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呂布一統三國第125章 發討董檄文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重生呂布一統三國 >>重生呂布一統三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125章 發討董檄文

第125章 發討董檄文


更新時間:2013年01月12日  作者:常歡樂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常歡樂 | 重生呂布一統三國 

步梵這才明白自己落入了黃坭坑,渾身是嘴都說不清,忙把手抽出來,漲紅了臉,飛身出賬,路過典韋身邊,厲聲喝道:“傻大個,別瞎胡亂說!”

呂布整理了衣服,板起臉對典韋說道:“惡來,難道你認為我是一個荒淫無道隨處胡來的主公?”

典韋笑道:“主公不是曾經說過,男人可以風流不可下流,主公又曾說過,英雄本色,主公處處風流,盡顯英雄本色,方可多播子嗣,繁衍后代,此乃光明正大之事,我們做臣子的一致擁護,主公不必避忌。”

呂布驚呆了:“惡來,是誰讓你這么說得,是不是奉孝那小子?!”典韋笑而不語。

呂布不禁嘆息道:“唉,這樣荒唐的事情,說出來連我自己都不信,誰能相信那么厲害的情報頭子竟然是一個瘋瘋癲癲不拘小節的楚子!惡來,你要謹記你的使命,就是保衛好我,保衛好那些文臣謀士,至于我們平日的生活細節,你看在眼里,可以樂在心頭,卻不可向其他人傳言!”

典韋回道:“主公您且放寬心,我典韋絕對不是長舌婦!”

呂布走出營帳,望著步梵跳躍如飛的孤單背影,不禁暗生憐惜,這個女人可憐的很,無父無母,又沒愛人,形影相吊地活在這個世界上,就是為了服務那個根本不把她當人看的皇室,唉,真同情她。

呂布轉念一想,普天之下比她可憐的人大有人在,至少她還活蹦亂跳活得好好的呢,這大漢治下每天都不知道有多少女人在餓死、殺死、被人蹂躪死,這樣的亂世可不能再像三國那樣僵持近百年。

帶著這樣的憂思,呂布來到盧植帳中,現在黎陽的六位輔政大臣,連同鄭泰、陳琳、郭嘉、韓浩以及呂布麾下高級將領高順、黃忠、張遼等人,濟濟一堂,商議未來的軍政問題。

太傅盧植沉聲說道:“太后與天子已命我全權負責討伐董賊事宜,對如何討董,各位可有什么高見?”

尚書令黃琬說道:“董賊有十余萬西涼精騎,兵勢之雄,非我等能敵,為今之計,要向天下諸侯發布討董檄文,集合天下之力共討董賊!”

盧植點點頭:“對,是要發討董檄文,集合天下之力共討董賊,可天下這么多州牧刺史、郡守,難道全都要發,能夠響應的有多少呢?”

黃琬想了一下:“首先十輔臣里面的左車騎將軍涼州牧皇甫嵩、右車騎將軍并州牧朱儁、太尉幽州牧劉虞這三位都對朝廷忠心耿耿,又素有威望,手里也有重兵,須得先行發送檄文,他們必會響應,此外還有豫州刺史劉表、兗州刺史劉岱,劉表、劉岱均是漢室宗親,對董卓禍亂漢室甚為不滿,檄文到時,他們也必會響應。至于郡太守這一級,則有。。。。。。”

馬日磾打斷黃琬的話,急問道:“益州牧劉焉、青州刺史孔伷、荊州刺史韓馥、徐州刺史陶謙、揚州刺史劉繇,不知你為何不提?”

黃琬苦笑道:“太保有所不知,劉焉有幾個兒子都在洛陽朝堂為官,已被董卓扣為人質,劉焉不敢發兵;至于青州刺史孔伷、荊州刺史韓馥均是袁氏門生,現在袁家家主袁隗與董卓狼狽為奸,想必袁氏故吏非但不會興兵討董,甚有可能會跟董卓勾結,聯合對抗我們;至于徐州刺史陶謙,曾與董卓同在張溫帳下共事,兩人有舊,所以陶謙有可能非但不會響應我們,反而會跟董卓勾結反對我們;至于揚州刺史劉繇,他尚未到任,現任的揚州刺史陳溫乃袁氏故吏,不會輕易讓位于他,到時候揚州兵何去何從亦是懸疑。”

呂布朗聲大笑道:“尚書令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袁家家主名義上是袁隗,實際上最有影響力的當屬其侄袁紹袁本初,袁紹為了袁家清譽,不愿助紂為虐,已經反出洛陽,投奔河內太守韓霖,我已派人請他來鄴城相會,若得袁本初相助,有他振臂一呼,必定應者云集,那些袁氏故吏便不會為了垂垂老矣的袁隗而違背大義!只要袁紹來到鄴城,我們厚待于他,青州刺史孔伷、荊州刺史韓馥、揚州刺史陳溫必會響應我們的討董檄文。

至于陶謙,確曾與董卓在張溫帳下同事,董卓對張溫素無敬意,陶謙對張溫亦是不服,輕其行事,怎奈張溫胸懷寬廣,屢次包容陶謙的無禮,后來兩人和好如初,陶謙自此便痛恨起對張溫無禮的董卓,有此故事,陶謙接到我們的檄文,必定會派兵響應。”

黃琬心胸寬廣,又素感呂布之恩,見呂布更為了解大勢,便拱手笑道:“既然奉先公較為了解這些諸侯的底細,便由奉先公來分配該邀請那些諸侯加入?”

