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呂布一統三國第116章 屯田大策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重生呂布一統三國 >>重生呂布一統三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116章 屯田大策

第116章 屯田大策


更新時間:2013年01月12日  作者:常歡樂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常歡樂 | 重生呂布一統三國 

韓浩伸手指了指樓船三樓:“那里戒備森嚴,有白面無須之人統領羽林軍,這上面的大人物呼之欲出!怎能不讓韓浩浮想聯翩!”

呂布暗罵,潘隱你丫一個假太監,整天晃悠個毛啊,被韓浩看到了,我都不知道怎么解釋了,只得笑而不語。

韓浩繼續說道:“剛才只是是猜測。現在我就試著推論一番。盡人皆知,董卓乃已故董老太后之族弟,先帝有兩子,長子劉辯次子劉協,先帝生前最愛次子劉協,董老太后亦是疼愛劉協,董老太后與其弟董重皆因擁護劉協而得罪何太后和大將軍何進,所以被何進逼死。董卓兩天前入得京師,董卓在朝廷素無威望,為了樹立威望并為董老太后雪恨,最簡單的辦法莫過于廢除少帝劉辯改立劉協為帝,而且董卓乃袁隗故吏,董卓又是袁紹慫恿大將軍何進招來的,再加上‘代漢者,當涂高’應在袁術袁公路之身,如此便能推出袁家亦不懷好意,像將軍這樣的明達忠誠之臣,必定會將這些事情告知太后和天子,勸二位圣駕暫避危機前往鄴城。將軍,不知韓浩這番推論可否確實!”

呂布心中大驚,對韓浩刮目相看,卻依然笑而不語,韓浩言語之中帶的褒獎之意他聽得出來,但在韓浩沒有成為自己人之前,他不能說一個肯定的字眼。

韓浩看了看呂布的表情,猜出呂布的心思,又想了想自己的志向,自己在這幾年里拜訪過許多世家權貴,沒有一個肯聽從自己那道大策,也沒有一個肯重用自己,沒有一個能幫助自己實現胸中抱負,萬般失望之時,遇到了呂布,仔細觀察了呂布以后,韓浩就發現,現在有可能同時又有能力幫助自己實現胸中抱負的唯有寒門庶族出身的呂布,便撲通一聲,跪伏在呂布面前:“韓浩拜見主公,愿為主公效犬馬之勞。”

呂布連忙上前扶起韓浩,哈哈笑道:“元嗣,我不喜破白波匈奴,喜得元嗣!”

韓浩雖是智謀之士,卻也是耿厚之人,哪里知道呂布是在東施效顰效仿曹操那個“不喜得荊州,喜得蒯異度耳,”聞聽呂布如此褒獎,感動之至:“韓浩乃平庸之輩,何勞將軍如此抬愛。”

呂布笑道:“元嗣,我知你洞察秋毫,你應該看得出來,在你剛一進來,我就面露大喜之色。”

韓浩點點頭:“確實如此,那時我還心存疑慮。”

呂布道:“我雖與元嗣素昧平生,可我久仰元嗣大才,怎奈元嗣一直屈居河內郡從事,而我一直困在并州,今日一見,實乃三生有幸,實不忍與元嗣失之交臂,元嗣,不知你可愿屈居在我軍中擔任功曹兼領前軍師祭酒。”

“功曹掌管考查記錄功勞,主公如此信任,韓浩敢不效命,”韓浩轉而有幾分不服氣地問道,“這個前軍師祭酒,看來是前軍師的助手,請問那前軍師是何人?”

書中暗表,“軍師祭酒”是一般軍師,參謀,沒有軍權;前軍師、中軍師、后軍師、左軍師、右軍師之類的軍師和“軍師中郎將”一樣,是參謀長,有部分軍權,至于前后左右中是按照行軍序列劃分。

呂布微微一笑:“廣平沮公與。”

沮授是冀州廣平人,距離河內不甚遠,沮授曾為冀州別駕,而后舉茂才,當過兩次縣令,善于謀略,在河北素有大名,韓浩曾與沮授有過接觸,知道沮授之才尚在自己之上,而且年紀威望都比自己高,便笑道:“若是沮公與,我甘心據其下,可是我觀遍軍中,只有陳琳、郭嘉二位謀士,不見沮授影蹤。”

呂布笑道:“我們尚在河內,還未到達鄴城,等到了鄴城,圣駕暫定,我便親去邀請沮授為我前軍師。”

韓浩亦笑道:“還有一人,巨鹿人田豐田元皓,此略多奇,博覽多識,名重州黨。初辟太尉府,舉茂才,遷待御史,后因閹宦專朝,英賢被害,田豐棄官歸家。將軍厚幣卑辭前去延請,應能請動此人,只是他剛而犯上,主公須要擔待一二。”

呂布面有顧慮道:“我亦久聞此人大名,剛而犯上不可怕,我呂布不是什么世家貴胄,沒什么可犯得,只恐他田元皓傲而凌下,不能容人。”

韓浩答道:“主公多慮了,田豐此人剛而犯上,乃是因為以前上司多為酒囊飯袋之輩,若是下屬確有才學,田豐必定禮遇,我聽說田豐素與潁川司馬徽、郭嘉和廣平沮授等人相善,以此推測,田豐此人必非嫉賢妒能之輩。”

呂布點頭稱是:“聽元嗣如此說來,我更堅定了征聘田豐的決心。對了,元嗣不是有大計要告訴我嗎?”

