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呂布一統三國第351章 討董之強弩破輕騎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重生呂布一統三國 >>重生呂布一統三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351章 討董之強弩破輕騎

第351章 討董之強弩破輕騎


更新時間:2013年01月12日  作者:常歡樂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常歡樂 | 重生呂布一統三國 


第一排的重甲騎兵倒下了,第二排的重甲騎兵止不住戰馬奔騰之勢,只得閉上眼睛向前沖去,飛奔的戰馬馬蹄被第一排的戰馬尸體阻擋,馬失前蹄,戰馬轟然倒地,騎兵從馬上摔了下來,即便沒被長槍刺中,亦是高高地落在地上,摔得再也爬不起來。

也有強悍的騎兵,仗著馬術精妙,越過前幾排的戰馬尸體,卻也躲不過后面的槍陣,馬腹被長槍刺中,騎兵落下馬,落在那密密麻麻讓人心寒的長槍陣中。

倒下五六百個西涼鐵甲騎兵后,戰馬尸體堆得厚厚的,阻擋住了后面的鐵甲騎兵,他們一個撞一個地撞在一起,一片大亂,趙云便命令那二千長槍兵全部投射出背后的標槍,拋射在那亂哄哄的鐵甲騎兵陣中,雖然扎不破騎兵身上鐵甲,卻可以扎破他們身上沒被鐵甲覆蓋的部位,扎破戰馬身上沒被馬鎧覆蓋的部位。

徐榮遠遠看到那寒光森森的槍陣,知道董卓交給自己的兩千鐵騎兵這次要全軍覆沒了。徐榮心里發寒,董相國處心積慮打造出來的四千重裝鐵騎兵竟然在自己手里折損了一半,自己該如何向董相國交代呢?!

董卓打造出這個鐵甲重騎兵,便是以呂布為假想敵的。董卓占領了洛陽以后,明顯感覺到各地諸侯對他的敵意,他也感覺到了各地諸侯擁兵自重對他西涼軍的威脅,不過關東諸侯多半都是步兵,董卓并不放在眼里,他最為忌憚的是鄴城的呂布,聽說呂布也在大量地發展騎兵。特別當呂布迫降了南匈奴之后,董卓更為惶恐更為忌憚,他覺得以呂布統御騎兵的能力,中央軍騎兵將來沒準要壓著西涼騎兵打,董卓便想方設法在軍備上蓋過呂布。

當董卓得知呂布的騎兵全是輕騎兵之后,再看看自己精銳親軍飛熊軍里面的訓練中,數百鐵騎兵可以打敗數千輕騎兵,董卓便想多打造鐵騎兵,用重裝鐵騎兵來抵御呂布的輕騎兵。

在此之前的歷史上,人披鐵甲、馬披馬鎧的鐵甲騎兵從未大規模出現過,因為董卓跟呂布的沖突敵對,這鐵甲重騎兵開始大規模地登上歷史舞臺。打造鐵甲騎兵需要優良的戰馬、鐵和錢財,董卓還控制了西涼部分地盤,并不缺馬,董卓還控制著幾個鐵礦,并不缺鐵,他原本缺錢,當他攻入洛陽城以后,他也不缺錢了,洛陽城里的有錢人占據天下一半,董卓隨便抓起幾個肥羊誣陷他們私通鄴城偽朝廷,全家抄斬家產沒收,抄掠所得便夠打造一支精銳的鐵甲騎兵。

董卓打造鐵甲騎兵最受限制的還是這個時代的冶煉技術,沒有打造出足夠的純鐵,鐵甲馬鎧還是只能打造好四千具,組成了四千鐵騎兵。

徐榮是遼西人,不是西涼人,平時并不受董卓的信任,但董卓在關鍵時候還是分得清輕重,他知道徐榮是個將才,統軍作戰能力遠在牛輔、楊定等人之上,他要利用徐榮的將才對抗關東盟軍,便任命徐榮為東中郎將領陳留太守,都督校尉華雄、趙岑等人在防守滎陽到虎牢關一線,迎戰盟軍,務必挫盟軍銳氣。

在雙邊馬鐙還沒被發明之前,騎兵的戰術還遠遠沒有后世那么豐富,重裝鐵騎兵初登戰場,徐榮只是看到了它沖鋒時的山崩地裂一樣的駭人氣勢這個優點,卻看不出重裝鐵騎兵的缺點。

重騎兵本身不具備作戰能力,只能短程沖擊,需要主戰步兵為其困住敵人供其沖殺,重騎兵本身也沒有戰斗力,只有沖擊能力,因為重甲及高速運動使其無法揮舞武器,一般使用的是不會對騎士造成反作用力的刺敵即毀的一次性馬朔來沖擊敵人,但很明顯現在的西涼重騎兵并未裝備這樣的馬槊,再說戰術上重騎兵也不能隨便使用,只有在敵人陣地陷入混亂時才能沖擊,因為無論多重的馬沖到墻上都是自己完蛋,而軍容整齊的步兵陣地的人墻永遠比土墻厚。

呂布為什么不裝備重騎兵,就是因為他從成吉思汗的蒙古輕騎兵完勝西方重騎兵的案例上看得出來,輕騎兵的戰術只要運用得當,基本都可以完勝重騎兵,重騎兵是性價比非常差勁的兵種。

