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呂布一統三國第146章 創立中央軍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重生呂布一統三國 >>重生呂布一統三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146章 創立中央軍

第146章 創立中央軍


更新時間:2013年02月05日  作者:常歡樂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常歡樂 | 重生呂布一統三國 

“每四天一次,算是嚴琳、吳瑕、貂蟬、何蓮每人各輪一天!”

這何太后還真把自己當成呂布的女人了,可是你不能給呂布開枝散葉,呂布又何必在她那里頻繁浪費種子呢。

呂布心里暗道,去是可以去,但是不能再像昨晚那樣一夜七次郎了,要多存點種子散在貂蟬那里,讓原來歷史上從未有過子嗣的貂蟬懷上一兒半女吧。

前去參加朝會的陳琳、韓浩和高順、黃忠、張遼等高級將領也陸續來到呂布的軍帳中。

大家都心知肚明,這個朝廷真正的話事人是呂布,而不是那什么輔政大臣和太后。

明眼人都能看出太后自從處斬潘隱、幽閉舞陽君之后對呂布產生的無條件信任,也看出呂布對其他五位輔政大臣的影響力。

表面上盧植是太傅,是下臣里面權柄最重的,實際上卻是掌握了軍權軍心的呂布控制了大局。

本來黃忠、王越、夏牟、馮芳等外系將領對呂布的態度很平淡,只是把呂布當成何太后的代理人,但經過呂布這一路的精彩表現,這幾個人都折服了,他們也看出何太后和天子劉辯的不成器以及呂布在未來鄴城政權的位置,作為軍隊將領的他們恐怕這一生都要在呂布的掌控之中,既然如此,不如早點認作主公吧,不然一直會被呂布當成旁系將領而區別對待。

呂布也陸續派了郭嘉、陳琳和韓浩去說服他們,他們感念呂布對他們的器重,決定效忠呂布。

來的路上黃忠、王越、夏牟、馮芳跟張奎、李升、王都三人商議,說到了中軍帳就拜服呂布認作主公。

張奎三人臉上都有猶豫之色,黃忠是一個爽直的人,便喝道:“志不同道不合,何必勉強。”

從此以后,張奎三人徹底斷絕了成為呂布嫡系將領的可能。

呂布趕到中軍帳,剛剛坐穩,黃忠、王越、夏牟和馮芳都拜伏在地:“我等愿拜呂布為主公,終此一生,忠貞不二,雖肝腦涂地,亦在所不辭。”

呂布忙上前把四人攙扶起來:“你們四位皆比我年長,卻跪伏于我,我實在不敢受之。”

黃忠、王越、夏牟三人之才皆非在口舌,不知如何應對,馮芳笑道:“我等拜服的是主公的才德,而并非主公的年歲,不然我們早就留在洛陽跟隨袁隗那老匹夫了。”

呂布對馮芳印象甚深,主要是因為他有一個十分貌美的女兒,記得史上所載,馮芳攜女前去依附袁術,袁術強娶馮芳之女。

呂布數日前曾見過馮芳之女馮媛,長得明眸皓齒,笑語嫣然,有傾城之色,難怪后來被袁術立為皇后,呂布頓時產生了覬覦之心,便對這個老丈人上了心。

本來以為這個未來的老丈人是一個酒囊飯袋,沒想到竟然也有些許辯才,看來以后看人要全面一點兒。

有人在將領的位置上卻因不懂兵法被認為是一個廢物,但是若讓他去治理地方,他沒準就是一個大才,但若是反過來,比如讓蕭何去領兵打戰,讓韓信去主持政事,那么漢初三杰能完蛋兩個。

人才有沒有安頓好位置,便是主公的責任,而不只是人才自己的事情,像袁紹、劉表都有很多人才去投奔,可惜他們知人而不擅用,落得敗亡的下場。

呂布聞言大喜:“馮將軍之言甚和我意,在我軍中,不論背景、出身、年齡,只論本領、功績,我素知你們四位的才能,相信你們必定會建立越來越多的功績,有一些位子就是留給你們的,只要您們好好表現,就不用擔心沒有機會名垂青史。”

這個時代的人雖然智謀奇出,但都講究個“士為知己者死”,一個主公,若有威望,又肯折節下士,很多賢才,尤其是像黃忠這種出身草莽的武將感激涕零,對呂布更加忠誠。

郭嘉見四位大將已拜呂布為主公,便將今天議事的主題講出:“主公,您麾下軍隊的制度一定要有些改變,比如,不能再用并州軍這個稱呼了,必須要有一個響亮的名字,讓他人一想到這個名字,就說這是呂布呂奉先的什么軍。這個名字用來凝聚軍心士氣,凝聚將士對您的忠誠,凝聚各地諸侯對您的敬意!”

