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呂布一統三國第590章 高順陷陣營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重生呂布一統三國 >>重生呂布一統三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590章 高順陷陣營

第590章 高順陷陣營


更新時間:2013年03月15日  作者:常歡樂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常歡樂 | 重生呂布一統三國 

呂布在最近這些日子的戰斗中,明顯感到一個將領的戰斗風格對一個軍隊的戰力有明顯的影響。

高順個性嚴整,所以他的陷陣營每個士兵戰甲裝束以及兵器行動時都整齊一致,軍容整齊,戰斗配合整齊,每次攻擊都能輕易撕開軍容不整配合不好的軍隊的陣營。

跟有高順的陷陣營才是陷陣營一樣,歷史上有王平才有無當飛軍,有鞠義才有先登士,有陳到才有白耳兵,有甘寧才有錦帆賊,曹純死后虎豹騎也被曹操打散整編到其他部隊。

呂布以前之所以沒有想到搞起特別部隊,是因為他一直擔心麾下將領擁有貼著自己鮮明特征的部屬后會擁兵自重,經過三年的摸索,呂布對御下之道越來越有心得,又有御史臺和中情司在明、暗兩面為自己監控眾將,呂布并不擔心麾下將領擁兵自重,所以他放下心防,決定將歷史上有名的特種部隊全都重現。

除了麒麟衛是呂布獨創出來的,剛剛出現的虎豹騎、大戟士、白馬義從都是呂布效仿歷史上名將的特種作戰部隊做出來的,每個兵種都有非常獨特的優勢,在適合將領統帥下能把這些優勢發揮得淋漓盡致。

這麒麟衛、虎豹騎、大戟士都是呂布中央軍近衛騎兵師的一部分,都是呂布的近衛直屬部隊,直接聽從呂布的命令,其他將領均無法指揮,白馬義從則屬于趙云所在的師。

就在呂布領四萬大軍大破嚴綱所帶領的三萬幽燕騎兵時,七八十里外的鄴城里。活躍著中央軍的兩支特種戰斗部隊。

一支便是高順的陷陣營,因呂布對高順非常信任,他的陷陣營是優先創建出來的。身披重甲,手持斬馬劍的陷陣營是精銳重裝步兵,最善克制輕騎兵和弓箭兵。又善于攻堅。

經過七八天晝夜不停的攻打,現在的鄴城在公孫瓚十數萬大軍的重重圍困下,看似岌岌可危。

公孫瓚麾下將領都興高采烈,紛紛說鄴城指日可破,公孫瓚心里卻很清楚,鄴城岌岌可危是一種假象,城內的防守并沒有表面看起來的那么薄弱,鄴城守將高順絕對是在等待呂布大軍回援。等呂布大軍回援時,他們里應外合,想要把自己這十幾萬軍隊徹底擊潰。

公孫瓚凝視著面前的鄴城地圖,久久不語。

這鄴城是從春秋齊桓公時期開始修筑的,后來魏文侯封鄴,把鄴城當作魏國的陪都,此后鄴城一步步成為侯都、王都、國都。戰國時期西門豹為鄴令,將鄴城重做修繕,但此后數百年間并未有過大的修繕,可以說是一個很普通的郡城,可當呂布扶持天子劉辯在此地建立都城以后。用了三年時間,征用冀州十數萬民夫不斷修繕,鄴城煥然成了黃河以北第一堅城,鄴城依山傍水,地勢險要,城墻高大寬厚,城頭各項防御設施齊備,幾乎可以跟洛陽城相提并論。

鄴城內部的規劃秩序井然,簡直可以當做以后籌建城池的標準樣本。鄴城呈長方形,東西長七里,南北寬五里,有兩重城垣:郭城和宮城。郭城有七座城門,南面三座,東、西各一座,北面兩座,城中有一條東西干道連通東、西兩城門,將全城分成南北兩部分。干道以北地區為權貴所用地區,正中為宮城,內有舉行典儀用的建筑和廣場。宮城以東為宮殿、官署。官署東為戚里,是皇室、貴族的居住地區。宮城以西為中央城堡,是中央軍中高級將領居住地方,其中還有糧倉、武器庫和馬廄;中央城堡西北隅憑借城墻加高筑成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臺,平時供游覽和檢閱城外軍馬演習之用,戰時作為城防要塞。東西干道以南為一般居住區,劃分為若干坊里;三條南北向干道分別通向南面三座城門,中軸線大道北通宮城的北門─端門。城的東門外為對外交往和設市之地,迎賓館設于此。鄴城的西門外有大片苑圃,還有一個碧波千傾的玄武湖,呂布曾在此操練水軍。

最讓公孫瓚揪心的是鄴城背靠漳水,為了加強城市防御,引漳水為護城河,使得護城河又寬又深,又是活水,河水一直滔滔向東流去,極難填塞,靠堆土填河是不成的。

公孫瓚沒有辦法,只好征調民夫編造浮橋,冒著城頭床弩攢射下來的弩箭,往往被弩箭射殺了二三百人,才把一個浮橋安放在護城河兩端,剛放好浮橋,城頭的霹靂車就拋下巨石,將浮橋砸斷,破碎的木頭隨著滔滔的漳水滾滾流走,公孫瓚無奈只好再命人打造浮橋,打造堅固一些,再拼著死上幾百人,把浮橋放在護城河上,卻又被城頭上的霹靂車拋下的巨石砸斷了,如此往返了七八次,才勉強放置了一些浮橋。