呂布早就從軍情部散布在洛陽的間諜那里獲悉,董卓打造出了四千鐵騎兵,呂布便有針對性地訓練了如何以輕騎兵克制重騎兵,如何以步兵克制重騎兵。

趙云已經開始獨自領軍,先領二千長槍兵,等日后打敗公孫瓚,再給趙云整編一支白馬義從。

呂布已經做好準備,若是趙云的兩千長槍兵無法克制重騎兵的沖擊,呂布便會學習岳飛大破金兀術鐵浮屠的戰術,派潘鳳領兩千長斧兵去砍重騎兵的馬腿。

還好徐榮是剛剛開始使用重騎兵,特別是當他利用重騎兵大破曹操步兵之后,徐榮意得志滿,根本看不到重騎兵的弱點,呂布布下的長槍陣便發揮了致命的作用。

徐榮見重騎兵已經完蛋,便迅速改變戰術,剩下的兩萬多西涼輕騎兵一分為二,包抄過來,一邊沖鋒,一邊騎射,試圖消滅長槍兵。

趙云的長槍軍陣后面迅速閃出四千刀盾兵,他們舉起寬大的木盾,分散到兩端,各自分成兩列,一列蹲著,一列站著,把木盾疊起來,過不多時,那木盾就拼成了嚴密合縫的木墻。

徐榮看呂布這邊只派出這么一點刀盾兵,還搞出一個木墻,哈哈大笑道:“若是長槍陣,我還有幾分畏懼,搞這樣的木盾墻就能阻擋我西涼騎兵攻擊,真是癡心妄想!”

徐榮毫不在意,命令西涼輕騎兵徑直沖上前,兩萬西涼輕騎兵奔騰而至,勢不可擋。

西涼前驅人馬距離木盾不足百步時,二千刀盾兵盡皆把最上層的木盾放下,木盾后面露出三千名弩兵,強弩齊發,那強勁的弩箭如同暴風驟雨一般,傾瀉到奔騰而來的西涼輕騎兵陣營里。

徐榮這才悲哀地發現,原來呂布命令刀盾兵組成木盾墻是有用意的,在木墻的掩蔽下,中央軍三千強弩兵在不被西涼騎兵察覺的情況下,飛速轉移到盾墻下面埋伏起來,以待西涼騎兵進入勁弩有效射程之內。

中央軍的強弩正是西漢時期流傳下來的大黃弩,經馬鈞改良過,有效射程為三百步,二百五十步內能射穿皮甲,一百步內能射穿鐵甲,這些西涼騎兵人披著皮甲,馬無馬鎧,基本沒有什么像樣的防護,而且已經有數千騎兵到了二百步的距離。

一根根粗大的弩箭勁射過去,一箭射穿西涼騎兵的皮甲,從西涼騎兵的前心射出,從后背冒出,強弩之末尚能射破后面那個西涼騎兵的皮甲,許多西涼騎兵胸腹之間露出一個大洞,一聲不吭地從馬上栽倒下來,前面幾排的西涼大馬也都被弩箭射穿肚腸,翻身倒地。

原本整整齊齊奔馳而來的西涼騎兵經過幾輪弩箭洗禮,前面幾排的騎兵戰馬盡皆被弩箭射死,翻倒在地,后面的西涼騎兵心驚膽顫,一片大亂,不成陣型。

三千強弩兵采用迭射法,就是前后排為三列,第一列發射時,第二列準備,第三列裝箭,發射后第一列退至第三列位置裝箭,第二三列進到第一二列位置,輪番發射,連綿不絕的弩箭像暴雨一樣傾瀉過去。

中央軍強弩兵端起弩機,張開弦,把持于弩機的牙上,將箭矢裝于臂上的箭槽內,稍作等待,快要等到自己出手時,便舉起弩機,通過望山進行瞄準,大黃弩的望山上刻有刻度,便于按目標距離調整弩發射的角度,射擊命中大大提高,強弩兵瞄準以后,扳動懸刀使牙下縮,弦脫鉤,利用張開的弓弦急速回彈形成的動能,高速將箭射出,例不虛發,每一只弩箭都射中馬背上的西涼騎兵。

中央軍這些強弩兵在過去的五個月里每天接受的都是嚴格的實箭實戰訓練,每個月還有實際作戰的磨練,現在的他們面對奔馳而來的西涼騎兵,絲毫不驚慌,非常淡定從容地上弩、進弩、發弩,好像面前這些騎兵并不是天下聞名的西涼騎,而是他們訓練時的稻草人。

有些訓練有素的西涼輕騎兵趕緊張弓搭箭,往弩兵陣中拋射弓箭予以還擊,可他們射來的弓箭都紛紛飄落在中央軍刀盾兵組成的盾墻上,對盾墻后面的中央軍強弩兵并沒有多大影響,原來中央軍強弩兵前面的刀盾兵依舊頂著兩面盾牌,組成盾墻,保護住弩兵的身體。

而就在這些西涼騎兵拋射弓箭的一瞬間,數不清的弩箭已經強勁地飛射過來,隨著一聲聲刺耳的暴響聲,弩箭射破西涼騎兵的皮甲,射破他們的心臟,又射破后面騎兵的皮甲,那些還在張弓搭箭的西涼騎兵保持著張弓搭箭的動作,從西涼馬背上翻身栽倒。

(第三中文)


上一章  |  重生呂布一統三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