用作卷煙的原料。

從煙葉中提取煙堿制成醫藥可防治人們的病患,制成農藥可防治農作物害蟲,其前景也是可觀的。

煙草是著名的模式作物,可當作生物反應器將其他作物的抗癌、抗艾滋病以及有益于人們健康的基因導入煙草,使其充分表達,然后利用生物技術予以提取,可加工成治病強身的“靈丹妙藥”,美國科學家在后世已經成功地培養出抗體煙草,從中提取抗癌和抗病毒干撓素,對肺癌有良好的治療作用,瑞典科學家將人體基因注入煙草植株,從收獲的煙葉中提出血液蛋白質活化劑,可醫治心臟病。

此外煙草確實有消腫解毒,殺蟲的功效,用新鮮鮮草搗爛外敷,或用煙油擦涂患處,即可治療疔瘡腫毒,頭癬,白癬,禿瘡,毒蛇咬傷,另外將煙草制成5浸出液噴灑,或點煙熏,可用于滅釘螺、蚊、蠅、老鼠。

呂布權衡利弊,絕對還是發展煙草業,大不了到時把煙草價格規定高些,讓普通民眾都抽不上,也可以避免煙草對普通民眾的毒害。

此外可以讓張仲景、華佗他們研發一些藥煙,將中藥跟煙草混合一起制成香煙,降低煙草中有害物質的含量。這不是呂布信口雌黃的,二十一世紀時山西農業大學的藥煙育種科研組就成功培育出具有中草藥成份的人參、黃芪、金銀花、薄荷等9種藥煙,這些藥煙可以降低煙中有害物質的含量,對人體某些疾病有一定的療效,是很有前途的新型的煙草品種。

呂布發展的煙草類型,自然是烤煙,由于這種煙葉是在烤房內裝上火管加溫烘烤的,故此得名,煙葉經烘烤后,葉片色澤金黃,光澤鮮明,味香醇和,是后來世界各國生產卷煙的主要原料,后世中國烤煙產量約占煙葉總產量的80以上。

因為這是經濟作物,不能跟有戰略價值的糧食作物搶地,所以呂布在發展煙草業的時候,特別下令,不準煙草占用好地。

閱讀提示:

如果對小說列表作品內容有意見,建議發送郵件或站內消息告訴我們!


上一章  |  重生呂布一統三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