公孫瓚強征了冀州的十幾萬民夫,為不善攻城的幽州兵打造攻城器械,在打造渡過護城河的浮橋時,還打造攻城的云梯。因為公孫瓚擅長野戰,不習攻城,缺乏打造攻城器械的經驗,剛開始練最起碼的云梯都打造不完全,只打造出普通的梯子。

有數千名幽燕步兵頂著盾牌,護著那些扛著梯子的步兵,一窩蜂地沖過了護城河,將梯子靠在城墻上,將刀背在身上,頂著盾牌,亦步亦趨地往上爬。

有的士卒見只需要一步就能攀到城頭了,欣喜如狂,因為公孫瓚下了軍令“第一個登城的賞千金”,就在這時,城頭伸出一只長矛,將靠在城頭的梯子推倒,那個正在竊喜著的士卒慘嚎著跟著梯子一起摔在城下,鄴城城高五丈,那士卒頭顱朝下,撞在城下堅實的地面上,一片血跡慢慢溢出,那個士卒一命嗚呼,這樣的慘事每時每刻都在上演。狡黠的守兵們都是等著下面的幽州兵快要爬上來的一霎那才把梯子推倒,正在梯子上辛苦攀爬的十幾個士卒都慘嚎著摔在城下,有的一命嗚呼,有的摔斷了四肢,失去了繼續作戰的能力,有的則渾若無事,迅速從地上爬起來,選擇另外一個梯子繼續攀爬。

公孫瓚不斷地吸取著攻城的經驗,開始自行摸索打造傳說中的云梯。本來由魯班發明的云梯是有車輪、梯身、鉤三部分組成,梯身可以上下仰俯,靠人力扛抬倚架到城墻壁上;梯頂端有鉤,用來鉤援城緣;梯身下裝有車輪,可以移動,因為公孫瓚急于攻城,便沒有打造云梯的車輪,只是在普通的梯子頂端裝個勾,那個勾正好可以卡在城頭的女墻上,可以防止梯子輕易被城頭的長槍兵、長矛兵、長戟兵等步兵推翻。

這樣的云梯卡在女墻后,那些長槍兵、長矛兵、長戟兵便不再去推梯子,而是直接推人,將準備攀上才城頭的幽州兵推落城頭,而原本等候多時的高順陷陣營士卒則掄起斬馬劍,砍斷云梯卡在女墻上的鉤子,跟他們配合的長矛兵則用長矛把梯子推翻。

與此同時,城頭垛口上的弓弩兵、霹靂車兵一直不停地往下傾瀉著箭羽、石塊,其他的步兵則往攻城敵軍多的地方拋灑熱油、石灰、熱水、滾木,以阻礙敵軍的攻城。

有些驍勇的幽州士卒身手敏捷,在陷陣營士卒砍斷鉤子、長矛兵推翻梯子之前就搶上城頭,揮舞刀槍,試圖擴大在城頭的范圍并掩護后面的戰友攀上城頭。

面色冷峻的陷陣營勁卒揮動斬馬劍,前來迎戰,陷陣營士卒皆是高大健壯的步卒,身披重甲,揮舞斬馬劍,一劍劈下來,能將搶上城頭的幽州士卒斬為兩端,而且每個垛口都守候有兩位陷陣營勁卒,兩個勁卒配合默契,一上一下地斬向試圖搶占城頭的幽州士卒,那往往是第一個搶上城頭的幽州兵根本過不了這一關,非常干脆利索地被斬馬劍砍成兩段,內臟都傾瀉在后面試圖攀上城頭的幽州兵,陷陣營勁卒斬殺每個云梯上第一個攀上城頭的幽州兵后,再次迅速揮舞起斬馬劍將鉤子斬斷,身后的長矛兵迅速跟上,將云梯推翻,有堅毅渾厚的陷陣營坐鎮,幽州步兵根本無法越雷池半步。

若不是呂布派人悄悄傳送了里應外合大破公孫瓚的戰術想法,以高順的想法,他陷陣營在鄴城一日,公孫瓚就只能可憐巴巴地望著鄴城。

高順遵照呂布的指示,跟田豐、董昭、陳到、夏牟、馮芳等將領商議過了,決定時不時地讓公孫瓚感覺到他有希望攻下鄴城,好讓他將所有兵馬集中在鄴城下面,以便于主公隨后對他們的全殲。

于是乎,每隔幾個時辰,中央軍似是疲憊不堪一樣地低迷一會兒,城上的箭矢和滾石少了很多,幽州步兵攀上城頭明顯增多,公孫瓚及其麾下將領都興高采烈地以為這次鄴城必定被破,原本低迷的鄴城守軍忽然想吃藥了一樣奮發起來,嗷嗷一陣猛攻,把剛沖上城頭的一千多人打落城下,原本放置好的數百架云梯和浮橋全被搗毀。。。)

緊張時放松自己,煩惱時安慰自己,開心時別忘了祝福自己!

這本書暫時看完了,還想看什么書呢?試試自己的手氣吧,點下面鏈接,隨機出現一本書,看是否是你喜歡的!每次都有不一樣的結果哦!!!!

萬書樓

萬書樓文學網最佳分辨率1024768IE6.0


上一章  |  重生呂布一統三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