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呂布一統三國第151章 平原鞠義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重生呂布一統三國 >>重生呂布一統三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151章 平原鞠義

第151章 平原鞠義


更新時間:2013年01月13日  作者:常歡樂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常歡樂 | 重生呂布一統三國 

親!:


第151章

平原鞠義

呂布喜不自勝,連忙扶起董昭:“公仁,我軍中尚缺一名軍師,不知你可愿屈居中軍軍師之職?!”說著呂布便把中央軍內部參軍的設置說了一下。

董昭對呂布更加敬仰:“將軍對參軍這番設置,真乃神來之筆,有參軍在各級教化將士、嚴控軍紀、參贊軍機,一來可以收攏軍心鼓舞士氣,二來避免主將軍事疏漏,三來可以分主將之兵權,避免主將擁兵自重,有了參軍之后,中央軍戰力必遠勝其他官軍。只是這中軍軍師之職與參軍有何聯系?”

“中軍軍師為我中央軍第一軍的總參軍,第一軍又是我的親軍飛虎軍,拱守中軍,所以你便是中軍軍師,中軍軍師同時又是所有軍師之首,負責監督中央軍所有參軍。”

“主公如此厚待,讓董昭感激不盡,董昭必將竭盡全力,輔佐主公。”董昭沒想到呂布一下子就給了自己這么重的權柄,中軍軍師就等同于呂布的副手了。

呂布瞟了沮授一眼,本來這個位置是給沮授的,怎奈看他現在的態度,似是對自己不感冒,還是等情況穩定下來,再前去拜會,細細勸說。

呂布回顧天子和太后的車駕還在一里多外,便走到那群將領面前,在張頜、高覽兩人的介紹下,又認識了一批新的部下。

為首一將,年約三十五六,身高八尺五寸,面目雄毅,一臉傲然,甚是桀驁,正是大將鞠義。

鞠義乃平原鞠譚之后,其子避難到西涼,世為金城著姓。鞠義年少之時便喜歡弓馬戰事,喜歡交接羌中豪帥,曉習羌斗,鞠義統率的宗族部曲以驍銳善戰著稱于世。后來黃巾暴亂,皇甫嵩擔任左中郎將征討黃巾,在涼州招募精勇之士,鞠義便帶著宗族部曲一千余人加入,跟隨皇甫嵩在冀州討伐黃巾,屢立戰功。皇甫嵩后來離開冀州,鞠義卻回到平原,將鞠家立起來,然后又歸在冀州刺史賈琮帳下,擔任冀州兵曹。

演義中為了美化趙云,說鞠義是被趙云槍挑的,其實趙云根本沒機會和鞠義打照面。

初平二年,麹義叛韓馥,并擊敗其追兵,聯結袁紹協迫韓馥,遂使袁紹領冀州牧。

南匈奴單于劫張楊以叛,袁紹使麹義追于鄴南,擊破之。

公孫瓚的“白馬義從”曾經打得烏桓和鮮卑狼狽不堪,又大破青州黃巾三十余萬,聲勢浩大,不可一世,公孫瓚領大軍南下打袁紹時,冀州的官吏望風而降,袁紹亦沒有取勝的把握,就在界橋之戰,鞠義以八百先登弩兵大破公孫瓚,遂改變了公孫瓚和袁紹的力量對比。

公孫瓚殺劉虞,袁紹遣麹義及虞子劉和、從事鮮于輔合兵共攻瓚,破之于鮑丘。

后來袁紹認為麹義恃功驕恣,將他以議事為名召至中軍yòu殺,并兼并其部下。

呂布知道,麴義為人剛烈、孤傲,不懂進退之節,不諳從政之道,更不會阿諛逢迎,這自然不對袁紹的胃口,袁紹此人外寬而內忌,雖然看上去一付禮賢下士的樣子,實則性情沉猜,果于殺戮,對麴義這樣功高蓋世、文武雙全而又不會附迎的下屬自然不會放心,因此找個借口將其殺害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呂布對于這樣的大將自有統御之道,不擔心他的謀反,只擔心他出工不出力。

呂布上前主動拱手道:“久仰鞠將軍大名,金城鞠家世代驍將,鞠將軍更是青出于藍,跟隨皇甫中郎大破黃巾,驍勇冠于冀州,呂布今日一見,足慰平生。”

鞠義擺著架子,主要是擔心呂布因他不是嫡系,怕不肯善待他,見呂布態度如此赤誠,他也不好再端著架子,忙滾鞍下馬,俯身下拜:“末將久聞將軍驍勇冠并州的大名,又聞聽將軍以數萬弱旅大破白波、黑山諸賊,將軍之用兵遠勝末將,末將拜服,五體投地。”

“不知鞠將軍可有表字?”呂布記得歷史上根本沒有記載鞠義的表字,但看他地位tǐng高的,應該有字。

“末將表字輔仁。”鞠義恭敬道,呂布了解這種恃才傲物的人的性格,他們在禮節上通常都是被動還恩式,若是他們認可的有才能的人主動對他們施禮,他會對那個人更加尊敬,所謂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

