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呂布一統三國第524章 三種勢力之遠交近攻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重生呂布一統三國 >>重生呂布一統三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524章 三種勢力之遠交近攻

第524章 三種勢力之遠交近攻


更新時間:2013年01月22日  作者:常歡樂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常歡樂 | 重生呂布一統三國 
跟我讀WEN文XUE學LOU樓

記住哦!鼎天小說居.dtxsj.

孫策從呂布這里借了一萬將士、二千匹戰馬、十萬石糧食,又討得揚州將軍的官位,心滿意得地走了。艾拉書屋.26book.

呂范為揚州兵團的總參軍,跟孫策一起南下,孫堅舊部程普、韓當、朱治、孫河等人都在揚州兵團里為旅帥,但下面的營帥、隊長、兩長、伍長等基層軍官都是從呂布近衛師里抽調的基層將士,對呂布忠心耿耿,基層士卒雖然多是徐州、揚州一帶流民出身,卻也都跟著呂布征戰數月,他們眼中的主公是呂布而不是孫策,孫策在他們眼中的地位勉強比青州兵團的管亥高上那么一點,所有軍官的任命都必須要通過呂范的審核,旅帥以上級別軍官的任命必須要向鄴城呂布報備。

不管孫策再怎么宣誓,呂布還是不能相信這個橫掃江東的小霸王會心甘情愿地做大漢的忠臣,一些制度性的約束很有必要。

呂布之所以借給孫策兵馬,第514章軍務院所有謀士和所有在鄴城的高級將領議事。討論呂布剛剛想到的一個議題:“袁紹占據了荊州、豫州之后,勢力擴展極快,兵強馬壯,已經不把我們朝廷放在眼里,料想在不久的將來。他肯定會興兵北上,而我們現在全力放在平定北方,無力南進,該如何遏制袁紹的發展?”

軍務院長史沮授滿面笑容地拉開墻上的簾子,顯出一面龐大的地圖,是大漢疆域圖,呂布定睛仔細一看,這幅地圖已經比較靠近呂布的要求,接近實際情況。

沮授笑道:“主公,經過軍情部各級特工和軍政部各級參軍一年多的辛勤測繪,整個大漢的疆域圖大體完備,現在缺少的是縣鄉亭級別的詳細地圖,我們正在抓緊時間督促各地縣尉、鄉尉、廷尉繪制地圖。”

沮授見呂布滿意地點了點頭,便又笑著解開議事廳中間大桌子上蒙著的一塊大布,映入呂布眼簾的是一個碩大的沙盤,是參照墻上的大地圖堆置的,上面插著上百個小旗子,用白灰黑三種不同顏色標示。

呂布笑問道:“公與,這些旗子似乎不是代表兵力部署吧?”

沮授指著各色旗幟,耐心地講解道:現在天下大亂,地方割據,熙熙攘攘的有上百個勢力,勢力雖然繁雜,卻完全可以分為三種,一種是友善的,用白色旗子標示,一種是敵對的,用黑色旗子標示,另外一種是中立的,用灰色旗子標示。

第514章太守朱皓、平北將軍張燕是完全聽命于我們鄴城朝廷,朝廷詔令一發,他們無不遵從,另外還有東郡太守曹操、濟北相鮑信、泰山太守劉備、陳留太守張邈、廣陵太守張超、幽州牧劉虞是有選擇性地聽從于我們鄴城朝廷,只要朝廷詔令不危害他們的利益,他們就會遵從,此外還有武威太守馬騰、金城太守韓遂、揚州刺史袁術、交州刺史土燮是有很大的獨立性,是要我們朝廷許諾給他們很大的利益或迫于對手壓力,才會跟我們聯手,最典型的便是之前不可一世的袁術,他在被兄長袁紹逼出南陽敗走九江之后,被袁紹、陶謙、劉繇三方圍困,不得不向我們鄴城朝廷低頭,算是我們朝廷可以爭取效忠的諸侯。

第二種敵對勢力,大致有荊州刺史袁紹、兗州刺史劉岱、豫州刺史劉表、西部鮮卑、漢中張魯,我們與袁紹敵對,一方面是因為他搶奪韓馥的荊州刺史官位,搶奪完畢后又在不得朝廷批準的情況下自己宣布為荊州刺史,一方面是出自對他勢力瘋狂擴展的忌憚;跟劉岱敵對是因為他策動了兗州世家聯軍伺機攻打鄴城并拒不到鄴城面見天子,跟劉表敵對是因為他策動了豫州世家聯軍攻打中央軍控制的滎陽郡,跟西部鮮卑自不用提,跟漢中張魯敵對是因為通天教跟五斗米道的宗教信仰不和。除此之外,占據司隸的董卓也劃入敵對勢力,雖然我們曾跟他結盟共對關東世家,但我們控制著河東郡和上郡,對長安、洛陽虎視眈眈,總是呼喊著收復洛都,董卓依然是寢食難安,西涼軍跟中央軍的摩擦還是經常有的。