呂布細想一下,是啊,現在并州由右車騎將軍朱儁執掌,自己又要領兵鎮守冀州,再者自己領的軍隊已經不僅僅是原來的八千并州鐵騎了,收編了二萬多禁軍,現在又收編了一萬白波賊、二千匈奴騎兵、十多萬黑山賊,隊伍甚是龐雜,繼續再用并州軍這個稱呼很不適合,該用什么稱呼呢?

呂布思前想后,忽然想起了某一個亂世里的情形,那個時候的中央合法政府的合法領袖的嫡系軍隊被稱為中央軍,那位領袖指揮中央軍掃平了許多地方割據軍閥,跟自己現在的情形很是相似,不如自己的嫡系軍隊也命名為中央軍吧。

只是這個稱呼在東漢末年應屬史無前例,估計不會被兩位謀士采納。呂布心里暗笑,就算是自己來惡搞一下歷史吧。

呂布心中竊笑,面上卻鄭重其事道:“不如叫做中央軍吧。”

陳琳想了一下,點點頭:“《韓非子?揚權》上說,‘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四方謂臣民,中央謂主君,主公領軍拱守天子,以天子之名討伐四方不臣之諸侯,名為中央軍,名正言順,恰如其分,善哉!”

呂布愕然發愣,他純粹是想來個歷史惡搞,根本沒想到竟然有典籍可以印證,有心換一個名字,卻發現陳琳說得很有道理,自己無法反駁,只得硬著頭皮用了“中央軍”的稱呼。

定下了中央軍的稱號后,郭嘉進言道:“聞聽主公有意勸諫太后和天子重用尚書臺,設立六部以分三公九卿之權,既然尚書六部已經用了‘部’這個編制,那么軍隊里便不宜再用‘部’,應該換用其他編制名稱。再者主公已在屯田兵的編制里用掉了‘屯’,正規軍編制里就不能再用屯。”

呂布雖然早有打算,但依然問道:“部曲制度,已經沿用百年,怎能說改就改?”

郭嘉笑道:“首先,軍制與政制相沖突,必定要先換軍制,政制不可能會為軍制而作改動;其次,主公挾擁戴天子之功,又有大破白波賊、黑山賊的功勞,已經有了更改軍制而不被大臣彈劾的威望,而且主公已經把這事情上奏朝廷了,更何況主公更改的只是名字,而且這個名字還有史可考,有據可查。”

呂布疑惑道:“什么名字可以取代“部”、“屯”?”

郭嘉笑道:“《周禮夏官司馬》里曾言,‘凡制軍,萬有二千五百人為軍。二千有五百人為師,師帥皆中大夫。五百人為旅,旅帥皆下大夫。百人為卒,卒長皆上士。二十五人為兩,兩司馬皆中士。五人為伍,伍皆有長。’部可改成軍,曲可改成師,屯可改成旅。一切均用周禮制度,則無畏那些大臣非議。”

呂布苦笑著搖搖頭:“我不是畏懼那些大臣的非議,我是畏懼另外一幫人的非議,那幫人根本不通歷史典籍,他們竟然認為軍、師、旅根本不應該用在這個時代的軍隊編制上,卻不知周朝已經用了軍、師、旅之類的軍隊編制,至于營這個編制更是頻繁使用。那些人個性沖動,容忍不了自己常識以外的事物,對于那樣的人,我很頭痛。”

郭嘉奇怪道:“那些人到底是什么人?主公竟然這么在乎他們的意見?”

呂布笑而不答。

一旁的陳琳卻怒道:“主公,這是您自己的軍隊,如何編制是您的權力,您又何必在乎某些人的非議,更何況您這么編制是引經據典,并未胡亂使用,他們沒有資格非議您。主公,您應該拿出一點兒生殺予奪的氣魄來,不要因為某些微不足道的人而瞻前顧后浪費時間!”

一句話點醒夢中人,呂布暗自思量,因為看了那么多網絡小說,自己穿過來以后,有個病態的心理,總是以為有人在看著自己的穿越歷程,自己這一路過來,太在乎另外一個時空的某些人的看法,卻忽略了自己穿越過來的意義。

要明白,自己是為了自己而活!為了自己而戰斗!為了自己的理想而存在!

在自己的世界里自己就是神,就要主宰一切,不能聽任某些本來就不在乎自己的人的蜚短流長而經常改變自己的人生軌跡。

想到這里,呂布毅然決然道:“我早就看那個屯、曲、部的編制既拗口又不順眼了,干脆就改過來,屯改成營,曲改成旅,部改成師,師上面設軍,就按照周禮上面的五五編制,不,改成五四編制。”

作為征北將軍主簿兼記室令史的陳琳一邊記錄,一邊追問道:“主公,這五四編制法是怎么樣的?”

(提前說一下,絕對沒有班長、排長、連長之類的設置,請諸位放心。)


上一章  |  重生呂布一統三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