“以義輔仁,鞠將軍這個表字起得真好!”呂布不禁贊嘆道。

“末將的表字乃是皇甫將軍給我起得。”鞠義向皇甫嵩現在的安定郡拱了拱手。

“我亦仰慕皇甫將軍之仁義忠勇之風,現今能與他共同輔佐天子,同入內閣十大輔政大臣,實乃呂布的福分。”呂布誠心誠意道。

“將軍能否跟末將到旁邊敘話?”鞠義見呂布對他的態度甚好,便壯起膽子問道。

呂布回頭看了看圣駕還遠得很,便笑著說:“有何不可。”

兩人走開幾十步,鞠義方低聲道:“末將身后那些將領多半是冀州世家子弟,我與將軍所言皆針對此地世家土豪,所以不能當著他們的面來講。”

“你們鞠家不是平原郡的世家土豪嗎?”呂布詫異地問道。

“將軍有所不知,我祖鞠譚乃哀帝年間的尚書令,哀帝建平三年,在東平王劉云的封地內,瓠山中間,有大石轉側立,高九尺六寸,移原址一丈,遠近傳為異聞,嘩動一時。東平王以為那不是吉兆,便在宮內仿瓠山形狀造一土山,上立石像,chā上黃草,以便隨時祈禱。此事被光祿大夫息夫躬、孫寵知道后,便借此發生事端,以圖封侯,于是二人一起向哀帝上書說劉云宮中立石,祗毀朝廷,玉求非望,行霍顯之謀荊軻之變,哀帝于是下旨廢劉云為庶人。當時,我祖尚書令鞠譚、廷尉梁相、仆射宗伯鳳三人急忙聯名上奏‘因未見確實,應委公卿復訊。’哀帝大怒,下旨斥責我祖為‘不知嫉惡討賊,意存觀望,罪與相等’,遂一并削職為民。我祖為避此大難,遂舉家遷逃到涼州西平,此后數百年間,我鞠家在西平、金城繁衍,漸為當地豪族,奈何祖輩數代皆對平原故里念念不忘,囑托我等要在平原重振家聲。”

鞠義說到這里,不禁長嘆一聲:“我跟隨皇甫老將軍來冀州平定黃巾之亂,便有乘此功績在平原立家,怎奈冀州這一帶世家林立,盤根錯節,我家從外地重返故里,時隔百年,一切早被其他世家瓜分,我雖有數千兵馬,亦不敢大動干戈,只能寄希望冀州之主能援于我,怎奈原先的冀州刺史賈琮志大才疏,敵不過世家,積勞成疾,病死任上,我被世家子弟排擠,郁郁不得志。

這次與將軍相商,便是希望將軍在冀州刺史任上能援于我,助我在平原建立家業。

對了,聽說將軍已經勸諫太后將冀州合并河內、東郡改為司隸,將軍現任司隸校尉,那將軍的權柄更大了,若是將軍肯支持我,我鞠義必能在平原站穩腳跟。”

呂布沉吟著,一直不開口。

鞠義頓時明白呂布的意思,你鞠義不奉我呂布為主公,我憑什么支持你。

鞠義俯身下拜:“鞠義愿奉呂布為主公,終此一生,忠誠效死,永不背叛。”

“輔仁,我不喜為司隸校尉,喜得輔仁啊。輔仁真乃良將,將來可愿為我掃平黃巾殘黨,討伐烏桓鮮卑等蠻族?”呂布趕緊把鞠義攙扶起來,同時拍上一個結結實實的馬屁和一個大大的許諾。

鞠義拱手道:“固所愿也,不敢請爾。”

“輔仁,對于在平原郡立家之事,你且放寬心,”呂布陰森森一笑道:“那幫世家亦是我眼中釘肉中刺,我不抑制他們,我不除掉他們,我寢食難安。今日之境況,你也看到了,這幫世家真乃鼠目寸光之輩,竟敢藐視天子,藐視太后,藐視我等十大輔臣,當真是不知死活。”

鞠義見呂布如此鮮明地表明立場,就知道自己未來在平原郡興旺鞠家是有指望了,十分欣喜。

“輔仁,現在整個冀州有多少人馬?你能掌握多少?”呂布最是重視槍桿子。

“諸郡縣人馬加在一起,約有三萬,諸將領私兵約有一萬多,我本部人馬僅有三千余人。”鞠義黯然道。

“那冀州諸世家大族的私兵計有多少?”呂布又問道。

“整個冀州世家,約有一百家,平均每一個縣有一到兩家,每家私兵多則數千,少則數百,折合起來不過十余萬。”鞠義盤算了一下。

“那也不算多啊。”呂布有些藐視道:“我現在手頭也有十余萬人馬。”

“主公不可輕敵,我剛才說的是他們久經訓練的家兵,”鞠義見呂布有幾分輕敵,連忙諫道:“若是他們意圖謀反,對抗主公,依照他們現在蓄積的家奴、佃戶的數量,他們可以拉起不下三十多萬的兵馬,每家每戶多則上萬,少則數千。而且這些世家大多盤根交錯,同氣連枝,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十分難纏。將來主公若是能夠把冀州這些世家給平定了,天下亦不難平定。”

呂布聽鞠義這么一說,倒吸一口涼氣,趕緊拱手問道:“輔仁,不知你有何良策?”


上一章  |  重生呂布一統三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