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村里種地去第九十九章 瓜田李下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回到村里種地去 >>回到村里種地去最新章節列表 >> 第九十九章 瓜田李下

第九十九章 瓜田李下


更新時間:2013年01月13日  作者:兵家傳人  分類: 都市 | 鄉土 | 兵家傳人 | 回到村里種地去 

六月底,川內的櫻桃已經過了季節,橘子、棗子這些水果還要稍晚一些,現在能吃的水果也就只有酸李子、桃、小梨子還有酸葡萄而已。.(.)第;一;中;文\s

小英大呼小叫的沖上前,瞧了半天,總算分清楚和桃樹和李子樹的區別,這兩種樹只是葉子有些差別而已,桃樹的葉子要稍微大一些。

“有李子呢,還有桃子,不過這桃子好小哦。”小英在前面叫道,薛鎮長一聽,也打起神上前去。方文腳上到也不算累,關鍵是這天實在太熱了,連忙跑到葡萄架下面去乘涼,不由想到了一個詞語:“瓜田李下。”

話說,在古代的君子是不能在瓜田邊上系鞋帶,也不能在李子樹下整理頭冠,以免被人懷疑要摘水果,想到這兒,方文左右看了看,前面依稀就能見到村莊,這邊的果樹并沒有守著,估計村里人也想不到會有人專跑這里來偷水果吧。

見兩已經在摘李子吃了,方文也就隨手摘下一顆葡萄扔進嘴里,這是以前的土家葡萄,顆粒只有小指頭大,青的時候就可以吃,酸酸的,不過紅了之后就會比較甜,但這種葡萄比西紅柿自然成熟都要難,如果一串葡萄上面有十個顆粒,能自然成熟的不足三顆,而且紅了后還容易被鳥兒啄來吃了,沒辦法,鳥兒起得早啊,天剛亮就來啄葡萄吃了。

忽然遠遠的傳來一陣叫喊:“喂,你們是誰啊,怎么在摘我家的李子。”聽聲音是一個孩在叫喊,遠遠的還有狗吠聲傳來。

方文心嘆,古人誠不欺我,看來站在李子樹下是要不得滴,目標太大了,葡萄架就沒危險了,不過方文這時候也不能躲著不出去,連忙站起身往兩那邊跑過去,要不然村民忽然放狗出來就悲劇了。

“我們是山下來的,來買水果的。”是薛鎮長的聲音從前面傳來了。

果樹那邊好一會兒才傳來一道響亮歡快的聲音,“媽,有人來買我們的果子了。”估計這會那孩在喚家里人了。

方文這也時候也了過來,見兩嘴里正吃著李子,手上還拿著幾個桃,這種桃子也是以前的老品種,長大后也只有乒乓球大小,而且上面全是細絨,要仔細洗過后才能吃,很硬,味道一般。

說實話,別看這幾個山頭全是果樹,但每年產出的經濟價值比種地也強不了多少,而且光是販賣就是個大問題。

“,我們過去吧,和主人家打個招呼。”方文建議道。

也不是所有的村民都好客,遇見心緊一些的,見到有人摘自家的東西,難免會叫罵一陣,不過放狗的卻不多見。

“恩,順便把飯吃了。”小英摸了摸肚子。

三人順著小路往前了片刻,就見兩母迎了上來,婦人五十歲下上的年紀,孩只有十五六歲,梳著兩個大辮子,比較瘦,穿了件大中華區常見的保守長袖校服。

在回過去很多年,別看就是這種幾十塊錢一套的校服,卻為難了很多村民,很多孩子都是哭喊著才要到錢買校服,而且村里孩子的校服是沒有冬夏之分的,還偏偏只有一套,每個星期一學校開大會的時候都必須穿校服,這樣一套校服風風雨雨要穿很多年。后來這些孩子長大后一回憶,貌似自己兒時最好的衣服就是這套校服。

孩子們穿了還不算完,因為這種校服質量其實真的很不錯,家里的大人會接著穿,更夸張的是很多老農會穿著這種校服去趕集,因為這校服比老農幾十年積累起來的衣服都要好,出的時候仔細一想還是穿娃兒的校服要些,所以如果你在鎮里的集市見穿校服的老農,千萬不要大驚小怪的誤會成這是落榜n次后依舊還在補習的學子!

“你們不是村里的人吧。”婦人偶爾也會幫著自家男人出去賣水果,見識還是有的。

方文接話道:“大娘,我是小河村方家大院的,這兩位是鎮上來的,聽說徐家溝水果比較多,就讓我帶著來看看,順便買上一些。”

婦人一聽,連忙親切的說道:“快到屋里歇息會,喝口開水!”

“麻煩大娘了。”方文也有點餓了。

兩母在前面,英子落在方文旁邊,小聲的問道:“光喝開水怎么行啊,方文你過會問問有沒有什么吃的。”

方文直接回了一個鄙視的眼神,川內村里人說的喝開水,其實就是要招待醪糟蛋的意思,吃完醪糟蛋也就意味著稍后就是正式煮飯的時候了,“放心吧,在村里現在還沒到吃飯的時間呢。”

如果到了飯點,村里人說進屋喝茶,這就是真的只打算請你喝茶了,呵呵。

幾分鐘后,三人到了婦人的家里,方文左右看了看,前面就有其它村民的房子,不過都相隔有幾分鐘的路程,主要是這邊的山頭太多了,用不著把房屋修在一起。

婦人的房子是川內常見的土墻房子,川內因為濕度要高一些,一般不用木頭修房子,一是因為容易生蟲,二是使用的年份不如土墻房長,也沒土墻房子那么結實。

婦人的土墻房子看來有些年頭了,修建的規格都比較傳統,檻有四十厘米高,上面班駁一片,留下了歲月的痕跡。

進堂屋,里面的陳設相當簡單,一個大米柜上放著一個十九寸的電視機,上面還搭著紅布,看來主人家保養得很好,木柜上還有一個小型變壓器,這上山的電壓一般都不穩定,常年在170伏左右,220伏才是標準的功率,不使用這變壓器連電視都看不了。