第三種中間勢力,分別是北平太守公孫瓚、遼東太守公孫度、中東部鮮卑、烏桓、徐州刺史陶謙、益州牧劉焉等勢力。敵對和中立勢力都不尊重鄴城朝廷的詔令,但中立勢力不會幫助敵對勢力,甚至他們跟我們的敵對勢力還有矛盾,比如烏桓的冒頓雖然得了朝廷的冊封,但因為張舉、張純、丘力居等歷史遺留問題,對我們大漢朝廷并不信賴,可他跟西部鮮卑一直敵對;北平太守公孫瓚目前雖然礙于盧太師的面子,對朝廷看起來是很恭敬,但我們都了解公孫瓚的秉性,他絕非久居人下之人,遲早他必有忤逆朝廷的動作,公孫度更是自立為王獨霸遼東,中東部鮮卑忌憚于我們鄴城的勢力,對鄴城朝廷采取的是不冷不熱的態度;陶謙雖然聽信王朗等人的話跟洛陽朝廷交好,卻也沒跟鄴城朝廷交惡,算是左右逢源;益州牧劉焉確實是誰都不理會一心想做守護犬。”

呂布凝視著沙盤上的旗子,白色旗子與黑色旗子、灰色旗子交叉放置,呂布中央軍鞭長莫及的黑色勢力旁邊恰有白色親善勢力,讓呂布不禁想到一個外交上的專業詞匯:“遠交近攻?!”

沮授笑道:“正是遠交近攻,和遠方的勢力結盟,而去征伐相鄰的勢力,這樣做既可以防止鄰近勢力肘腋之變,又使敵方兩面受敵,無法與我方抗衡。這是范睢獻給秦國的計策,商鞅變法后秦國日漸強盛,它的戰略目標是吞并六國、統一華夏,遠近六國都是秦國欲加以消滅的敵人。在力量對比上,秦強于六國中的每一個國家,而弱于六國的聯合。秦國只能一個個地消滅。那么六國中,應該先打哪個、后打哪個呢?這才有了范睢的遠交近攻,隱藏自己的目標,對遠方國家佯裝友好,而首先攻占相鄰國家。秦王采用了范睢遠交近攻的謀略,最終將六國各個擊破、統一了中國。”

經沮授、田豐、郭嘉、賈詡等謀士的籌劃,在江東布置了孫策、袁術、朱皓在平定江東的基礎上遏制袁紹的發展,同時又派人去交州,面見交州刺史士燮,傳達鄴城朝廷的旨意,封土燮為交州牧兼領鎮南將軍,從南方肆擾袁紹,限制袁紹的發展。

士燮出生在交州廣信,其先祖為山東人,因避新莽末年大亂移到交州,傳六世至其父士賜。士氏是當地豪族,士燮的父親士賜曾于漢桓帝時期出任日南太守一職。士燮年少時隨潁川人劉子奇學習《左氏春秋》,后被舉為孝廉,補尚書郎,其父士賜死后,士燮被舉茂才,任巫縣令一職,后被漢朝任命為交趾太守。

當時的交州刺史朱符向各地收重稅,引起反抗被殺,朝廷派遣張津為新任刺史,但張津卻“舍前圣典訓,廢漢家法律,嘗著絳帕頭,鼓琴燒香,讀邪俗道書,云以助化”,不久即為部將區景殺死。荊州刺史袁紹得知此事后,派賴恭前往接替了張津的位置,同時派吳巨出任蒼梧太守。為避免袁紹的勢力過于強大,由呂布授意,鄴城朝廷下詔任命士燮為交州刺史,掌管交阯七郡。

士燮感念鄴城朝廷的恩德,立即派張旻前去謝恩并獻貢品,被鄴城朝廷拜為“鎮南將軍”,封“龍度亭侯”。而現在的鄴城朝廷僅能掌控北方,士燮名義上是效忠于漢朝的交州牧,實際上已成為割據嶺南各郡的軍閥,士氏的親族多出任交州的要職,如士燮的三個弟弟,分別擔任合浦太守、九真太守和南海太守。

呂布暫時鞭長莫及,只能聽任土燮割據,秉承著遠交近攻的戰略,拉攏土燮對付袁紹。()群書院.qunshu玉an.跟我讀WEN文XUE學LOU樓

記住哦!


上一章  |  重生呂布一統三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