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呂布一統三國第67章 司馬徽加入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重生呂布一統三國 >>重生呂布一統三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67章 司馬徽加入

第67章 司馬徽加入


更新時間:2013年01月12日  作者:常歡樂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常歡樂 | 重生呂布一統三國 

呂布微微一笑道:“首先,這群賊子皆是無良武器、無嚴格訓練、又素無紀律的烏合之眾;再者,他們均是內訌不止、四分五裂,力量無法凝聚,可以各個擊破,即便是不可一世的鮮卑,自檀石槐死后,其子于連庸碌無能,無法統御各部,鮮卑各部自相殘殺,我等可扶持親漢之部落,絞殺反漢之部落;其次,對付此游牧蠻族,我可轉守為攻,在春季草原上畜生生育之時,不斷侵擾之,使其不能休養生息,從而削弱其實力,建城移民,在要害之地建設城堡,屯民駐軍,占領其地,減少其生存之地,如此這般,五年內必將使得鮮卑一蹶不振,平定烏桓亦同此理。ltlt第lt一lt中lt文lt上面講的,可總結為‘戰略上藐視敵人’,下面講的是‘戰術上重視敵人’,白賊、黑山賊、青州黃巾皆是黃巾余賊,皆是靠著挾裹貧民而成大勢,怎奈他們搶掠成不事生產,糧食均不敷百萬賊眾食用,我以糧食之,可分化賊眾,亦可得賊眾入我包圍圈,被我軍繳械收降,壯之士編入行伍,其余強令屯田,如此這般,便可速破此等賊眾;至于南匈奴、烏桓、鮮卑,可在其來攻之時堅壁清野,我軍如霍驃騎故事,以銳之師直搗其水草豐牲畜繁衍之地,奪其牲畜以為我軍之糧,斬殺其老幼婦孺,然后大軍回撤,在其水草豐之地遍灑毒,盡量滅殺其牲畜,激怒之,我軍則以逸待勞,在回軍路上選擇險要之地埋伏殲之。”

呂布在說這番話之前,已經示意典韋領赤衛隊員守在茅廬之外,避免任何外人聽到這些,不然這番話傳揚出去,絕對不利自己未來的征繳大業。

司馬徽撫掌贊嘆:“好一個‘戰略上藐視敵人、戰術上重視敵人’,有將軍這樣曉暢兵事、通曉戰略之蓋世武將鎮守冀州,吾何怕之有?只是將軍想如何扶持我等宣揚教化?”

呂布掃視了一下窗外那些搖頭晃腦吟誦書經的潁川學子,抑制不住滿腔的鄙視:“我知道奉孝、元直皆是百年難得一遇之人才,不敢奢求先生能給我教出成百上千個奉孝元直,但也希望先生能為我河北黎民教授出歷練通達的實干人才,而非搖頭晃腦尋章摘句的腐儒。”

司馬徽皺起眉頭,口氣有所不滿:“腐儒?吾不是腐儒?吾只知讀書,不會變通,不通世事,不是腐儒,又是怎的?余怎能要求吾一介腐儒教授出來的是人情練達之徒,恕吾不能從之。”說完就背著手,轉身準備離去。

呂布一愣,我這個要求很過分嗎?他怎么就突然翻臉了。

了司馬徽秉的徐庶忙上前對呂布悄悄說了幾句話,呂布便到司馬徽面前,施了一個大禮,鄭重其事地對司馬徽說:“水鏡先生以為我是藐視書經禮教、重才不重德,先生誤會了,在我心中,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我想在河北興建多所學校,每所學校皆以孔孟之道為主業之一,同時兼教其他術業。”

司馬徽聽了呂布這貌似肺腑之言,面目頓時爽朗開來:“‘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不想將軍對孔圣儒道竟如此推崇,真讓吾輩汗顏。”

呂布見司馬徽動容,便乘熱打鐵道:“我想請先生為冀州典學從事,負責冀州一切學政教化事宜,不知先生可愿屈尊?”

司馬徽現年還不到五十歲,還遠未看清世情,功名利祿之心也沒有十八年之后那么淡薄,見呂布的態度誠摯,便順勢應道:“固所愿也,不敢請耳。只是不知將軍所設學校除了教授孔孟之道外,還教授何等術業?”

呂布想了一下方道:“孔圣人曾教導我們要習得六藝,我所設立之學以六藝為基礎,再讓學子擅一,或習兵法,或習治民,或習農藝,或習賦算,或習刑律,舉凡等等。此等學校有兩個原則,一則要讓對那術業有興趣且擅長者深入學習之,這便是孔圣人曾說過的‘因材施教’;一則是讓所有學生,不論第出身、貧富貴賤,皆能接受教育,此所謂孔圣人曾說過的‘有教無類’。”

司馬徽點頭稱是:“君子所見略同,我亦甚為推崇孔圣之‘因材施教’、‘有教無類’之原則,所以收得元直入我庭,容許奉孝旁聽,可不像某些人一樣只教授那些出身高貴的世家子弟。”說道這里,司馬徽的目光稍微瞟了一下遠處的陳群。陳群在司馬徽的茅廬邊轉悠,想一窺呂布與司馬徽相商的細節,卻被典韋領赤衛隊員阻攔在外,沒有聽到任何有用信息。

呂布知道司馬徽對陳群的祖父陳寔似有不滿,陳寔兩年前去世,去世前一直執掌潁川書院,向來不愿讓寒庶族入書院就讀,司馬徽諫之無果,只好自己默默地收取徐庶等寒子弟為徒,潛心教授。

據說陳寔去世時“海內赴者三萬余人,制衰麻者以百數”,看起來甚是有排場,呂布卻對此甚有惡感,他跟孫策、曹操等人一樣的心思,不愿治下出現比自己這個君主聲望還高的人,所以他對那些有名無實或不愿為己所用的名士甚是忌憚,如果有機會,就必定除之而后快,這并非嫉賢妒能,而是帝王心思。

司馬徽生平低調處世,卻教得許多賢才攪動亂世,這樣有名有實的名士才是呂布所欽佩而不忍加害的,更何況他已經答應幫助自己。

呂布和司馬徽又商議了一番如何在冀州大興教育的細節,呂布提出讓司馬徽遍請好友前去冀州教學,司馬徽應諾,呂布同時又答應以州的名義遍請名師。

司馬徽贊同呂布的斷句“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意思是,如果黎民百姓掌握了詩禮樂,那就是好事,應該讓他們發揮,如果人民還沒有掌握的話,我們就要去教化他們,讓他們知道和明白這些東西。于是乎,司馬徽也贊同呂布的一個提法,“全民教育。”

“全民教育”的大綱領制定下來以后,初步制定的教育戰略是突擊培養大批教師,讓第一批教師再去突擊培養更多的教師,教師們再優先教授士兵、自耕農們文字,讓他們會識文斷字后再進行系統自學,如此這般,便可以在十年內實現冀州上下人等皆能識字的目標。

許多世家大族下面的私學流派把孔子的話曲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意思是可以讓黎民百姓按照我們指引的道路,不需要讓他們知道為什么,以此來壟斷文化教育進而壟斷仕途,所以他們必定會反對大興官學反對全民教育。

呂布則做好了準備,一旦這些阻礙民族文化源遠流長的王八蛋們跳出來,就要大力聲討之、鎮壓之,當然聲討鎮壓的大旗上寫著是他們反對孔圣的教化之道,不配做圣人徒,大帽子先給他們扣得死死的。

第一溫馨提示您:


上一章  |  重生呂布一統三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