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呂布一統三國第686章 曹操投袁紹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重生呂布一統三國 >>重生呂布一統三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686章 曹操投袁紹

第686章 曹操投袁紹


更新時間:2013年05月03日  作者:常歡樂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常歡樂 | 重生呂布一統三國 
當此時,更要團結一心,所以荀攸對曹仁的惡劣態度視而不見,看了一眼曹操,微微笑道:“主公心中已有計劃,還是由主公定奪吧。”

曹操笑道:“公達知吾,吾愿投奔荊州袁本初,袁本初乃吾舊時好友,交情要遠勝袁術。

袁本初坐擁荊襄九郡,戶口六百萬,人馬三十萬,戰斗力遠勝袁術,且袁本初曾跟呂布交戰了兩次,雖然每次敗北,卻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袁紹最強大的敵人當屬呂布,為了對付呂布,他不惜一切手段,我們若前去投奔,他必定大為歡迎,只是吾顧慮一點。”說著看了荀攸一眼。

荀攸明白曹操的意思,輕笑道:“昔日離開袁紹,是因為袁紹并不重視我,在他麾下,多我一個不多,少我一個不少。我跟隨主公前去投奔他,不過是受他些許嘲笑奚落罷了,若是能以這點奚落換取主公霸業重啟,我這臉面又有何足惜?”

曹操便派荀攸前去荊州說服袁紹收納自己,在許褚的保護下,荀攸前去荊州面見袁紹。

袁紹見到荀攸第一面便奚落道:“公達昔日棄吾而去,今日又有何面目見吾?”

荀攸昂然道:“某昔日離明公而去,乃是明公麾下猛將如云謀士如雨,審配、郭圖、逢紀、許攸、蒯良、蒯越諸位本領皆在某之上,某自慚本領低微,再為明公效力,恐有負明公,故此前往曹兗州麾下。”

荀攸這通馬屁讓袁紹的怒火消退,又問道:“公達今日前來,所為何故?”

荀攸道:“曹兗州天下英雄,雖兵微將寡,而志欲匡扶社稷,誅滅國賊呂布。明公與曹使君,同為世家貴胄,少年時情若兄弟;今使君新敗。欲往壽春投袁公路,攸僭言曰:不可背親而向疏,荊州大袁將軍禮賢下士,士歸之如水之投東,何況是少年至交乎?因此使君特使攸先來拜白。惟明公命之。”

袁紹知道曹操棄袁術投自己。大喜道:“孟德,吾弟也。久欲相會而不可得。今肯惠顧,實為幸甚!”

蔡瑁心想,光你們汝南、潁川的士人來荊州已經分了我們荊州世家一半利益。再來一個曹操,你們外來派豈不是如虎添翼,我們荊州本地派更加式微。

蔡瑁跟蒯越、蒯良、張允對視了一下,蒯良、蒯越、張允暗暗點頭,贊同他前去攪局。

蔡瑁便上前進言道:“主公。萬萬不可。曹操昔日跟呂布結交為異性兄弟,如此交情,曹操尚且招兵買馬,擴充實力,只為對付呂布,還揚言呂布跟他有奪妻之仇,呂布忍無可忍,才借著他對徐州屠城之際,領中央軍攻擊曹操。以此足見曹操為人。

今若收納曹操,呂布必加兵荊州,妄動干戈,不如斬荀攸之首,以獻呂布。布必重待主公也,主公可借此與呂布緩和關系,休養生息數年,再趁中原內亂。興師北伐,大業可成矣!”

荀攸正色曰:“攸非懼死之人也。呂布雖是當朝天子之尚父。有滅董卓、滅鮮卑諸項大功,卻不改他漢賊本色,他挾天子以令諸侯,凌辱天子與太后,又三番四次欺凌世家,特別是侮辱明公本家列祖列宗,曹使君忠心為國,每念起此,皆流淚痛恨之。先前依從呂布,乃不得已也,后來認清呂布漢賊面目,曹使君毅然撥亂反正,與呂布對陣,可惜中呂布詭計,不幸敗北。

袁將軍乃四世三公之后,與曹使君皆是世家貴胄之后,對呂布狗賊竊據朝綱,同仇敵愾,所以千里來投,爾何故獻讒而妒賢如此耶?”

袁紹在軍事上、用人上都是庸才,但在權謀手段上確有幾分小聰明,他知道自己領郭圖、逢紀、許攸、荀諶、審配、顏良、文丑等外來派將領來荊州,荊州本地世家的利益被搶走了一半,蒯良、蒯越、蔡瑁、張允、龐季乃至江夏的黃祖皆對袁紹有所不滿,但迫于袁紹的名望與實力,勉強屈服,有很多荊州本地世家干脆來個非暴力不合作政策。袁紹曾想過在兩者中間搞平衡,但見荊州本地世家怨氣甚多,多不合作,便起了強龍非要壓垮地頭蛇之心。

袁紹冷眼對蔡瑁斥道:“吾主意已定,汝等勿多言。”