呂布當仁不讓,高聲說道:“從潁川回洛陽路上,我被董卓使出一石二鳥之計暗殺,董卓想嫁禍給袁術袁公路,幸得我安然無恙,回到洛陽后就請實情告訴袁公路,袁公路勃然大怒,發誓與董卓不共戴天,現在袁公路已經回到了宛城就任南陽太守,他這一鎮是必定會反董的。

陳留太守張邈,與我是至交好友,對朝廷忠心不二,只要我檄文到達,他必定會起兵響應。

河內郡太守韓霖,乃袁氏故吏,有袁紹支持,韓霖必定會響應。

汝南郡太守王匡,也是袁氏門生故吏,只要袁紹響應,王匡必然起兵。平原相曹操,乃我保舉而成,又是袁紹好友,收我檄文,必會響應。

山陽太守袁遺,此人唯兄弟袁紹馬首是瞻,只要袁紹響應,他也必定起兵。

東郡太守喬瑁,乃故太尉喬玄侄子,對朝廷忠義,必會起兵響應。

北海太守孔融,此人儒道傳家,素重禮教,必會起兵響應皇家正朔。

廣陵太守張超乃陳留太守張邈的兄長,只要張邈起兵,他必定響應。

此外上黨太守張楊乃我至交好友,素懷忠義,必會起兵響應。

北平太守公孫瓚乃盧植大人的愛徒,乃我的師兄,收到檄文,自會起兵響應。

另外長沙太守孫堅,現在正從長沙趕來河內接任河內太守,他受朝廷重用,亦心懷忠義,到了河內以后,必定會起兵響應。”

眾人盡皆大喜:“如此一來,我們便有二十一路諸侯響應。”

呂布微微一笑:“我們還有三支奇兵。

原西園下軍校尉鮑信乃司隸校尉鮑宣的后裔,在泰山郡素有名望,可委任他為濟北相,命他在家鄉募兵,泰山群盜橫行,民風彪悍,鮑信定能募得善戰的精兵,鮑信本就反對董卓才從洛陽逃回家鄉,收到我們的檄文,他必定響應。

另外,董卓上表請封的鎮西將軍領金城太守韓遂因為董卓妄行廢立之事跟董卓鬧翻,其女婿閻行投降董卓,韓遂與董卓之仇不共戴天,我們依然表封韓遂為鎮西將軍領金城太守同時再封一個侯爵以此拉攏,韓遂必定響應我們的檄文,起兵反董。

至于一直反對董卓的馬騰,我們可以加封他為征西將軍領武威太守,他必定感念朝廷恩德,起兵攻擊董卓的后方。”

眾人聞聽此言,撫掌大笑:“董卓必定死無寧日!”

于是,由盧植起草,陳琳潤筆,討董檄文揮筆立就。文中大意跟歷史上那一篇大致相通,均是“植等謹以大義布告天下:董卓欺天罔地,侵入京師,擅立偽君,逼走天子,穢亂宮禁,禍亂京師,殘害生靈,狂暴不仁,罪惡累累,天理不容!今奉天子密詔,大集義兵,誓欲掃清華夏,剿戮群兇。望興義師,共泄公憤;扶持王室,拯救黎民。檄文到日,可速奉行!”

檄文上方署名為盧植、蔡邕、馬日磾、皇甫嵩、朱儁、劉弘、劉虞、黃琬、楊彪、呂布,除了呂布之外,其他都是海內人望的漢室股肱之臣,比歷史上曹操鼓搗出來的檄文更顯威力。

其實正史所載,是東郡太守喬瑁冒充陷在京城里的三公書信,傳驛州郡,說董卓罪惡,天子危逼,企望義兵,以釋國難,演義上羅灌水說曹操首倡義兵,給曹操臉上貼金了。

檄文先呈遞給太后和天子過目,蓋上天子信璽,檄文上面便添加一句“奉詔討賊!”威力更大。

盧植派出數十名精干文吏,前去各個諸侯處送檄文和天子詔書。

陸續有諸侯起兵響應,計有:第一鎮,左車騎將軍涼州牧皇甫嵩;第二鎮,右車騎將軍并州牧朱儁;第三鎮,太尉幽州牧劉虞;第四鎮,豫州刺史劉表;第五鎮,兗州刺史劉岱;第六鎮,青州刺史孔伷;第七鎮,荊州刺史韓馥;第八鎮,徐州刺史陶謙;第九鎮,后將軍南陽太守袁術;第十鎮,平原相曹操;第十一鎮,陳留太守張邈;第十二鎮,河內郡太守孫堅;第十三鎮,汝南郡太守王匡;第十四鎮,北海太守孔融;第十五鎮,廣陵太守張超;第十六鎮,上黨太守張楊;第十七鎮,北平太守公孫瓚;第十八鎮,濟北相鮑信;第十九鎮東郡太守喬瑁;第二十鎮鎮西將軍領金城太守韓遂;第二十一鎮征西將軍領武威太守馬騰。等起兵聚合時,便又有呂布和袁紹兩支諸侯加入。不過此乃后話,到時再敘。


上一章  |  重生呂布一統三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