韓浩哈哈笑道:“我本來要將心中大計待價而沽,沒想到主公比我更沉得住氣,我只好先行告負,拜服主公。其實我胸中大計說來也甚為簡單,只有兩個字。”

呂布奇道:“哪兩個字?”

韓浩微微一笑道:“屯田!”

雖在呂布意料之中,呂布還是有些驚奇,據他所知,歷史上韓浩提出屯田之策至少要等到數年后曹操占據了許昌,沒想到韓浩這次居然提早這么多就提了出來,便訝異地問道:“我知當年武帝時期曾在邊陲屯田,以給養邊防,不知元嗣所提的屯田有何不同?”

韓浩先不答話,而是徑直走到窗前,示意呂布近前,等呂布也走到窗前,韓浩指著黃河北岸無垠的荒野:“主公請看,河北沃野千里,卻因戰亂、世家壓榨,耕種子民紛紛逃亡,淪為流民,大好良田就此拋荒,徒長野草,而無數流民卻嗷嗷待哺,雖賣兒賣女亦不能阻止一家敗亡,面對如此境況,朝廷袞袞諸公坐而論道,等閑視之,將軍乃寒庶出身,素知平民疾苦,可愿為大漢子民做一番有仁有義之事?!”

呂布故意擺出無奈模樣:“朝廷袞袞諸公,諸世家豪族皆坐看遍地餓殍,我一介武夫,又能如何?”

韓浩大聲說道:“正是諸世家王公無為,方顯主公之能。而且主公亦別無選擇,不得不為!”

呂布皺起眉頭:“這是如何說來,我為什么別無選擇?”

韓浩說道:“主公以寒庶武將出身治理冀州,冀州本地世家土豪不會畏服,冀州雖有五百多萬人口,可有一半都掌握在世家手里,另外有一小半掌握在寒庶地主手里,真正能為主公納稅且主公可以在里面征兵的不足一百萬,而且這一百萬自耕平民被世家欺凌擠榨,又被朝廷橫征暴斂,已經奄奄一息,主公若想在他們那里收稅,只得杯水車薪,若想從他們那里募得精兵,亦是緣木求魚。”

呂布聽韓浩這么一說,臉色凝重起來,他不得不承認韓浩說的全是實情。

韓浩見呂布表情凝重,微微一笑道:“主公無須多慮,為今之計,便是招攬四處流民,按主公官軍的編制,把他們編成行伍,或擇無主荒地,或開墾荒地,由官軍提供種子、耕牛和農具,讓他們開墾耕種,獲得的收成,由官軍和屯民按比例分成,可以四六分成,亦可以五五分成。主公給他們糧食,讓他們活命,又借給他們種子、耕牛和農具,讓他們安居樂業豐衣足食,他們成了主公治下子民,必對主公感恩戴德,主公便可在這些流民里募集精兵,屯田豐收以后,主公兵精糧足,便可從容處置那幫不畏服主公的世家。”

呂布嘆息道:“我一直為世家橫行冀州發愁,卻不得良方解之。今日聽元嗣一席話,茅塞頓開。元嗣此策,真乃金玉良言,到了鄴城,我必速速行之。只是我有一事不解,元嗣能否為我開解?”

韓浩拱手道:“請主公示下。”

呂布笑問道:“我聽說因河內郡里頻臨太行,賊寇橫行,元嗣便聚起民眾保衛鄉里,以此名望被征辟郡從事,如此看來,元嗣亦是世家土豪,那你為何還為我出此抑制世家之策?”

韓浩表情甚是嚴肅:“主公有所不知,我并非是什么世家土豪,何為世家,乃門第高貴,世代為顯官的大戶人家,比如汝南袁氏、太原王氏、弘農楊氏、溫縣司馬氏,那些才是世家,而我祖父、父親皆為郡縣小吏,亦是寒庶門第,怎敢自認世家。也正因為我不是世家出身,才深知世家之弊,那些為了一家一姓之富貴,棄天下人于不顧,安然世代為公卿大臣,坐看滿地餓殍的世家高門,我視之為糞土!主公若想大漢安寧,世家不可不抑,不可不除!”

呂布擊掌大笑:“元嗣與我真乃志同道合,我可放心重用于你。”本來呂布擔心韓浩是世家出身,對他心懷芥蒂,一聽他跟徐庶、郭嘉一樣的立場,頓時戒心大消,決定重點培養韓浩成為日后的重臣。

隨后兩人就屯田之策的細節做了一番商議,因呂布早就有屯田的打算,過來以后的十幾天里琢磨了很長一段時間,有很多精細的規劃,將韓浩提出的屯田策完善了不少。

本月來書小說推薦榜

小說分類排行榜


上一章  |  重生呂布一統三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