袁紹冷厲余光從蒯良、蒯越、張允、龐季身上掠過,蒯良等人心頭都涌起一股失望乃至絕望。

袁紹遂命荀攸先往淮水邊回報曹操,又命江夏太守黃祖派兵迎接曹操。

荊州治所原來是在襄陽,但袁紹后來畏懼呂布,便把荊州治所改為南郡的郡治江陵,等曹操來到江陵,袁紹親自出城二十里迎接。

曹操見到袁紹,稍微提了一下昔日交情,此后便持禮甚恭,袁紹為了表達自己的寬宏,亦待曹操甚厚。

曹操引曹仁、夏侯惇等將拜見袁紹,袁紹遂與曹操同入江陵城,分撥宅院給曹操居住。

曹操自來荊州后,每日都跟袁紹宴飲,袁紹只字不提給曹操地盤的事情,曹操心急如焚。

曹操只得面見故人南陽人許攸,求他在袁紹面前美言幾句,許攸是個貪財好利之輩,見曹操只是空口白話沒有誠意,便一再推辭。

曹操明悟許攸的追求,便籌措了價值千萬錢的金銀珠寶送給許攸。

許攸見曹操誠意很足,便對袁紹道:“屬下聽聞荊州人多與曹操往來,不可不防之。今容其居住城中,無益,不若遣他前往襄陽,以抗呂布。”

袁紹詫異地望了許攸一眼,這廝不是曹操的舊時好友嗎,怎么會在我的面前說曹操的壞話,試探地說道:“孟德仁人也,必無異志!”

許攸笑得肚子都爛了,在徐州屠城殺無辜民眾近十萬的曹操若算仁人,那我就算圣賢了,便道:“數日前蔡瑁所言不無道理,只恐他心不似主公之仁心。”

袁紹沉吟不語,第二天跟曹操宴飲時說道:“賢弟久居此間,恐廢武事。襄陽為荊州舊治,吾欲設襄陽郡,轄有襄陽縣、宜城縣、編縣、鄧縣、中盧縣諸縣,賢弟可為襄陽太守,引本部軍馬屯扎此地,若賢弟兵力恢復,可引兵攻擊南陽郡,所得城池皆由賢弟統轄,如此可好?”

袁紹在此前兩個對付呂布的戰役里大敗,深刻明白了一點,呂布當年薦舉御史中丞韓馥為荊州刺史,又將自己舉薦為靠近荊州的汝南郡太守,用心甚是險惡。

現在的荊州風調雨順,糧食豐收,民眾安居樂業,如此一來民風軟弱,除了荊南有些蠻夷騷擾讓那里的民眾有些戰斗力之外,荊州其他地方人都好儒學而廢武事,荊州兵員素質遠遠不及呂布占據的并州、冀州等地。

荊州本地亦無大將之才,有數的幾個大將黃忠、文聘都來自南陽郡,而南陽郡現在歸屬呂布。

荊州還有一個致命的地方,這里并不盛產戰馬,戰馬原產地絕大部分都控制在呂布手里,荊州兵一直組織不起強大的騎兵隊伍,根本無法在野戰上跟呂布對陣。

所有因素加在一起,注定了袁紹向北發展根本無力跟呂布強大的騎兵隊伍抗衡。

袁紹對呂布發動了兩次戰爭,每次都出動十萬人馬,每次都被中央軍擊潰。

袁紹現在談呂布而色變,心里深處已經放棄了北伐呂布的計劃,轉而往南方發展,他這兩三年里大肆發展水軍,就想利用荊州是長江中上游優勢,將位于長江下游的孫策江東攻占,然后跟呂布劃江而治。

袁紹既然一心想往南發展,那荊州北部就得有一個得力將領能抵抗住呂布的進攻。

袁紹原本屬意顏良、文丑或高干留守襄陽,后來一想,顏良、文丑擅長進攻而不善防守,高干雖然善于防守但自己不想讓他在后方浪費才干,現在曹操來了,正好讓曹操守在襄陽,以擋呂布強大的中央軍。

曹操聽袁紹如此說,心里明悟袁紹的打算,雖然被袁紹當成對付呂布的棋子,自己好歹是有了一個穩定的地盤,心中大喜,欣然接受,領著麾下眾將并三千殘兵到襄陽城。

呂布得知曹操已經投奔袁紹,便想領兵攻打荊州。

陳宮勸道:“將士連月征戰疲憊不堪,已有怨言,不如還都鄴城,養精蓄銳數月,過了今冬,待來年春暖,先引兵取了徐州,后取荊州,南北之利,一舉可收也!”說來也奇怪,陳宮跟隨呂布征戰數十日后,竟然不再提及之前跟呂布的誓約,而是一門心思地為呂布的霸業考慮起來。

呂布點頭贊許,他想起依附于陶謙的劉備,狠狠道:“來年春暖,必破劉備!”

郭嘉在旁促狹一笑道:“主公,以劉備、曹操之為人,您不覺得劉備依附陶謙、曹操依附袁紹皆不能長久嗎,待他們內部生變,我們再出兵討伐之,豈不事半功倍!”

呂布想起歷史上糜氏兄弟、陳氏父子對劉備的態度,想起陶謙死得那么快,再想起劉備對付西蜀劉璋的陰狠手段,似有所悟,再想想歷史上曹操原本依附袁紹發展,后來搞挾天子以令諸侯實力迅速擴張,到后來跟袁紹分庭抗禮,笑著點點頭道:“便如此前韓遂、宋建的故事,劉備、曹操跟韓遂一樣都是毒蛇,陶謙、袁紹都是農夫,早晚必受毒蛇反噬。”

ps:!望諸君登錄上線,投下推薦票吧。


上一章  |  重生呂布一統三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