堂屋角落里有一個碗柜,上面的紅漆也差不多全脫落了,中間是一個擦得黑亮的四方高桌子,在旁邊有一個茶幾,依稀還能看見上面的喜字,想來這是婦人結婚時的奢侈品,另外就是一個木頭長椅,和幾根小板凳了。

“二妹,快把電視打開。”婦人說完又叫三人先歇息會,就進了旁邊的廚房,這廚房和堂屋是連在一起的,中間是一個框,不過沒有。

孩打開電視后,方文明顯聽見了“咚!”的一聲,這是變壓器在發力了,孩把遙控牌放到了方文的手里,看來還是村里人親近些啊,方文隨手調到一個肥皂劇,沒想一下就吸引了孩的目光,最后還是聽見婦人叫喊,才戀戀不舍的進了廚房。

旁邊的小英悄悄的湊上前來,小聲說道:“這家人真的好窮啊。”說完指了指茶幾旁邊的水壺,外面的殼居然是竹子編的,直接就可以見看里面白亮的內膽。方文打趣道:“你想什么呢,一點環保意識都沒有,虧你還讀過大學,你說是竹子的好還是塑料的好。”

小英一聽頓時無語了,只好無奈回道:“我不是這個意思,我是說,算了,說了你也不懂。”

方文這時表情也認真起來,嚴肅的說道:“咱們這山溝真的很落后,所以你們這些當官的要努力啊。”

“什么叫我們這些當官的,你難道不是干部?”小英反駁道。

“我問你,我是畜牧站的對吧,那你又見過有村民家里沒養家畜的嗎?”方文又打趣道。

“應該都喂了吧。”小英姍姍回道。

“這不就對了,這說明了什么,說明畜牧站的工作是到位的,其它的就要看你們了。”

小英忽然發現怎么就饒進去了呢,正要反駁,方文又搶著說道:“小心別暴了身份,專心看電視吧。”

小英頓時無語,轉過身去和薛鎮長咬起了耳朵,也不知道在說什么。

不過十來分鐘的功夫,婦人就端了兩個粗碗進來,嘴上說道:“家里也沒啥招待的,先喝碗開水吧。”

“麻煩大娘了。”

“麻煩啥啊,都是鄉里鄉親的。”婦人放下碗,又回廚房繼續端。

粗碗里裝了兩個煮得圓滾滾的土雞蛋,湯面上飄著醪糟,香氣撲鼻,方文示意兩先開動吧。

婦人又端來一碗,口中說道:“你們快趁熱吃。”

方文也不客氣,接過碗,先喝了口湯,甜甜的帶著米酒和雞蛋的味道,別提多爽了,接連喝了幾大口,拿著勺子就準備動雞蛋了。

兩雖然更餓,不過這時候卻表現得很禮貌,薛鎮長開口道:“方文,我們先吃不好吧,要不等會一起吃。”

方文愕然,差點忘了,兩不懂村里的規矩,出聲釋道:“你們也快吃吧,比較傳統的村民家里有客人在,家里的人是不會上桌的。”

兩一聽,雖然還是覺得不妥,不過實在抵擋不住香氣,也就大口吃了起來。

可能是真的餓了,小英三兩口就把兩個蛋吃完,又次幾口把湯也全喝了,忽然一下站起來說道:“好餓啊,我在去舔兩個蛋的!”說完就快步向了旁邊的廚房。

方文一看要糟糕了,連忙叫道:“等……”可話還沒說完,就見小英進了廚房。

薛鎮長在一旁疑的問道:“怎么了?”

方文無奈的搖了搖頭,“你馬上就知道了。”

果然,方文話一落,就見小英紅著眼睛了回來,手里還拿著大大的空粗碗,幾步路的功夫紅著的眼睛就留下淚來。

薛鎮長見此,連忙上前詢問怎么了,發生什么事了,見小英一直流著眼淚不說話,只好沖方文問道:“小英這是怎么了。”

方文還是搖了搖頭,“讓她自己說吧。”

薛鎮長只好又安慰了小英幾句,小英這才止住了眼淚說道:“我一進去,就看見她們兩個在喝湯。”

薛鎮長更加疑了,“喝湯就喝湯了,你剛才不也喝了一碗嗎。”

“不是這樣的,她們兩個的碗里什么也沒有,不光沒有蛋,連醪糟也沒有,只有白開水。那孩說想吃蛋,孩媽媽卻說雞蛋要拿到公社去賣了給大妹湊學費,等孩過生的時候保證給她煮兩個。然后我一下就跑回來了。”英子此時手里還端著空空粗碗,想到剛才幾下就吃了兩個蛋,忽然覺得自己犯了天下的錯,這才忍不住哭了起來。

方文一進這房子,就猜到這家人生活絕對是相當困難那種,不過他只是猜想婦人應該只煮了六個雞蛋,自家人卻舍不得吃,但沒想到婦人家里居然困難到了這個地步,舍不得吃和吃不起完全是兩個概念,而且婦人的雞蛋最后賣到公社,這不是剛好就賣到了他手上嗎,最后這些雞蛋變成了外面人的盤中餐。

方文也忽然覺得碗里的雞蛋變得沉甸甸的了,一看薛鎮長的眼睛也紅了,人果然都是比較感的啊,即便當了鎮長也不能免俗。

第一溫馨提示您:


上一章  |  回到村里種地去目錄  |  下一章